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从前燕南有个老妇人,不知道她具体的身份,家境非常富庶。周围有一伙大盗,聚集了十几个人,盯住了老妇人家的财产,夜里闯入她家。当时老妇人已经睡下了。她以前听说盗贼头领和自已是同乡,而且小的时候失去了父母,于是心里十分镇静,一点儿也不害怕,披上衣服起床,准备亲自迎接。她听到盗贼的脚步声,知道他们已经到了门外,于是操起一口乡里土话喊她儿子:“你们这些孩子怎么这样贪睡,你舅舅来了也不起来迎接?”盗首听了大吃一惊,正在疑惑的时候,老妇人已经走了出来,哭着说:“几年不见,弟弟变成了魁梧的男子汉,为什么不想念姐姐,而直到今天夜里才来看望呢?”说完,遮住脸不停地哭泣,悲恸欲绝,很像是一副骨肉重聚的样子。盗首很感动,说:“弟弟少时不肖,早年失去父母,不知道还有姐姐,不敢忘记,更不敢无动于衷。”老妇人又说:“弟弟年幼时,我还回娘家看看,后来跟你姐夫离开很远,到了这里,就无法回家了,哪里想到父母都已经离开人世,弟弟也长大成人了!”说完显得十分悲痛。盗首竟然信以为真,再三安慰老妇人,并随她进了屋。老妇人吩咐婢女点上蜡烛,盗首又出去告诫他的同伙:“这是我姐姐的家,不是什么其他没有关系的人,千万不要骚扰。”就让他们全都一起待在屋外。

老妇人心中暗暗感到欣喜,又叫她儿子出来见过“舅舅”。她儿子们知道对方是强盗,全都吓得发抖,硬着头皮出来拜见。盗首笑着说:“外甥都已经长大成人,姐姐真是有福之人。”老妇人又叫媳妇出来拜见。当时老妇人二儿子媳妇刚过门,妆扮一新出来相见,仿佛是一家人。盗首竟然一时间也忘了自己的身份,只是说:“不知道我外甥娶亲,舅舅也没准备什么礼物,怎么办呢?”于是叫随从的同伙拿来一套衣服,从衣袋中掏出十颗珍珠,作为见面的礼物。老妇人反复推辞,最后无奈才叫媳妇收下,又让她儿子连忙设宴款待“舅舅”,犒劳他的随从。这时儿子的心已经安定下来,家境本来就很富裕,不一会儿,几桌宴席就准备好了。老妇人和盗首相对畅饮,聊一些乡里细事,都一一说到点子上。盗首更觉得对方真是他的亲姐姐,酒足饭饱后才离开。临走前,老妇人说:“幸好姐姐家有些积余,弟弟如果手头紧缺,不如拿几百两银子去。”盗首大笑着说:“弟弟白手闲游四海,哪能耗费姐姐的家财呢?”说完就直接离开了。老妇人和儿子送到门外,连忙回到家里。这一天,老妇人家中除赔了一些置办酒宴的费用外,其他的没有丝毫的损失,全家都非常庆幸,也不敢告诉外人。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盗首又来了,将一千两银子放在老妇人床榻上,说:“这是给姐姐的寿礼,略微表达小弟一点儿心意。”老妇人不再推辞。盗首又送给“外甥”和“外甥媳妇”金币和玉镯首饰,价值大约几百缗钱,送给仆人婢女好些东西,挥霍无度,又和老妇人儿子欢饮,一直到天亮才离开。从此习以为常,盗首每次来,总是带来些东西馈赠,老妇人家因此更加富裕,别人根本不知道,或者也意想不到有这样的事情。老妇人又嘱咐盗首保护她家,盗首给了她一把剑,说:“啸聚山林的强盗只要看见了这把剑,就不会动手。”老妇人十分欢喜。

过了一年多,盗首出远门劫掠,老妇人和儿子们商议把家搬迁到山西去,主要是担心盗贼会带来麻烦。搬到河东后,老妇人家将剑插在卧室,有小盗夜晚闯入,一见此剑,丧魂落魄,不敢作恶。从此以后很多年,老妇人家没有遭受盗贼抢掠。老妇人的聪明真是超乎寻常,一般人是很难企及的。

外史氏说:让凶残而难以对付的盗贼变成同胞手足,不是仅仅凭着一副哭泣的面孔就能做到的,实在是用天性去打动他们。想来盗贼非常狡猾,怎么可能甘愿受老妇人的笼络?而老妇人拉拢人心,完全是出自人的本性和感情,盗贼即使察觉对方实际上非亲非故,但也不忍心拉下面皮打击报复。更何况老妇人事先了解盗首的身世,谈吐不离谱呢。所以老妇人的智慧,一般人无法相比;而她运用智慧的方法,人们更是比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