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身负旷世才学,行走世上却步履维艰;有的人资质平庸,却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这关键就在于你的办事网络有多大,力量有多强。强而有力的办事网络会助你一臂之力,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走出自我封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人活在世上不是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人与人要交际,这就有了人际交往、人际关系。
人一生要和多少人发生关系,有家庭的人际关系,有亲戚邻里的人际关系,有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工作后又有单位里的人际关系,还有其他社会上的各种人际关系等等。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在形成一张人际交往之网,而且随着人的成长不断地在编织这张网,所以每个人都处在一张巨大的人际关系网上。
不过,你要处理好这张关系网还真不容易,有的人不会处理人际交往,搞得一团糟,那就苦不堪言。比如在家里夫妻不合、婆媳不合、父母与子女关系不和,与邻里关系也很僵。上班和领导关系紧张,与同事关系也紧张;下了班想和朋友聊聊,朋友关系又紧绷绷的。那么你能怪谁啊!当然除了你自身的一方,还有你交往的那一方也可以琢磨琢磨,不过细细地想来可能主要的还是自己一方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这就要求你必须懂得与他人沟通交流,否则就很可能让你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僵硬、越来越糟糕。人长久地处在一种恶劣的人际关系中,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自我封闭,甚至发疯发狂。
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关键是不自我封闭。自我封闭是一种常见的、消极的心理,表现为不愿与人交流,不敢踏入新的交际圈子,长期积累下去到一定程度,还会发展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之所以会形成自我封闭,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分自尊。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提出了人的自尊需要,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公众的尊重和喜欢,但是这种自尊的需要仅仅是自己本人的一种希冀,能否在事实上得到,则取决于公众对自己言语、举止、行动的评价和肯定。如果说将自尊的需要作为一种行动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本没有理论上的错误。问题是这种自尊心理不能过分。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过分自尊心理占据指导和支配地位,就会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不当,怕人们会怎么看待自己,甚至有时会因为过分自尊心理之故,而不愿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担心相比之下,会相形见拙。如此思来想去,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外界往来,孤家寡人,慢慢地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了。
二、自卑情绪。自卑是人们对自己虚设的一种自我否定,也就是说“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和自强。这种心理一般表现为害怕失败,或者说不能正确对待失败。日本有学者研究认为有自卑感的人,一般属于下列几种类型之一,或是合乎其中两种以上:
1.为了追求超过限度的愿望而心焦气躁;
2.企盼做出超出能力的事,由于成功无望,因而经常消极的嘲笑自己;
3.曾经在竞争上输给别人,失败的痛苦一直难以忘怀;
4.被别人的成功所压倒,叹息“鸿运”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
5.没有测量自己的尺度,总是以别人的尺度测量自己;
6.不敢面对缺乏能力的自己,逢人便说:“我的工作条件不好怎能成功?”借此逃避自己的责任;
7.经常担心被别人看穿了自己的烦恼,因此与人接触总是戒意在先。
三、愚昧无知。一位西方心理学家指出:“缺乏知识是产生惧怕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惧怕的良药。”例如他人正在热火朝天地谈论一个话题,一个根本不知晓此类问题的人在这种社交场合下,他若是不介入谈论,别人就不知道他对这个话题一无所知;若是介入谈论,便会由于无知而“出丑”,所以这种情况下,他便会封闭自我,不参与社交,孤立于一隅。
四、冷漠无情。一个人对别人,对社会付出的爱心和关心越少,他离这个时代就越远,离他的朋友就越远。他会渐渐觉得社会和自己有很大差距,朋友和自己关系也非常疏远。于是他只能封闭自己,就像僵尸裹上绷带,守财奴葛朗台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不是恰巧证明了这一点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和关心的需要,这是我们心理的最基本需求之一。无论你取得什么样的成功,或大或小,如果没有人来与你分享,对你关心,那你所取得的成绩毫无任何意义,你终将郁郁而终。跟随冷漠而来的,必将是内心深处的孤寂、凄凉和空虚。很多冷漠的人,最后选择了自我摧残和自我埋葬。有个老人一生不喜欢走出家门,也没有什么朋友,他的家人离他而去,最后他死在自己家中的马桶上,死后两个月才被别人发现。冷漠者最终的结局就是这样凄惨。
