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悬念的分类(1 / 1)

前面我们讲过,尽管很多人都知道悬念的重要性,也知道悬念的本质就是问题,但实际上还是没有办法写好悬念,所写的故事依然缺少悬念。

我们以为一个小说当中只要给读者提出问题,然后把答案放在最后,读者就会一路读到最后。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这样做,我们只能不断地用眼前的利益来**读者不断地跟随你。如果有一天,你不让他们看到你手上还有他们可以马上得到的东西,那么他们就会离你而去。

小说/剧本其实也是如此,我们只能用很多小悬念来吸引读者阅读下去,然后达到让他们追随你的目的。就像是一个公司除了上市之后的干股外,还需要设计月奖金、季度奖金、年终奖金,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潜力。

如果我们把读者当作员工,那么悬念就是奖金。我们除了要给员工设计干股外,还需要不断地给他们各种各样的奖金。

所以,我们需要按照问题的大小来设置不同的悬念,分阶段送给读者。

第一种我们称为超级悬念。这种悬念贯穿整个小说。从故事的开头,一直到小说结束才给出答案。比如主人公要给他的父母报仇,那么肯定给读者留下一个超级悬念,就是主人公能不能为他的父母报仇,他的仇人是谁,这个问题只有到故事结束的时候才能知晓答案。当然,在现在动辄上千万字的网络小说当中,超级悬念不一定是贯穿整个小说的,但肯定也是很长的篇幅之后才能知道答案的悬念。

第二种我们称为大悬念。顾名思义,大悬念肯定比一般的悬念大,但是没有超级悬念大。它的悬念是贯穿主人公和对手之间的一次生死搏斗。

我们以电影《战狼2》为例,主人公与他的对手总共进行了四次较量,其中第一次的较量是在医院,主人公去救陈博士,这个悬念就是主人公能否安全救出陈博士。但是这个悬念只持续了一小段时间,等陈博士被杀死了,主人公救出了那个美国医生和陈博士的女儿之后,这个悬念也就不存在了。

在第二次较量当中,是雇佣兵们派人来偷袭华资工厂,来抢那个黑人小女孩,这里的大悬念就是为什么要抢黑人小女孩?黑人小女孩会被抢走吗?主人公和他的朋友们打退了前来偷袭的雇佣兵,这个悬念也就解开了。

第三种我们称为场景悬念。每个场景都应该有悬念,假如我们能把悬念建立在人物的担心与恐惧的基础之上,则每个场景都能有悬念。场景中有些问题尚待解决,也就是结果没有揭晓。人物进入一场戏都是抱着某种目标而来的,而且这个目标又与他在整个小说中的总体目标有关。

再以《战狼2》为例,在冷锋带着黑人小女孩和美国医生来到华资工厂的那一场戏里,华资工厂已经全副武装,张瀚饰演的凡哥用枪顶住了冷锋的眉心。这个时候自然就有悬念,接下来会怎么样?他们会相信冷锋吗?这些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当那个黑人小孩的妈妈出现,证明冷锋是好人的时候,这些悬念也就不存在了。在前面,冷锋带着黑人小女孩,还有美国女医生被雇佣兵追赶的那个场景,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激烈的场景,他们能否逃出去也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张翠山和殷素素从冰火岛回武当之后,六大门派前来逼问谢逊的下落,这个场景里,我们知道张翠山夫妇不会把谢逊的下落说出来,所以悬念就是最后他们如何打发各大门派的人。当张翠山夫妇自刎而死的时候这个悬念也就没有了。

场景中的悬念就是在这个场景中提出问题,并且在这个场景里回答问题。与前面两种悬念相比,这种悬念出现得快,解决得也快,它实际上具有连接大悬念的作用。在两个大悬念之间必须有很多场景悬念来把它们连接起来。

第四种我们称为段落悬念。这种悬念是小说写作当中最小的悬念,也是最多的悬念,它贯穿在每个段落之间,肩负着让读者继续阅读的重任。它在小说中的重要程度不亚于以上三种悬念中的任何一种,但是因为它太小,往往被作者忽略。

这里以我的小说《如果没有遇见你》作为案例来分析一下如何设置悬念。这个小说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火把节的那天晚上,突然觉得特别伤感,便搭了最后一班离开西昌的航班。怎么说呢?其实,我并没有想好去哪里,实际上我也没有一个想要去的地方,不过是想要暂时离开这个城市。

开头这个自然段不过80多字,但是有很多段落悬念。比如第一句“火把节的那天晚上,突然觉得特别伤感”,读者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脑子里肯定有疑问:为什么会伤感?他是失恋了吗?是失去工作了吗……接着下一句“便搭了最后一班离开西昌的航班”,疑问又来了:他要去哪里?一个伤感的人搭了最后一班离开的航班要去哪里呢?

