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
克劳德·德彪西1872年10月25日出生,11岁的德彪西正式进入巴黎音乐学院马蒙台尔教授的钢琴班,当时德彪西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身材矮小、胆怯害羞、举止笨拙、穿着土气,活脱脱一个小波西米亚人。马蒙台尔是巴黎音乐学院资深教授,但他也是一个古板的因循守旧的教师,对于肖邦和李斯特无条件服从,无法容忍有人同他讨论旨在改变既定原则的方法,绝对不允许在自己的钢琴高级班上有离经叛道者,然而他偏偏遇到了。马蒙台尔感到了德彪西那桀骜不驯的个性,特别是他对和声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兴趣和在学习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怀疑态度都让马蒙台尔恼火。不仅是马蒙台尔,即便是巴黎音乐学院院长、著名作曲家托马也不喜欢德彪西,他认为德彪西性格古怪。正因为如此,德彪西一直与音乐学院钢琴比赛的第一名无缘,他先后四次参加角逐都败北,这也使德彪西最终打消了成为钢琴家的念头。1878—1879年的钢琴比赛德彪西相继名落孙山,这对他的打击很大,父母、朋友都对他失望了。这时,马蒙台尔来找德彪西,劝他到国外去散散心,同时利用暑假去赚点外快,老师推荐他认识了著名的音乐保护人冯·梅克夫人。在自己的庄园里,梅克夫人过着富裕悠闲的生活,她家里常期维持着一个钢琴三重奏小组,1880年德彪西加入到这个小圈子里,他们为梅克夫人演奏古典作品,当然还有柴科夫斯基的全部室内乐作品。1881年7月,德彪西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连续两年暑假他都是在俄国度过的。梅克夫人对这个20岁的小伙子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在俄国的经历使德彪西比较关注俄国音乐,特别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这对他此后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880年秋天,德彪西离开俄国准备回国,根据梅克夫人的日记记载,那天德彪西“像孩子般大哭”。两个月之后,德彪西在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吉罗班上注册,12月24日他来到了吉罗班上。恩斯特·吉罗在巴黎音乐学院虽然是名教授却不太引人注目,他在配器方面很有造诣,在音乐学院德彪西也属于问题学生,很多教授感到头疼,但是,吉罗却热情地欢迎他的到来。
1884年,德彪西第四次参加罗马大奖的评选,他以清唱剧《浪子》获得了28名评审委员中的22票,终于在21岁获得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罗马大奖。然而,德彪西却对到罗马的美第奇别墅生活三年感到恐惧,从获奖到启程他一共花了7个月时间。在罗马,德彪西到处游历,拼命阅读,却对写法兰西学院规定每位罗马大奖得主必须完成的“罗马回寄”作品不感兴趣,照理他应该完成4部“罗马回寄”,结果他只写完了合唱与乐队的《祖雷玛》、交响组曲《春天》和清唱剧《中选小姐》,其中《中选小姐》还是回到巴黎之后完成的。1888年和1889年,德彪西还两度造访拜鲁伊特,然而令人吃惊的是两次访问虽然相隔仅仅一年,德彪西对瓦格纳的观感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次来到拜鲁伊特,欣赏了《帕西法尔》之后,他完全被瓦格纳的音乐迷住了,几天之后他又去看了《纽伦堡名歌手》,同样是赞不绝口。一年之后,德彪西在拜鲁伊特看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却马上变成了瓦格纳音乐的反对者,一些激进的观点可以从后来德彪西写的音乐评论中看到。1890年代德彪西的主要创作领域在艺术歌曲和钢琴曲方面,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作品有钢琴曲《两首阿拉伯风格曲》和歌曲集《波德莱尔诗歌五首》。
德彪西
世纪之交或许真的给德彪西带来了好运,从28至38岁的十年是德彪西一生创作最丰富,也是获得成功最多的一段时间。从1890年代到20世纪初,德彪西相继完成三部大型器乐名作——《弦乐四重奏》、《前奏曲—牧神午后》和《夜曲》。1892—1894年,德彪西完成了他个人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 《前奏曲—牧神午后》。这部作品不仅是德彪西的代表作,还是现代音乐史上毋庸置疑的里程碑之作,是影响时代进程的一次重大事件。原本德彪西计划写一套组曲,由前奏曲、间奏曲与自由的终曲构成,而且演出日程也已经排定,预定1894年3月1日在布鲁塞尔首演,但不久德彪西放弃了原来的想法,他无法勾勒出三部作品拼缀在一起的轮廓,于是转而投入到构思最完整的前奏曲的创作之中。在《牧神午后》之前,德彪西很少写纯粹的大型器乐作品,对于配器法他似乎没有多少信心。1894年12月22日,星期六,《前奏曲—牧神午后》在巴黎达库尔大厅首演,第二天《牧神午后》再次演出,从此达库尔大厅从音乐的“小教堂”变成了“巨大的神庙”。人们对《牧神午后》的反应空前强烈,许多乐团竞相上演这部短小、精致的管弦乐作品,到1895年夏天,《牧神午后》成了全巴黎所有乐团的保留曲目。
