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0 休息之道: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1 / 1)

在现代人的工作中,一个成功的人是会合理安排时间,注意有张有弛的。他们注重各种形式的锻炼,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去应付艰巨的工作;他们也注意给自己留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可以说这才是一个现代人健康的生活方式。

形成自己的生活节奏

生活好比一首交响乐曲,有快慢、强弱、张弛等交替出现的旋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有的人无论干什么都是手脚利索,效率极高;有的人则慢吞吞、磨磨蹭蹭,效率很差。犹如音乐中的节拍,前者一个八分音符唱半拍,后者一个四分音符唱一拍,前者比后者快一倍。由此推而广之,人们如果能把起床穿衣、洗脸漱口、吃饭走路等全部生活节奏都由原来的“四分音符”变为“八分音符”,那么,人们要多做多少工作呢!

现在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离开了“快”,其价值就不免七折八扣,甚至等于零。市场上,一个信息获得的迟早,可能使一些企业财运亨通或倒闭破产。科学技术上一个新发现或发明公布的先后,可能影响到首创权或者专利的归属。

快节奏工作的第一法则是具备工作的动力。懂得如何去激发它、如何去节俭地集中地使用它固然重要,但首先必须具备它。

控制时间过剩。英国社会学家巴金生在《巴金生定律》一书中指出,如果高级科技人员时间过剩,就会使他们产生不信任感,以致去开拓那些有害的产品消耗时间来愚弄自己,或者成为一个干什么都慢吞吞的慢性子。但时间过剩并不可怕,它的产生是正常的,因为任何人对于时间的需求绝不可能是始终如一的。关键在于控制时间过剩并及时地使它向有利的方面转化。

养成习惯,始终不要懈怠。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的心理规律是这样的,在新的条件反射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定型”之前,总是不稳定的;而旧的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联系“定型”在彻底瓦解之前,又总具有某种回归的本能。正如鲁姆士所说:“每一回破例,就像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所以快节奏习惯在形成之前,不能有丝毫懈怠。

常敲警钟,推动工作。一些时间研究专家,指导人们常做这样的假设:如果我现在知道六个月后我会突然失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在这之前我该以怎样的速度工作;每天的生活都当成自己第二天就要死亡那样安排。著名女学者海伦·凯勒,自幼因猩红热瞎了眼睛和聋了耳朵,她在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文章中,向认为来日方长,不珍惜今天的光阴而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庸碌之辈敲响了警钟。作者机智地设问:“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用这样的问题启发人们去思考,呼唤人们快节奏地工作,把活着的每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以便充分地显示生命的价值。

良好的休息才能提高效率

有很多人,总是强迫自己无休止地工作,他们对工作沉迷上瘾,正如人们会对酒精沉迷上瘾一样。他们被称之为工作狂。他们拒绝休假,公文包里塞满了要办的公文。如果要让他们停下来休息片刻,他们会认为纯粹是浪费时间。这些人都成功了吗?没有,他们中很多人不但没有成功,相反使自己身心交瘁,有的甚至疏远了亲人,造成家庭破裂。

确实,事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为此牺牲了健康和家庭,也是很遗憾的。在一天的工作之后,人在心理和体力两方面都需要摆脱一下工作。如果经常将公文包带回家继续挑灯夜战,其结果是越来越没有精力在白天处理好事务。且也会使之减低在办公室里把工作做完的冲劲,因为他会想:“如果白天做不完,我可以在晚上继续。”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拖延的毛病。

因此,“班上事,班上毕”。除非有紧急的事务,不然,就不必把工作带回家。你将享有一段舒适的晚间休息时间和一晚上与家人同乐的美好时光,这将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调节不一定需要休息,从脑力劳动转换去做几分钟体力劳动,从坐姿变为立姿,绕着办公室走一两圈,都可以迅速恢复精力。

另一方面人类的心灵需要安静、独处与平和的时间,以利于忘记竞争的压力。因此,不妨在自己繁忙的时间表上,安排几分钟或十几分钟静坐默想的时间,以获得内心的平静,让自己摆脱竞争的忙碌和工作的压力,退一步向前看看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另外,小睡也是一种有效的休息和恢复精力的方法。小睡与正常睡眠不矛盾,它因人而异,有时打个盹儿就能起到作用。通常正常的睡眠以能恢复体力即可,不可贪睡;而白天的小睡则是一种既不多占时间又是有效地恢复体力的休息方法。

