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是小说/剧本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要重点构思的内容。在上一节中我们讲了:第二段是主人公和敌人多次生死较量的过程。实际上第二段也就是作者借用反面人物的手来“阻止”主人公达到目的。作为作者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主人公狠心,让他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最后再给他凤凰涅槃的蜕变。
第一步:找到主人公的敌人。
我们要大致确定主人公的敌人。前面也讲过主人公的敌人不一定是人,可能是地震、火灾、洪灾、雷电,也可能是猛兽、妖怪……只要是跟主人公对立的、阻止主人公达到目的的就是反派。
《西游记》中主人公的主要敌人是妖怪;《唐山大地震》中主人公的敌人是灾难;《流浪地球》中主人公的敌人也是灾难;《盗墓笔记》中主人公的敌人就是各种各样的机关、暗器等。
第二步:给主人公设计几个生死关卡。
知道了主人公的敌人,那么我们就要给主人公和他的敌人来安排较量了。也就是给主人公设计一次又一次的关卡,让他依次闯过这些险象环生的关卡,当他最终安全达到目的了,那么也就意味着主人公成功了,故事也就结束了。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用《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桥段为例讲解。
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那里,于是决定辞别曹操,去找刘备。但是我们知道,曹操好不容易得到了关羽这么个人才,怎么会轻易放他离开呢?况且,关羽去的还是曹操的死敌袁绍那里。
所以,关羽要去找刘备,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让曹操放自己走。
关羽去找曹操辞行,曹操假装不在,并不见关羽,于是关羽给曹操留了一封信,就带着刘备的两个老婆离开了。结果出城没走多远,曹操带着十几个人追了出来,关羽以为曹操是来捉他回去的,心下警惕,结果曹操是来送行的。于是,关羽的第一关就过了。
辞别曹操之后,关羽遇到了第二关:东岭关。东岭关守将孔秀带兵堵住了关羽的去路,孔秀被关羽斩了。
过东岭关后,关羽来到了第三关:洛阳。洛阳守将韩福、孟坦两个人已经设好了陷阱等着关羽,结果也被关羽斩掉了。
第四关:汜水关。汜水关的汴喜比前面几个人要有计谋,他把关羽骗到了镇国寺,在那里埋伏了刀斧手。结果寺庙里的和尚救了关羽一命,汴喜也被关羽斩了。
第五关:荥阳关。荥阳关王植比前面汴喜更毒,他把关羽骗到驿站中,半夜派班胡去放火。班胡想看看关羽长什么样子,跑进驿站,结果关羽正好捎来了班胡父亲的信。班胡为报恩,放走了关羽。关羽逃出城不久,王植就带兵追来,经过一番搏斗,王植也被关羽斩杀。
第六关:黄河渡口。关羽来到了黄河渡口,夏侯惇的部将秦琪不给关羽船只。没有船只,关羽就不能渡河,于是他跟秦琪搏斗,最后把秦琪给斩了,乘船过了黄河渡口。
第七关:夏侯惇拦路。关羽过五关斩了六将,遇到了孙乾,告知了刘备的消息,正准备去找刘备,结果夏侯惇带了三百兵马追来。我们知道夏侯惇的实力是比较强悍的,并且他还带了三百兵马。这次关羽的处境是比较危险的,结果曹操派人来给关羽送过路文书来了,到此,关羽的第七关也过了。
我们设计第二段的时候可以对照过五关斩六将,给我们的主人公设计五个以上的关卡。让主人公去一关一关地过,过完了,故事也就结束了。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给主人公设计的这些关卡必须是以主人公当下的实力来说根本无法通过的关卡,而且这些个关卡要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难,甚至每一次通过关卡的时候都要以“死亡”作为赌注。
在电视剧《琅琊榜》里,梅长苏要为赤焰军报仇,他的敌人有三个:第一个是太子,第二个是誉王,第三个是皇帝。所以梅长苏复仇的过程其实就是跟这三个人生死智斗的过程。
梅长苏需要一个一个地打败他们,但是打败这些人,要从他们身边的帮手开始。
太子的心腹是谢玉等人,所以要打败太子,就要先把太子身边的人一个个打败。誉王则有秦般弱、夏江等人,那么打败他也得先打败这些人。所以在《琅琊榜》里,主人公遇到的难题其实就是一个个的人。
在电影《流浪地球》当中,作者给主人公设计的第一次关卡是:经过上海地下峡谷的时候遇到地震。第二次关卡是:如何逃离那幢危险的大楼?第三次关卡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苏拉威西!第四次关卡是:如何点燃木星,推开地球?
主人公只需要通过以上四个关卡,胜利的曙光也就可以看见了。所以这个步骤,我们就是要给主人公设计几个关卡。
第三步:帮助主人公找到通过关卡的办法。
人生是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故事里的主人公也是如此。
在上一个小节,我们说要给主人公设计几个关卡,也就是阻碍主人公达到目的的障碍。
在这一节里,我们就给主人公制订一个成功闯过每一个关卡的办法。当我们有了具体闯过每一个关卡的办法时,那么故事大概的雏形、轮廓也就有了。
闯过具体关卡的方法是什么呢?
