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成化年间的商州有个在家排行第二,姓不详,专门以贩运为生的人。不管是白天出门,还是晚上回家,都是一人独行,也不怕什么豺狼鬼怪。一天晚上,回来得特别晚,正值深秋,夜风刮得很大,路经道旁坟墓时忽然听到有呼啸的声音,其实是白杨树的落叶被秋风吹拂所产生的,老二丝毫没放在心上,继续走着。忽然又听到有咿唔的吟诵声随风飘来,时快时慢,断断续续,心中十分惊讶,心想:“我每天晚上都经过这里,连一砖一木都没见过,从哪里来的读书声呢?”于是便停下来仔细倾听,好像声音就在旁边。料想一定是什么鬼怪,便大声喝道:“天气清朗,星光灿烂,哪来的鬼东西,竟敢在这叽叽喳喳,吓唬我过路的行人?好大的胆,看我不揍你一顿!”话还没有说完,读书声戛然而止。接着好像有烟雾从坟墓中飘出,老二便伏在草丛间窥望。
只见一个人穿着长袍,戴着高帽,长着书生模样的人说道:“半夜三更,这条小路上哪还有行人,刚才听到什么东西在乱叫,好像很害怕我念书。不妨拿火照一下。”声音似乎是湖北的口音。接着便呼道:“徐家,快快拿一盏灯来。”随后只听一娇细的声音答应着,立即便有火光从墓内出现,光影闪动,颜色青白而惨淡,可以肯定是磷火的光。很快地光影移近,原来是提着一盏闪烁的灯笼的少女出来了。灯笼和平时的并无二异,不像是鬼怪的用品。老二心中十分惊诧。那个书生又对少女讲了刚才的情况,准备好好地搜索一番。忽然少女笑道:“我们正要找这个人,这个人来了,你为什么反而又大惊小怪呢?”书生也笑道:“正如你所说,草中人就是媒人嘛!”于是两人径直向草丛走去,双手一揖请老二出来,说:“既然你不害怕鬼怪,为什么又躲在里边呢?请你不要猜疑,快出来和我们相见。”老二听后一点也不怕,镇定自若地从草丛中走出,回了礼。侧眼看去,只见书生容貌如玉,长得很美,年纪也不过二十岁;而拿着灯笼立在一旁的少女,衣着淡雅,容貌妍丽,神态十分恭敬,老二眼睛都看直了,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秀美的人物。老二估计他们绝不是一般的俗鬼,便客气地抱歉道:“我回家太迟,忽然听到你的吟诵声,以为你是在讥笑我。没想到你是高雅的读书人,吟风弄月,只为消遣时光。我刚才的胡言冒犯,还希望你能见谅。”书生听后笑道:“我们虽是妖怪,但绝不会兴妖作怪,还请你不要多虑。不过,确实有事想请你帮忙,也不枉我们这一次见面。”说完就请老二在林中坐下,并讲述了自己的身世遭遇。
原来这书生是湖北襄阳的人,商州知府某公是他父亲的朋友。书生因为在家乡应试落第,愤愤不已,便想到北京去,通过纳捐博取功名,因此路经商州,特地找某公谋些资助,供自己在京城考试中用。由于年纪轻轻,这是第一次出远门,忘记伪装,衣服行装都穿得很考究,于是很快便被坏人打上了主意。天色渐渐黑了,恰巧走到这片树林,正想赶紧赶往州府,谁知埋伏在林中的强盗一下都冲了出来,抢窃了自己的财物还把自己和两个仆人都杀了。这些事,商州知府某公当然还不知道。强盗杀人后,打开没有什么财物的包裹,大失所望,又害怕被捕快跟踪搜寻,便把林中的一座坟墓挖开,把尸体扔到墓穴中,然后瓜分了钱财散去。书生说到这里,声音哽咽,伤心得掉下眼泪。只见旁边的少女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你别再说了,我听了也跟着心里难过。”书生指着她对老二说:“她其实是这座墓穴的主人,生前因貌美被妒妇害死,葬在这里。我和她死后在墓中相遇,见她姿色貌美秀丽,谈吐风雅,又加上相同的遭遇,便生爱慕之情。两人虽然情爱相投,住在同一个墓穴,但苦于没有媒人为我们主婚,所以一直未能正式成亲。今晚恰巧你来,便可以了却我们这一心愿了。”说罢起身,对老二深深地作了一揖。