一般公司的上班时间,如果包含午休的一个小时的话,通常都有八个小时。所以八点钟上班的公司,办公时间大概就是:上午三小时,下午四小时。

相信许多人都有同样的经验,上午的三个小时还没有什么问题,下午便常常感到疲劳。开始感到倦怠,工作的效率便会降低,这种时候最需要的是以适度的休息恢复精神。

我们很赞同适度的休息,而且认为:不论面对如何紧要的工作,一旦发现自己疲倦了就应该停下来休息休息,让紧张的身心得到喘息的机会。因为,若明知自己的体力极限已至,却还勉强自己继续工作,除了会陷入工作的低潮之外,对自己一无益处。天下再没有比这更蠢的事了。

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我们主张疲惫的时候稍做休息。但是休息也绝不是要你放肆地放松自己。依据经验,坐办公室的人在工作中感到疲劳的时候,只需要停下来稍稍活动一下筋骨就可以了。在走廊散散步、做些简单的体操等等,如果情况不允许的话,甚至只要在原地伸伸懒腰、打打呵欠也足够了。不过有些工作的确是不方便当场伸懒腰、打呵欠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妨到洗手间,舒舒服服地伸个大懒腰、打个大呵欠,甚至洗把脸。

我们称这种为保持工作效率所做的休息为“积极的休息”。之所以将它冠上“积极的”三个字,只因为它有别于单纯的休息,它是在保持工作效率的大前提下所做的暂停。这样的休息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效果。因为,办公时间中是不可能做长时间歇息的。

一般而言,事务性的工作会令人感到疲倦,大概都是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使得血液的循环不良,导致筋肉疲惫所致。因此,如果你是一直保持着前屈姿势的话,那么在休息时可以做一些反方向的动作,使受压迫部位的血液得以畅通,让过度使用的筋肉得以舒展。我们虽然不是生理学家,无法做出立论确鉴的说明,但就很多人的经验而言,这些动作的确很有效果。

疲倦的感觉是身体自然反应出来的警示讯息,一定是身体某部位有了超负荷,所以提醒你“不妙喽!”如果这时你还是视若无睹、我行我素地工作,将更增加身体的负担。所以,一旦出现了警示讯息,最好停下来,让负担过重的部位恢复功能才是明智之举。

把“积极的休息”的时间定为三分钟,虽然没有什么生理学上的证明,但确有一些现实的根据。因为三分钟正好是许多事情的最小段落,一个电话、拳击比赛一回合、单曲小唱片一张的时间……都是以三分钟为一个单位的,所以我们认为,三分钟应该也是让紧张的精神恢复弹性最妥当的时间吧。如果休息超过了三分钟,可能因中止的时间太长而无法立即继续先前的工作,这么一来休息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休息三分钟为宜。

至于这三分钟的使用方法,可就因人而异了。为了使疲劳的身心得到休息,你可以做运动、听音乐,也可以欣赏自己喜欢的画家的作品……不过,在办公室里听音乐、欣赏绘画似乎不太合适,所以还是以活动筋骨的方式最佳。当然,只要自觉达到休息的效果,两分钟或是两分半钟也是可以的。

此外,并非做每件事情都得“休息三分钟”不可。只要觉得身心仍在最佳状况,一点儿也不疲劳的话,一鼓作气完成工作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硬性规定每工作一小时就要休息,恐怕就会把正在进入情况的工作打断,不仅无法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工作效率。如果你手边的工作正进入状态,最好在它告一段落之后才休息。因为,如果无视最终工作进行的情况,只为了休息而刻意中断工作,就适得其反了。

其实,工作就是一连串精神与体力的消耗,既然是一种消耗,一定有其负面效果。同样的道理,生活也必须有张有弛才能保持工作的活力。而“家”,正是一个人在忙碌的工作之后最好的身心缓和场所。

不过,要求一走出工作场所就必须把工作完全抛到脑后,的确有其困难。许多人习惯回到家里还要谈些工作上的事情,如果是聊些工作上的成就,倒是有助于全家团聚的快乐气氛。若回到家里还要唠叨些工作的内容,就委实不妥。

制订休息时间表

在生活中,有的人为了做更多的工作,尽量减少自己的睡眠时间,这种做法非常不科学。睡眠时间过少,就会影响健康,所以,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工作。

因此,必须为自己制订一个休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这是保证旺盛精力的前提。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把一天的24小时分成三个时间段: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闲(交通、娱乐、餐饮等),八小时睡眠。但是,很多人没有按照三个时间段的要求合理安排时间。结果是:工作占用了休闲时间,休闲占用了睡眠时间,睡眠又占用了工作时间,如此反复颠倒、循环,导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一团糟。

