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胜者为王败者为寇(1 / 1)

在微软,只以成功论英雄。虽然有些时候失误原因也在对员工的评价中占一定的比重,但这种情况比较罕见。无论如何,业绩是第一位的。由于业绩第一,所以,人们最关注业绩。

失败是意料之中的,然而同时它又不利于员工的业绩评价,这是怎么回事?微软的核心商业运作如软件开发、市场营销等等,是一个踏着失败走向成功之道的过程。员工平均要花费50%的时间处理那些事后发现不奏效的事件。因此为了成功你必须失败,这是用成败来衡量的最终结果。当前进道路上的失败既在意料之中又被忽视时,员工评价就只基于结果是什么了。如果项目本身失败了,人员评价都会受到负面影响。然而,由于失败在某种程度上是意料之中的,项目失败也就不会在员工记录上留下一块永久性的黑色记号,它只能用来评价员工最近完成的工作而已。

换句话说,失败是出现负面评价的缘由。它被期望偶尔发生在每名员工身上,因而不会产生任何长期影响,除非有人一个劲儿的失败、失败、失败。

广义的失败是出于市场原因的项目失败。最早的Windows多媒体项目组由许多优秀员工组成,他们创造了优秀的产品,但是市场尚未准备充分,于是失败在所难免。结果,项目组成员被注以失败标签。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系统。有的人成功游戏比别人玩得好,他们向往那些只要运用“常识”即可的项目,不必首当其冲承担失败风险。微软系统通常总是对大家一视同仁。进一步地说,由于项目失误后有关员工将被解职,人们就会观察各岗位的工作,并判断自己所在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最关键的是,虽然有时系统对个体不太公平,但它对公司发展却非常有效,它使每个人都关注于业绩,而不是失误的理由。

在微软,表面工作非常不重要。你怎样看待自己,怎样表现自己,怎样谈话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生产效率和成功程度。

当业绩和成功使人出人头地时,人们就会关注成功的方面,都会针对公司需要作出相应反应,并根据公司的好恶决定何者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