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培养责任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1 / 1)

1.你的孩子敢于承担责任吗

责任心是孩子未来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遇到事情只想推诿、逃脱,而不能勇敢承担责任的孩子,未来很难胜任自己的工作,也难以在职场和事业上获得成功。但不少经济条件优越的父母,一味担心孩子吃苦受累,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需要,尽其所能为孩子做一切事情,担一切责任,却忽视了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性。

碰倒了水杯,水洒了一桌子,浸湿了课本、作业都无动于衷,等着别人来收拾;明明自己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宁愿撒谎说是老鼠干的,也坚决不承认是自己做的;在学校里与同学发生争执,把同学打伤了,结果不想着如何处理问题,反倒逃回家,说什么也不去学校了……

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缺乏责任心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年龄越大,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就会越触目惊心。发生交通事故后只顾逃逸的肇事人,最后不得不面临更严峻的惩罚;欠债后跑路的人必然要面临法律的审判。逃避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教会孩子面对一切,勇敢承担责任,才能让孩子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做出最客观、理性的选择,从而避免因逃避而造成的更严重的后果。

“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做出反应。”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责任。试想,如果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消极的逃避态度,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不承担责任的背后,意味着孩子内心对什么都不在意,什么都可以舍弃,这样的孩子未来必然是孤独的,毕竟谁愿意和一个事事推诿的人交往呢?

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孤家寡人,如果你希望孩子对周遭的一切充满关心,如果你渴望孩子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敢作敢当的人,那么,从现在开始,请用心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

(1)父母要有责任、有担当

“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陶行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行为表率,要想让孩子讲责任、有担当,那么,我们父母的就要塑造这样的形象,准时上班,做好自己的工作,承担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责任,照顾好家中的老人、孩子。父母有责任、有担当,这种言传身教的力量会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也成为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2)鼓励孩子承担责任

有些父母对孩子太过严厉,孩子一旦犯错就要面对异常严厉的惩罚,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孩子很可能会因为畏惧即将到来的惩罚,而选择隐瞒或者撒谎。我们要鼓励孩子承担责任,当他们坦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时,千万不能训斥孩子,而是应当心平气和地原谅孩子,并夸奖孩子敢作敢当的行为。此外,随着孩子长大,他们会自主自发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比如自己穿衣吃饭、收拾书包、帮助父母打扫卫生等,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强行制止孩子,否则很可能会将孩子勇担责任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

(3)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孩子走路时摔倒了,不少父母会这样安慰道:“都怨地面不平,是不是把宝贝摔疼了,来我踩踩地你就不痛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当孩子由于疏忽或者其他原因出现状况时,父母千万不要为孩子“脱罪”、无条件“善后”,应当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责任。比如孩子把家里的相机摔坏了,父母要进行惩戒,如要求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把相机修好,父母提供维修资金让孩子拿相机去修理,等等。给孩子“善后”不是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失去承担责任的机会,成为一个没有担当的人,父母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2.懂得感恩的孩子更有责任感

想要拥有一个美丽的生活,需要从学会感恩开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都在提醒人懂得感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在许多孩子似乎对于感恩有点陌生,他们不仅不知道为什么要感恩,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感恩。面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去深思。

学会感恩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缺乏感恩的思想,就会变得冷漠和自私,现在许多孩子都认为家长照顾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他们根本不懂得感恩父母,也不懂得体会父母的艰辛与付出。

不懂得感恩的人,会给人一种冷漠和残酷的感觉,这样的人是不能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会感恩,学会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在享受的同时也要学会付出。

那么到底什么是感恩呢?感恩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感恩就是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对别人的付出拥有感激之情。当你接受了别人的帮忙、别人的礼物时,应该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一所学校,一位老师做了一个关于感恩题材的实验,布置了一道课后题,是让学生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结果,大多数学生对此都表示不理解,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根本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们认为当下自己的任务就是学习。

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中孩子对于感恩的理解是如此浅薄,是如此不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呢?

我们先要让孩子明白感恩的内涵,然后通过自己的感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心中的感谢和感激。

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做事情的一面镜子,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形成感恩的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从父母的教育开始,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其中,具体的措施如下:

(1)父母做好榜样作用,用自己爱长辈的行为去感染孩子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现在父母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工作烦琐,让人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但是无论父母平时的工作有多忙,即使在自己非常累的情况下,都要记得孝顺家里面的老人。因为,父母对长辈的言行举止,孩子都看在眼里,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行为会慢慢地浸透到孩子的心中。

小华父母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在对待老人的态度上,小华的父母经常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的语言,在这样的氛围下,小华也渐渐形成了对长辈该有的尊重态度,对于家中长辈的付出,小华在举手投足间都表示着感谢,并且以自己的方式去回报长辈对于自己的爱。