是《琅琊榜》里梅长苏打败太子、誉王等人的办法;是《战狼2》里冷锋从医院里救出小女孩的办法;是《花千骨》里花千骨成功通过长留考核的办法。
说得通俗点,就是做某件事情的计划。为了让梅长苏扳倒太子,作者要给梅长苏制订一套计划;为了救出陈博士的女儿,要给冷锋制订一套计划。
看了上面的内容,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公式: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故事情节。
所以设计难题、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其实就是设计故事情节的过程。我们知道,故事情节需要跌宕起伏,那什么样的故事情节是跌宕起伏的?“跌宕起伏”具体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可以想象,一辆马车行走在凹凸不平的马路上,车轮一会儿陷进泥潭,一会儿拉出来,这就会使得马车“跌宕起伏”。
同理,在我们的小说/剧本里面,主人公一会儿遇到一个麻烦,一会儿又从这个麻烦里面脱身,这就达到了跌宕起伏的效果。所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实际上就是主人公遇到难题、解决难题的过程。
当我们有了若干个关卡之后,需要主人公闯过这些关卡,但是不能一下子就闯过去,要遵循“一波三折”的原则。
一波是指一个关卡,三折是指事件的逆转。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来编一个故事,作为案例。
假设现在我们写的是部武侠小说,主人公是白云城武林世家欧阳家的公子。
虽然是武林世家的后代,但他从小就是个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样样在行,唯独就是不爱习武。
然而,这天夜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父亲得罪了白云城城主,城主连夜派人将他家一百零八口人全部屠杀。
父亲用命掩护他逃了出去,并嘱咐他,要到西域拜一个叫摩可陀延的大师,学成武功回来报仇。
到这里的时候,主人公的行动路线就有了——去西域拜摩可陀延大师学武功,回来复仇。
白云城城主知道主人公已经逃走,为了将主人公拿获斩草除根,已经对白云城进行重兵把手,对出城的人严加盘查。
在这一关里,主人公最终肯定是要出城的,但是这个过程我们要设计得一波三折。
第二天早上,主人公来到城门口,见重兵把守,并且士兵拿着他的画像一一查问。
主人公自知无法出城,于是只能暂时回去,另想办法。
而此时,城内风声鹤唳,到处都是搜捕他的人。他必须要想办法尽快逃出城去,否则命在旦夕。
这个时候,故事的紧迫感、悬念也就来了。
主人公情急之下想到了一个办法,把自己易容成女人出城。
主人公化了女人的妆容,穿上了女人的服饰,来到了城门口。这个时候气氛紧张起来,因为主人公一旦被抓到,就可能没命。
士兵拿着画像,跟主人公对比之后,并未将他认出来。主人公很庆幸,并大步离开,故事到这里算是一个逆转。
然而就在主人公马上走出城门口的时候,身后一个士兵看出了端倪,并让主人公站住。
主人公知道,自己已经露出了破绽,于是拼命向城外跑去。然而后面的追兵骑着马,主人公根本跑不过他们。
没过多久,主人公就被抓住了,并被扔进了大牢,主人公现在已经陷入了生死绝境。
这个时候,大牢的一个士兵前来逼迫主人公,让他说出家里财产的藏匿地点。
主人公知道自己逃不过这劫,誓死不说。结果,那个士兵将他拖到一个角落里暴打了一顿,并暗示他有可以出城的洞穴。
果然,角落有一个洞穴。而那个士兵则是当年受过他父亲恩惠的人,是专门来帮助他的。
等这个士兵走了之后,主人公便从这个洞钻了出去,逃出了城。这是第二个逆转。
我们来看看,主人公在过这个关卡的时候:城门口重兵把手(糟糕)→主人公化妆成女人成功过关(高兴)→主人公被抓住等待问斩(糟糕)→主人公发现洞穴,成功逃出城(高兴)。
这里有两次逆转,可以说是做到了一波三折。所以,我们的人物在渡过关卡的时候也要设计得一波三折,至少要有两次逆转,这样,我们的故事情节才会达到跌宕起伏的效果。
再者,在设计人物渡过关卡的时候,我们会慢慢地得到故事里的其他人物。因为在前面,我们几乎只有一个主要人物,但是一部小说肯定不止一个人物,还要有他的朋友、他的敌人。这些朋友从哪里来,敌人又从哪里来?其实就是从过关卡的时候而来的。
在主人公闯过一个又一个关卡的时候,帮助主人公的就是主人公的朋友,阻碍主人公的就是主人公的敌人。
在《琅琊榜》里作者就给萧景琰登上太子之位设计了两个对手,第一个是太子、第二个是誉王。于是这个剧中两个大反派也就出现了。
梅长苏要打败这两个对手,也不能很容易就得手,这两个反派得有帮手,于是其他配角,比如谢玉、秦般弱等这些人物就出现了。
同样,主角要去执行这个计划,一个人肯定不行,他也得有帮手,于是其他配角就出现了。这个故事的大概雏形和大致需要的人物也就出现了。
所以,一个故事在构思时,不一定先构思人物,也可以是先构思故事、故事的计划。等有了故事的计划,执行计划的人和阻碍计划的人就出现了,人物也就有了。
如果你不知道故事的计划,或者你的计划太过平庸的时候,就要给你的主人公设置难题,并且难题要一个比一个大,这样一来你的主人公为了解决难题就会做很多事情,于是故事情节也就越来越丰满了。
这就是第二段构思的方法和步骤流程。在这一步骤里,我们会大致得到一个故事的主线以及故事里出现的人物。
当然现在出现的这些人物还不一定是我们最后动笔时的那些人物。经过后面的构思,我们可能还会得到更多的新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