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现代日本文化,尤其是村上春树和吉本芭娜娜的小说深深吸引。
正像科赛特在电影剧本后记《声音的背后》中所说的那样,这位西班牙女导演是村上文学的爱好者。2008年5月10日,新闻《前卫》的记者埃琳娜·卡斯泰拉(Elena Castella)在题为“伊莎贝尔·科赛特的书”的采访报道中介绍了六本科赛特爱读的书,其中有一本是村上春树的《斯普特尼克恋人》。埃琳娜·卡斯泰拉记录了科赛特眼中的《斯普特尼克恋人》:
在所有日本作家的作品中,她最喜欢这本小说。科赛特称这部作品中有某些深邃、神秘的东西。
这篇报道接下来写道:
科赛特很喜欢读书,而且她试着尽量读原著而不是译本。“虽然现在还不能读懂,但总有一天会读懂的。”科赛特提起她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村上春树的作品时这样说。
科赛特不仅在这位西班牙女记者面前表达了自己对村上文学的憧憬,还将《斯普特尼克恋人》投射在了电影《巴黎,我爱你》中。
《巴黎,我爱你》是一部以巴黎为舞台,像万花筒般折射出人间百态的电影作品。电影围绕巴黎的二十个区展开,由多位不同的导演分别执导。每个故事之间毫无关联,却像拼图一样拼凑出巴黎这座城市人们的生活状态。
科赛特负责的是电影第七章,剧情梗概如下:
一名有妇之夫经常和空姐情人幽会。某天,男子本打算在餐厅向妻子提出分手,但是妻子却告诉他自己已是血癌晚期。男子十分震惊,决定陪伴妻子走完人生最后的时光。
妻子距死亡越来越近,男子照顾着妻子,佯装成热恋中的男人。在这过程中,男子逐渐重新爱上了自己的妻子。电影中有一段这样的旁白:
他最讨厌逛街,现在却陪着妻子逛街,大声朗读村上的《斯普特尼克恋人》给她听。他深知:不管多么无聊的事情,能够陪妻子一起经历的都所剩无几了。
《斯普特尼克恋人》西语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