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原本是一种智慧。用人是成功的关键,识人是用人的基础,没有识人的本领,只能所用非人,所用非人的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历史上那些成就大业的帝王哪一个不是慧眼识金呢?
有一年,宋太祖赵匡胤到西都(今河南洛阳西)巡幸。车驾将行,突然一名书生拦住圣驾,要向太祖奉上治国之策,太祖惊奇,当即把此人带进行宫。
这个人就是张齐贤,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字师亮。三岁时遭逢后晋动乱,徙居至洛阳。少时孤弱贫穷,却好学不倦,胸怀大志。
张齐贤随太祖到行宫之后,以石画地,奏陈十条建议:一为攻取并州(今山西太原)、汾州(治今山西汾阳);二为富民;三为分封五侯;四为提供敦睦孝敬;五为推举贤才;六为兴建太学;七为籍田;八为选拔优良官吏;九为慎重施行刑罚;十为惩处奸邪。宋太祖认为其中四条合乎自己之意,张齐贤却坚持认为十条皆为善策,与太祖争执起来,太祖大怒,立即命令武士将其拖出去,人们都为张齐贤捏着一把汗。
后来,赵匡胤并没有处罚怪罪张齐贤,回到京城之后,对其弟赵光义说:“我幸西都,唯得一张齐贤尔,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可使辅汝为相也。”
赵匡胤不愧为一代明主,张齐贤以一布衣拦驾献策,并在万乘之尊面前固执己见,他虽乘怒令人将其拽出,但却深知齐贤为治国良才,并嘱其弟将来任用为相,足可见其识人之明。
太宗赵光义继位为帝后,依其兄之言,欲为张齐加官晋爵,而主选官却未选上。太宗遂任命张齐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时州鞫劫盗,论皆死,齐贤至,活其失人者五人。自荆诸至桂州,水递铺夫数千户,困于邮役,衣食多不给,论奏减其半。”不久便升为秘书丞、知忻州事。后又连连升迁,先后任著作佐郎、直史馆、左拾遗、给事中、知代州。守北部边境多年,皆有战功。端拱二年(989年),领河东制置方田都部署,人拜刑部侍郎、枢密副使。淳化二年(991年)、任参知政事,数月之后,便被太宗拜为宰相,任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后,张齐贤历仕太宗、真宗两朝,所到之处,多有政绩,后以司空致仕。史称齐贤“四践两府,九居八座,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
张齐贤以布衣见太祖,即为所知;再为太宗所任用,数历大任。虽可见张齐贤之才,更可见宋太祖、太宗的识人之术是多么的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