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10年,音乐界也将注意力从2009年对海顿、亨德尔、普赛尔和门德尔松的纪念转移到全新一批“喜获”周年纪念的作曲家身上。相较于“交响乐之父”海顿和创作出诸如“宗教改革”、“意大利”和“苏格兰”这些脍炙人**响乐的门德尔松,2010年的古典音乐纪念风头则完全被200周年诞辰的肖邦所占尽。
2010又是纪念大年
2010年其实也是一些乐队作品大家的纪念大年,比如美国作曲家塞缪尔·巴伯的百年诞辰,俄罗斯作曲家巴拉基列夫的百年冥诞,德国作曲家雨果·沃尔夫、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和西班牙作曲家艾萨克·阿尔贝尼斯150周年诞辰,罗伯特·舒曼200周年诞辰,意大利作曲家路易吉·凯鲁比尼250周年诞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乔瓦尼·巴蒂斯塔·佩尔格莱西300周年诞辰,意大利作曲家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350周年诞辰。这些丰富多彩的周年纪念展示了从德国、西班牙到意大利和奥地利波澜壮阔的音乐风格。当然,对于交响乐而言,马勒、舒曼、巴拉基列夫和巴伯都是无可争辩的代表人物。
检视这四位作曲家的生活也是十分有趣的。马勒和舒曼已经被媒体施以浓墨重彩,甚至有一大批主题电影诞生,比如描写马勒和妻子阿尔玛·马勒关系的电影《风中新娘》,和描写舒曼和克拉拉不朽爱情的电影《春天交响曲》。两位作曲家都与背后的女人紧密关联。作曲家因此陷入神经质的癫狂、高度敏感,舒曼还发了疯。
不同的是,阿尔玛除了马勒,还投入到以格罗皮乌斯、克里姆特和策姆林斯基等为代表的艺术家的怀抱。克拉拉·舒曼却孤守终身地推广舒曼的音乐,从而掩盖了自己的创作天赋。而克拉拉无意之间成为勃拉姆斯灵感的源泉,两人之间柏拉图式的互动促使勃拉姆斯创作出一系列情感抑制、结构大气的交响乐,为后人称道。
巴拉基列夫和巴伯两者的相仿之处在于都创作了两部交响曲,但作品命运多舛,两位作为主流交响乐作曲家的声名尚未完全确立。虽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鲍罗丁的音乐才思均来自于巴拉基列夫,但巴拉基列夫过于腼腆,总是大幅推迟自己作品的完工和公演时间,以至于交响乐创作天才渐渐被时代遗弃。
逢周年才得以“完美再现”
作曲家死时可能穷困潦倒,但以作曲家为名的纪念活动却总能赚得盆满钵满。对于整个音乐产业,周年纪念无疑意味着价值连城的商业利润。
仅以2006年为例。当年是莫扎特逝世250周年,奥地利全境(除了格拉茨)的莫扎特纪念活动甚至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稳步增长。据位于维也纳的奥地利莫扎特纪念活动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06年仅维也纳就举办了近3000场活动,纯盈利近2000万美元,吸引到了1200万名游客。这也刷新了一个主题纪念活动的创收纪录。一家莫扎特糖球的生产厂商在2006年一年卖掉了200万份糖球,比2005年增加了60%。
当然,这份报表还不包括多如牛毛的音乐会、特许纪念品、电视和广播节目、乐谱拍卖和因为高峰期的“莫扎特效应”所引发的父母望子成龙所必然带来的消费狂潮。2010年的肖邦大年中,以环球、EMI和SONY为首的三大唱片公司竞相出版肖邦唱片大套装,将过去发行过的唱片重新整理打包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出售。这种循环再生的伎俩已经是唱片公司大发“死人财”的最佳途径,除了肖邦、威尔第和海顿等作曲家以外,此招也同样适用于卡拉斯、卡拉扬和鲁宾斯坦等歌唱家或演奏家。
然而音乐家的周年纪念除了巨大商业价值外,也有音乐猎奇上的广泛意义。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在2006莫扎特纪念年,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演了作曲家全部22部歌剧舞台作品,甚至包括两部未完成的作品。22场歌剧演出均被录音录像,于同年11月出版DVD。上演作曲家全套歌剧的做法在历史上少有先例,也为人们系统了解莫扎特歌剧全景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机会,因为毕竟莫扎特的近10部歌剧基本已从舞台上绝迹。