股票大王巴菲特就曾经是个冷漠至极的人,他对金钱过于追求,是个对金钱和经济比较敏感的人,后来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可是到头来他感到寂寞和空虚,因为他之前对社会和朋友、家人缺少关爱,以至于没有几个人愿意关心他的成就,别人只是关心与他之间的**裸的商业利益。他感到孤寂,他感到无聊,他的头发都掉光了,全身浮肿!在沃伦·巴菲特的晚年,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冷漠带给他无尽的痛苦,最终他决定把他99%的财产奉献给社会,来弥补他冷漠的过去。果然,他如愿以偿了,他变得容光焕发,每天享受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乐趣。
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克服这种自我封闭的消极心态,勇敢地走入社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克服自我封闭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要有社交成功的愿望。只要你想进入大家的圈子,想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员,想受到大家的欢迎,想有许多朋友,你就会努力去学习人际交往,你就会调动你的一切智慧去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最终就会学会人际交往。
二、要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和别人交往,你就会发展自己的长处,不断地显示自己的长处,你就会吸引别人的注意,你就会找到自己的志同道合者。不要怕自己不行,要相信自己会比别人做得更好,只要你有自信,你就会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不但不会丢脸,反而会使你赢得别人的尊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敢于承认自己的短处的人是勇敢的人。很多人不敢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害怕别人看不起他,其实“头上的烂疮疤盖是盖不住的”,只有承认它的存在,才有改正的可能。另外,每个人都有不足,你承认自己不足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相反,你承认自己不足大家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人,值得信赖,反而愿意和你成为朋友。
四、多与别人交谈,敞开心扉,能容他人,他人也就能容自己。话语是打开心灵的钥匙,多与人交谈就会渐渐地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会与人坦诚相待,就会容许别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会达成一致,就会建立友谊,你也就学会了交际。
其实,只要你能够坦诚地对待别人,不掩藏、不惧怕、不羞怯,那么,你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社会中的人大部分都是很容易接触的,就能轻而易举地走出人际交往中的不足,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珍惜每一次机会,有邀必赴
朋友、老乡、同事,这些关系都是自己扩大人际交往的资源。特别是受邀相聚,往往是结识新朋友的机会。因此,有邀必赴是扩大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参加各种聚会时,会见到许多朋友,这些朋友很可能在聚会过程中成为自己的好朋友。
“怎么样,今晚去喝几杯?”
有人打电话过来邀请时,即使你已喝得根本不想再喝了,也应该愉快地应邀。只要没有特殊的情况,就应该回答对方:“没问题,我一定去!”
下面故事中的主人公王辰就是一位善在朋友邀约聚会中结交新人的高手:
晚上有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是中国队对伊朗队。王辰正想着晚上一饱眼福,结果朋友小张打来电话,邀请王辰到大华酒家一聚。王辰感到为难,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对方。
去大华酒家喝酒的还有小张的其他几个朋友,其中包括年轻貌美的金小姐。王辰的座位恰好挨着金小姐,两人在酒席中谈得非常投机。恰好金小姐也是个球迷,她托她的母亲为她录了今晚的比赛,并邀请王辰到她家看比赛的录像。王辰爽快地答应了,并约好了时间。
后来两人的关系顺利向前发展,结为伉俪也就是自然的结果。如果当小张邀请王辰时,王辰一味地考虑这次酒宴对他有什么现实的好处,他就有可能放弃应邀。而社交的妙处并不在于它能一下给予你什么东西,而是在于它总能够给你提供这样那样的机会。
当对方邀请你去他家做客的时候,接受邀请的同时要问清对方什么时候去合适,然后按时赴约。
当朋友对你说:“这几天来家里玩吧,请你吃饭,怎么样?”你应该确定一个时间:“下周星期天去打扰如何?合适吗?”然后在约定的这天去拜访并表现出由衷的高兴,那么对方一定会感到你是从心底里信任他的。其实社交成功与否往往在你的一念之间。懂得了应邀的奥妙,你和对方的关系就会非常顺利地向前发展,甚至成为一生中难得的知心朋友。
和上司、前辈或年长者一起去喝酒、用餐的时候一般是他们掏腰包请客。但是,即使是上司、前辈或年长者,他们的钱包不见得比你的鼓多少,所以对方请客后,你理所应当要说声:“谢谢您的款待!”
