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曰:“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鬼谷子说:“如果把‘飞箝’之术用于外交,可用华美的辞藻套出对方的实情,保持联系,勿使失误,以便考究游说的辞令。这样就可以把握关键实现合纵,也可以实现连横;也可以引而向东,也可以引而向西;可以引而向南,也可以引而向北;可以引而返还,也可以引而复去。虽然如此,还是要小心谨慎,不可丧失其节度。”
鬼谷子认为,“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假如把“飞箝”用于外交,那可以用赞美的语言套出对方的实情。在今天这物欲横流、人际关系隔膜极深的浮躁社会里,精神的慰藉众望所归成了人们心里无限的渴望。许多人不轻意对他人流露赞许的情感,让美好的言辞硬生生地压抑在心底深处,人类情感的交流也就渐渐走向沙化的荒漠。人与人之间的肯定和赞许,在很大程度上,能架起心与心相通的桥梁。人们之间的相互赞美可成为人际关系趋向友好和改善的润滑剂。学会赞美别人,必定能够融化彼此间寒冷的坚冰,必定能洞穿相互间心灵的隔膜。意外的赞美常常会使人喜悦倍增,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更好地说服对方甘愿为自己效力。
有一次,卡耐基到邮局寄一封挂号信,人很多。卡耐基发现那位管挂号信的职员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很不耐烦了,可能是他今天碰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许是年复一年地干着单调重复的工作,早就烦了。因此,卡耐基对自己说:“我必须说一些令他高兴的话。他有什么真的值得我欣赏的吗?”稍加观察,卡耐基立即就在他身上看到了值得自己欣赏的一点。
因此,当他在接待卡耐基的时候,卡耐基很热忱地说:“我真的希望能有您这种头发。”
他抬起头,有点惊讶,面带微笑。“嘿,不像以前那么好看了,”他谦虚地回答。卡耐基对他说,虽然你的头发失去了一点原有的光泽,但仍然很好看。他高兴极了。双方愉快地谈了起来,而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相当多的人称赞过我的头发。”
卡耐基说:我敢打赌这位仁兄当天回家的路上一定会哼着小调;我敢打赌,他回家以后,一定会跟他的太太提到这件事;我敢打赌,他一定会对着镜子说:“我的确有一头美丽的头发。”想到这些,我也非常高兴。
卡耐基只是意外地赞赏了那位职员,就使本来不愉快的职员露出笑容,并开始愉快地和卡耐基聊起来。如果卡耐基什么话都没有说,那位职员虽然碍于工作情面不得不管理挂号信,但是态度上肯定不会面带微笑。至少,他在卡耐基的赞美声中,是乐意帮忙的,而不是仅仅当工作一样死板地处理。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并让它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你就会发现寻找一个人值得赞美的一点多么容易。而赞美别人,不仅让他人感到喜悦,也会使自己的心情变得愉快起来。
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袁枚,他的特长就是给人戴高帽子,而且每一次都百发百中。他考取功名后,被朝廷任命为地方县令。上任之前,他特地去向老师尹文瑞辞行。
尹文瑞问他:“你年纪轻轻就得到朝廷重用,一定要谨慎行事,做好应付官场上各类事务的准备。不知道你都做了哪些准备?”袁枚说:“老师,我已经准备好了100顶高帽子,其他没准备什么。”尹文瑞是乾隆时期的一位名臣,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德行操守堪称一流。听了袁枚的话,尹文瑞很不高兴地说:“年轻人怎么搞这一套,太庸俗了!”袁枚恭敬地回答:“现在社会上人人都喜欢戴高帽子,不准备不行。说句真心话,世上有几个具备老师您这样的品德和操守、却不喜欢别人送高帽子的人呢?”尹文瑞听罢,不禁频频点头,转忧为喜。从尹文瑞那儿回来后,其他弟子纷纷问袁枚和老师谈得怎么样。袁枚说:“我准备的100顶高帽子只剩下99顶了,还没上任就送给了老师一顶。”
在潜意识里,我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由此及彼,别人也渴望我们的赞美。所以,学会赞美别人往往会成为你处世的法宝。或许他不会因为我们一句意外的赞美而彻夜不眠,但是他会为了我们一句不经意的赞美而喜悦,也会对我们充满感激。一句意料之外的赞美之词,会让他兴高采烈,这个时候,你再拜托他帮一个小忙,我想他是十分乐意的。
心理支招
鬼谷子认为,华丽的辞藻可以让人们感到欢喜,从而利于自己探明实情。事实证明,生活中不经意的一句赞美能收到很大成效。人总是喜欢被赞美的,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但是心里还是免不了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在交际中,学会恰当赞美他人,让他人乐意为我们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