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得好:“做事情要如中国一句成语说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都顺顺当当地办成了,就是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与其等待机会,不妨乘势而行,这样,机会反而掌握在自己手中。许多经验告诉我们,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升势可能在跌势中产生,衰退也会从**中出现,因此,时机的选定是需要靠自己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如此,才能达到事情的尽善尽美。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一个把握眼前机会的人,十有八九可以成功。”机遇来了,就应该抓住机遇,顺风而上,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在鬼谷子看来,一个人若是真正地把握机会,让机会变成实实在在的财源,出手要快,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乘势而行。得时,乘势得在时,不在争;机会大小在势,能否赚到大钱要看势有多大,势大机会就大。关于时势,自有一番分别:“时,需要等待,是一种天道酬勤的等待;势,可遇而不可求。时,要因时而动,时动则动;势,要顺势而为,赚足趋势。”如此,才能时势造英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等待机会的来临,殊不知,形势已经变了,之前所等待的机会如今就在眼前,那么,就要学会乘势而行,抓住机会,方可成功。
胡雪岩帮助左宗棠筹办船厂就是乘势的结果,而在这之前,他对“乘势”自有一番理解。
在一次闲聊之余,左宗棠对胡雪岩说:“有句话叫‘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谈到势,要看人、看事,还要看时。人之势者,势力,也就是小人势力之势,当初我几乎遭不测之祸,就因为湖广总督官文的势力,比湖南巡抚骆秉章来得大,朝中自然听他的,他要参我,容易得很。”
胡雪岩回答说:“是的,同样一件事,要看什么人说。”左宗棠接口说:“也要看说的是什么事?以当今大事来说,军务重于一切,而军务之急,肃清长毛余孽,又是首要,所以我为别的事说话,不一定有力量,要谈入闽剿匪,就一定会听我的,你信不信?”在谈到筹办船厂的事宜时,左宗棠说道:“办船厂一事,要等军务告竣,筹议海防,那才是一件大事。但也要看时机。不过,我们必得自己有预备,才不会坐视时机。你懂我的意思了吧?”胡雪岩自然深谙其中之意。
果然,胡雪岩在借款筹办船厂的时候,认准了形势,一办就成。
一件事情的成功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其中的“时”就是时机,若是时机不对,那么,事情自然会有所差池。我们常说:“此一时,彼一时。”其实,所道出的就是时势之妙。很多时候,即使同样一件事,你此时去办,有可能花了精力与财力都不能办好;而彼时去办,却是不办则已,一办即成。其中的玄妙之处在于,事情本身并没有改变,而是外在的形势变了。胡雪岩正是掌握了其中的奥妙,认准了形势发展的需要,促成了筹办船厂和向洋人借款的事宜。
村长很早就想经营养殖业,可是,在一个穷苦的小山村,谈何容易?比如说,养鱼,光是水源就是一大难题。无奈之下,村长只好作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种着自己那三亩田地。
去年,经常干旱的山村竟然迎来了一场暴风雨,三天三夜后,山洪暴发,把村长家仅有的三亩田冲成了大坑,积了十多米深的水。全家人见此情景,愁眉不展,感到生活没了希望。村长围着大坑走了几圈,突然笑了起来,他对家人说:“这不是上天给了我一个大鱼塘嘛,既然不能种地了,那就养鱼呗。”说干就干,他先到一个养鱼专业户那里学习了养鱼技术,又借钱买来了鱼苗,年底,他还清了所有的借款,还剩下一万多元。
从养鱼中尝到甜头的村长索性干到底,第二年,他又养鱼又养蟹,一年下来挣了好几万,这可比以前土地经营划算多了。
村长因祸得福,实际上他是乘势而上,如果没有那场山洪,他就圆不了自己的梦想;如果没有失去土地,他有可能还在土地上经营,那么,只能够温饱,哪能发家致富呢?本来,当形势未变的时候,即使花了大量的精力,也不能将事情做好;一旦形势有所变化,那些之前看起来困难的事情也变得简单了。所以,与其待时,不如乘势,借着东风的力量,才能将船只划得更快更远。
心理支招
鬼谷子认为,一个人善于乘势而行,这样才能行得更远,更稳当。俗话说:“借得东风好行船。”东风所指就是势,若是没有东风,行船速度缓慢,不仅白花力气不说,还会耽误行程;相反,若是有了东风,船就能顺势而下,既节省力气,又不耽误行程,岂不美哉?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善于发现时机,还需要关注大形势的变化,有时候,形势一变,就可能生出许多机遇,这时我们就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自然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