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安徽滁州天长县,有个城隍庙,庙里神最有灵验。由于香火旺盛,人心敬仰的缘故,声名远播。可是最最奇异的,莫过于道光初年故乡父老所传说的一件事。
掌管道教的官吏杨丽源,当时是我县城隍庙的庙主。一天夜里,他已睡在**,忽然听到庙庭里有击鼓吹号声,接着是随从人员前呼后拥声,两边僚属依次站班声,又听到几个人在窃窃私语:“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气度非凡,不像旧官那样冬烘迂腐,各人还须兢兢业业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不要触犯新官呵!”不久传来击鼓声,新官上座,按簿册点名。杨丽源从糊窗纸的缝隙中向外偷看,果然看见一个青年官人,穿戴着本朝的冠服,帽子顶上是珊瑚珠,帽后孔雀翎,仪容秀美,高高坐在上面,受下属人员的参拜。参拜结束,那个青年退堂,衙役传呼关门,两边办事人员鱼贯退出。霎时间景物都消失,灯火也稀少了。杨丽源知道,这是新城隍老爷刚来上任,保守秘密,不敢乱说。
一个多月后,扬州举行盛大的都天神会,商贾云集,百戏杂陈,仕女如云,这是东南地区第一盛会。恰逢那时,大明寺里平山堂的牡丹盛开,游客蜂拥而至。凡参观了都天神会返回的人必定顺路到平山堂上去观看牡丹,并且可以纵情凭眺山水美景。大明寺方丈和尚天天往来迎送贵客,没有一刻安闲。来客衣服较为朴素随便的,就让他自己游览;衣装华丽高贵的,就殷勤款待。中等客人,由寺里客堂师等迎接;只有上等客人,才由方丈和尚亲自陪同。这种接待陪同规矩,也是向来的通例。
这时,忽然来了一位贵客,无随从人员,也不见有车马,可是服饰鲜华灿烂,器宇轩昂,相比之下所有那些来这里的纨绔华贵少年,都比不上这位贵客。主管接待宾客的知客僧猜测他是掌权的达官贵人,故意微服私访侦查事实真相,于是飞奔着去报告方丈和尚。方丈和尚听说,也急忙前去恭敬迎接。邀请贵客到正厅,方丈叩头下拜,贵客却相当傲慢,懒得与方丈寒暄周旋。方丈更加惶恐,用上等的茶水果品进奉,贵客也只略微喝口香茗而已。方丈更加小心谨慎,极力讨好贵客,打探籍贯和尊姓大名,贵客一概笑而不答。
当时扬州附庸风雅的人很多,即使是盐商木商也要对着牡丹花吟咏几句诗。方丈捧上宣纸亲自磨墨,请求贵客题写锦绣佳句替本寺增光。贵客也不推辞,走近雕栏旁边,对着娇艳的牡丹凝视,略加感叹,就挥毫如飞,顷刻写成小令一首,在纸尾盖上玉印,没署姓名。方丈更加惊奇,再三留客吃素斋,贵客笑着辞谢,之后仰天微笑说:“太阳已下山,我本乘兴而来,兴尽也就该回去了。”脸带笑容取出五两白银赏给方丈,方丈假意推辞,贵客也笑嘻嘻地不顾他。方丈急忙用竹剪剪下半开的极大的牡丹花,双手奉献给贵客说:“这花名叫大富贵啊!”贵客收下拿在手中,一边嗅一边外出。方丈带领合寺僧众披着袈裟送贵客走出山门,跪在地上连连叩头。等抬起头来看,贵客已信步朝西而去。
路上,这个贵客遇到推着空载小车的人,贵客问道:“我要回天长县,你何不推车送我去,我不会吝惜车钱。”车夫说:“天色已晚,明天早晨可到,今夜权且在大仪住宿一宵。”贵客说:“你只要肯送我,哪用管它速度快与慢呢?”车夫故意索取高价,说:“这样就得要车费大钱二千文。”贵客说:“行。”贵客登上车,车夫向西推,顿时车行速度如风驰电掣,如飞箭离弦。车夫本指望慢慢推车,半路上再敲下竹杠,抬高价钱。哪知道,车夫只觉得两脚奔跑如飞,自己都无法控制,顷刻之间天长县的城墙已出现在眼前,各家店铺还都刚刚点上灯。车夫也并不觉得累人,惊奇万分说:“咦,天长已到了,何其快啊!”又问道:“贵人府第在何处?”贵客说:“城隍庙。”到了庙前,贵客才下车,掸去衣上尘土,整整头巾走进城隍庙,回头对车夫说:“你站着等一会儿,我会派人送给你车钱。”说完,突然不见人影。
