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有个叫周玉声的读书人,从小信奉吕洞宾大仙,十分虔诚,丙子那一年,将参加南京科举考试,因此向吕仙神像祈祷。砚匣中立刻出现一张纸片,上面用红笔写着这样两句话:“功名只问三娘子,不待朱衣暗点头。”玉声在家排行第三,因此以为答案在自己妻子口中,于是趁着和妻子嬉闹之时突然发问。妻子毫无准备,随口回答道:“中,中。”周生非常惊喜,认为这是连续考中的预兆,高兴地坐车出发,其实并不知道吕大仙意究竟是指什么。
等到考完省试,发榜之日,他竟然名落孙山,以为受了吕仙欺骗,非常痛恨生气。不久,家中又寄来书信,说他妻子卧病在床,已经气息奄奄,命不久矣。于是周生日夜兼程,赶回家来,到家一看,妻子已逝,家中挂着白幡,凄惨异常。周生摸着胸脯失声痛哭,沮丧万分,加上考试失利,百感交集,从前的事情早已不再去思考。过了几个月,忽然想起吕仙说的话,猛然想到:“我在兄弟中虽然排行第三,然而算上各位堂兄弟,则排在第十二位,所谓三娘子,应该另有所指,只是以前没有想清楚罢了。”于是重新向吕仙祈祷,但是毫无结果。
周生一个人住,时间长了,觉得十分无聊,便打算到淮上走访亲戚,借机寻找吕大仙所说的命定之人。临行前,梦到了那几句诗,其他几个字清清楚楚,唯独“三”字金光灿烂,梦醒后周生记得一清二楚,可是这其中的缘由,却百思不得其解。
小船到达某个县城,周生有一个姐姐就在这里,嫁给了本地江村的一户人家,于是停下船前去探望。上岸后周生一个人走出不到一里地的距离,听见芦苇塘中有两个人在窃窃私语:“金三娘子是天上的神仙,怎么会和一个穷酸书生成双对?”另一人说:“老天成全这一段姻缘,书生命中注定飞黄腾达。”周生听后,只觉心神激**。抬眼望去,说话的二人好像是渔夫,光着双脚,头戴草帽,从芦苇丛中走出来。周生急忙上前询问,二人答道:“朝东走二三里,有一座向北的大宅,你敲门询问,自然真相大白。我们现在正忙着做事,无法为你领路,不过我们很快就会再次见到。”说完,匆匆忙忙走了。周生想起他们的话与吕仙的预言正好相符,由此看来,自己一生的官运和姻缘,就应该在这了。于是顾不上荒郊野外,路途遥远,循着路走去。
往前走到一个地方,只见树林茂密,绿意逼人,一栋坐南朝北的楼宅矗立眼前,房屋巍峨高大,华丽无比,朱红色的大门向外敞开。周生走近敲门,没人答应,便径直朝屋内走去。走过一道粉墙,猛然听见有人大声斥责:“哪里来的年青人,怎么能擅自闯入人家住宅?按规矩应当扭送官府!”周生大吃一惊,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婆子笑吟吟地从庭堂中走出来。老妇人满头银发,服装鲜艳华贵,双目炯炯,神采奕奕。周生知道自己的行为并不妥当,见老婆子并无怒容,心里暗自欢喜,就向她作揖道:“天色渐晚,我迷路了,实在找不到地方安歇,冒昧请求,可否让我借住一夜,不知道您是否同意?”老婆子对他看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说:“我家原有空房,让给你住一住,也算是一段好事。”
老婆子带着周生走入东边的一道走廊,刚走了几步,看到其中另有院落房间。四周种着各种花木,三间精美的居室居于中央,房门紧闭,门帘低垂,环境极其幽雅。老婆子亲自打开门栓,将客人请入房里。架上插满牙签(即书签),四周墙壁都是图书,一床一桌,一点灰尘也没有,仿佛专门是为来宾准备的。老婆子叫了一声,立刻有老仆人端茶进来,老婆子便走了出去。周生心里又惊又疑,更对自己的大胆行为感到不妥,然而既然已经到了这地步,不应该马上一走了之。在犹豫不决之时,他看到了壁上悬挂的诗画,都非常古典雅致。又见到红纸上的一联诗句,用硕大的字体写着十个字:“鸣鸾金作佩,挥麈玉闻声。”落款写着“回道人吕洞宾”。周生非常吃惊,正好碰到老仆人端上美酒佳肴,就向他打听主人的官职、门阀和族望。仆人低头不答,周生反复询问,他才说:“你因为听说了一些什么才到这来,何必还要无休止地盘问呢?”