(2)为孩子讲解感恩的含义与意义

父母除了在生活中用自己的举止来影响孩子、感染孩子,也需要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教育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帮助别人,并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父母要提醒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例如,可以与孩子共同阅读有关感恩题材的文章,共同辨别、分析文章中的感恩行为,增加对于感恩的理解;可以观看与感恩有关的电视剧,让孩子在观看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学会体验感恩的真正意义。

(3)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由于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性格特点是不同的,父母要根据孩子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爱劳动的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才能够学会感恩。

在增加孩子家庭责任感的同时,父母要为孩子创造参与社区服务的机会,让孩子在参加公益性活动中感受到助人的快乐,体会到自己付出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为这个社会做一点事情。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那份真心,那份真意,要学会珍惜别人的付出。这样才能够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3.尊重他人隐私才能值得信赖

每个人心中都有小秘密,不想被他人知道,这就是隐私。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之一,只有懂得尊重他人隐私的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反,不懂得尊重他人隐私的人,终将在人际交往中一败涂地。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彩的舞台,人际关系是这个舞台上必不可少的角色。教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是每个家长的责任。

莉莉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从小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莉莉的爸爸妈妈感情非常好,每天上班前、下班后都会拥抱一下。每当这个时候,莉莉总要跑过去,非要爸爸妈妈也抱自己一下。

有一天,爸爸妈妈下班之后,发现莉莉的眼睛哭得红红的,便问道:“莉莉,你怎么了?”

莉莉见到爸爸妈妈之后,眼泪再也忍不住了,边哭边说:“小华跟我吵架了,说再也不和我做朋友了。”

“为什么呀,你们不是很合得来吗?”妈妈问道。

莉莉委屈地说道:“只是因为我把她哥哥是个聋哑人的事情告诉了青青。但是这也不能怪我呀,是青青主动问我的,我也不能说谎呀。”

妈妈听完之后,说道:“莉莉,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小华的哥哥是个聋哑人这件事是小华的隐私,她不想让别人知道,你不应该在没有得到小华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告诉他人。即便是青青主动问的,你也不应该说呀。”

“那我应该怎么办?青青也是我的好朋友呀。”莉莉擦干眼泪,问道。

“你可以直接告诉青青,你不方便透露。”妈妈接着说,“如果你有什么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小华悄悄地告诉了别人,你愿意吗?”

“不愿意。看来这件事情是我的错,我会向小华道歉的。”莉莉说道。

泄露他人的隐私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会让原本关系很好的朋友反目,会给他人带来很大的精神伤害。在培养孩子懂文明讲礼貌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的隐私。而尊重他人的隐私,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不泄露他人的隐私

如果别人把自己的隐私告诉了我们,并希望我们为其保守秘密,说明对方很信任我们。我们不能辜负对方的信任,要严格保守秘密,不泄露他人的隐私。这一点,首先父母自己要做到,然后再要求孩子做到。

很多时候,人们会把隐私告诉自己最信任的人。然而,当自己最信任的人将自己的隐私泄露出去时,两人的关系也就决裂了。没有任何人能够容忍最信任的人背叛自己。

(2)不主动探听他人的隐私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很多秘密不想让他人知道。家长要告诉孩子,别人不想让我们知道的事情不要主动探听,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原因就是有了距离,很多小毛病就看不到了。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很多尴尬的事情,而事后这些尴尬的事情有的会被当事人储存起来,作为自己的隐私,不愿被人提起。然而,总是有很多人偏偏对他人的隐私感兴趣,千方百计地探听。最后,常会因此而引发两人之间的矛盾,让关系走到无法弥补的地步。

作为父母,我们应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探听他人的隐私,每个人都有保护隐私的权利,我们不能干涉他人应有的权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自己不愿隐私被泄露、被探听,那么首先就要做到尊重他人。出于对他人的尊重,我们更应该尊重对方的想法,保护对方的隐私权。

4.不找借口的孩子,更有责任心

儿子病了,病得很严重,一连输了好几天液才开始好转。父母觉得孩子的问题不大了,决定让孩子去幼儿园。“乐乐,今天我们去幼儿园了啊。”妈妈说道。

“可是,妈妈,我觉得病还没有好呢。”儿子说道。

看,一个年仅四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会找借口了。

孩子一个人玩耍,妈妈在孩子的身边忙碌着。忽然孩子没有站稳,摔了一跤,妈妈立即扶起了孩子,只听孩子哭着说:“妈妈,你怎么没有扶好我呢?”

