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屁得拍到点上,因此,对于想通过投其所好达到自己目的的人来说,机遇是非常重要的。和珅登上政治舞台之前的第一声叫喊,便引起了乾隆帝的注意,正是由于他把握住了这瞬间的机遇,才能顺利地爬上了他梦寐以求的高位。
清朝的乾隆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其文治武功,彪炳史册,开创了大清帝国的全盛之世。但在其后期统治中,清帝国逐步走向衰落。在这个由盛转衰的过程中,被人称为“乾隆朝第一权臣”的和珅之专权乱政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和珅,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其父常保本是不知名的副都统,和珅少年时贫穷而无所依恃,至乾隆中叶,还不过是八旗官学学生,只中过秀才。以这样的基础,和珅要出人头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乾隆三十四年和珅却沾了祖上的光,开始摆脱困境。他的高祖尼雅哈那有军功,所以他在父亲死后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之爵。这一世爵给和珅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三等轻车都尉的岁俸为银160两,米180石,和珅有了这笔固定的收入,就可以安享中等以上的生活了。但这还不是主要的,这一世爵给和珅在政治上带来了更大的好处,为他提供了一条接近万岁爷的便捷之径。因为他的高祖是开国功臣,其后人就有可能随侍帝君,因此和珅袭三等轻车都尉不久,便于乾隆三十七年间任三等侍卫,其职责是协助侍卫处扈从皇帝。
乾隆四十年是和珅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年,和珅巧逢机缘,得见天颜,奏对称旨,甚中上意,从此便攀龙附凤,飞黄腾达。
一日,乾隆帝大驾将出,仓促间黄龙伞盖没有准备好,乾隆帝发了脾气,喝问道:“是谁之过?”皇帝发怒,非同小可,一时间,各官员瞠目相向,不知所措,而和珅却用《论语》中句子应声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他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言干脆。
乾隆皇帝不禁一怔,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人仪态俊雅,气质非凡,乾隆不仅更为惊异,叹道:“若辈中安得此解人!”问其出身,知是官学学生,虽然学历不高,但毕竟乃读书人出身,这在侍卫中也属凤毛麟角了。乾隆皇帝一向重视文化,尤重四书五经,对一些读过四书五经的满族生员,当然更加另眼相看。所以一路上便向和珅问起四书五经的内容来。这和珅原本不学无术,可对四书五经倒稍能记忆,居然“奏对颇能称旨”。至此,和珅进一步引起了乾隆帝的好感,遂派其总管仪仗,升为侍卫。从此和珅官运亨通,扶摇直上。一次偶然的机遇,便为和珅铺平了升迁之路。
耐人寻味的是,和珅登上政治舞台之前的第一声叫喊,便是整人之语。仓促间一时未能找到黄龙伞盖,这本来是小事一桩,然而和珅却小题大做,以一副义正词严的架势指责起“典守者”来。“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一语双关,它不仅是对“典守者”的指控,也有自荐其能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