识时务者为俊杰(1 / 1)

读史巧做人 上官云飞 594 字 2个月前

古往今来唯有智慧者能善于把握机遇,为自己的生活添加闪亮的篇章,也唯有这样的人,能运用策略,从而达到颠峰状态。这就昭示世人,成功者乃能辨时事者。

五代末年,后周的兵权逐渐集中到赵匡胤手中。赵匡胤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后周世宗柴荣在世时,他还能俯首听令。柴荣中年身亡,幼子柴宗训一即位,他便不甘心受人驱使,生出夺位之心来。

柴荣一死,后周宿敌北汉便勾结契丹入侵后周,年幼的后周恭帝柴宗训便请赵匡胤统领所有可调动的兵马,倾巢北去迎敌。赵匡胤父子见京城空虚,所有兵马调动大权都集中在自己手中,决定利用这一天赐良机发动政变。

正巧,这天出城后,天空半阴半晴,由于光线折射,太阳底下又出现了一个太阳。军中将士们对这一现象十分惊讶。当天夜晚大军驻扎在陈桥驿(在今河南开封东北),赵匡胤的儿子赵光义便找来随军占星士苗训,授意他制造“天上两个太阳,地上两个皇上”的谶言。一时间,军营中纷纷扬扬,都说周家江山不稳,将有真龙天子现身。后半夜,赵光义又通过赵匡胤的禁军广造舆论,说赵点检就是那位真龙天子。

军中鼓噪了一夜,赵匡胤在帐中听得一清二楚,心中大喜。但他警告自己,不要形于颜色,要假意推让一番,免得别人说先主尸骨未寒,就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从弱者手中硬抢过皇位,难服众心。

第二天天一亮,赵匡胤的亲信将士便找来一件黄袍,到军帐中请赵匡胤穿上做新皇上。赵匡胤一听,装作大吃一惊,表面上义正词严地说:“此事万万使不得!恩主刚刚过世,我们理当忠心扶持幼主,同心抗敌才是,你们怎么出此言语。”他的亲信知道赵匡胤的真实想法,装作激愤地说:“如今天下纷争,能者为尊。小皇上幼年即位,已被邻国瞧不起,故有北汉勾引契丹入侵之事。若点检能承大统,还有哪个国家敢小瞧我们?”赵匡胤还要推让,手下亲信将士一拥而上,把黄袍披在他身上,七手八脚地给他穿上,扶他上马回京都夺位。

大多数将土不知就里,都像看把戏一般看赵匡胤及亲信们表演。赵匡胤被亲信们扶上马,也不再谦让了,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将士们,问:“若我即位,列位能听我的吗?”手下亲信大喝:“哪个不听,就砍了他!”那时当兵打仗,一是为混口饭吃,二是为劫掠点财物,谁当皇上都一样,于是都点头说“听”。赵匡胤也不管强敌压境了,带头向京师进发。太后一见赵匡胤身穿黄袍回来,心中已明白了八分,忙交出国玺,只求得孤儿寡母平安就是了。

赵匡胤及儿子暗中做手脚,造舆论,谋夺后周大权,但迫于其他政治势力,表面上又装出正经模样,成功地表演了一出两面派把戏,夺得皇位,建立了宋朝。

虽然这样的手段在当今社会不值得提倡,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适当的时候耍点小聪明和小智谋,也是可以理解的。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我们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约,任何违法的事情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所以,我们必须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运用我们的智谋,取得事业上的辉煌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