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战“疫”中的安徽摄影
赵昊
新年伊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随着战“疫”的进程,全省文艺界积极行动,在文艺战场、精神领域打响抗击战,在摄影领域提出“用影像报道真相,用影像传播真情,用影像为武汉加油”。省文联、省摄影家协会公众号先后发布了“记录时代,聚焦战‘疫’,安徽新闻摄影人一直在行动”“安徽新闻摄影人——聚焦战‘疫’进行时”“‘抗疫’前线的安徽摄影人”等图文,一系列珍贵图像由各地新闻摄影工作者深入一线所拍摄,主要表现了医护人员工作、各地防疫、治愈出院等情形,作品主题内涵明确、深刻,瞬间表现各具特点,通过影像记录实况、致敬英雄,既鼓舞人心,又提醒大众,做到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体现了新时代安徽摄影人在战“疫”中的积极作为。
安徽省文联、省摄影家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展示出一系列摄影作品,真实展现了治疗、防疫一线的状态,展现了人们面对疫情的精神风貌,以生动的形象感染人。
在医护人员呈现方面,感染科医务人员一起读片,展现了共同攻关的认真与严谨;脱下防护服后过敏红肿胳膊的特写、护士脸上口罩压痕的头像特写等,直观展现了医护人员的艰辛,体现了奉献与敬业精神;护士长和隔离病房内患者相互点赞的瞬间,更将温情直抵人心,在艰难中给人以信心与力量;武汉金银潭医院门前,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时,全体党员的统一手势表现了必胜的信心;安徽省第二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前的合影等,表现出集体的力量与战“疫”的决心;以背影形象呈现防护服所写单位及“武汉加油”字样,让人感动。系列图像还展现了医护人员简单就餐,使大众感受到工作的忙碌;通过框架式构图凸显了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举手握拳之状,表现出相互鼓励;感染科护士拍摄视频传给家人报平安,展现了救护英雄们真挚的情感,更让人感动于这一位位平凡的人负重前行的英雄壮举。
在防疫实况方面,突出表现了防疫人员手持体温枪检测的动态,车站、路口、街道、社区、单位等不同背景环境,表现出各地防疫全覆盖,体现出对疫情的高度重视,不同人物状态表现了防疫人员的辛劳认真与群众的自觉配合;公交工作人员给公交车辆消毒、公共区域用无人机防疫消毒等,反映了防疫的覆盖面及方式的多样化;还有不同情形的防疫宣传,如上门在家中为村民测量体温、进行宣教,体现了省健康脱贫“百医驻村”专家为民服务的积极行动;老村医在屋前宣传安全防控措施,表现了人物的动态,突出了背景墙面的“美丽乡村”字样,也展现了正是由于这些志愿者积极加入防控一线,我们的乡村才能更加美好的主题;在家隔离观察者收到社区工作人员送来食品、日用品后的挥手致意,表现了社区对隔离者的细致关心,传达了相互理解的情感;市民在超市内采购蔬菜的瞬间,表现了选购者戴口罩、远间隔选菜的情形与超市现状,体现了市场供应与市民自我防护的主题。
治愈出院方面,首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痊愈出院,表现了祝福中人物的状态,既以鲜花等暖色调表达了画面的氛围,又以眼神的瞬间表现阐释了多样的心境;第五例治愈患者出院高举鲜花,众多医护人员鼓掌,表现了愈发坚定的信心。此外,还展现了奋战在一线的安徽摄影人形象,表现了他们在病区、路口采访的认真状态。系列影像视觉语言质朴,情感表达真挚,现场感强烈,在全面、系统的真实展现中凝聚了力量。
面对疫情,全省摄影界积极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们所拍摄的一个个瞬间,既让人了解到医护人员等的英雄事迹,又让人感知到民众面对疫情时的面貌,真实记录了疫情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就当下而言,系列影像及时使大众得以直观了解信息,知晓疫情进展与防控措施,不断强化自我防护意识;直观了解救治、防控的现状与成效,鼓舞人心。从长远来看,为疫情中的人民留影,展现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精神风貌,同时具有长久的警示、提醒作用。
作为摄影人,我们面对疫情的影像拍摄主要有两种:一是直击疫情,二是宅家记录。与其他表现方式不同,摄影真实记录的本质属性使拍摄主体具有与拍摄对象时空同一的在场性,在当前防疫形势下,这种在场决定了战“疫”拍摄主要是由摄影记者来完成。他们作为这场战“疫”中可敬的逆行者,以无畏的精神直击疫情,体现了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担当。