周生心里暗暗自得,以为此处即是金三娘子的家。顿时再也不顾忌丝毫,高兴地饮酒吃菜。菜肴、果核甜美可口,酒也香醇极了。刚有几分醉意,老仆又献上奇异的果子,说道:“这是娘子亲手摘的,愿献给你下酒。”周生更加喜悦。尝了几颗,甘甜清香,沁人心脾,酒劲顿时消失了,他对娘子的盛情款待感到非常的欣喜,只是没有见到她的容貌,心中不免忐忑难安。过了一会儿,他点亮烛灯,翻阅书籍。等到二更时,才上床睡觉。老仆送来被褥枕头,上面绣着美丽的图案,香气袭人,让人身子都酥软了,周生翻来覆去,整整一夜不曾合眼。
第二天一早起床,老仆殷勤地准备好洗漱用具,还说:“顺着这间房往东走,有花园亭台颇值得观赏,可以消除烦闷倦意。”周生更加心花怒放,等不及吃早餐,就前往游览。刚跨过一道门槛,眼前豁然开朗,景色更是优美。园内亭台楼阁,相互映衬着,布置安排,充满画意。还有五色缤纷奇花,多达数百株,香气浓郁,在稀疏的篱笆下争艳斗奇。周生乐而忘返,越走越远。忽然听见一阵清脆的环佩相碰的响声,好像有人朝这里走来,周生赶紧躲在树后,小心偷看。只见几位侍女,穿着色彩缤纷的服装,有的用篮子,有的用手巾,盛装采摘的花卉。走在最后的是前面见过的老婆子,伴随着一位十七八岁的绝色美女,妆束妩媚动人,容貌倾城,那肌肤,那容颜,平生仅见。周生看得如痴如醉,神魂颠倒。美人摘了一枝花,往鬓发上插,婢女赶紧递上镜子。美人停下脚步揽镜自照,姿态柔美。
眼看她们将走过去了,周生准备出来相见,老婆子忽然用手一指,说:“碧桃花树后面有人,阿姊宜赶紧回避。”美人转身往回走。周生担心她离开,赶紧从树后站出来,大声说道:“小姐已经展现了全身,令我万分倾慕,难道竟忍心这样一走了之吗?”美人眼神羞涩娇媚地朝周生投来,嘴角微微一笑,小声地对老婆子说:“木已成舟,好事早晚会发生。看他那副猴急的样子,真叫人受不了。”说完低着头,用扇子遮住面容,温柔地站在那里。老婆子走过来说道:“娘子原本是天上谪仙,命中注定要与你结成夫妻,所以提前在这里建造了楼宇,等待你来。你如果能够不被旁人的言语迷惑,自然和你订立百年之好,白首之约。”周生早已神魂颠倒,满口答应。美人放下扇子,与周生相见,于是二人并坐在小轩内,命婢女供上酒肴,相对而食。周生此时更是温柔惬意,体贴非常。
吃完饭,美人对周生说:“美好的婚姻由上天安排,再加上吕仙做媒保佑,本当立刻举行婚礼,但是郎君前程似锦,不敢以儿女欢娱之事耽误你的未来。现在给你黄金百斤,另外再给你配备几个仆从,前往京城,一定会有奇遇发生。一切都要等到你鲲鹏展翅,实现夙愿,才能重圆鸳梦,不再有所顾虑。请你不要责怪我拖延婚期。”说完这些话,让老婆子喊来两个人。周生一看,虽然他们故意戴着矮帽,穿着青衣,看上去像是家中奴仆,其实就是芦苇塘所见的那两个渔夫。周生心里暗自惊讶,却也不敢多说什么。美人对两个仆人吩咐了一些事情,催促周生起身赶路。周生心中虽然不愿意,但是迫于大义,不便再依恋温柔乡。他们来到江边,一条小船早已备好,餐具用品,样样齐全,便扬帆远航。两个仆从虽然名义上是下人,态度却十分傲慢,一切事情自作主张,并不向周生请示。周生考虑到大家一起离家谋划事业,决定事事忍耐宽容。沿江北上,经过一家门口,他也无心进去。周生问两个仆人的姓氏,一人姓解,一人姓杨。他们的行踪显得非常诡异,周生也不敢问个究竟。
一天,船将要经过天妃闸,听到从北方过来的行人说起:“某公子所乘的船整个儿沉没在水中,根本没有办法打捞抢救。风大浪高,一定要非常谨慎才行。”周生听后,心里惴惴不安,两个仆人却相视而笑,说:“这倒是可以囤积待售的奇货呢。”姓解的仆人竟跃入水中。周生正欲呼救,姓杨的仆人急忙用手制止。船行驶了十来里,只见解仆身背一人,劈波斩浪游来。那人身上的衣服十分华美,头上帽子已不知去向。解仆登上船,将那人放在船头,进行抢救,不久便苏醒过来。杨仆让周生取出新衣让他穿上,又给他斟上美酒,那人渐渐恢复了精爽的仪态。问他情况,知道了他便是那位落水的某公子,他的父亲是京城一名大官,很有文名。公子有事回江南,不巧遭遇风浪翻船遇难。周生好言劝慰,情谊深厚,诚恳非常,并告诉他:“兄台既然是落水遭遇不测,不能在危险的江水中行驶了。”于是上岸,找到一处集市,费了数百两银子,为他买了几匹健壮骡子,并雇用了随从,重新为他整理衣装,添置行李。公子感激涕零,得知周生北上京城,就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希望他将周生看作自己亲生骨肉,好好照顾。二人挥泪告别。
