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施特劳斯”,您是否曾经被这些名字所迷惑?读到“中国民乐首次亮相萨尔茨堡艺术节”这类报道,您是否会怀疑其真实性?国内乐坛和演出市场“注水”现象时有发生,面对各类草台班子,大众需要提高警惕,培养自己的甄别能力,莫要被媒体和演出商的过度包装所迷惑。
每逢年底,各类莫名其妙的外来乐团来华的演出是国内乐坛和演出市场“水分”最多的地方。那些打着“维也纳”、“施特劳斯”等冠冕堂皇旗号的草台班子,在名不副实的包装下,均以“世界一流”的姿态和票价出现。此类打着擦边球的过度包装,没有行政条文或法规的约束,又由于艺术水准的模糊和众说纷纭,无疑是对听众的挑战、对市场的考验。
于是我在2008年年初发起了一项针对外来团体音乐会的民间预报活动,称为“厘米演出前瞻”(以下简称“前瞻”)。当然,媒体和乐迷对草台班子的质疑自2004年年始就此起彼伏,也有相当有分量和实证的文章刊出,但将这种质疑“系统化”和“规律化”,还是第一次。这一目前由6位大陆及台湾的独立乐评人组成的机构,旨在给未来两个月内境外团体或艺术家参与的古典音乐会定制一个“晴雨表”,以直观的形式,再以乐迷的身份,告诉更多的乐迷,哪些音乐会更值得聆听。这个有意思的活动对国内演出市场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对精彩的音乐会大力推广,另一方面将过度包装的音乐会和演出团体“打回原形”。“前瞻”得到大量新闻媒体和民众的关注,甚至影响了一些音乐会的票房。比如在2009年年底,经由主流纸媒援引,一场过度包装的音乐会在上海失去了一位大客户的包场。而这场音乐会的主办方也自此退出音乐会市场,转向芭蕾。这证明,民间的力量可以发出响亮声音,注水的“牛肉”可以缩水现出原形。
这种演出预报形式后来被冠以“打假”的名号,其实有些不妥。外来团体能到国内演出,最后登台,肯定是手续完备,真有其名,不能称“假”。我本人以及“前瞻”更为重视的,其实是演出的宣传和包装是否与演出内容名实相符,以及乐团名字是否会引起误会。但其中往往要历经千辛万苦,因为求证一句谎话远比说出一句谎话困难得多。而在宣传中,往往是谎话连篇。
比如屡次来华的维也纳管弦乐团,国内宣传它成立于1978年。为求证这点,我在访问奥地利期间,查到该团在内政部的注册证公示信息:成立日期为2009年8月。自此看来,该团2005年和2009年年初在国内的两次演出,均是没有注册的“假团”。在另一则例子中,经过反复查证,证明一位叫汉斯·彼特·曼瑟的指挥家履历中三处与事实不符。2009年,曼瑟再次来中国演出,这三处均作了处理。此外,像2008年出现在市场的“柏林国家交响乐团”,2009年的“维也纳交响乐团”、“莫斯科国立交响乐团”以及2010年的“汉堡交响乐团”和“柏林交响乐团”等,都采用了“障眼法”。这些例子一方面暴露出外来团体审批手续上的漏洞,另一方面我也深感将注水对象“打回原形”的不易。
我对去芜存菁的偏好和执著并不仅限于外来乐团,也包括走出去的乐团。比如大量媒体报道由中国音乐学院组织的“中国青年爱乐乐团2010年7月27日晚在享誉世界的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上亮相”,并附以“中国乐团首次亮相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高调论调。我查证萨尔茨堡音乐节相关信息,动用与音乐节媒体组的官方关系,得出“中国青年爱乐乐团没有在具有90年历史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演出,萨尔茨堡音乐节至今没有邀请任何内地乐团演出,乐团的演出日期正好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期间”的结论,推翻了这一好大喜功的消息。
其实“前瞻”并不是求证,而是通过这些求证的经过和结果,唤醒大众对草台班子的警惕心理,提升大众辨识草台班子的能力,倒不是鼓励大众不购票。一位台湾友人告诉我,如今大陆的演出市场“注水牛肉”横行,恰恰与20年前宝岛的情况如出一辙。如果说市场具有自净和自律功能,只是国内演出行业这一功能尚未显现,一切都取决于民众的判断力,“前瞻”所作的,也仅仅是预报和求证。我也希望能有更多通晓其他演出形式的能人义士加入到“前瞻”中来,拧干包括境外来团的音乐会和芭蕾在内的表演艺术形式中掺杂的“水分”,不仅是为民众弃伪留真、去芜存菁,也是对国内团体优秀演出负起一份责任。
2011年1月20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