那么,有时你也应该自己掏钱请他们的客,这时你应该怀有这么一种心情:就算费点钱,但能够听到他们宝贵的经验之谈,也是值得的。
无论哪一种交际,相互邀请是一基本原则。时刻牢记这一点:为了加深交际,要心甘情愿地掏自己的腰包。
多进行感情投资
感情投资广结人缘的重要手段。
讲究情义是中国人的特点。“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无一不是“感情效应”的结果。领导者大都深知其中的奥妙,不失时机地付出必要的感情投资,对于拉拢和控制部下往往能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
韩非子在讲到驭臣之术时,只说到赏罚两个方面,这自然是最主要的手段,但却很不够,有时两句动情的话语,几滴伤心的眼泪往往比高官厚禄更能打动人。因此,感情投资,可谓一本万利,是一种最为高明的统治术。
有许多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会记得只见过一两次面的下属的名字,在电梯上或门口遇见时,点头微笑之余,叫出下属的名字,会令下属受宠若惊。
作为上级,只有和下级搞好关系,赢得下级的拥戴,才能调动起下级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尽心尽力地工作。俗话说:“将心比心”,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自己,那么自己就要先那样对待别人,只有先付出爱和真情,才能收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就是一个注重感情投资的人,他曾说过:“最失败的领导,就是那种员工一看见你,就没命地逃开的领导。”他每次看见辛勤工作的员工,都要亲自上前为其沏上一杯茶,并充满感激地说:“太感谢了,你辛苦了,请喝杯茶吧!”正因为在这些小事上,松下幸之助都不忘记表达出对下级的爱和关怀,所以他获得了员工们一致的拥戴,他们都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
公元742年,唐玄宗连下三道诏书,召诗人李白入京。唐玄宗在大明宫召见了他。
封建时代,皇帝召见大臣,都端坐御座之上,居高临下,而臣下则要一路小跑到他的脚下,行三跪九叩大礼,俯首称臣。而唐玄宗这一次召见李白,这一切森严的礼仪全都免除,他亲自坐着步辇(一种由人抬的代步工具)前来迎接。迎入大殿之后,又以镶嵌着各种名贵宝石的食案盛了各种珍馐佳肴来招待李白,亲自以汤匙调羹,赐给李白。
接着又赐他一匹天马驹,以后宫中的宴会,鸾驾的巡游,都让李白陪侍左右。
一个普通的诗人,无官无职,能够得到皇帝的召见、赐宴,已是非常的礼遇了,而降辇步迎,御手调羹,更是旷古的隆恩。虽然李白这一次来长安,在仕途上并没有多大发展,但唐玄宗的这一次接见,却在李白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使他至死都念念不忘。
“北洋之父”袁世凯在统御部下方面也很注重感情投资。
早在小站练兵时期,他就从天津武备学堂物色了一批军事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人: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后来都成了北洋系统中叱咤风云的人物。袁世凯为了让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供其利用可谓煞费苦心。
袁世凯在创办新军时,相继成立了三个协(旅),在选任协统时,他宣布采用考试的办法,每次只取一人。
第一次,王士珍考取。第二次,冯国璋考取。
从柏林深造回国的段祺瑞,自认为学问不凡,却连续两次没有考取。第三次考试前,他十分紧张,担心再考不上,就要屈居人下,心中十分不快。
一天晚上,正当段祺瑞闷闷不乐时,忽然传令官来找他说是袁大人叫他去。段祺瑞立即前往帅府,晋见袁世凯。袁世凯让他坐下,东拉西扯,说了些不着边际的话。临走,袁世凯塞给他一张纸条,段祺瑞心中的纳闷,又不敢当面拆开看。回到家中,打开一看,原来是这次考试的试题。
考试时,段祺瑞胸有成竹,考试结果一出来,果然高中第一名,当了第三协的协统。
段祺瑞深感袁世凯对于自己有知遇之恩,决心终身相报。后来,段祺瑞谈起当年袁世凯帮他渡过难关的事,仍感恩不尽,谁知冯国璋、王士珍听了,不觉大笑,原来王、冯二人考试时也得到过袁世凯给的纸条。
袁世凯这种办法,既可以使被提拔的将士感恩,又能使没升官的将士心服口服,便于统率,还给被提拔者创造了很高的声誉。
蒋介石在用人统御方面很有政治家的手腕,也懂得恩感并济,收买人心。
蒋介石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载着国民党师以上官长的字号、籍贯、亲缘及一般人不大注意的细节。凡是少将以上的官长,他都要请到自己家里吃饭,每次都是四菜一汤,简朴之极,作陪的往往只有蒋经国。因为采用这种不请别人陪客的家宴方式显得更加亲热。同时,简单的饭菜也可以给他的部下留下清廉的印象。
蒋介石请部属吃饭后,总要合一张影。他与孙中山有一张合影像片,孙中山先生坐着,他站在孙先生背后。他与部属合影也摆这个模式,其中的用意不讲自明。他常对部属说:
“叫我校长吧!你们都是我的学生。”
如果不是黄埔军校的学生,他也很热心地表示:“哦,予以下期登记吧!”这样就提高了部属的身价,起到了收买拉拢的作用。
蒋介石给部属写信,除了一律称兄道弟外,还用字号,以示亲上加亲,可以说他很懂人情世故。
蒋介石不仅熟记部属的名号、生辰、籍贯,而且对其父母的生日也用心记得很准。有时,他与某将领谈话时,常常提起某将领父母的生日,使该将领受宠若惊,十分激动,深为委员长的关切所震撼。
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雷万霆调任他职时,蒋介石召见了他,蒋介石说:“令堂大人比我小两岁,快过甲子华诞了吧!”