船到京城,周生拿着书信去拜访公子的父亲。他得知周生从水中救起自家儿子的性命,就请他住进内屋,用对待贵宾的礼仪款待周生。后来又给他讲解书中要旨,分析文章脉络关节,传授写作方法秘诀。周生经过高人点拨,学术修养一日高过一日,再加上公子父亲为他多方周旋,最后终于考中北京考区的举人。于是周生对解、杨二仆更加敬重,与他们一同吃饭一同睡觉。
第二年,周生将参加礼部会试,公子父亲读了他的文章,觉得一般,没有点头同意,周生心事重重。一天,杨仆忽然带来一个人,身穿青袍,沾满灰尘污渍,不知他究竟是谁。解仆抢先一步走入房中,叮嘱周生对来人要厚礼相待,馈赠重金。周生言听计从,问他姓名,方知此人姓王,也是举人,素来因为聪明练达而闻名,因家中贫困而落魄潦倒。周生念他与自己同为举子,所以毫不介意。
等到会试这一天,想不到二人竟然坐在邻桌,中间只隔一道板壁。王生对周生的礼遇感激不尽,当周生第一道命题刚做完,王生拿来一看,认为难以入选,于是放下自己的卷子,为周生代写文章,一会工夫,三道题都已完成。他对周生说:“你的才华胜过曹丕十倍,只是不能迎合时下的潮流。你待我恩义如鲍叔牙,我十分感激,想要报恩,因而冒昧代你写下文章,是否合适,由你自己决定。”周生把王生的文章细细体味一番,内容充实,格调高雅洪亮,毫不犹豫将它誊写在自己的卷面上。等到全部考完,他俩一起离开考场。周生到公子父亲那里奉上答卷,请教优劣,只见他满脸笑容,许诺周生必然名列前茅。发榜一看,果然名次在前,王生也榜上有名。廷试时周生又获第一。
周生想起与金三娘子海誓山盟,急忙向圣上告假,锦衣还乡。解仆劝阻道:“娘子就在京城内,何必还要远去求来。”于是为他向高门大户求婚,正好又是公子父亲的连襟。公子父家极力想撮合他们成婚,周生很不情愿,而解、杨二人再三吩咐,不可推辞。他无可奈何,只得答应,而心里总是烦闷不快。新婚之夜,入了洞房,周生看见新娘子长得跟自己的心上人一模一样,感到十分奇怪。夜深了,女子自我介绍说:“你认识我吗?其实我就是金三娘子。承蒙吕洞宾大仙撮合,害怕引起别人的议论,所以借助一片帆,一路风,让你金榜题名,平步青云。恰好某家女子命中注定早死,我才可以借她的身躯,来侍候夫君,这样就可以堂堂正正地与你结成眷属,他人再也无法说三道四。”周生这才高兴起来,两情更加痴缠紧密,寻欢作乐,通宵达旦。
早晨起床,解、杨二人已经不知去向。周生急忙向新娘子打听,她回答说:“功成而身退,这是理所应当的。何况这二人都是水中神仙,受吕仙派遣才会过来辅助我们,我与他们本是同辈,没有资格指使他们的。”周生这才恍然大悟,于是刻了他俩的神像,摆在吕仙像旁边,加以祭祀。
从此三娘子成了周生的贤内助,贤德和美貌传于朝廷内外。他们与某公父子,经常往来走动,就像关系亲近的亲戚一样。知道他们故事的人,都十分羡慕,赞不绝口。
外史氏说:世人经常把善于把握机遇随机应变叫作“烧冷灶”。周玉声所以能够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说到底都是从“冷灶”中得来的。神仙啊神仙,你与俗世的人情风俗是那么相近。至于三娘子,其实并没有特别过人之处,只是侃侃而谈的那一番话,仿佛晋文公之妻姜夫人,然而也逃不出女子害羞的普遍心态。其余所作所为不过借的是吕仙的神力,实在是一种侥幸。吕洞宾大仙显灵的迹象,世上出现过很多次,我从这个故事中可见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