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故乡安徽天长县,有个曹生,性格慷慨,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家里养着歌舞妓,喜欢骑骏马飞驰。他的仆人名叫琴轸,老太爷在世时,派他陪年幼的儿子一起读书,因此与小主人曹生年龄相仿而情谊最重,感情最亲。
长大后,曹生住在秋浦山庄,是古代横山县的旧址。曹生每次骑马游历四方,琴轸总是背着诗袋书箱,跟随奔走。空闲时,替主人牧马,进入山谷;困倦时,往往枕着石块躺在草地上和衣而眠。
一天夜晚,放牧的马群四散吃草。琴轸正在打盹,忽然感觉到耳畔传来脚步声,他吃了一惊,睁眼四望,只见天上明月高挂,澄澈像白天,万籁俱寂,松树顶端轻烟浮动。不久来了三五个短发健儿,衣装很古老。他们提着酒壶,端着果盘,还有茶具茶炉,都安放在一块极大的磐石上,非常稳当妥贴。于是他们互相笑着闲聊:“今夜良宵,风月佳美,难怪主人动了雅兴,邀请嘉宾来聚聚。”一个童儿说:“宋、韩两公终是本地地主,难道是怕做东道主,仅仅两肩一嘴空手来吗?”另一个童儿说:“快闭嘴!须防隔墙有耳,又要说我们经常怠慢客人了。”说完,忽然都惊看着说:“主人来了!”琴轸密切关注,为他们的言行场景所吸引。
接着走来一位穿黄披风紫衣服的人,摆动两臂缓步而行,人清瘦,须髯修长,两眼炯炯有神,衣帽样式都是汉代制作。他盘腿坐在大石上,手捋长须四周一望,透出飒然英风。紫衣人问童儿说:“客人怎么还不来赴约?”一童儿跪下禀告说:“刚才送去请帖,传达了主人的邀请,见客人还有半局围棋未能决出雌雄,想来马上就会到的。”紫衣人点点头。后来仰望天空叹息,搔头感慨说:“迢迢悠远的故国啊,多少次或废或兴,《诗经》上感叹国家兴亡的禾黍之悲,能不油然而生吗?”琴轸读过诗书,对他提到的这些人物典故一清二楚。
一会儿,又来了一位绛红头巾白衣人,一位青头巾黄衣人,飘然应声而来,像鸟儿飞至,拍掌说:“纪将军高雅啊!无缘无故在这儿坐着忧愁叹息,莫非为着我们贪恋围棋玩耍,辜负了你对我们的盛情邀请吗?”紫衣人说:“不是的。江山十分美好,触景生愁。可是我也太不谨慎,独坐自言自语,竟然从口中说出‘国’‘兴’二字,犯了宋将军的名讳。”白衣人整整衣衫,接着说:“将军很洒脱,为什么也堕入世俗常态?如将军忌讳‘信’,我朋友韩君忌讳‘成’,‘取信成仁’这样的话是口头禅,是最容易犯忌的,能够全部避讳吗?”黄衣人哈哈大笑,说:“朋友的名字本来就不该避讳。唐代的李白、杜甫,都在诗句中互相称呼对方名字,论诗的人反而赞赏他们的率真而不议论他们的疏忽呢。”紫衣人也是洒脱,捧腹大笑,提议说:“你们妙舌生花,不可不借浊酒来乐一乐。”于是三人席地围坐,互赛酒量,非常豪放。
三杯过后,黄衣人忽然提议大声吟诗用来馈赠明月,白衣人阻止说:“武夫吟诗,虽然新奇,但终嫌生硬。何况我们所熟悉的都是七言绝句,你难道不知道纪将军活着的时候还没有出现《小秦王》这样的七绝唱腔吗?”紫衣人连忙说:“没关系。我最近游览天地四方六合内外,偶经五岳,看到唐人摩崖刻石的诗句,很欣赏它摇曳多姿的魅力。你们如果高咏,我一定效颦奉陪,请马上出题目。”白衣人说:“可以各自四顾当时捐躯殉难时的情景直接叙写,代替在管弦声中狂歌来抒发内心愤懑,怎么样?”另两人一拍手掌,异口同声说:“好。”他们共请紫衣人先吟。紫衣人毫不推辞谦让,满饮一杯酒,吟道:
