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明哲保身——淡泊于名利(1 / 1)

鬼谷子曰:“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曰‘楗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悟,楗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鬼谷子说:“圣人立身处世,都以自己的先见之明来议论万事万物。其先见之明来源于道德、仁义、礼乐和计谋。首先摘取《诗经》和《书经》的教诲,再综合分析利弊得失,最后讨论是就任还是离职。要想与人合作,就要把力量用在内部,要想离开现职,就要把力量用在外面。处理内外大事,必须明确理论和方法,要预测未来的事情,就要善于在各种疑难面前临机决断,在运用策略时要不失算,不断建立功业和积累德政。要善于管理人民,使他们从事生产事业,这叫作‘巩固内部团结’。如果上层昏庸,不理国家政务,下层纷乱,不明为臣事理,各执己见,事事抵触,还自鸣得意;不接受外面的新思想,还自吹自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诏命自己,虽然也要迎接,但又要拒绝。要拒绝对方的诏命,要设法给人一种错觉。就像圆环旋转往复一样,使旁人看不出你想要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急流勇退是最好的方法。”

所谓“急流勇退谓之知机”,这句话正应了鬼谷子的谋策。对于许多人而言,能够坐到一个万众瞩目的位置,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只要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绝对不应该轻言放弃自己的位置。不过,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逃不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那就是从好到不好,从不好到好,这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我们要把握自己的规律,该进则进,该退则退。

春秋后期,越国的名臣范蠡精通韬略,足智多谋,拜为大夫。勾践三年,吴王夫差大破越军,勾践俯首称臣。作为越国大夫的范蠡在吴国做了两年的人质,三年后回到越国,他与文种拟订兴越灭吴九术,策划和组织了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大计。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并帮助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

范蠡追随越王勾践二十多年,苦身戮力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他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然而范蠡深知勾践的为人,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安乐,于是在举国欢庆之时,范蠡急流勇退,携妻带子,秘密离开了越国。

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改了姓名,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过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三年后,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就这样,一身布衣的范蠡第三次迁徙到了陶,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最佳经商之地,他重新经商,没过几年,成了巨富,于是自称“陶朱公”。

谁料到就在范蠡隐退之时,勾践曾对他说:“先生若愿意留在寡人身边,寡人愿意与你共分越国,若不遵寡人,将身死名裂,妻子为戮!”范蠡当然知道勾践的为人,执意选择离去,最终不告而别。临走之前,他曾写信给文种:“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越王为人,长颈鸟啄,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明矣。”后来真如范蠡所预料,在越王的猜忌下,文种自刎而死,一代名臣落得如此下场,只怪他不懂得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心理支招

鬼谷子主张功成身退,明哲保身。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任何人都不能一成不变。花有花开花落的时候,不能总是开;人也总会有好运气和坏运气的时候。懂得这个道理,就知道自己不会总是成功,总是荣誉在身,也会有走麦城的时候。关键在于自己掌握规律,把握时机,伺机行动,这样才能保全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