以下是帮助高效安排时间的几点建议:

1.到了就餐时间,立即放下工作(特殊情况除外)去就餐。不要养成就餐时边吃边处理文件或边吃边处理琐事的习惯。

2.该休闲的时候就休闲,不要总是把工作和休闲混为一团。

3.该睡觉的时候就睡觉,不要让非睡眠活动占用睡眠时间,使个人的健康、精力受损害。

4.在工作时间内,应该全力以赴工作。工作时间利用得好坏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因此,在工作时间内,切忌浪费时间,也尽量避免别人浪费自己的时间。

5.星期日应睡足八小时,以充实体力,这样就不会染上“星期一恐惧症”。因为星期日休息充分,就可以生龙活虎地迎接下一周的挑战。

科学管理睡眠时间

睡眠占人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活到90岁,将有30年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是重要的生理、心理、社会感知度健康的基础。

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但是,在职业人士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不重视睡眠,他们的理由是工作忙,忙得没有时间吃饭、休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连忙碌了五天后,周六、周日睡他个昏天黑地,自以为把“缺的觉”都补回来了,可是,往往周一一上班更感觉困倦。睡眠问题的专家认为,这种“周末睡眠综合征”正是警告人们:周一至周五睡得太少了。

专家认为,不少人由于工作忙碌或者娱乐应酬过多,睡眠时间明显不足。平时睡得少,双休日就补觉,这种做法会影响睡眠规律,导致周一感觉特别困倦、劳累,出现失眠等各种病症。

为什么补觉后星期一上班更困倦?这是因为,每天醒的过程越长,人越感觉困倦,所以,周六、周日因为补觉而晚起,醒的过程变短了,星期一突然拉长醒的过程,就会感觉困倦。

这种现象提醒人们,如果有“周末睡眠综合征”,首先是睡眠不足,显然不是双休日延长睡眠时间就能解决的,而是平时就应该多睡一会儿。

有人会说,我平时工作实在太忙,双休日补觉很正常。其实,这并不是科学的方法。如果实在想补,可以在周六适当多睡一会儿,周日要尽量接近平时上班时的作息规律。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有效睡眠呢?

1.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健康专家认为,熬夜过多、晚上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而良好的睡眠不能依赖药物,需要科学管理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A君是某公司的销售主管,因为工作原因,经常陪客户熬夜打麻将,周末白天睡觉晚上却睡不着,为此到医院求助。另外有一位B君,他是一家物流公司的经理,为了联系业务几乎每晚陪客人喝酒,晚上常常在睡梦中饿醒,之后出现失眠症状,只能依赖安眠药改善睡眠。

显然,A君和B君都没有管理好自己的睡眠时间,如果他们不调整作息时间,身体就难以恢复健康,睡眠质量自然一降再降,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健康和工作。

2.努力做到早睡早起。

小梅是某公司经理秘书,白天工作很多,晚上睡眠很不好,经常是凌晨两点以后才能入睡,而且睡得不踏实,易醒、多梦。

有关专家认为,像小梅这样的情况就属于“晚睡强迫症”,它是睡眠障碍中的一种。晚睡强迫症是强迫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个分支,患有此症的人,总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对于睡眠有着恐惧感或强烈的睡前兴奋,这类人在生活中反复出现不睡的强迫观念及行为,或伴有某种焦虑,无法摆脱神经兴奋状态,最终导致无法入睡。

这类人常是凌晨两三点后才睡,晚上回家后困倦变成了亢奋,于是上网看小说、看电视连续剧,心里总想着“看完这集就睡觉”,结果总食言。很多事情明明可以白天做,却非要留到半夜再做,认为深夜的“灵感爆发度最强”。

放松、发送按时睡觉的指令、自我催眠等,都是简单易行又安全的心理自救方式,它能培养自我调控能力。当然,如果学会主动调节对抗强迫症,对管理睡眠时间效果更好,可选择某些特定行为取代强迫性不睡,如喝杯热牛奶、洗个热水澡等,这些都可以帮助自己早点入眠。

3.如果失眠,切忌盲目用药。

小王是某图书公司的编辑,由于负责一个重要编辑项目,最近经常加班,回家后虽然感觉很累,可却怎么也睡不好,半夜了还瞪着眼睛无法入睡,无奈之下,他只好服用一些治疗失眠的药物。