荥阳血战逞重瞳,假竖降旗替赤龙。史不书名功不录,赖他公论有髯翁。
白衣人听后,十分赞赏说:“将军高音古节,使金石也要震裂呢!”随后自己吟道:
南台随跸万英豪,谁舍头颅丧宝刀?槊底捐躯臣子分,笑他预赐白龙袍。
接着,黄衣人喝下一杯酒,吟道:
愿掷西江脱紫绯,登时御舰出重围。才知河伯来稽首,身有鹅黄帝主衣。
紫衣人听了,再三击节叹赏,泪沾衣襟说:“我先前拜访张龙君,经过古红邑,看到韩君的祠庙仍然凛凛有生气。”
琴轸听得如痴如醉,为他们的豪情所吸引。
忽然山头出现三位丈夫,都穿青衣,手挽着手步月踏歌而来。看到三人饮酒,顿时恭恭敬敬站住,不敢正眼看三人,屏声息气非常谦恭。黄衣人笑道:“我辈自以为豪情无双,不料深夜还有知音同调人!”招呼三个丈夫,问姓名。年迈的叫张威,壮年的叫胡世富,少年戴帽的叫王秋。白衣人高兴地说:“都是我的同乡,久已闻名。”就把三丈夫的事迹不厌其烦地告诉另外两人。紫衣人听后大喜,招呼他们一起坐下,三丈夫再三谦逊不敢,说:“我辈都是仆役,怎敢在上将面前平起平坐呢?”两位客人说:“贵贱虽然不同,而忠义都相同。既然都已经离开人世,何必再分高低,要知道神仙是不介入势利场的呀。”坚持要他们坐下共谈,三人于是行礼而坐。童儿增添餐具,斟上美酒,站一旁伺候。
敬了几杯酒,戴帽少年酒量尤其好。紫衣人非常欣赏,叫他们和前面三首诗。三人推辞说不会写诗,紫衣人说:“只要信口说出,出自肺腑,自有天然佳音。”三人于是互相联句。年迈者说:
“瑶洞魂飞日,山花惨不春。风云蛮触战,”
壮年者竖起一只大拇指,振作精神,说:
“齑粥秀才贫。志比当熊壮,”
戴帽者看看大家,大声说:
“功殊饲虎仁。皮肤成药树,”
年迈者故作沉思,一字一顿地说:
“血肉裹苔茵。剑舌拼奴子,”
壮年者抑扬顿挫地说:
“刀头救主人。命抛阿堵物,”
戴帽者接着说:
“职本股肱臣。”
吟到这里,苦于再也续不下去。于是紫衣人挠挠脑袋,接续道:
“贱莫嗤臧获,忠能泣鬼神。”
白衣人略作思考,也续了一句:
“井桃僵可代,”
黄衣人笑一笑,最后收尾:
“同不愧天伦。”
吟完诗,前边山峰佛寺晨钟骤响,古店荒村错落鸡鸣。这时突然间像狂风吹扫落叶,所有人物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听见空中传来话音:“空闲时大家仍来这里相聚。”
琴轸惊惧痴迷,像做梦刚醒,只见马还在吃草,鬣毛在风中飘拂。
琴轸急忙把马带回,将昨夜事详细告诉曹生。曹生说:“真是奇了怪了,你的所见所闻多么令人惊奇啊!穿紫衣的,是汉代的纪信,曾代替汉高祖而死。穿白衣的,是明朝的宋国兴;穿黄衣的,是虹县的韩成。这两人都代替明太祖而死。三位青衣丈夫,一个是张威,是明朝佥事张昊的仆人。张昊征讨姚元洞蛮,战败被俘虏。张昊预先叫张威潜逃,张威不听。贼军要杀张昊,张威奋力阻挡,说:‘先杀我!’贼军大怒,肢解了张威。一个是胡世富,明朝秀才崇应第的仆人。