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曰:“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鬼谷子说:“语言有可以模拟的形态,事物有可以类比的规范。既有‘象’和‘比’在,就可以预见其下一步的言行。所谓‘象’,就是模仿事物,所谓‘比’就是类比言辞。然后以无形的规律来探求有声的言辞。引诱对方说出的言辞,如果把捕野兽的这个办法也应用到人事上,那么对方也会自己出来的,这就是钓人的‘网’。”
在鬼谷子看来,捕猎时要挖好陷阱、多处撒网,把这个办法应用到人事上,便是张开钓人之网,等待对方落网、说出实情。假如对方依然没有说出实情,那就需要变换方法,换用另外一张网,直到对方吐露真言为止。众所周知,姜太公就是用一张看似没有钩和鱼饵,但实际上有很多看不见的钩和鱼饵的钓人之网钓到了周文王这条“大鱼”,最后借此成就了一番事业。
有一次,周文王外出打猎,在溪边遇到了一位钓鱼的老人。老人须发斑白,看上去有七八十岁了。奇怪的是他一边钓鱼,一边不断地唠叨:“快上钩呀上钩!愿意上钩的快来上钩啊!”再一看,老人的鱼钩离水面有三尺高,而且是直的,不是弯的,上面也没有钓饵。
周文王很是纳闷,就走过去跟老人攀谈起来。原来这老人姓姜名尚,又名子牙,是远古时代炎帝的后代。在与姜尚的谈话中,周文王发现他是一个眼光远大、学问渊博的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对政治、军事等和方面都有研究,尤其是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
姜尚的话句句都说到了文王的心里,他本来就到处寻找大贤人,眼前这位不就是自己要找的人吗?周文王恳切地对姜尚说:“我们盼望您很久了,请您到我们那里去,帮助我们治理国家吧!”
这就是“姜太公钓鱼”的典故,姜太公看似没有诱饵、没有张网,实际上网却在暗处,就等着周文王上钩,这确实也是姜太公的智慧之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看似无网,实则天罗地网,就等着鱼儿上钩。
在“合纵”政策失败之后,掌握“六国封相”的苏秦逃到了齐国。谁料,齐国一位嫉妒苏秦的贵族雇用了一名刺客,命他刺杀苏秦。就在苏秦上朝的时候,刺客乘其不备用尖刀刺进了他的小腹,随后逃得无影无踪。
苏秦遇刺之后,用手按住小腹去上朝,将这件事告诉了齐泯王。齐泯王十分生气,欲下令全国通缉,擒拿刺客。苏秦却劝阻说:“大王,您千万不要昭告天下擒拿刺客。相反,您只需等待微臣死后,把我的头割下,号令示众,说苏秦是燕国派来的奸细,到齐国是施行反间计的,今日幸而被诛死,因此您要对杀死苏秦的人赏以千金。这样,刺客就会出现了,然后将其杀之,为我复仇!”说完,苏秦忍痛把插进小腹里的刀拔出来,血流满地而死。
齐泯王按照苏秦所说,把他的头割下来示众,并发布告示要奖赏杀死苏秦的人。结果不到一天,刺客见了赏格,逢人自夸道:“杀死苏秦者,是我某人也。”守兵听见了,马上将他擒获。齐泯王下令对刺客进行严刑拷打,逼他供出了幕后人,最后将行凶者一网打尽,为苏秦报了仇。
苏秦以尸体为诱饵,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刺客往里钻,没想到那位愚蠢的刺客真的中计了,这才是真正的钓人之网。你见过蜘蛛张网而待吗?你见过蜘蛛捕食吗?闲来无事的蜘蛛总是先把网张好,等待猎物的出现,假如猎物出现在网外,蜘蛛则与其斡旋,将其逼入死角,最后不巧“落在网中”。一旦猎物被网住了,蜘蛛就开始了捕食行动,只见它不慌不忙地慢慢靠近猎物,这态势无异于取囊中之物。
心理支招
鬼谷子在这里引用了一个用置网猎兽的例子,所说的就是怎样用“钓语”和“象比”去捕获对方实情的道理。其中“象比”就是事例中的置网,而“钓语”就是事例中驱赶野兽的方法。“象比”与“钓语”的有机结合,就是鬼谷子所说的“钓人之网”。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运用钓语和象比,如此才能将他人置于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