老二连声答应,询问怎样主婚。书生答道:“我这有一张上呈的文书,里面写明某人与某人愿结为夫妇,已把你证婚人的名字写上。请代我们拿到城隍庙去烧掉,我们的婚礼就算成了。另外这里还有我秘藏在腰间保留下来的两锭银子,请你替我买一具棺材。晚上到这里来,把坟墓打开,将我的尸身殓入棺内,和她葬在同一墓穴。这样的话,我几辈子也不会忘记你的恩德,不知你是否愿意帮忙?”老二一一答应了,丝毫没有为难的样子。书生便拿出银子与文书,又向老二深深一拜。这时灯烛瞬间熄灭了,也不见了书生与少女的影子。老二目光迷眩了一会儿,见四周围阴森森的,不敢再停留,便藏好银子,赶紧回去。走到家中,拿出银子在灯下仔细观看,银光可鉴,果然是真银,便笑道:“这个痴心鬼想有个好棺材,讨个好老婆便给我银子,可谁不知掘墓是犯了死罪!我不是不想做好事,可万不想受到连累。有了这点银子,够我快活几天了,其他的我也不管了!”老二把书生的话抛之脑后,私吞了这银子,更别说去替书生买棺材和去城隍庙烧那张文书。其实老二是个贪心之人,早在接受银子时便已经暗暗萌生了私吞的念头。
十天以后,银子已用得差不多了,老二便出门去做买卖。可路上忽然莫名其妙地被商州的差役抓住。到了审案时,看到几个惯赌都在,原来老二曾拿书生给的银子来还赌债,不久这银子就变成了锡箔,所以被控告为拿鬼钱骗人。老二开始时还死不承认,后来见证据都摆在面前,隐瞒不了,这才如实把这鬼钱的来历讲了。审案官认为老二是编鬼话骗人,很生气,吩咐用刑伺候。忽然原告中的一人,瞪大眼睛呆呆地望着,大叫道:“就是这伙人中的某人杀死了襄阳书生某某。大人先别对老二用刑。”审案官听了大吃一惊,原来他就是书生父亲的好朋友商州知府。前些时听说书生将到,很高兴,便每天派人在城外迎候。可是后来一直没有消息,便怀疑出了事。这时候突然听到书生的死讯,大惊,立即追问详情,那人回答道:“我是城隍司的捕快,详情在老二保存的文书中,不能当面陈述,先告辞了。”说完,这个人便晕倒在地。知府看那些被吓得变了脸色的原告赌徒,便假装糊涂地笑道:“哪里有什么鬼怪,这不过是老二耍的妖法。”随即让人把老二关在另外一间房子里,喷上狗血,等明天再严刑审问。实际上判官让老二赶紧回家把文书取来。果然这下众赌徒都放心了,知府又对他们说:“事情还没有完全弄清,你们暂时也不能回去,还是留下,等着把钱还给你们。”于是又命令将他们分散关在旁边的屋子里,暗中派遣兵丁在外巡守。半夜,老二才把文书交上来,知府一看,这哪里是什么结婚文书,分明是一张沾满血泪的冤状,里面详细地记载了书生被抢劫致死的经过。知府十分愤怒,立即升座开庭,命衙役把众赌徒都铐上带来。他们都还在睡梦中迷迷糊糊,便被赶到大堂,经过一番刑审,全都招供了罪行,没有一个漏网之鱼。
案子审理完,知府便到城外,从坟墓中挖出书生的尸体,只见面色如生,还没有腐烂。又根据老二的陈说,买了一具上等的棺材,将他收殓后和少女的棺木并列放在同一个墓穴中。料理完了事情,才让老二回家。临走时,知府笑着对他说:“你要以此事为鉴,下次要好好地做媒人,可千万不要再耽误别人的好事啊!”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老二也深感惭愧。从此老二的胆子还是那么大,但却不像以前那样见利忘义了。
外史氏说:一开始看到书生似乎忘记复仇,而只贪恋女色结婚,我心中还有些鄙视他。后来他利用鬼钱,揭发了杀人的强盗,巧妙地报了仇,而竟没有提结婚的事情。可见他一开始向老二提出做媒的事情的用意,和晋国荀息借道虞国去打虢国的计谋差不多,真是太聪明了!像老二这样,因贪财坏事,最后又竟成了破案的关键人物,还促成了书生与少女的婚姻,也算是庸人凑巧办成了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