雷万霆一听,眼泪都快出来了,激动得声调颤抖着说:“总统日理万机,还记着家母生日!”
蒋介石说:“你放心去吧!到时我会去看望她老人家,为她老人家添福增寿。”
雷万霆自然死心塌地成了蒋的心腹。
当杜聿明在徐州为蒋介石打仗卖命时,蒋介石从小本子上查到杜母的生日,他立即命令刘峙在徐州举行为杜母祝寿的仪式,同时又令蒋经国亲赴上海,为杜母送去10万元金圆的寿礼,并且在上海举行隆重的祝寿仪式。这个消息传到徐州,杜聿明十分吃惊,这不仅是因为蒋总统记得其母的生日并亲自派人祝寿,而且因为陈诚去台湾疗养,蒋介石才批5万元。
蒋介石如此厚待杜聿明无非是让杜为他拼命死战。
蒋介石对部属很能具体对待,爱官的给官,爱钱的给钱,爱地盘的给地盘。像陈布雷这不爱官不爱钱的旧知识分子,他又区别对待,在陈布雷50岁生日时,为陈亲手书写一条幅,上写:“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八个字。蒋介石这一招正投陈布雷所好,收到很好的效果。平平淡淡八个字,使陈布雷认为蒋介石对他“知之最深。”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陈布雷奉行这一信条,兢兢业业为蒋效力,在蒋家王朝日落西山时,陈布雷还以自杀表示了他对蒋的忠诚。
如何结交强于自己的人
人际交往还是有选择的,选择就是一种目标的体现,拒绝目标,也就是拒绝交往。
按中国传统心态来看,社交不应该带有功利之心,而应该“以情会友,别无所求”,应该奉行一种无为哲学。谁要是在交往中注重了交往对象的使用价值,然后想方设法接近他、利用他,这就被认为“太势利”。
根据现代社会的交际观念,社交有三个基本目标,即信息共享,情感沟通,相助相求。我们不能只强调信息共享、情感沟通而拒绝相求相助。我们也不能把相求相助都当成“势利”来看待。
怀特是美国印第安纳州小乡镇上的铁道电信事务所的新雇员。16岁时,他便决心要独树一帜。27岁他当了管理所所长。后来,先是成为西部合同电信公司总裁,接着成为俄亥俄州铁路局局长。当他儿子上学时,他给儿子的忠告是:“在学校要和一流人物结交,有能力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会成功……”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趋势”心理,就是结交、崇拜、依附有名望者的心理,这种心理绝大多数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建立“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等式来说明,也就是说:目的+有相同需求的人=关系。首先就是要认清目标,接着找有相同需求的人,最后与之联系,建立关系。
你要与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有:
(1)使你有一个见贤思齐的想法,你知道要在这个团队中与人相处得很愉快,你就要给自己加压,努力学习、成长。
(2)可以找到学习的对象,可以向比你优秀的人士学习,使你少走弯路。
(3)可以在你的事业上给你提供很多帮助。人生至少要找一位贵人相助。
你有强烈的上进心,想要成功,你有非常好的成功意愿,你也有超强的行动力。结果,也许你也成功了。但回想一下,在你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有没有人帮助过你。你的回答可能是有,也可能是没有。但肯定的是,你的成功离不开贵人的相助,只是你没有感觉到罢了。感激是人类最薄弱的环节,所有帮助过你的人你可能都忘了,惟独没有忘记你自己。
经过辛苦的努力,几年之后你成功了。你想不想成功来得更轻松一点,成功来得更快一点?如果想,请马上找至少一位贵人来相助。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7岁的时候,立志想当音乐家。可是,在白宫遇见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之后,他改变了志向:他决定放弃当音乐家的梦想,立志当一个政治家,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和事业方向。肯尼迪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没有肯尼迪,也许就没有前总统克林顿,充其量会多了一个著名的音乐家。肯尼迪是克林顿的贵人。
世界成功学权威安东尼·罗宾,他事业成功的原因也是因为碰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吉米·罗恩。吉米·罗恩帮他走上了研究成功学、帮助他人成功的道路。可以想象,当年如果没有吉米·罗恩的引导、帮助,他可能还是坐在穷困潦倒的家中。
贵人是你生命中的开路先锋,是你事业上的导师。找一个贵人相助,比你做的任何决定都重要。因为,借助他们的成功经验、成功模式,能使你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产生非常大的效应。他会让你省下非常多的时间,走对方向,少走弯路。
那么,如何选择贵人呢?
