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离死别所带来的悲伤情绪对当事人而言,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当发现自己处在悲伤情绪之中,并且无法走出悲伤的阴影时,就可能需要专业辅导人员的协助了一位男子来信说,他从医院出来,而他心爱的妻子却已经永远离开了人间。是因为他看不惯别人超车,跟别人飚车,没想到……悲剧就这样发生。新婚才一个月的妻子转瞬失去了气息,他刚清醒过来的时候,由于过于痛恨自己,便拔掉了身上所有的生命插管,拒绝治疗……现在他已经渐渐恢复平静了,住在妻子离开的那个公路旁边的旅馆里,寻找妻子生前喜爱却没给买下来的东西……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中,免不了要面临失业、失恋以及失去亲人的悲痛,而最心痛的则莫过于亲人或挚友的过世;这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悲哀!这种悲伤的情绪,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平复。一般说来,悲伤历程的反应大体上可分成下列十个阶段:
阶段一:否认/震惊
当事人首先显现“否认”的态度,有时虽然外表未出现情绪化行为,看来毫无感觉,内心却相当震惊。
阶段二:心理变化
若当事人持续否认,又无法适当表达悲伤情绪,就会有退化现象,出现“幼稚”行为。
阶段三:退化行为症候群
当事人过度压抑自己的悲伤情绪,常显现出不成熟的行为倾向,如过度依赖、孤僻等。
阶段四:生活失序
悲伤的情绪挥之不去,使当事人甚至无法进行日常生活与作息,生活不稳定,杂乱无章。
阶段五:情绪暴动
稍有刺激立即会引起暴怒反应,连当事人自己也克制不了。
阶段六:泄恨行为
当事人认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剥夺了他(她)最亲爱的人,所以不断展现叛逆性与破坏性行为。
阶段七:害怕/自责
此时当事人可能使人际关系恶化,心理非常害怕,开始自责自己的行为举止。
阶段八:减轻/替代
当事人在自责后,悲伤情绪转淡,失落感降低,寻找替代性的生活目标,转移悲伤情怀。
阶段九:空虚/难过
对于挚爱的亲朋好友,虽然接受生离死别的事实,但偶尔心境仍会有空虚感,且伴随有难过不易排遣的心绪。
阶段十:恢复
当事人已能全然接受生离死别的事实,生活与情绪逐渐恢复正常。
由上可知,生离死别所带来的悲伤情绪对当事人而言,影响是相当深远的。所以如果发现自己处在悲伤情绪之中,并且无法走出悲伤的阴影时,就可能需要专业辅导人员的协助,不过平时每个人面临生死时,都应该具有正确的生死观。对于自己来说,要学会适当的处理方法,对别人则应提供合理的帮助。
1.需要家人及朋友的不断关怀与支持,去接受身份改变的事实。
2.不要羞于在亲友面前痛哭,发怒,表达你的情绪。
3.让亲友知道你若讲述逝者生前事迹是对你有帮助的,追念往事时更需要别人的分享,以后的岁月仍需要别人的关心,以安慰自己的孤寂无助。
4.若别人很想帮助你,就尽量接受吧。
5.假如有年少的小孩,不妨请亲友帮助支持他们。
6.在能力范围内做想做的事。
7.接触一些有同样经验的朋友,或许能够给予你有效的扶持。
8.记起你以往在面对困难时的能力,不要低估自己,你是有能力去超越这一困难时刻的。
9.重建对生命的信念,例如:
⑴操练身体的机能,可增加你的体力,帮助你从焦虑中复原过来。
⑵写下你的感受及经验,这样会帮助你表达或发泄你的情绪。
⑶认识哀伤的过程,你越是认识它越能帮助你自己。
⑷伸手助人。很多时候,当我们帮助别人之时,也是帮助自己。
当我们领悟了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无常,便应该好好把握现在,不要沉浸在悲伤之中,调适自己的心情,去超越悲伤,勇敢去面对属于你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