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阳君(1 / 1)

陇西有一位杰出的人物,勇健有力,叫黎定国。时常登上高山峻岭,就好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轻捷。而在他还没有出名的时候,只要有人和他较量,他总是能躲就躲,不予迎战,说:“他不是我的敌手,如果将他打死了就是屈杀了一条性命,还会耽误我一生的功名。”由此可见他志向远大。后来他加入军队,又屡立奇功,因军功被提升为都问,在粤西任职,苗人听闻他的事迹也都很怕他。

一天,黎定国奉命在海上巡视,乘上战船,升起大旗,气势无比威武雄壮。夜里在船上就寝,三鼓时分,忽然听到传话声:“龙阳君来访!”黎定国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但已经不自觉地披衣起来一看究竟。侍从点上蜡烛,和白天一样明亮,只看见有个穿戴整齐的人进来拜访,衣服式样很古老,年近七八十岁。他向黎定国拱手作揖说:“我受楚王恩惠,所以才当上了诸侯王,虽然是以美色进封,但这也是一时受到盛大的礼遇。死后我被贬了官,居住在海上,如今算起来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只是近来有些无耻少年,竟然冒充我的名目,欺骗好人,我已将他们全都拘捕起来了,然后给他们事做。可没想到南海那条为非作歹的龙,看那些少年长得眉清目秀,想将他们占为己有。我担心这些人一旦被分散,又会四处捣乱,惹下不少是非,而且还会到处败坏我的名声。如果以将军的威势,前去镇抚这龙,或许这些乱子就不会有。”黎定国觉得对方说的话很荒诞,不相信又不敢得罪,便推辞说:“人力怎么可能制服龙呢?”老人回答说:“你不用担心,我已在宫中摆好酒宴,准备以大义教训这龙,只是我一向缺乏威武,怕对方不服。将军如果不去,以后一定会发生更多让人悔恨的事。我并不是要麻烦将军动武,只是你能相助,我将不胜感激!”黎定国听后爽快地同意了,带着剑和龙阳君一起出发。

出了船舱,就看见有人牵着马在那儿等候,黎定国等骑马登岸,走了大约几里的路程,就看见了一座城墙巍峨的城,只是没有邑城那么大。入了城门向东走,有座楼宇,看上去也很华美,但因为在黑暗中所以看不太清楚。龙阳君已下了马,请黎定国一起进去。门庭旁都点着巨大的蜡烛,烛火摇曳,连画栋雕梁都可以隐约看清。居室内外,有大约百来个侍从,都是一些眉清目秀的男孩,其中有披发的孩童,也有年二十左右的小伙子,也有穿戴跟当代人差不多的,清一色都是年轻人,没有一个是年老丑陋的。两人互相谦让着来到庭中,龙阳君让黎定国坐了上位。还未坐定,就有人进来通报:“龙主来了!”龙阳君赶紧出去迎接客人,黎定国也站起身观望,只见数对珠灯,引着一位头戴礼帽、身穿盛服的人进来,那人相貌就如世人所描绘的那样丑陋无比。他登上庭阶,一见黎定国就回头问龙阳君:“这位客人来干什么?”龙阳君回答说:“黎都阃正巧前来巡视,也是我特意请到这里做客。”龙主脸上露出不高兴的面色,说:“我们之间的事,和阳间的官吏有什么关系?你可真是多此一举!”龙阳君还没来得及答话,黎定国立刻严肃地说:“天下哪一块田地不是天子的土地?天子设立官员,就是用来治理天下的。我今来巡视海上这么一小块的地方,无论公事还是私事都得过问,怎么能分什么阴间阳间而以为我是多管闲事呢?”龙主听了这番话,忙改了脸色,行过礼,又表示了歉意,和龙阳君一起请黎定国坐上首席的位子,而后分宾主坐下。