(1)不断地抛头露面。你主动出击的次数越多,你所认识的人也越多。你认识的人越多,结识贵人的可能性就越大。
(2)帮贵人做事。在贵人身边做事,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3)与贵人一起合作。所谓的与马赛跑,不如骑马成功。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来得比较容易。
选择贵人后,我们还要懂得与他们发展友情。
(1)尊重对方,严谨有致
与尊贵者发展友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双方关系,给其以相应位置,充分表现出你对他的尊重。这是对双方关系的确认和定位,也是对对方的一种渴望受尊重愿望的满足,必须严谨有致,不可苟且随意。
小许很得一教委领导的赏识,这位领导很平易近人。他与小许并未谋面,但他赞赏小许的才华,便约请小许与他聊聊。小许在领导面前并没有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言谈举止,都严谨得宜,很有分寸,注重距离。领导虽性情开朗,多次表示要小许随意些,但还是对小许的举动很赞许,他觉得没有看错人。就这样,小许与那位领导逐步建立了友情。
(2)切忌奉承,不卑不亢
尊重是有原则、见真情的。如果不顾原则,另有目的,人格沦丧,不知廉耻,对尊贵者就会表现出阿谀奉承来。这表面上似乎是尊重对方,其实它与尊重本质是不同的。阿谀奉承,虚情假意,夸大其辞,别有用心,只能让人反感、嫌恶、痛恨。本来可以建立友情,但因双方失去真情而无法发展下去。我们也不能排除个别尊贵者好大喜功,乐于听奉承话、看媚态。但与这样的尊贵者有必要发展友情吗?
(3)态度自然,不必拘谨
尊贵者无论地位,还是阅历、学识,都高我们一筹。与他们交往,常令我们肃然起敬,有时我们还有一种威压感。我们作为平常人,尤其是作为未见世面的青年人,在这种情势下往往显得动作走形,言语嗫嚅,特别别扭、生硬。其实尊贵者也是我们平等的交际对象,也是一种自然的交往关系,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对方,另一方面也立足于自己,守住方寸,保持本色,自然而正常地交往,不必拘谨。这反倒能显示自己的交际魅力,会赢得对方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尊贵者会乐意与我们发展友情。小斌是有才华、求上进的青年人,他很想与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交往,可最终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小斌太拘谨了,一副窝窝囊囊、畏畏缩缩的样子,当然让前辈大失所望,怎会与他发展友情呢?
(4)巧托会配,不可狂妄
从交往的过程来说,尊贵者是交际的主角,而我们则是配角,处于次要地位。这是交际现状,也是交际规律,是由交往者的身份和交际能量决定的。我们要积极支持尊贵者,热情配合尊贵者,鞍前马后,服从需要,听候调遣。这是合乎交际现实的,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身价”,而且会取得尊贵者的信任。而如不能摆正这层关系,不恰当地显示自己的能耐,抖弄自己的才华,以至背弃、排挤尊贵者,往往适得其反。小灿总希望展露才华,让一位他最敬重的老人认可他。老人在晚会上唱京剧,虽然唱得不算好,但还是赢得了掌声。小灿便想,此时自己亮亮嗓子必会让老人有知音之感。于是小灿一曲京剧唱得嘹亮高亢,老人却在台下感到很不自然。小灿虽是善意,但如此“抵”老人,老人还会同他发展友情吗?
(5)主动真诚,做出姿态
尊贵者的行为是要与自己的身份、地位保持一致的。他们一般不会主动与我们交往,而我们作为平常人,身份在下,地位比他低,自然要主动积极,充满真诚,先迈出一步,做出友好的姿态,这是尊长敬上的美德,也是交际的惯例。小文在一次会议上结识了一位有成就的作家,他十分珍惜这层关系,可他是个平常的人,又是小字辈,当然并没有引起作家的注意。但小文视之为自然,更没有赌气,他每逢节日必寄贺卡给这位作家。终于作家记住了小文,并与他有了不寻常的友情。
(6)求助求教,接受呵护
尊贵者是力量的象征,在他面前,我们显得很弱小稚嫩,所以要接受并求得尊贵者呵护。作为尊贵者,他也会从中获得施与和扶持之乐,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寻找呵护一要尊重尊贵者的愿望,二要适度得宜,不可仰仗、依附于尊贵者。这样才会获得尊贵者的认可,并圆满获取他的友情。小刚对本校的一位知名教授十分敬重,主动拜他为师,经常请教一些问题,求得帮助和扶持。由于小刚尊重他的作息习惯和癖好、秉性,所以每次请教都会有收获。而在这一次次的请教中,那位教师也对小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有了很深的友情。
善于拓展“关系”的人,是标准的社交高手,不管是在宴会、洽谈公事或私人聚会上,总是会掌握时机。对这些“沟通大师”而言,人生处处都是学校——会议室、酒吧、街角、餐厅,甚至在澡堂里,都可以增广见闻。不少人总是乐于与比自己差的人交际,这的确是很值得**,藉此亦能产生优越感。可是,从不如自己的人当中,显然是学不到什么的,而结交比自己优秀的朋友能促使我们成熟。
保持人际和谐
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互不信任,失去了信心,失去了信仰,于是人际关系就会变得相当的恶劣。还不仅仅是人际关系淡薄了,是失去了起码的诚信,这样就难得和谐。
万物都是和谐的,和谐是美好的积极的人际关系也要保持和谐。为什么要和谐?这可以从天文、物理、医学等各个方面来考虑。在自然界里,周而复始不停运转的日月星辰都是球形的,从耗能的角度来看的,圆形运动最节约。而人在和谐的情况下耗能最少。如果耗能多,生命就凋亡得快。人随时都在消耗能量,耗能少的人寿命就长,耗能多的人寿命会短。实际上,这是自然界的一个共同规律。现在不和谐的事儿还真是不少,不但身心不和谐造成的疾病多了,发病率高了,疾病低龄化了,同样的病,过去六七十岁才会得,现在二三十岁就得了;家庭呢,打架的多了,离婚的多了,刑事案件多了,经济纠纷多了。如果老处在这种不和谐的状态下,从社会角度来讲,运行成本就高。出了事,公安局出动,上法院再告你,耗能,社会为了维护稳定就要消耗很高的成本,经济上会有很多不必要的损耗。