看,又是一个会找借口的孩子。

借口在人们的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孩子学习走路走不太稳总是摔倒,哭哭啼啼地向家长展示自己的痛苦。家长赶忙过来安慰,假装很愤怒:“等着,不哭,一会儿姥爷就拿斧子把它劈了,谁叫它把我们孩子绊倒了。”孩子不哭了。

妈妈为了哄孩子开心,告诉孩子决定在“五一”放假时带孩子去海边玩,并承诺过两天给孩子买一只电动玩具船。孩子等啊等啊,到了“五一”,妈妈却说:“时间太短了,咱们的计划取消了。”原来,找借口的不是只有孩子,家长也是会经常找借口的。

孩子总是能够在父母的言行中了解并学习,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深受家长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孩子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的教育,孩子会模仿家长,家长找借口,孩子也会学着找借口。言传身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很多时候,当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了孩子时,对孩子的影响已经悄悄进行了很长时间。当孩子亲眼看到家长为了某些行为寻找借口时,孩子便已经学会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借口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一旦一个人学会了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时,他便不会在第一时间承担自己的责任,而是首先想到要把责任推给别人。

鹏鹏和妈妈一起逛街。当进入一家药店时,鹏鹏用力关了一下门,玻璃门被震碎了。妈妈的反应真快,立即说道:“你家这买的什么门呀,差点把我家孩子弄伤。”药店老板没有推卸责任:“对不起呀,回头我修理一下,孩子没有受伤就行。”

“可不得好好修理一下,多危险呀!”鹏鹏妈妈说道。

“是的,我们会好好修的,开这种门时,就需要小心点,不要用太大力气。”店主说道。

实际上,这个小事故双方都有责任,鹏鹏也不是一点责任都没有,他用的力气太大了,一下子超过了玻璃门的承受极限,造成了门的破碎。家长应该叮嘱孩子,下次开这种玻璃门的时候稍稍小心一些,力度小一些,不然有可能会毁坏玻璃门,而且有可能伤害到自己。可是,鹏鹏的妈妈却将全部责任都推到了门的质量不够好上面。如此一来,儿子就没有责任了。孩子很单纯,妈妈这样说了,他就会这样认为,他会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门坏了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而鹏鹏妈妈这样的行为非常不好。她作为家长,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意识到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不能找借口。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再找借口,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呢?

首先,父母不应找借口,要勇于承担责任。

事情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不要推卸责任。做错了就认真地道歉并及时补救。这样孩子也会效仿父母的方式,不再推卸责任。

其次,教导孩子多找找自身的问题。

孩子做错事情之后,不要帮孩子推卸责任,而应引导孩子从自身找问题,让孩子吸取教训,从而改进自己的不足。

最后,表扬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做法。

两个孩子玩耍,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花盆。其中一个孩子由于害怕立即转身逃跑了,而另外一个孩子不仅没有逃跑,还主动找到邻居承担了责任。妈妈知道后,责备孩子道:“人家都知道逃跑,你怎么就不知道呢?”孩子有些迷惑:“难道我做错了吗?”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观点明确,表明孩子没有做错事情,应当表扬孩子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为,不能因一时的得失而影响是非观,那样会得不偿失。

孩子将来要独立行走于社会中,勇于承担责任的气魄是孩子成功的关键。教育孩子成为光明磊落的人,就要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不为自己的错误寻找任何借口,承担后果、改正错误才是正道。

5.不要替孩子的违规行为买单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会给孩子立一些规矩,不过成长中的孩子还无法完全按规矩行事,经常会出现违规的情况。如何处理孩子违规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问题,如果处理好了,孩子将会受益无穷;如果处理不好,孩子的成长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不过,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长难免会宠溺孩子。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他们不是想着如何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是想着如何帮助孩子掩盖错误,甚至帮助孩子推卸责任。

比如说,孩子玩完玩具之后不知道整理好玩具,家长就跟在孩子后面帮助整理玩具。家长这样做自己觉得是爱孩子,但是孩子的动手能力无疑被耽误了。对于孩子的错误,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并及时改正,这样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而那些一味宠溺孩子的家长,只能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当孩子有了违规的行为后,要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秀秀是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她很喜欢喝牛奶。一天,秀秀趁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偷偷溜进厨房,踩着凳子打开冰箱,想拿一瓶牛奶。不过牛奶瓶子有些滑,秀秀没有抓住,瓶子掉到地上摔碎了。

听到声音的妈妈赶了过来,看着地上的一大摊牛奶,就想教训教训秀秀。不过看到秀秀不知所措的样子,妈妈又冷静了下来,对秀秀说:“宝贝,你干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看这摊牛奶像不像一只大公鸡。不过这只大公鸡没有尾巴,你要不要给它加上呢?”

