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听某公说,西疆平定之后,有一位军中的将领,有四品的职位,带着人马去守卫回疆。手下有一百多个士兵,准备横渡溪水,将领和十几位将官单独坐在一条船上,一位年老的回人为他们驾船。这位回人偶然听出将领的乡音,忽然操着汉语问道:“长官们都来自中原,最近中原情况如何?”船上的人听了十分惊异,争着问他,回人伤心落泪,说:“我虽然住在这里,但实际上不是回人,原本生在中原地区,是世代做官的人家。年轻时入伍,在异域征战,偶然因为一次战争失利,就身陷准噶尔部中。他们把我当奴隶一样使唤,嚼雪吞毡,苟延残喘。后来他们又把我卖给回族部落,于是遵从当地风俗,无法再改,至今又过了几十年。庆幸皇上的威势远震四方,我重新见到了故国的人,忍不住心有感触,脱口而出,千万不要见怪!”大家听了他的遭遇,都十分同情,有的还流下了眼泪。将领忽然心里一动,又问那人姓氏住地,竟然和将领本人的姓氏住地完全一致。等到那人说出自己的名字,将领非常吃惊,起身问道:“你离开家乡的时候,是否已经成家?”那人说:“娶了某氏,感情很融洽。”将领又问:“有没有孩子呢?”那人回答说:“有个一周岁的孩子,还不懂寻梨觅枣。”将领又问他孩子叫什么名字,那人还没有说完,将领早已经伤心大哭,双膝跪地。那人开始觉得惊奇,也放下船桨跪倒在地,坚持不肯接受跪拜。同船有不少人知道这其中的情况,又有证有据地一一详细说出,再问那人祖父和父亲的名字,都一一吻合。那人也泣不成声,和将领抱头痛哭。这时船已经到了对岸,将领说:“父亲不要驾船了。”拿出衣服帽子给他换上,带他一起来到驻防的兵营。将领向上司递交了公文,详细陈述了事情的经过,又自愿交还官职,为父亲赎罪。上司对他们父子的遭遇表示同情,对他们的重逢感到高兴,急忙为他们上表奏章,又奉旨宽恕了将领的父亲,不再问罪,允许他返回乡里。将领这才叫人送他父亲回家。将领的母亲还在,夫妇俩握手痛哭,他们的年纪都已经超过七十了。

外史氏说:奇遇的事,只有在伦理纲常的关系上,才更加令人可泣可歌、可哀可喜,一时七情汇聚在一起,实在不知道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在天涯远方和骨肉亲人相聚,这种极乐出自于极苦,而更加能让人享受极度的喜悦。真好比身处异地而失去儿子的邓攸,有幸遇上失去父亲的丁兰。丁兰只能白白地雕刻木偶当作自己的亲人,而他们父子真的团聚了,老天安排得多么巧妙啊!要不然,丝毫不相关的人乘坐在一条船上,有谁能让他们相互自我介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