车夫等了好久,不见有人出来。他在黑暗中摸索着走进庙里的东边廊房,正好是杨丽源的炼丹室。车夫问庙内的仆役,仆役听他讲述后,回说庙里没有他所说的人。车夫不禁发怒辱骂,同时又觉得不可思议,喧闹不休。杨丽源听见,知道事情蹊跷,详细询问,车夫从头到尾诉说一遍。杨丽源听完后呵叱说:“呸!你是不是疯癫病发作了?或者你有缩地法术?太阳下山刚刚动身,顷刻间就能从扬州到本县吗?”车夫也惊愕了好久,如梦初醒,不知如何解释。突然想起,看见那人手上折有牡丹花一枝,鲜艳得像在滴水,就又告诉杨丽源,要他帮助调查。
杨丽源吩咐从人拿灯烛来,带了钥匙,偕同车夫来到城隍老爷寝宫神像前,看到香炉内果然插着一枝好牡丹,香炉旁边放着二贯大钱,于是深信车夫说的都是实话。车夫兴奋地说:“一点不错,花在这儿,人藏在哪里呢?”杨丽源慌忙喝住他,告诉他这位城隍老爷最有灵验,小心不要多嘴,现在放着赏钱,赶快叩头恭恭敬敬领取。车夫对神像拜了又拜,扛钱而出。第二天清晨,车夫用神道赏赐的两千文大钱全部买了香烛、神符,虔诚地来到神像前祷告,说:“乡巴佬瞎了双眼,竟不能识别神仙,这赏钱我万万不敢领取。”当焚化香烛、神符和向神道歉刚结束,神座帐幔内又掷出同先前一样数目的青钱,声音铿锵,但不见有人影。杨丽源也就劝车夫说:“你且拿去吧,城隍老爷不会让你白白辛劳一趟的。”
过了一年多,县里又来了一位画师池春草,是浙东人,他画的山水作品称得上是神品,画马尤其出色。由于他秉性方正耿直,不随同流俗,因此喜欢孤寂清静,讨厌喧闹繁华。他住宿在城隍庙的东房内,看见城隍老爷寝宫内的刖妖楼非常幽雅寂静,硬是请求要借给他做画室。杨丽源不同意,池春草再三恳求后,才得以携带纸墨笔砚进楼。他把楼门反锁,里面安放竹炉茶灶,自由自在地吮毫弄笔。
当时正是十月小阳春,气候宜人。池春草正铺开宣纸挥毫落墨,忽然发觉身后站着一位美男子,穿戴着貂皮袍子、帽子,身上珮玉锵锵有声,反背双手,专心凝神,静悄悄地在背后看池春草作画。池春草骤然看见那人,疑是县衙里的幕僚,就起立给他让坐,那人根本不理睬。他挪动脚步环视墙壁上悬挂的已完成的画卷,突然冲着池春草声色俱厉地说:“看你的画妙笔生辉,也算得上是高人。外边空闲的房舍很多,到处可以作画,何必一定要进入长官内眷的卧室呢?!”说完话人就顿时消失。池春草大为惊骇,赶快走到外面,看到门依旧锁着。他惊问庙里道士是怎么回事,道士都说:“那里面本来不是强行可住进去的,既然如此,你还是赶快搬出来为好。”
池春草虽然搬出了刖妖楼,可是心里仍因为神道赞扬自己的画而感到荣耀。于是斋戒沐浴恭恭敬敬画成几幅条屏、扇面,对神拜了又拜,虔诚地奉上。当天夜里梦见神道来告诉他说:“承蒙你赠送高雅作品,可是阴间与人世不同,把画焚烧后我才能获得。区区薄礼,略表心意,供你润润彩笔。”说完笑呵呵抛掷一物到床头。池春草惊醒一摸,果然得到二十多两银子。城隍爷的灵显这又是一例。
第二年,杨丽源到扬州办事,亲自到大明寺询问和尚,和尚说:“确有其事。当时贵客留题的佳句还罩在碧纱笼里呢。”杨丽源过去读过这首小令词:
天涯芳草伤离绪,竹西自古繁华误。国色天香,含风带露,名花合在消魂处。
凭高指遍南朝路,隔江点点春无数。有限春光,无端泪雨,山僧那得知其故。
原来是调寄《七娘子》。笔迹秀丽像赵松雪。词尾盖上小印是“千秋冥吏”四个字,那是由于我县是唐朝下阿村千秋县故址。
到了第五年,同乡有个人活着替阴间做勾魂使者,经常到阴曹地府,他对人说:“我们故乡城隍神的面貌果然和传说的相同,最近由于政绩卓异已被提升为凤阳郡的城隍神了。”他说的是真还是假,难以证实。可是那首词句秀韵逸,确实具有苏东坡、辛弃疾词的风韵,不可不读,不可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