1898年,德彪西创作了一部比较重要的艺术歌曲集《三首比利蒂斯之歌》。1899年,德彪西与罗莎丽·泰克瑟小姐结婚,这位来自法国中部的金发女郎小名叫莉莉,就在他们结婚前的一年,即1898年,德彪西就完成了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虽然具体首演日期还没有排定,但喜歌剧院已经答应年内一定上演。然而,直到三、四年之后德彪西依然无法最终定稿,他一直在努力修订、改写,艰苦的工作直到1901年底才结束。首演作品1902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巴黎的知识分子、艺术家、大学生和音乐、文学爱好者们都成为德彪西音乐的推崇者。在《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中,德彪西对传统的美声唱法进行了全新的解释,他认为法语不像意大利语那样朗朗上口,适宜谱写成情绪跌宕起伏的咏叹调,法语更适合朗诵吟咏。于是,德彪西设计了一种既不似咏叹调又不同于宣叙调的朗诵,这当然增加了歌唱家们的演绎难度,但效果却很鲜明。
1904年7月,德彪西离开了莉莉,与有夫之妇艾玛同居,对于这次婚变,德彪西的很多朋友都认为是他的不是,因为艾玛的前夫非常富有,即使是离婚之后艾玛还可以每年从他那里得到50000法郎的津贴,这笔钱足够使她和德彪西过上体面的生活,但这也很容易使人想到德彪西结婚的动机。1905年秋天,德彪西的女儿出世了,为了表示夫妇的恩爱,孩子得名克劳德·艾玛·德彪西,不过在这个可怜的女孩短暂的一生中,我们更熟悉她的另一个小名——秀秀。女儿4岁起跟父亲学钢琴,为了秀秀,德彪西创作了著名的钢琴套曲《儿童园地》,他还为女儿写过一部儿童芭蕾舞剧《玩具盒》。不幸的是,秀秀于1919年去世,仅仅比他的父亲多活了一年。
1903年,德彪西开始构思创作《大海》,但直到1905年完成了这部杰作。1905年,钢琴曲《意象集》第一卷发表,第二卷于1908年发表。在第一卷中,有《水中倒影》、《运动》等。1906年3月3日,《意象集》第一卷首演,第二卷两年之后于1908年2月21日首演。德彪西原本计划再写一卷《意象集》,但生前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就在完成钢琴曲的同时,德彪西又开始筹划写管弦乐版的《意象集》。这部作品是继《大海》之后德彪西最成功的管弦乐作品之一,构思、技巧都趋向复杂,虽然三首乐曲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却全面地表现了德彪西的创作理论与成熟的作曲技巧。《基格舞曲》沉郁悲伤,是德彪西对英国岁月的回忆;《伊比利亚》既有诗情画意又有活跃的舞曲风貌;《春天的轮舞》取材于法国民歌的朴素旋律,铅华尽洗的手法表现出德彪西的大师风范。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首演成功之后,德彪西已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1909年2月,当德彪西准备动身到伦敦去的时候,巴黎音乐学院突然通知他已经被选举为该院最高理事会成员。成为该理事会的成员,意味着德彪西的成就终于得到了专业音乐界的承认。虽然在事业上一帆风顺,但是1909年德彪西的健康状况却开始走下坡路,由于肠道疾病的困扰,德彪西开始服用可卡因和吗啡。1909年12月至1910年2月,德彪西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钢琴音乐作品——《前奏曲》第一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那段日子里,德彪西逐渐丧失了创作的动力,虽然先后完成了《前奏曲》第二卷、《马拉美诗歌三首》,但不可否认作品的成就大不如从前。晚年的德彪西一直想写一些大型的舞台作品,然而大多无功而返,比较重要的作品主要有1912年完成的舞蹈场景《游戏》和戏剧配乐《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难》,后者系根据意大利作家邓南遮的同名神秘剧谱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是一场欧洲人之间的战争,德彪西则陷入了一场难以摆脱的经济危机,同艾玛的结合使德彪西失去了许多朋友,不少人从此与他断绝来往,一开始他还不怎么在乎,但久而久之德彪西发现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虽然搬进了新家,却始终闷闷不乐。1915年8月,德彪西完成了一生最后一部重要的钢琴作品 ——《十二首练习曲》,这也是德彪西晚年钢琴音乐的又一丰碑式的作品。1913年,当《前奏曲》两卷合集出版时,杜兰曾问德彪西是否要写献辞,德彪西拒绝了,但对这部《练习曲》,德彪西却在草稿扉页上写道:“纪念肖邦!”如果不是对《练习曲》感到满意,德彪西是断断不会写这样的献辞的。1915年,德彪西萌生了谱写6首室内乐的念头,生前德彪西完成了3首,即大提琴奏鸣曲,长笛、中提琴、竖琴奏鸣曲与小提琴奏鸣曲。这一年冬天,德彪西带着一份同情与悲悯谱写了最后一首艺术歌曲《献给圣诞节无家可归的孩子们》。1915年,德彪西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并且开始接受镭射治疗,12月7日德彪西做了手术但病情毫无起色,最后只能依靠吗啡来解除痛苦。1917年3月,极度虚弱的德彪西遭受了另一次重大的心灵打击,因为他的母亲去世了,此后他连穿衣服的力气都没有了。
第二年3月份,德彪西进入了垂危病人最后的昏迷时期,他的医生拉德记述了临终的德彪西的情形:“他不住地眺望远方的天空,双手不停地颤抖。当他从这种状态下醒过来的时候,就对我微笑,用简短但优美的语调对我说话,然后他又会回到临危的状态。”1918年3月25日,星期一晚上十点钟,德彪西的痛苦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脱,他安详地离开了这令其厌倦的尘世,四年多的病痛已使他丧失了生活下去的全部勇气与热望,死亡对他来说可能是求之不得的了。
学术界现在一般把德彪西艺术歌曲的创作分成三个时期:从开始到1890年,1890—1904年和1904—19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