从我们自身来说保持人际和谐要注意几点:
一、多与别人交往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总是将自己置身于孤独的境地,他们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不愿意参加一些特别的聚会,他们只愿意把自己封闭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里。对于他人的邀请,他们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加以拒绝,他们甚至有意回避与他人相处。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是一个将自己置身于让他人厌弃的地步的习惯。你要知道,你的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不愿意去凑他人布置的热闹,这于你来说只不过是失去一次与他人同乐的机会,可是对于他人来说,他们会因为你的回避或拒绝而感到无趣,在他们的眼里,你是一个扫兴的人。一个扫兴的人,是不可能为人们所重视的,因而你会逐渐失去在人们心目中应有的位置。大家会渐渐地把你遗忘,会渐渐地把你从他们的印象圈中剔除,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你只能在自己的孤独中承受寂寞。
那么,你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心胸放开一点呢?你要知道在许多时候,你是必须与他人交往的,如果你不愿意,那么对你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害无益。如果你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我提议你从现在开始,尝试着接近他人,尽可能地参与到他人的热闹之中去,尽可能地接受所有对你的邀请,尽可能地为自己制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这样,你会发现与同事们交往原来是件多么快活的事情。你还会发现,在你与他人的交往中,不仅会使你自己变得开朗快活,同时你也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你肯定会为以往自己的孤立而感到惭愧。那么没关系,继续下去,直到与别人打成一片,让你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二、不要轻易张扬个性
年轻人可能都认为个性很重要。他们最喜欢谈的就是张扬个性。我们的种种媒体,包括图书、杂志、电视等也都在宣扬个性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名人都有非常突出的个性。爱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非常不拘小节,巴顿将军极其粗野,画家凡高是一个缺少理性、充满了艺术妄想的人。
名人因为有突出的成就,所以他们许多怪异的行为往往被社会广为宣传,有些人甚至产生这样的错觉:怪异的行为正是名人和天才人物的标志,是其成功的秘诀。我们只要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想法是十分荒谬的。名人确实有突出的个性,但他们的这种个性往往表现在创造性的才华和能力之中。正是他们的成就和才华,他们的特殊个性才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如果是一般的人,一个没有多少本领的人,他们的那些特殊的行为可能只会得到别人的嘲笑和不理解,所以只有有才能的人更适合拥有一些特殊的个性。
年轻人为什么那么喜欢谈个性,那么喜欢张扬个性呢?我们先探讨一下年轻人所张扬的个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觉得他们张扬的个性相当一部分是一种习气,是一种希望自己能任性而为所欲为的愿望。年轻人有许多情绪,他们希望畅快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他们不希望把自己的行为束缚在复杂的条条框框中,所以年轻人喜欢张扬个性。
张扬个性肯定要比压抑个性舒服。但是如果张扬个性仅仅是一种任性,仅仅是一种意气用事,甚至是对自己的缺陷和陋习的一种放纵的话,那么这样的张扬个性对你的前途肯定是没有好处的。
年轻人非常喜欢引用但丁的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我们真的能这么“洒脱”吗?比如你走在公路上,如果仅仅走自己的路而不注意交通规则的话,警察就会来干涉你,会罚你的款。如果你走路不注意安全,横冲直撞的话,还有可能出车祸。所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种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大行得通的。
社会是一个由无数个体组成的人群,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空间并不很大。所以,当你想伸展四肢舒服一下的时候,必须注意不要碰到别人;当我们张扬个性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我们张扬的是什么,必须注意到别人的接受程度。如果你的这种个性是一种非常明显的缺点,你最好的选择还是把它改掉,而不是去张扬它。
我们必须注意:不要使张扬个性成为我们纵容自己缺点的一种漂亮的借口。社会需要我们创造价值。社会首先关注的不是我们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而是我们具有什么样的工作品质。如果我们的工作品质是有利于创造价值的,我们就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否则,我们就会受到社会的冷遇。个性也不例外,只有当你的个性有利于创造价值,是一种生产型的个性,你的个性才能被社会接受。
