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圆融处世——刚柔并济才能伸屈自如(1 / 1)

鬼谷子曰:“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家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闻,开闭不善,不见原也。”

鬼谷子说:“作为君主,必须对外界的事物进行广泛的了解,如果君主做事考虑不周详,社会就很容易动**不安,很容易发生骚乱。社会鸦雀无声而过于沉闷都是不正常的,不进行外交,就不会知道世界的变化,就会落后。开放和封闭如果做得不到位、不适当,就没有办法发现事物的根源所在。这就是变通的处世道理。”

鬼谷子认为,处世需要圆融,需要变通,一刚一柔才能齐头并进。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很难把握其尺度大小。有的人认为,做事需要自立刚强,显示出自己的魄力,然而,太过刚强会适得其反,同时会显得自己缺乏智慧。在万事万物中,水可以说是“柔”的代表,它能冲毁万物,又能随容器的改变而充盈其中,如果我们能将“刚”与“柔”结合起来,柔中带刚,善于适应环境,那么,做事必定圆融恰当。许多人认为只有自立自强才能成就大事,其实不然,太过刚强,会处处受人排挤,常常成为讽喻的中心话题人物。过于刚强易折,不能达到自强的目的,而只有刚柔并济,方能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

有一次,宋太祖赵匡胤正手持弹弓在后苑打猎,忽然,传一位大臣有急事求见。赵匡胤听说有急事不敢怠慢,立即召见了那位大臣听奏,然而,在听完大臣的禀报后,赵匡胤觉得事情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着急,心中十分不悦,因为一件小事而扰了自己打猎的兴致。于是,赵匡胤便斥责那位大臣:“这算什么急事?”大臣对皇上的态度十分不满,随口回答说:“臣觉得这事情再小,也总比打猎的事情大吧!”一听此话,赵匡胤恼羞成怒,随手拿起身边的斧柄就朝这位大臣扔去,由于大臣躲闪不及,牙齿当即被打掉两颗,可是,大臣不卑不亢地捡起了被打落的牙齿。

这时,赵匡胤更生气了,他说:“难道你还想保存这两颗牙齿,日后找我算账?”大臣回答说:“我怎敢与您论是非呢?这事史官自然会记载下来的。”赵匡胤听了,心中一惊,随即换了一张笑脸,好言相慰,同时,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还送给了这位大臣许多金帛。

虽然,大臣本身的地位是“柔弱”的,无论是权势,还是地位,都无法与至高无上的皇位抗衡。但是,大臣却善于采用“柔中带刚”的态度,实现了自己人格上的自立,从而征服了至高无上的皇权。试想,如果大臣与皇上硬碰硬,保持刚强的势头,那吃苦头的只能是大臣自己;如果大臣总是显得软弱,那则会受强权压迫之苦。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刚柔并济都是最智慧的选择。

曾国藩说:“近年来得天地之道,刚柔并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从其话语中,得知其悟出了天地之间的道理,凡事需要刚柔互用,柔中带刚,不可偏废,太柔了会导致萎靡不振,太刚强了则容易折断。刚并不是暴虐,而是强矫;柔并不是卑弱,而是谦虚退让。为官,就应该强矫,为名利,就应该谦退。开创家业,就应该强矫,享受安乐,就应该谦退。与人应酬,就应该强矫;与家人享受,就应该谦退。

早年的曾国藩吃了“刚”之苦,这使得他明白:做事应刚柔并济,方能伸屈自如。曾国藩常常说起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论断,他说:“老子曾经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水可以冲击任何坚硬强大的东西,没有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它。如果柔能跟刚结合,柔中带刚,运用在自立自强上,往往会产生巨大的效果。”对此,曾国藩这样总结:“刚柔并济,才能达到自立自强之目的,人不能只具备骨架,还需要具备血肉,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在曾国藩看来,柔是一种处事的手段,而刚则是事情的目的,刚柔并济,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这才是真理所在。

曾国藩博览历史群书,不仅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还从中汲取了不少先人的智慧。同时,曾国藩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人生经验联系起来,总结出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伸,在什么样的情势下该屈,在什么样的情势下依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刚柔并济。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走极端,单纯地依靠“柔”或者片面地依靠“刚”都将导致失败。而只有刚柔并济,才能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而才能铸就出真正的强者。

心理支招

鬼谷子主张变通的处世原则,以圆融为主。在日常工作中,有的人一遇到挫折与困难就不知所措,或者一味意气用事,结果撞得头破血流;而真正懂得大智慧的人却选择刚柔并济,能屈能伸,使本来不利的事情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其实,刚柔并济是处事中的谋略,那些太过“刚强”或太过“柔弱”的人都显得有棱有角,够锋利,但不够圆融。所以,在职场中,我们需要多一个心眼,凡事刚柔并济,方能伸屈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