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顺应环境——不惧怕陌生(1 / 1)

鬼谷子主张顺应大自然规律,那作为我们则应该顺应这个社会环境。一个人总是要看陌生的风景,结识陌生的人,甚至,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因为这个世界是变化莫测的,如果我们固执地待在最初的原点,那么,我们将不能适应这个世界的变化,并逐渐被这个世界所淘汰。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更喜欢接触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内心少了恐惧。在陌生的人和事面前,人们往往乱了阵脚,多了胆怯,他们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情,甚至,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把手放在哪里才好。既然,陌生的风景、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是我们无法拒绝的,为什么不试着慢慢接受呢?其实,人生一直是在适应中体味快乐,我们又何必那么惧怕陌生呢?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将军去沙漠参加军事演习,妻子塞尔玛需要随军驻扎在陆军基地里。由于沙漠气候干燥高热,全然陌生的环境,令塞尔玛很难受,而身边又没有可以倾诉的人,陷于孤独的塞尔玛经常给父亲写信,在信中透露出自己想回家的强烈愿望。然而,当她拆开父亲的回信时,发现只有短短的两行字:“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父亲的回信令塞尔玛十分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里寻找星星。

从此以后,塞尔玛开始与当地人交朋友,互相赠送礼品,闲来无事,她开始研究沙漠里的仙人掌、海螺壳。慢慢地,她迷上了这里,通过亲身的经历,她写出了《快乐的城堡》。

沙漠并没有改变,当地的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是什么使塞尔玛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呢?心态,当然是心态,以前惧怕陌生的塞尔玛看到的只是泥土,但是,当心态发生变化之后,她开始慢慢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并在体味中追寻到了快乐,甚至,她在沙漠里找到了星星。

王先生热衷于广结朋友,而他最擅长的就是与陌生人打交道。有朋友问他:“面对陌生人,你不害怕吗?”

王先生哈哈大笑,回答说:“我这个人可从来不提倡‘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相反,我觉得与陌生人聊天乃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前不久我回老家,坐在拥挤的大巴车里,人们用熟悉的乡音聊天,一位年逾70的老大爷跟我们讲了他参加革命的故事,我就特别喜欢,时而询问两句,看着他那颤动的皱纹,我觉得自己又结交了一个朋友。虽然,下车后,我们各走各的,可能以后都不会见面了,但是,他所讲述的那些故事,以及他这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我故事里的素材,我仍记得,我曾跟这样一个陌生的大爷在一辆破旧的大巴车上热情地聊天。”

朋友笑了,问道:“难怪你能讲出那么多好听的故事,不认识你的人还以为你经历了很多事情呢?”王先生笑着说:“其实,那些故事都来源于陌生人。人们常说‘行万里路’,事实上,我与那些不同的人打交道,听不同的故事,认识不同的人,我又何尝不是行万里路呢?对于我来说,比起那些熟悉的朋友,有时我更愿意接触陌生人。”

与陌生人结识其实就是一段新奇的旅程,在这段旅程里,你会结识不同于以往所接触的人,包括他的秉性、长相、说话方式,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来说并没有绝对陌生的东西,因为一切陌生的人或事都会慢慢地变得熟悉起来。那熟悉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体味快乐的过程,有时候,快乐就是如此简单,比如听别人的故事。

心理支招

鬼谷子认为,只要你顺应了这个环境,那就不会陌生,那就万事皆好。“陌生”这个词儿常常会唤起人们内心的胆怯,人们害怕去接触,更害怕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其实,这样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从陌生到熟悉,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你就会发现,所谓的“陌生”其实就相当于一段新奇的探索之旅。在陌生的环境里,你会结识新的朋友,新的同事;你会有一间跟以前全然不同的房间,或许,你早就厌倦了之前的摆设,趁机可以重新装饰;你会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前那循规蹈矩的生活你早就厌倦了,为什么不趁机改变呢?在适应陌生的过程中,其实你一直都能体味到那种“新奇”的快乐,因为所有对你来说都是未知的,新鲜的,自然也是乐趣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