巴顿将军的性格粗暴,他之所以能被周围的人接受,原因是他是一个优秀的将军,他能打仗,否则他也会因为性格的粗暴而遭到社会的排斥。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社会需要的是生产型的个性,只有你的个性能融合到创造性的才华和能力之中,你的个性才能够被社会接受,如果你的个性没有表现为一种才能,仅仅表现为一种脾气,它往往只能给你带来不好的结果。
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应该把个性表现在创造的才能中,尽可能与周围的人协调一些,这是一种成熟、明智的选择。
三、心态要好
一切工作的核心应该是和谐,而不是斗争,也不是攀比、嫉妒、竞争、仇恨。别人可能会嫉妒你,不要去理会他,你还是要保持和谐的心态。有人给你穿小鞋或者说你坏话,你可以装着不知道,一笑置之。他一看,我说你坏话,你并不介意,他也会慢慢化解了。
四、要善于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有着各种特点,其中之一叫情绪特点。它包括情绪的强弱性、稳定性和情绪的主导性,即在一个人身上的情绪经常起主导作用,如乐观、抑郁、愉快、低沉等等。暴躁的人,他们性格的情绪特点,一般都是稳定性、持久性差,而强度又比较高。于是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就易发脾气,有时脾气还挺大的呢!
无论我们在学校里,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总会遇上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勇敢,有的怯懦,有的温和,有的暴躁……你注定要跟这些离奇古怪的各种性格的人打交道。
一个人想和所有的人都成为亲密的朋友,那是不实际的,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尽量学会和各种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我们就能和更多的人相处得很好,工作起来就能协调。我们应该看到,既然别人与自己性格不同,在为人处世方面,自然有许多地方跟自己不一样。当我们看到了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以后,不要觉得这也看不顺,那也看不惯,更不要讨厌和嫌弃别人。这会使你免于产生对某人不满或其他消极情绪。消极情绪可能会影响你与对方要其他问题上和谐相处的能力。
世界上的事物本来就千差万别,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认识了这种差别,看到不同性格的人,就不会强求别人处处和自己一样。如果你希望对方改变性格,不妨学会适应对方性格更可能成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适应不同性格的人,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呢?
(1)求大同,存小异。性格不同的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不同。我们要学会在不同之中,发现共同之处。比如,你若是一个性格平和的人,你给张三提意见,可能言辞不那么激烈,语气也较委婉。如果你身旁有一位刚正而倔强性格的同志,他给张三提意见,可能单刀直入,语言尖锐,甚至可能转向批评。这时候,如果你只看到那个直率的同事展开批评的态度和方法跟你不同,觉得他太鲁莽,太不讲情面,你可能会感到跟他格格不入,合不来。如果你除了看到你们两人提意见时的方式不同外,还看到他和你也一样,也是出天一片好心,真心帮助同事,这时,你可能就不会觉得他粗鲁无情,而觉得他有难得的热肠。多发掘自己与别人的共同点,就容易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2)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还要注意了解别人。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可能有这样的体验:你如果对一个人不了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离。一位清洁工觉得柜台收银员讲话不够客气,她对此不满意。但当她想到自己做清洁工劳动后多么疲劳和容易激怒时,她对收银员的不满情绪就打消了,她反希望顾客们能原谅收银员。
(3)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胸怀应该宽一些,气量应该大一些。假如你的妻子或丈夫也爱发脾气,你是否也跟着暴跳如雷呢?这时你首先要忍让,待爱人脾气发过以后,应当启发他(她)的理智,让他懂得发脾气是不好的,没有必要发。
(4)跟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还要注意讲究不同方式。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跟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也要区别对待。这不是指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世故圆滑,也不是那种逢场作戏的玩世不恭。我们所说的待人有别,是指要了解性格不同的人,有他自身的特点,我们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恰当态度。比如对于商人,你如果说他学问好,道德好,清廉自守,乐道清贫,他一定不高兴。你应该说他才能出众,手腕灵活,现在红光满面,发财即在眼前,他才听得高兴。
总之,世上的事情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每个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有缺点,我们对人不能求全责备。谁要寻找没有缺点的朋友,谁就永远没有朋友。不同性格的人不仅能够和睦相处,还会有所裨益。
