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有“鬼”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飞箝之缀也。
“鬼”局今释
如果把“飞箝”之术用于他人,就要揣摩对方的智慧和能力,度量对方的实力,估计对方的气势,然后以此为突破口与对方周旋。进而以“飞箝”之术达成议和,以友善的态度建立邦交。这就是“飞箝”的妙用。
“鬼”局今用
如何使用人才,使其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对每个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掌握用人的技巧十分重要,鬼谷子在这里就教给我们如何妙用“飞箝”。
作为一个心有大志之人,能够做到屈己求贤,那么天下贤能的人就会云集响应,一齐到他的麾下,为他的事业出谋划策。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求贤用人之道与鬼谷子的“飞箝”之术不谋而合。
当时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广求天下贤士辅佐。卫国人宁戚听到这个消息也想投奔桓公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他家里贫困,苦于没人举荐自己。最后他心生一计,于是就替卫国商人赶着货车来到齐国。他们赶到齐国国都时,已经是傍晚,只好露宿在城门的外面。
这一天,齐桓公正好在郊外迎接宾客,夜里打开城门,让装载货物的车子让开。迎宾队伍中的随从很多,火把也很明亮。这时,宁戚正在车下喂牛,远远地望见了齐桓公,悲从中来,于是就敲着牛角大声地唱起歌来。
齐桓公听到了歌声,细细品味歌词,说:“真是与众不同啊!这个唱歌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凡夫俗子!”说罢便下令把宁戚带回去。
齐桓公回到宫中后,侍从们请示桓公如何安置宁戚。齐桓公赐给他衣服帽子,随即召见了他。宁戚见到桓公后便用如何治理国家的话劝说他,桓公非常满意。第二天,齐桓公再次召见了宁戚。这一次,宁戚又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话劝说桓公,桓公听了以后更加高兴,准备任用他担任要职。
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劝谏道:“宁戚是卫国人,我们对他的底细还不是很了解。大王还是先核实一下,如果他确实是个贤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
齐桓公笑着摇了摇头,说:“不必了。用人而疑之,这正是君主失去天下杰出人才的原因。”
最后,齐桓公没有听从大臣的意见,对宁戚委以了重任。
当政者需要的是有利于他治理国家的主张,而并不是个人的背景所在。何况人本来就不是十全十美的。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拘泥于小节,这是成功的领导者选用人才的恰当做法。
还有一次,齐桓公为了表现自己广集贤士的决心,在宫廷前燃起明亮的火炬,准备日夜接待各地前来晋见的人才。虽然他求贤若渴,但是,不知什么原因,火炬整整烧了一年,都没有人上门求见。一时间齐桓公一筹莫展。
有一天,京城东郊来了一个乡下人要求晋见齐桓公,声称自己有九九算术口诀的才能。齐桓公听说后觉得很可笑,于是派传令官告诉他:“九九算术乃是末流小技,也配拿来见君主吗?你还是赶紧回去吧!”
乡下人回答:“我远道而来,是专门来为大王解决难题的。我听说宫前火炬燃了一年也没有人上门,这是因为大王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各地人才都自以为比不上他,怕在国王面前献丑被人讥笑,所以就不敢登门了。我的九九算术的确是微不足道的小技术,但国王如果能以礼待我,还怕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能人不来吗?泰山之所以高耸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江海所以深广是因为它积聚了每一条小溪流。《诗经》中说过:古代的英明君王有事都去请教砍柴打草的农夫,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大王是一代明君,必定能礼贤下士。”
桓公听罢心悦诚服,连连点头表示赞许,立即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了这个乡下人。果然不出一个月,四方贤人都纷纷前来了。
泰山不让砾石,故能成其大,汪海不辞小流,故能成其深。在用人问题上,齐桓公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以宏阔的胸襟接待天下之士,最终找到了成就霸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