同样的做法也被用于2009年的门德尔松纪念活动中。作曲家鲜为人知的早期作品诸如17岁时写就的八重奏、少见的大调作品D大调大提琴奏鸣曲和清唱剧《圣保罗》等都在那年作了历史演出后的首演,意义重大。这位发掘并复兴了“西方音乐之父”巴赫音乐的德国犹太作曲家终于在其200周年诞辰之时以全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0年肖邦200周年诞辰来临之际,国家大剧院强势主打的,是由14位钢琴家历时一年以14场音乐会完成的肖邦纪念音乐会系列。这也是内地纪念肖邦的最高规格和最大规模音乐会系列。即使如广告词中所说“呈现完美的肖邦”——但钢琴音乐并不代表“完整的肖邦”,肖邦纯钢琴以外的音乐很少能在舞台上听到,诸如他改编自莫扎特歌剧《唐璜》中“让我们手拉手”的钢琴和乐队变奏曲、几首乐队随想曲和幻想曲,分别为乐队伴奏和伴奏大提琴主奏而写的两首波罗乃兹舞曲和乐队或钢琴伴奏的19首波兰歌曲。创作后期的肖邦对大提琴情有独钟,不仅写就了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三重奏,还有若干首大提琴奏鸣曲、E大调大提琴与钢琴二重奏问世。他生前的最后一部编号作品便是创作于1846年的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作品65号。缺少了大提琴、室内乐和声乐的肖邦不失为纪念大年的遗珠之憾,而等到过了纪念大年,我们便更难有机会听到这些罕见作品的现场。
周年之外的音乐难有为
其实音乐家周年纪念绝非新鲜事物。就中国内地而言,在西方音乐解禁后就涌现出一大批纪念音乐会。上海交响乐团曾于1985年和1987年在上海音乐厅连续推出纪念贝多芬215周年诞辰和逝世160周年的音乐会,成为当时乐界一大盛事。1998年纪念柴科夫斯基逝世105周年,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在张国勇、谭利华和张艺的指挥下推出三套音乐会。此外,1989年的约翰·施特劳斯逝世90周年和卡拉扬逝世纪念音乐会都折射出一个人情味十足但资讯相对落后的社会特色——乐团需要以大量作曲家纪念活动来指导曲目和音乐会编排以维持运作。
而在西方社会,作曲家的周年纪念已经超出了原始的曲目堆积,更注重音乐派生的功效,纪念人物也不再局限于音乐家,而扩展到了激发音乐家灵感的历史人物。比如2005年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200周年诞辰。伦敦的逍遥音乐会借题发挥,顺势推出“童话”主题,上演德沃夏克《水仙女》、普赛尔《仙后》、拉威尔《孩子与魔法》、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等童话题材音乐,既做到切题,又正好融入“蓝彼得”亲子音乐会系列中,可谓事半功倍。2007年全球纪念歌剧诞生400年推出的“奥菲欧”主题音乐会,2006年肖斯塔科维奇100周年诞辰之际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首演了肖氏歌剧《鼻子》,都是大胆而充满想象力的举措。
然而非纪念年亦不意味着系列音乐会就“无米下锅”。BBC第三套古典音乐电台曾于2005年推出长达6天的不间断144小时的马拉松节目,滚动播出贝多芬作品全集录音,创下了该台有史以来的收听率新高,也为其他机构的滚动节目提供先例。广州星海音乐厅于2007年11月底在连续10天内由韩国钢琴家白建宇完成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8场音乐会的壮举。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自2008年以横跨两年的8场音乐会推出“完全贝多芬”,邀请的法国钢琴家让-埃弗伦·巴维同样剑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并于2009年顺势推出“完全巴赫”。
这些精巧构思、长远规划的系列音乐会摆脱了周年纪念的束缚,为大众呈现出四季常相宜的脉动。周年纪念终究和为纪念巴甫洛夫吃全聚德烤鸭一样,只是一个方便的借口而已。
2010年3月《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