酒过数巡,龙阳君开口说:“前些日子我接到龙主的传谕,说你想以海中的珍奇宝玩换取诸位美童,我不好说什么。但古代圣王将喜好男色列为不好的举动,并让后世永远规戒。以后的帝王君主,有的就是因好男色而受到讥刺,遗臭万年,龙主为什么也一定要这么做呢?而且相信龙主宫中什么样的美色都有,足够你自娱,还是希望你能打消原来的念头,不要再重蹈海神的耻辱,被手下的臣子所取笑,这也是我希望能看到的!”龙阳君说完,只见龙主的脸色阴沉,沉默不语。黎定国接着又说:“这些话很有道理。我听说龙阳君曾经因担心自己失宠被遗弃而感到难过,难道不希望后人能继他之后得到宠爱吗?但如今他能洗心革面,一心想完全革除原来的那股余风,这意向也很好。更何况龙主的职责,本就应该施惠于百姓,但是现在却喜爱起美童来,如果天帝知道了,怎么能不发火?就连我也私下替龙主捏一把汗。”龙主还是一言不发。黎定国突然按剑而起,郑重对龙主说:“你知道你有三大罪状吗?”龙主也昂然回答说:“不知道。”黎定国说:“你虽身在小小的水府,身为南面的王,但竟然不顾体统,要找美貌的童子寻欢作乐,这是一大罪状;龙阳君受封于楚,曾经是贵臣,而你却用威势来压制他,以多欺少,恃强凌弱,这是第二大罪状;龙阳君将天下男宠尽行收捕,是担心别人会发生**,而你却无视法规,引诱别人恣情纵欲。这难道不是三大罪状吗?”说到这里,只见黎定国胡髭飘拂,怒目圆睁,剑已出鞘,厉声说:“我受朝廷的指派,奉幕府的命令,虽然只是一个微官,但却能倚仗着天子的威势,对凡是喜好男色的鬼和神,都要问罪。况且今天这番举动,将用以扶弱锄强,除**去暴,即使我现在用这三尺剑杀了你,也并无过分。”说着就举剑向前。龙主此时十分慌张,立即向黎定国作揖谢罪,说:“将军息怒,我知错了,如果我再好男宠,甘愿认死。若是对将军的话置若罔闻,你就像砍蜡烛一样将我砍死好了!”黎定国于是将剑一扔,这才平复怒气,大笑着说:“龙主是一条汉子,我相信你一定不会有断绝不了的事。”龙阳君又请龙主订个誓约,黎定国笑着一挥手说:“你觉得订誓约有用吗?我担心订约不久,就会发生龙战。既然这样,不如不订誓约。”龙主也不愿订约。于是重新就坐喝酒,气氛很融洽。到了鸡叫黎明时分,龙主先告辞走了。龙阳君向黎定国表示谢意说:“如果不是靠将军的神勇,恐怕这事还不能解决。”于是命人献上明珠一盘,黎定国坚辞不受,出门骑马而归。

来到船上时,天已经快亮了,侍从对黎定国外出一事都没察觉,一见面都吃了一惊。黎定国向他们询问,他们回答说:“我们听说你要点烛,等点燃了,你又重新躺下,竟然没看见你去了别的地方。”黎定国也笑而不答。天一亮,就扬帆启程,这时只见一条蛟在海面上蜿蜒游动,身边还跟随着几百条小鱼,并且作出叩头感谢的样子。黎定国知道是龙阳君,以温和的话语对它安慰了一番,不久,就不见了蛟的踪影。黎定国后来到协镇做官,时常和别人讲起这次奇异的经历。

外史氏说:蛟字的字形从“交”,《诗经》中将轻狂的童子称作狡童,而孟子将艳丽称作姣,这些字发音虽然不同,但字形都很相近。看来龙阳君化为蛟这也是自然的事。但是没有虎豹的威严,蛟龙还是免不了以后要发生争斗。黎将军用一番理直气壮的话,化解了这场纠纷,这真是何等的豪壮啊!不过中山的狡兔化为南海的鲲鱼,这好像是讽喻的说法,不然的话,大家都变成了鱼,哪里还会有如今的献笑争妍的漏网者,从而削弱男儿的气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