秀秀见妈妈没有生气,也就不再紧张,点了点头,接过妈妈递过来的一块抹布,开始在牛奶上画了起来。玩了一会儿之后,妈妈对秀秀说:“宝贝,你以后要是像今天这样制造了又脏又乱的场面,就要记得把它打扫干净。懂吗?”

玩得高兴的秀秀看妈妈没有责罚自己的意思,很愉快地点了点头,随后就和妈妈一起把地上的牛奶清扫干净了。

其实,孩子做错事、出现违规的行为很正常。家长这时候如果能采取得当的教育措施,不但能避免孩子以后犯类似的错误,而且还能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宠溺却很严重,很多家长不懂得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当孩子犯错了就站在其前面,为其承担责任。父母这样做虽然本意是爱孩子,但从根本上来看却是在害孩子。因为孩子没有责任意识,不知道哪些事情不该做,也不知道哪些事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前段时间看过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在一家汽车4S店,用一把废钥匙刮花了八辆汽车,给4S店造成了重大损失。

随后,4S店报了警,并通过店内的监控找到了肇事者。最后,通过警方的调解,孩子的家长赔了这家4S店十几万元。

后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这个小男孩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两家的老人都特别疼这个孩子。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要批评孩子的时候,四个老人就会站出来保护他。就这样,这个孩子从来都不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也不知道自己做的一些事情会给别人带来困扰。

有时,这个孩子犯了错误,他的家长就会站出来帮其处理、解决问题,所以他完全不知道责任意味着什么。正因如此,才有了这次4S店的划车事件。

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要急着去帮孩子承担责任,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让孩子自己去对错误进行补救,这样孩子以后才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也是让他们为自己犯的错误付出一些“代价”,这样可以促使他们改正错误,避免以后再犯相似的错误。

6.相信孩子能兑现自己的诺言

情节一:

“悠悠,到时间了。”妈妈提醒道。

“妈妈,我再看一会儿,就一会儿。”悠悠哀求道。

“悠悠要讲信用呀,咱们之前说好的,就看一集的。你忘了妈妈给你讲的话了。看电视时间长了会伤害眼睛。”妈妈耐心地说道。

“好妈妈,我再看五分钟,我把这个故事看完就可以了。”悠悠说道。

妈妈答应了。五分钟后,悠悠尽管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关上了电视机。

情节二:

“悠悠要吃蔬菜呀,我们不是讲好了吗,不挑食了。”妈妈说道。

“妈妈我不想吃了,不饿了。”悠悠说道,显然是因为不愿吃蔬菜。

“这样吧,悠悠,妈妈帮你把蔬菜切碎点,你就更容易吃了,好不好?”妈妈问道。

尽管还是不太感兴趣,悠悠勉强答应了。就这样,悠悠多多少少吃了一点蔬菜。

情节三:

“妈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要玩具了。”悠悠说道。

妈妈刚想说:“你的话还能信嘛。”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只听妈妈说道:“好的,妈妈相信你一定会信守承诺的。”

生活中,大多数孩子都不会遵守承诺。他们今天承诺的事情,可能明天就忘记了,可即便如此,孩子的父母仍要努力培养孩子守信的习惯。

孩子之所以说到做不到,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还没有培养起强烈的责任心。他们还不能将诚信和责任与人格联系起来。他们想不了这么复杂的事情。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能力会渐渐培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必须给孩子鼓励和正向引导,不能做负面暗示,如:你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你的话不可信、你爱骗人等等,这些语言绝对不能对孩子说。因为,说的次数多了,孩子也会这样给自己定义。如此一来,原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倒真成了大问题。

那么,父母在相信孩子能够兑现承诺的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呢?

(1)在孩子做出承诺时,立即表示相信孩子

正如故事中的妈妈,在孩子做出承诺时,立即表示出对孩子能够兑现承诺的信任。这种信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诚信,提高孩子的责任心。试想,如果孩子做出承诺,父母表示不信任,那将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受到很大的打击,从而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兑现承诺表示怀疑,这样的结局一定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2)在孩子兑现承诺的过程中,要支持孩子

孩子终究是孩子,肯付出行动兑现承诺,这本身就是好的表现。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这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适度伸出援助之手,帮帮孩子,给孩子一个较为轻松的开端,给孩子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之后再循序渐进。

(3)当孩子违背承诺时,要耐心引导

孩子可能会经常违背承诺,对此父母要耐心引导,不能放任不管。任何能力和品质的培养都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孩子的诚信培养也是如此,只有从小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他们逐渐养成兑现承诺的习惯。如果放任孩子说话不算话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就永远也不知诚信的真正意义。

在父母引导孩子兑现承诺的过程中,不要以打击、逼迫、威胁的形式引导孩子,而应多采用鼓励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和引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