“怎么说呢?其实,我并没有想好去哪里,实际上我也没有一个想要去的地方。”到这里的时候疑问就更大了,到底想去哪里?一个特别伤感的人,搭了最后一个航班离开,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最后一句,“不过是想要暂时离开这个城市。”他为什么要离开这座城市?他到底在这座城市里发生了什么?

然后第二自然段写道:

那天晚上飞到了丽江,在一家酒吧里一杯接着一杯地喝着啤酒。

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揭开了上一个自然段中的一个疑问,他到底去了哪里?他去了云南丽江,在一个酒吧里喝酒。

这就是段落当中的悬念,这种悬念不会给读者保留太久,上一个自然段中提出来,下一个自然段就解答了。当然这种疑问是逐步在增强的。

在具体的小说写作中,超级悬念和大悬念是我们在故事大纲的阶段就要设计好的,而场景悬念和段落悬念一般在具体写作的时候才能设计。

当然,悬念的设计方式不仅仅在我的小说里。诸如莫言、金庸等大师级的作家,也会用同样的方法。

下面,我们以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为例:

我的故事,从1950年1月1日讲起。在此之前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在阴曹地府里受尽了人间难以想象的酷刑。每次提审,我都会鸣冤叫屈。我的声音悲壮凄凉,传播到阎罗大殿的每个角落,激发出重重叠叠的回声。我身受酷刑而绝不改悔,挣得了一个硬汉子的名声。我知道许多鬼卒对我暗中钦佩,我也知道阎王老子对我不胜厌烦。为了让我认罪服输,他们使出了地狱酷刑中最歹毒的一招,将我扔到沸腾的油锅里,翻来覆去,像炸鸡一样炸了半个时辰,痛苦之状,难以言表。鬼卒还用叉子把我叉起来,高高举着,一步步走上通往大殿的台阶。两边的鬼卒嘬口吹哨,如同成群的吸血蝙蝠鸣叫。我的身体滴油淅沥,落在台阶上,冒出一簇簇黄烟……鬼卒小心翼翼地将我安放在阎罗殿前的青石板上,跪下向阎王报告:

“大王,炸好了。”

开头第一句“我的故事,从1950年1月1日开始讲起。”就有问题产生。

读者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问:为什么他的故事从1950年1月1日开始讲起?

这一天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从1951年讲不行吗?从1月2日讲不行吗?为什么非得从1950年的1月1日讲起?

为了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读者只能继续往下阅读。

“在此之前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在阴曹地府里受尽了人间难以想象的酷刑。”这句话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但是故事还要继续,悬念也要继续,于是这句话又让读者产生了两个新的疑问:

第一,他为什么会在阴曹地府受酷刑?他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坏事吗?

第二,阴曹地府的酷刑是什么样的?

读者想要获得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只能继续往下阅读。“每次提审,我都会鸣冤叫屈。我的声音悲壮凄凉,传播到阎罗大殿的每个角落,激发出重重叠叠的回声。”

第三句,并没有像第二句那样回答第一句提出的问题。但是它提出了新的问题,而且加强了上一句提出的两个疑问。

为什么他每次提审都会喊冤叫屈?他到底有什么冤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在后面的内容中。

这是作者提出的新的问题,使得读者脑海里产生很多疑问。

除了提出问题外,作者也加强了疑问。

其实到这里的时候,又隐藏了另外一个疑问:我现在被冤枉,在地狱里深受酷刑,那接下来我会怎样?

我会被折磨死吗?我的冤屈最后能够得到平反吗?我会被屈打成招吗……

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只有在后面的内容中才能找到答案,从而激发读者阅读下去。

“我身受酷刑而绝不改悔,挣得了一个硬汉子的名声。”

这句话,回答了前面的问题——我不会被屈打成招。不会被屈打成招,那接下来我会怎样。我能逃脱吗?

……

莫言的小说我们分析到这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看。只要能够让读者欲罢不能、要读下去的小说,实际上,几乎每句话都能够让我们产生疑问。

将各种各样的疑问放在文字中,然后将答案安排在后面的内容里,从而吸引读者阅读下去。这个可以说是几乎所有小说类作品通用的方法。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个奥秘。

而且在我们创作的过程中,也要刻意地设计一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