崇应第曾外出遇上强盗,被抓住,逼取金银。胡世富骗强盗说:‘金银都在我这儿,抓住他有什么用?’崇应第因此得以逃脱,强盗索讨财物,胡世富只有一个空口袋,强盗大怒,把他一刀一刀慢慢割死。一个是王秋明,王应芬的仆人。主仆游览广东山水,王应芬得病,卧床不起。王秋明日日夜夜在神前祈祷,愿以自己代替主人生病。没有效果,就抽刀割下手臂上的肉煎汤与药一起给主人服用。后来王应芬病愈,而王秋明竟因为劳累过度而死。以上这些人,生前浩气贯日月星辰,死后神魂游历在山岳间。你能亲眼瞻仰到他们的风范神采,细听他们的言谈,真是多么荣幸啊!”琴轸听了,激动得泪如雨下,悲伤不已。
第二年,曹生乡试考取解元。当权者因为曹生能干有才,品行端庄,荐举为某县县令。一上任,正逢该县内齐王氏聚众作乱,曹生奉军令解送军粮军火,向来都没出差错,名字多次记录在上司荐贤奏章上。
有一天,曹生又押解军用物资去皇帝所在地。他所骑乘的骏马名叫紫拨叱,半路上被作乱者流矢射中倒地而死。曹生悲悼伤心,用车帷车盖陪葬,并写文章祭奠。后来换了几匹马,都不如紫拨叱矫健快捷,曹生时常扼腕叹息,意气消沉。途经桃花店,遇见军妓小青,迷了心。这小青,生得眉清目秀,秀外慧中,举止端庄,见多识广。曹生与她一见如故,纵情欢乐四五天还不动身。琴轸跪下规谏,流泪劝说,曹生也不听。小青也依偎身旁,不离不弃。琴轸别无他法,只能私自缚住小青,偷偷丢弃在荒郊野地,对主人说她已逃跑,曹生到处查看,却是无人,心里大为失落,不得不动身出发。
琴轸路上希望快马加鞭,不误期限。但等到抵达目的地,经略大人果然怒不可遏,曹生误期违法,按军法应当腰斩。曹生去军营辕门将军需品交割清楚,完事后,到住宿地休息一下。琴轸看见曹生每次从辕门出来都领着小红旗,这次却领了小黑旗,知道要出事。
他关上门,悄悄告诉曹生说:“主人也知道仆人服事主人,就像臣子服事君王、儿子服事父亲一样吗?君王、父亲遇有大难,有血性的男儿怎敢苟且偷生?小人先前在横山牧马,深夜看见古代为主人尽忠而死的义士六人。现在主人将有不测大祸,岂不是当初鬼神显灵预先给我做榜样吗?”
曹生如梦初醒,大为惊愕地说:“怎会那么严重?”琴轸语气恳切地说:“主人还糊里糊涂吗?”话未说完,只听见敲门声很急,琴轸匆匆将主人藏在其他房里,自己更换上主人的衣装帽子,开门挺身而出,大声说:“我是解粮官曹令尹,你们气势汹汹,将干什么?”来的是五花绑人的刽子手,应声答道:“经略大人有令,送令尹归天。”说完立即将对方拿下,剥去外面官服,拦腰一刀,腰被斩断。
刽子手走了以后,曹生悄悄外出偷看,只见鲜血满地。琴轸上半身还有知觉,用两手爬到主人面前,口咬着主人的靴子,睁大眼睛噙满泪水。曹生哭泣着说:“我连累你了!我能活着回家,把你葬入我家祖先坟地,嘱咐子孙世世代代在家庙里祭祀你,你心里感到满意吗?”
琴轸牢牢咬住靴子,不肯松口。曹生又啼哭说:“我回家后改过从善,从此脱离官场,断绝声色,你心里感到安慰吗?”琴轸用尽精力迸出一声:“唉!”口一松双眼就紧紧闭上了。
直到现在,我的家乡天长县的曹家还一直祭祀琴轸,就像对待本家的祖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