至少三个月调整一次关系网
一张合理的人际关系网,必须是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
现代社会,人际变动频繁,每天都在结识新的朋友、新的客户。随着时间推移,过去的关系圈很快就会不适应现在的需要,我们必须忍痛舍去一些老关系,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于建立新关系。
一般来说,至少每三个月变动一下你的关系网。如果你不定期更新或增加新人,你的关系网络就会陈旧。需要调节关系网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1.事业目标变化。你的事业目标变了,比如过去以开发中间商为主,现在以开拓终端市场为主;或者你过去从文,现在经商,等等,这需要你及时调节人际结构,以便为新的目标服务。
2.生活环境的变动。本来在A地工作,现在转到B地去工作。这种环境变动,势必引起人际结构的变化。
3.人际关系断裂。由于事业与生活目标发生冲突,或者双方关系圈扩大,不再有时间像过去那样频繁接触,种种因素,都会引起人际结构的变化。
三个月调整一次关系网,意味着我们要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但是,首先要搞清的是,那个人是不是值得一交。此外,成为朋友取决于两个人的共同意愿,一厢情愿的关系是不真实的。我们想让一个原本不认识的人成为朋友,需要发掘双方的共同点,这是维持关系的基础。
三个月调整一次关系网,还得进行必要的分析。分析自己认识的人,列出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要的,这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由此,你自然就会明白,哪些关系需要重点维系和保护,哪些只需要保持一般联系,从而决定自己的交际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生活中一时有难,需要求助于人的事情往往涉及到许多方面,你需要各方面的帮助,不可能只从某一方面获得。平时,不妨把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人记在一个本子上,把没有什么关系的人记在另一个本子上,把有用的留下,把无用的扔掉。这项工作,对你每三个月调整一次关系网很有好处。在人际交往中,你可能不得不卸掉一些关系网中的额外包袱,其中或许包括那些相识已久但对你的职业生涯无所裨益的人。维持对你益处不大的老关系只会意味着时间的浪费。
但是,你仍然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稳固、有力的核心关系网,它由10个左右你能靠得住的人组成。这首选的10个人可以包括你的朋友、家庭成员和那些在你职业生涯中彼此联系紧密的人。他们构成你的影响力内部圈,因为他们能让你发挥所长,而且彼此都希望对方成功。
当双方建立了稳固关系时,彼此会激发出强大能量。为什么将你的核心关系网定为10个人呢?因为强有力的关系需要你一个月至少维护1次,所以10个人或许已经用尽你所有的时间。
对这个核心关系网中的成员,你必须通过电话、传真、聚会、电子邮件或信件等,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以免关系疏远。比如,记下他们特别重要的日子,在他们的生日或结婚纪念日送去你的问候和祝福,当他们中有谁升职或调到新的组织去时,及时表示祝贺……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你的个人情况。比如,去度假之前,打电话问问他们有什么需要。此外,不论核心关系网中谁遇到麻烦,立即与他联系,并主动提供帮助。这是维持关系的最好方式。
有一位哲人说:一生幸与不幸,关键在于你能否处理好身边七八个人的关系。只要把核心关系网打理好,你在事业和生活上都会得心应手。
主动与人分享各自的关系网
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而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各有两种思想;你有一个非常好的关系网,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关系网,如果我们互相交换,那么,我们的关系网就会进一步扩大。所以,编织办事关系网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别人交换人际资源。
在英国有这样一对母子,儿子是汽车推销员,母亲是保险推销员。
有一次,儿子向一位文化名人成功推销了一辆汽车。一个礼拜后,这位文化名人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XX先生您好,我是甘林的母亲,感谢您一个礼拜前向甘林买了一辆汽车,我今天打电话是想通知您,请您明天抽时间开车回车行进行检查。”这位母亲知道,大凡名人都很忙,一般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邀请。所以,想借这位名人回车行的机会请他吃饭。
第二天,这位名人如约而至,检查车况后,这位母亲对他说:“XX先生,为感谢您的支持,已到午餐时间,我想请您一起坐一坐,我们可以顺便聊一聊如何更好地维护你的爱车。我想您不会拒绝一个做母亲的请求吧?”文化名人盛情难却,接受了邀请。
席间,这位母亲说:“像您这么成功的人士,一定会非常注意生活的品质,一定需要一份完善的保障计划。您帮助了我儿子,您一定也会帮助我的,我这里有一份保险计划书,请您留意看一下。”这位文化名人面对对方的盛情,实难拒绝,不得不接过保单。
几天后,这位母亲不断地打电话和亲自拜访,终于签下了一张保单。同样,这位母亲的儿子也以同样的方式向母亲的保险客户推销汽车。这就是人际资源交换的有效运作。
没有人可以限制你的关系网到底有多大,惟有你自己可以决定。只要你善于和朋友进行人际互动,经常交换人际关系网,你就会使自己的人缘无限地扩大起来,你办事的网络也就相应地扩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