在职场上,类似小王这样的人很多,他们依赖药物维持睡眠,但是,长期这样对身体并不好,也会影响工作质量。

据调查,我国睡眠障碍患者达5%~15%。睡眠医学研究的新进展使人们认识到,睡眠不仅是简单的休息,也是脑神经递质兴奋与抑制自主调节平衡的重要时段,睡眠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

睡眠障碍在现代社会发生率极高,是严重影响人们生存质量的重大疾病,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症、精神心理疾病等最常见疾病的伴随危险因素。

专家对长期熬夜和坚持早睡早起的人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熬夜者更易遭受癌症侵袭,熬夜使睡眠规律发生紊乱,影响细胞正常分裂,从而导致细胞突变,产生癌细胞。因此,多睡一小时,得到的不只是工作时更加充沛的精力,还有可能挽救自己的生命。

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失眠一定要区分情况进行治疗,有些患者属于短期失眠,只要适当调整就可以恢复,无须药物治疗。”盲目服用治疗失眠的药物,以达到快速入睡的目的,这种方法并不科学。

怎样午睡有益健康

对于工作了一上午的人来说,午睡非常重要,短暂的休息能使人们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此外,适度午睡还有益健康并可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据专家研究分析,每天下午6~8时脑出血发病率较高。而中午12时至午后3时脑出血发病率较其他时间低。英国科学家特别研究了午睡的长远效果及其对心脏病的影响后发现:坚持午睡半小时至一小时能使心脏冠状动脉得到休息,可减少心脏病的发作。另有学者研究显示:成人睡眠不足4小时者,其死亡率是正常睡眠(每天睡眠7~8小时)者的180%。

俄罗斯学者基洛托夫对人体24小时生物规律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为:正午13时是肝脏休息时间,只有少部分糖原进入血液,上半天的最佳工作时间即将过去,人会感到疲倦,需要休息,此时如果午睡1小时,就能消除疲劳,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如果坚持下去,可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同时,下午也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

近年来,关于午睡的好处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科学研究的证实。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指出,午睡有助于提高大脑效率;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也发现,午睡能最有效地增强注意力。而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日本目前正掀起一场“午睡革命”,许多银行家和政府官员在午休时间都会小睡片刻,希望借此振奋精神,好应付下午的工作。

很多事实都证明,科学、有效的午睡是健康充电的好方法。不过,在午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睡前不吃油腻食物,不吃得太饱。油腻食物会增加液血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胃消化负担。

2.午餐后不宜立即躺下午睡,应该饭后20分钟后再睡。因为立即躺下也不科学,这时午餐后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压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3.午睡时间不宜太长。午睡时间最好为半小时到一小时,时间太长反而不好。因为人们在睡眠中大脑皮层抑制加强,并且在一定时间内有兴奋抑制周期,白天睡眠时间过长,大脑抑制会逐渐加深,人体会感到极不舒服、更加困倦、头脑沉重、浑身乏力、意识模糊、反应迟钝。

4.睡姿应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这样可以减少心脏压力,防止打鼾。需要注意的是,坐位及伏案睡觉会减少头部供血,使人醒后出现头昏、眼花、乏力等一系列大脑缺血缺氧症状。有的人用手当枕头,伏在桌上午休,这样容易使眼球受压,时间长了容易诱发眼疾。另外,伏卧桌上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也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双臂、双手发麻、刺痛。

5.午睡时应避免受较强的外界刺激。因入睡后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易患感冒或生其他疾病,也应注意免受风寒。如午睡时不能在走廊下、树荫下、草地上、水泥地面上就地躺下,也不要在穿堂风或风口处午睡。因为人在睡眠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轻者醒后身体不适,重者受凉感冒。

6.醒后轻度活动。午睡后要慢慢站起,再喝一杯水,以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黏稠度。不要马上从事复杂和危险的工作,因初醒时常使人产生恍惚感。

对于上班族来说,在办公室里几乎没有午睡条件,特别是好几个人共用一个办公室时,午睡条件更差,但如果是独立的办公室,可以在沙发上自己睡一会儿,为下午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如何应对熬夜

早睡早起身体好,这是长期以来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熬夜会严重伤害人们的身体,这主要是因为夜间睡眠时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前者是在黎明前一段时间分泌的,功能是保证肌肉发育和促进人体糖类代谢的功能;而后者在入睡后才产生,能起到延缓中老年衰老和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作用。所以晚上十点至凌晨六点是一天之中的最佳睡眠时间。熬夜会使身体的正常节奏发生紊乱,影响新陈代谢,对视力和肠胃等功能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几乎很难再找到没有熬过夜的人。

