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有个灭法国,国王许下罗天大愿,要杀满一万个和尚。后来,孙悟空半夜把国王、后妃,还有满朝文武的头发全给剃了。国王于是悔悟,不再杀和尚了,还把国号改为“钦法国”,意思就是尊重佛法的国家。这个故事,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和孙悟空师兄弟在玉华州给三个王子传艺的故事合二为一了;但在原著中,其实是两个故事。
灭法国国王为什么要杀和尚,作者借观音菩萨之口,说:“那国王前生那世里结下冤仇,今世里无端造罪。二年前许下一个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第八十四回)前世结下冤仇,今世无端造罪——这些话说得语焉不详。国王后来自己说“曾因僧谤了朕”,就是说因为和尚诽谤他。和尚为什么诽谤他?原著也没说。
灭法国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孙悟空在灭法国说了这么一句话:“虽是国王无道杀僧,却倒是个真天子,城头上有祥光喜气。”(同上)为什么灭法国国王杀和尚,却还是真天子呢?因为灭法国的故事,其实是在影射中国历史上的三武一宗。
请注意,“三武一宗”是四位皇帝的合称,说的是历史上三位谥号或者庙号里面带“武”字的皇帝,以及五代后周的世宗柴荣。前三位皇帝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以及唐武宗李炎。三武一宗有个共同点,就是打击佛家。他们为什么跟佛家过不去呢?
先讲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武帝灭佛,主要原因是佛教僧人纪律败坏,甚至参与谋反。当时有一个农民起义军领袖叫盖吴,在长安举兵造反。起义被平定以后,太武帝居然在长安的佛寺里搜出许多武器。这还没完,佛寺里还藏匿着大量珠宝;甚至还有很多密室,里面关着和尚们抓来的妇女。太武帝勃然大怒,马上下了一道诏书,杀光长安的和尚,还要毁掉天下佛像;今后再敢言佛者,一律满门抄斩!这就是第一次灭佛事件。
然后再讲北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是一个狠人,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可惜三十五岁就英年早逝了。他的孙子后来被自己的外公篡夺了皇位。这位外公名叫杨坚,也就是隋文帝。所以,隋朝其实是在北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说回宇文邕。宇文邕即位以后不久,就开了一次会,讨论儒家、道教、佛教之间的高下。讨论的结果是,宇文邕亲自认定,儒家高于道教,道教又高于佛教。有一些和尚还不太识相,当场表示抗议,说佛教至少要高于道教吧?宇文邕置之不理。又过了不到一年,他就下令捣毁佛像,焚烧佛经,让和尚、尼姑全部还俗。这就是第二次灭佛。这次灭佛一共毁掉了四万座佛寺,还俗的和尚、尼姑达到了三百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呢?三百万人,占北周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灭佛的结果是,北周国力大大增强,很快就灭掉了北方的另一个政权北齐,为后来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是唐武宗李炎,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位之前,佛家势力已经很大了。唐武宗却认为,佛寺容易滋生腐败,只有灭佛才能让尧舜的正道重现人间。于是,唐武宗下令:全国所有寺庙,全部拆毁;寺庙所有财产,全部没收;和尚、尼姑,全部还俗。唐武宗甚至还下令:寺庙里藏的佛像、佛钟,全部交给朝廷,拿来铸造铜钱;寺庙里所有铁器,全部交给地方政府,用来打造农具,然后发给农民。这就是第三次灭佛。这场运动,共拆毁寺庙四千六百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零五百人,没收土地数千万顷。于是唐朝呈现中兴之势。
最后就是周世宗柴荣。柴荣和前面三位有点儿不太一样,手段相对温和。他下令限制佛寺和和尚的数量,佛寺要经过官方认证,和尚要通过官方考核?——?不符合规定的寺庙要被取缔,没通过考核的和尚要还俗。同时,他还征用佛像,铸造铜钱,充实财政,为统一中国做准备。这些举措增强了后周的国力,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结束了五代的乱世。当时有僧人诅咒柴荣,说他会遭报应;柴荣说他做这些都是为了天下百姓,佛祖既然大慈大悲,那必然能谅解自己的做法。
以上就是三武一宗灭佛的来龙去脉。灭佛的原因,一是朝廷与佛教之间的冲突,二是和尚自己败坏戒律。
宋朝有一位宗颐禅师,作过这样一首诗:“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意思是说:老天爷让“三武”来收拾我们,把和尚都赶回家了。这是因为当年的和尚们不能自我约束,生活作风出了问题。
这种现象到了清朝仍然还存在。比如清朝初年,扬州城外就发生过和尚和道士之间的争端:一个和尚想要强占道士的道观,将其改成寺庙。这家道观里有一位道长,他的侄子是大文学家李渔。李渔听说这件事,就在这家道观写下了一副名联。上联是:“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下联是:“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谛,出我先师?”意思是:天下的名山,大部分都被和尚占了,你们也该留一两座山峰,给我们道士吧?世上的好话都被你们和尚说尽了,谁又知道真正的至理名言,出自我们先师老子的《道德经》呢?其实,这类现象,佛祖释迦牟尼早就预料到了。他说,佛法不是外道天魔能破得了的;能破佛法的,一定是后世那些不守清规、破坏戒律的和尚们。
我们再来看《西游记》。《西游记》也写了许多不守清规的和尚,比如为了私吞袈裟而火烧禅院的金池长老,还有镇海寺因为贪图白鼠精美色而被吃掉的和尚。灭法国国王其实就是在影射历史上的三武一宗,他们打击佛家,但这样做有利于江山社稷。所以孙悟空会说灭法国国王是个真天子,城头上有祥光喜气。《西游记》的格局是很大的,虽然主角是和尚,但并不一边倒地偏袒佛教。对历史上佛教的腐败现象,《西游记》也有无情的揭露。
至于后来灭法国为什么改名为钦法国,这其实是在说佛家的历史。经过三武一宗的打击,佛家在宋朝以后被纳入统治轨道,实现了制度规定下的有序发展。而且程朱理学开始兴起,在思想上也逐渐取代了佛学的地位。所以,宋朝以后,再未灭佛。灭法,也就转变为了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