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总论
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文明的发祥地,这个文明也许比除了埃及和巴比伦之外任何地方的文明都要古老;然而中国直到近代才开始对历史的大潮流产生直接影响。在整个古代史后期和中世纪时期,这个国家都笼罩在世界尽头的雾霭中,朦胧而神秘。在中世纪时期,这片土地在欧洲被称为 “Cathay”。
古代中国的政府是父权君主制(Parental Monarchy)。皇帝是人民的父亲。但是尽管作为一位专制君主,他却不敢残暴专横;他的统治必须公正并遵循祖制。
77.中国文字
早在公元前2000年,中国人就知道了文字的艺术。这个系统使用起来极其麻烦。在没有字母表的情况下,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用一个符号或符号组合来表达;于是毫无疑问,语言中有多少个词就需要有多少个符号或字符。有效使用并被认可的字数大约是2.5万个;假如加上废弃不用的字,总数将超过5万个。然而一个人只要掌握了五六千个字,他就能毫不费力地阅读和写作。这些符号的性质明确表明,中国的文字系统和我们认识的其他所有文字系统一样,最开始都是纯粹的象形文字。时间和使用已经将这些图形符号打磨成了现在的样子。
早在公元6世纪,中国就有了雕版印刷术(Printing from Blocks),而早在公元10世纪或11世纪就有了活字印刷术(Printing from Movable Types)——这就是说,比欧洲发明这种同样的技术早了大约400年。
78.先师孔子
孔子(Confucius,前552—前479)是中国的伟大导师。他不是一位先知或启示者;他不主张上帝的超自然力量,也不谈论死后的事情;他从来不说灵魂永生,只是稍稍提及来生。他主要的准则是顺从父母和长辈以及崇敬古人并效仿他们的美德。他给了中国人这句金玉之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影响超过除了基督或许也除了佛陀之外的古往今来所有其他导师。
79.中国的文学
中国文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包括著名的“五经”(Five Classics)和“四书”(Four Books),统称为“九经”。“五经”中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是由孔子搜集和编辑的。“四书”虽然不是孔子写的,但是深深烙上了孔子精神和思想的印记,就像《福音书》是教人们领悟基督的精神一样。所有这些经典著作所灌输的基本美德是孝道和遵循祖制。
“九经”(Nine Classics)对中华民族所产生的影响怎样高估都是不为过的。2000多年来,这些著作一直都是中国的“圣经”。但是这些著作的影响并不完全都是好的。严格服从命令的中国人故步自封,遵循祖制,没有为自己开辟出新的道路。因此,这可能就是导致中国文明后来落后的原因之一。
80.教育和科举考试
中国有一个非常古老的教育体系。早在公元前1000年前,这片土地上官学已相当兴盛。直到最近,掌握典籍的知识还是为官或担任公职的唯一手段。所有政府职位的候选人都必须通过一系列关于“九经”的选拔考试。在本世纪(20世纪)初,还有200-300万人为这些文学考试努力学习。(21)
81.古代西方文化圈之外的中国人
虽然中国文明在古代是东亚文化圈中如此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正如我们已经提及过的那样,中国文明在历史上并没有为西亚和地中海文明贡献过任何重要元素。这个伟大的民族到底会给未来的人类文明作出怎样的贡献,只有未来才能回答。
(1) 一些学者认为,将公元376年具有决定意义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开始,或者将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帝国复兴作为古代史结束的标志,并将之后全部称为现代史是更为可取的。还有一些学者更倾向于将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作为近代开始的标志;同时还有一些人大体上将大量出现各种发明、发现以及学术界伟大运动的15世纪末期看作是近代的开始。
(2) 这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分类方法。它忽视了各种种族关系不确定的次要人种。
(3) 某些词语在他们不同的语言之中有着类似的词形和含义,是所有这些民族在语言上有密切关系的最直接表现,譬如父亲这个词,都出现了几个雅利安语系的音节,只有很小的变动(梵语,pitri;波斯语,padar;希腊语,πατ?ρα?;拉丁语,pater;德语,Vater)。
(4) 这座金字塔占地13英亩,高450英尺。根据希罗多德的说法,在建造大金字塔的20年间,胡夫动用了10万名劳动力。
(5) 我们对赫梯人所知甚少,只知道他们与埃及和亚述在几个世纪分享西亚的统治权。他们有一个文字系统,但是其关键部分至今还未被发现。
(6) 就像我们有两种字母形式,一种用于印刷而另一种用于书写,埃及人使用三种字母形式:象形文字,其图画和符号都是被仔细画就——是一般用于碑刻铭文的形式;僧侣书写体,一种象形文字的简化形式,适用于书写,大部分纸莎草手稿都是用僧侣书写体完成的;后来僧侣书写体又发展出一种更加简单的形式,希腊人称之为普通书写体(希腊语“Greeks demotic ”意为希腊民众,英文“the people”意为人民、民众,来源于希腊语“demos”意为人民、民众)。
(7) 古希腊人将被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环绕的土地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其字面意思是“河流之间的土地”。这个名称经常被不严谨地用于整个两河流域。
(8) 波斯人借鉴古巴比伦人的音节符号系统发展出了另一种纯粹的字母文字系统,他们的字母表由36个字母组成。
(9) 将7天设为一个星期是基于月相对朔望月的细分,即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10) 除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诸国。——译者注
(11) 空中花园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取悦他的妻子安美依迪丝而建造的,这位王妃厌倦了巴比伦平原的单调,思念她故乡米底王国的山景。空中花园很可能是以塔式庙宇的形式建造的,连续向上的一层层都用泥土覆盖,并种植了植物和树木来美化,这样来模拟一座山在培土而成的平台上向天空拔地而起的样子。
(12) 阿拉伯人在东方一度曾使闪米特人的势力短暂复兴,参见第11章。
(13) 古巴勒斯坦南部地区,包括今以色列南部及约旦西南部地区。
(14) 犹太人对有学识者的尊称。——译者注
(15) 西方经典中形容直布罗陀海峡两岸边耸立海岬。——译者注
(16) 可能是下面某一地区或全部地区:西班牙西北部,英国西南部(康沃尔郡),以及锡利群岛附近——可能就是古代的锡利群岛。
(17) 除了中文之外(参见第77条),我们今天使用的所有文字系统,以及衍生而来的文字系统,都脱胎于腓尼基人的字母系统。
(18) 除了印度人和中国人外,日本人是东亚文化圈第三个重要的民族,但是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史前时期的黑暗中出现,直到公元5世纪初,当文字从亚洲大陆被引入到日本的时候才崭露头角,他们的真实历史不在本章涵盖的历史时期之内。
(19) 印度南部未被征服的那些部落被称为德拉威人,他们保留了当地的语言。现在印度人口中有5400万人使用的是非雅利安语系的语言。
(20) 在后来的一个时期,婆罗门占据了最高等级。
(21) 公元1905年,慈禧太后下令,在未来的考试中,中国古代的经典应该被西方的科学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