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熬夜这个问题。在必须熬夜的前提下,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这里所说的自我保护主要指:一不能太晚,二要迅速补回这两个方面。

我们大家都很清楚熬夜的危害,这种有悖于生物钟的行为我们应该尽量控制在最短的时间内。正如灾难来临时,我们所能做的首先就是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有的人喜欢熬夜,但其结果往往是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效率低下,长久下去还会伤害身体。其实,科学的、间断性的熬夜有时会使某些类型的人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熬夜后,在凌晨四五点钟入睡,工作将近一整夜,你一定感到很累,所以睡觉时会睡得特别香、特别沉,你会休息得特别好。熬夜可以使你集中较长的时间,专攻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科学证明,晚上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两点之间是最佳睡眠时间,因为这个时间段内人体温度很低,所以熬夜一定不要超过十二点,最好在十一点左右就入睡,否则身体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荷尔蒙紊乱、头晕等。另外还要注意的是,重要的工作应该尽量安排在十点半之前,那时的效率比较高,并且间隔一个小时左右就要起来走动走动或者做些深呼吸等运动,以利于分散注意力,保证工作持续高效。

有效的补救是熬夜之后必须做的功课。熬夜会严重影响视力,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鳗鱼、胡萝卜、韭菜等,以及瘦肉、鱼肉、猪肝等维生素B含量高的食品。另外,还要适当补充一些热量,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来补充消耗的体力,但补充也要注意适度。专家指出,干果类食品对恢复体能也有特殊的功效,如花生米、腰果、核桃、杏仁等,因为它们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E、蛋白质、钙和铁等矿物质以及植物油,并且胆固醇含量比较低。

除了在饮食上要留意外,经常熬夜的人还要加强身体锻炼。熬夜时如果感到昏昏欲睡或者精力不足,应该停下手头的事活动一下或者到户外散散步。由于熬夜占用了正常的睡眠时间,所以一定要见缝插针地补充睡眠。在上下班的车上闭目养神一会儿,中午吃完饭小睡一会儿等,这些都可以使精神振作,起到恢复体力的作用。

熬夜,越来越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善待自己,合理熬夜,在熬夜的同时保护自己,这似乎已经成了现代人的必修功课。这门功课是否合格关乎你的健康,希望以上介绍的这些会对你起到一定的作用。

有些问题要学会搁置

太固执于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容易产生垂直思考的弊端。举个水平思考解决问题的例子:

有一位债主向债务人讨债时说:“不还钱没关系,拿你的女儿来抵债!”说着,便从地上黑白交杂的石堆里捡起两块石头来,狡猾地笑着说:“来吧!我两手中有一边是黑石头,一边是白石头,你选一个。如果选中白石头的话,欠的钱无限期延期;如果选中黑石头的话,嘿嘿,就拿你的女儿来抵债!”

其实,债务人已清楚地看到债主拾起的两块都是黑色的石头。不论选择哪一边,都得立即还债没有拒绝选择的余地……终于,债务人勉强地伸出手来指着债主的一个拳头,作了抉择。就在接过石头的时候,他故意不小心把石头掉到地上。地上满是黑白石头,谁也找不出到底哪一个才是掉下去的石头。这时,债务人一副抱歉万分的神情:“对不起,我把石头弄掉了。你手中的石头是什么颜色的呢?”

结果很明显,因为留在债主手中的肯定是黑石头,债务人化险为夷了。如果债务人一味绕着“选或不选”的问题伤脑筋的话,是无法找出解决对策的,必须重新思考,才能从另一个角度发现解决的方法。

解决工作上的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垂直思考之外,也要加进水平的思考才能找出解决办法来。所以,为了避免陷于垂直思考的僵局,在碰钉子的时候,不妨暂且搁置问题,让头脑静下来。切忌应付了事。

我们来把前面所提的事项做个整理:

1.遇上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不妨把它记录下来,暂且搁置一旁。

2.把问题“存档”于潜在意识中,可以从别的事物上意外地得到解决的线索。

3.切忌随便找个方法应付了事。

“记录问题”不仅可以留待日后找出好的方法,还有一项效用:当你把问题详细记录下来之后,由于不必担心忘记它,便能很放心地把它暂时从记忆中完全撤离,把脑子清理出一大片的“净土”,如此才得以安心地全力去做另一项工作。否则,虽然是搁置问题,但因为无法暂时遗忘而心有旁骛,做起其他的事来势必效率不彰、事倍功半。

