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1 / 1)

围炉夜话 王永彬 281 字 2个月前

尧、舜大圣,而生朱、均?;

瞽、鲧至愚,而生舜、禹?。

揆以余庆余殃?之理,似觉难凭。

然尧、舜之圣,初未尝因朱、均而灭;

瞽、鲧之愚,亦不能因舜、禹而掩,

所以人贵自立也。

注释

①尧、舜二句: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都不贤。《史记·五帝本纪》:“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

②瞽(gǔ)、鲧(gǔn)二句:舜的父亲瞽叟,传说曾与后妻及舜的弟弟象谋害舜。禹的父亲鲧,传说曾奉尧命治水,因筑堤堵水,九年未治好,被舜杀死在羽山。

③余庆余殃:前人遗留的福泽与灾祸。语出《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译文

尧、舜这样的大圣人,却分别生下了丹朱、商均这样的不肖子;瞽叟、鲧这样极其愚昧的人,却分别生下了舜、禹这样的贤人。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来衡量,似乎觉得难以说通。但尧、舜的圣明,当初并未因丹朱、商均的不肖而磨灭;瞽叟、鲧的愚昧,也不能因为舜、禹而掩盖。所以,人贵在自己能有所建树。

简评

据史料所述,圣人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家庭,后代帝王家,父子兄弟相残更是史不绝书,可见人伦之事极为普通,要处置得宜却并不容易。拥有和睦的家庭,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