面对疫情的新闻纪实拍摄,需注重以下几点:从意识上,做到宣传引导与直面问题的统一;从认识上,做到职业道德与伦理道德的统一;从情感态度上,做到崇敬英雄与尊重患者的统一;从行动上,做到自我防护与实况拍摄的统一。从诸多作品来看,他们在一线直接记录,既重视信息传播,又注重情感表现,所摄系列决定性瞬间展现战“疫”实况、英雄精神与人文情怀,做到了多层面的并重与统一,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下一阶段的拍摄中,我们还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扩大拍摄对象的覆盖面,更加全面、立体地展现多方面战“疫”的情形。目前拍摄主要集中于医疗救治、防疫检查等,还可在重点拍摄医护人员的同时,进一步关注社区工作、社会治安、城市交通、超市、保洁、快递等一线的工作人员,表现他们在战“疫”中的面貌,全面展现疫情中的治疗防护与人员疏导、后勤保障等工作的综合形象,并结合复工复产现状,拍摄生产人员防护与工作的典型形象,系统展现在有效的疫情防控管理中有序复工生产的综合情形。二是进一步拓展视觉表现的思路,更加多样、丰富地表现战“疫”的多层面形象。在以直击抗“疫”为主的拍摄外,还可考虑从不同层面进行视觉表现,如从城市景观层面,拍摄城市重点景观情形,以这种画面的“空城”形象表现社会的“静下来”,展现疫情影响与防控效果,同时通过与以往该景观人山人海的视觉资料直观对比,引人深思。三是进一步发挥影像的作用,通过准确、及时的影像拍摄与传播,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我们的影像表现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记录与宣传,更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我们要围绕疫情防控工作,拍摄封闭式管理、防疫措施等,密切关注复工返岗后的人员流动情况,敏锐地发现各区域科学、有效的新举措、新方式,为防控工作提供图像参考;发现在防控中存在的不足与疏漏,第一时间提供图像,促进相关部门及时改进与完善,起到摄影图像特有的社会作用。
对于大众摄影人来说,则须停下广寻素材、四处拍摄的脚步,严格按照要求宅于家中,居家亦是战“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可进行防疫影像拍摄。广大摄影人沉下心来聚焦居家生活,多样视角表现特殊时期居家的学习、生活、工作,展现出人们真实情绪的阶段性细微变化,为大众在防疫时期居家提供视觉参照与心理疏导。疫情过后,这些图像更是对生活态度的新引领、对疫情的深反思。这些图像展现了大众宅家以多样方式缓解焦虑、充实自我的乐观态度,从而深刻体现出生活这般静好,正是有人为此负重前行的深刻内涵,更是留下防疫时刻的生活印记,让人反思,时刻警醒。此类作品的定时展览,定会让大众倍加珍惜生命与自由,倍加感恩在幸福生活背后默默付出的英雄们,倍加珍爱社会、自然,倍加关注文明素养与公共卫生。此外,摄影人在保护措施得力、不影响防疫工作等前提下,拍摄所在小区、单位相关防疫措施,记录不同区域、单位防疫的共性与特点,经传播、交流有效方式,指出不足之处,为防疫献策,同时留下珍贵影像。
对于摄影界来说,疫情过后的思考尤为重要。我们须从生态、生命、生活等领域思考摄影主题,深度挖掘内涵,深刻反映问题。从艺术创作角度,对环境、现状以及对人类发展的思考等,均应纳入创作范畴,创作出具有深度、高度的作品。从影像记录与传播角度,摄影记者们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进一步密切关注、研判多源信息,从事实出发,预见性、敏锐性地发现问题,真实、深刻地揭示问题,充分发挥影像的监督功能,经传播从而促进问题解决;大众摄影人立足身边、聚焦公共卫生领域,从健康生活、文明素养、卫生习惯等层面进行拍摄,发挥作用,同时真正意识到影像的纪实功能与社会作用,通过影像表现社会生活。在战“疫”中,我们看到了诸多感人事迹,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尽心防疫的工作人员,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为保障城市运行、居民生活而坚守岗位的劳动者……他们正体现着时代精神。疫情过后,我们更应多聚焦尽职尽责的劳动者,更多聚焦社会中的凡人善举。
在摄影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反映灾难的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不仅仅是因为保存了一次灾难的历史影像,更重要的是对人们起到重要的警醒作用。疫情时期的影像须定时展览、回顾,长期警示。
当前,我们要以真实影像讲好抗击疫情的故事,激励大众,鼓舞人心,同时警示、提醒大众,强化防护意识,共同做好防控。我们致敬战“疫”中的每一位“战士”,我们致敬为我们呈现战“疫”影像的摄影人,他们不惧危险、饱含深情拍摄的系列战“疫”真实形象,更加坚定了我们打赢疫情抗击战的信心。我们更要以这些疫情中的珍贵影像教育、警醒自我,永远铭记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