据说,即使是已达上乘悟境的禅僧,打禅时仍不免会有若干杂念产生。许多禅僧因此在打禅时随身备妥纸笔,一旦杂念浮现便立即写下来。划此一笔心便静下来,便不会为杂念所限,而能继续打禅。

为解决难题而撇下手边的其他工作是最不明智的举动。建议你把它记下来,让脑筋重回白纸的状态,以便全力进行其他的工作。

牺牲睡眠实在是极不明智的。因为,即使熬夜的时候能保持极高的工作效率,但就长远的眼光看来,其效果仍然不佳。更何况,走出校门之后,工作的压力远比学生时代要大得多,所以保持身体健康无论如何要列为第一考虑的要件。

我们重视最终的成绩,因此对于只求暂时效果的方法素来不敢苟同。把眼光放远,展望未来才是重要的。

熬夜加班处理事务,固然可能对隔天的工作有益,但也可能因而影响了后天或是大后天的精神,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仍然不能算是有好效果,因为它一定会在某处造成负面的影响。

上班人的生活就像马拉松比赛一样,如果在中途为了超越对手而乱了自己的步调,绝对无法取得好成绩。抵达终点时的成绩才是真正的成绩,光是追求中途的领先,只是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罢了。

而且,如果养成了集中工作时间的习惯,工作的步调势必不平均。因为心存“反正到×日做出来就可以了”的念头,所以做起事来就慢吞吞地拖泥带水,效率低下。

我们向来反对为了工作不吃不喝。为了保持工作的高效率,最重要的就是集中精神,饥肠辘辘一定无法集中精神,有道是“皇帝不差饿兵”,但有些人确实是一忙起来,连肚子饿都感觉不出来。这种情形每个月一两次还无所谓,长期如此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会受不了的。

健康是做任何事情的最大资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失去健康,不仅生活的步调大乱,有时甚至工作也做不成了。如果只为了逞一时之能而造成长期的弊害,得不偿失啊。所以,为了保持马拉松般的步调,切莫空着肚子硬撑着做事。

空着肚子做事固然不好,吃得太饱也一样做不了什么事,因为血液过度集中于腹部时,脑筋自然就会迟钝,与这个很类似的还有一种情形——喝酒。吃太饱或喝酒均会因身体状况异于平常,而导致脑筋反应迟钝。

拒绝把工作带回家

不把工作带回家,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越来越困难。白天中固定的八小时属于工作,其他的时间属于生活,即使再忙,在下班的那一刻就是“终止点”。在这样一个不停追逐的年代,这般“循规蹈矩”者该是为数不多的。

下班后,我们每天都应该保留一段真空的时间,不去管明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要准备,不去管明天还有几位很重要的客户要接待,不去管明天要公布一些重要数据,回到家里洗澡换了睡衣后,所有工作上的事都应被束之高阁了。如果不是周末,这样的真空时间很短很短,与爱人说不上几句推心置腹的话就已经是半夜了,但都无所谓。相互依偎着看看书、看看节目,不需要言语,一个眼神、一杯热牛奶就温暖了彼此的心。这才是最好的驱除疲劳的良药,所有工作上的不顺和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家,不仅是一个休息的场所,它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在这里,我们可以补充能量,享受亲情的温暖,忘记尘世的复杂,摆脱世俗的压力,回归最真的本我。

现代人喜欢赞美家,喜欢歌颂家,总是喜欢把对家的感情在诗行中宣泄,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无数的借口远离家。现在有太多的人没时间回家吃饭,即使回家,也没时间休息,必须继续工作,这是个误区,也是个怪圈,把工作带回家,回了家还是工作,工作剥夺了家庭所有美好的东西。越来越多的人在这样的怪圈中迷失。家,也完全失去了它那些美好的意义,剩下的,只是那些又酸又涩的诗行,没有意义的诗行。

可能,我们这个时代,加班是时尚,把工作带回家是一种流行趋势吧。不过,现代人,在你追随时尚的同时,你没有发现自己的损失吗?是的,你很努力地工作,你想让妻儿老小过上好日子,可是,在你一味地忙着工作的同时,你已经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进去了,甚至是那可怜的家庭生活的时间。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这难道不是一种得不偿失吗?

生活是生活,家是家,在家里,我们要的是家庭的生活,要的是天伦之乐。家庭的屋檐下,不应该有工作的空间。从现在开始,拒绝把工作带进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