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猪八戒的武器为啥是个钉耙?(1 / 1)

钉耙更像是农具,不太像兵器。当然,按照戏曲界的说法,十八般兵器里面是有耙子的。不过十八般兵器的最初版本里是没有耙子的。戏曲界引入耙子这种兵器,可能本来就跟猪八戒有关。历史上把耙子当兵器的人,有点儿名气的只有戚继光,他发明的打倭寇的鸳鸯阵,里面就有人专门用耙子。这种耙子学名叫“镋钯”,形状像马叉,上面有利刃,刃下横两股,向上弯。镋钯的功能不是直接造成伤害,而是阻止敌人前进,然后其他人趁机用长矛去攻击敌人。

总之,钉耙就算是兵器,也是一种比较冷门儿的兵器。猪八戒是《西游记》的主角之一,为什么要用这么冷门儿的兵器呢?

这就要说到猪八戒钉耙的实际功能了。在《西游记》原著里,钉耙的全名叫“上宝沁金耙”,有的版本又叫“上宝逊金耙”。打造钉耙的人很有来头——太上老君亲自打造。原著里面说:“此是锻炼神冰铁,磨琢成工光皎洁。老君自己动钤锤,荧惑亲身添炭屑。”(第十九回)太上老君打造钉耙,是送给猪八戒的吗?并不是,他打好以后送给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拿去做什么呢?原著里说是:“名为上宝逊金钯,进与玉皇镇丹阙。”(同上)所谓“镇丹阙”,就是放在宫廷里当礼器。用钉耙当礼器,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古代有重农的传统,钉耙是农具,可以体现重农的观念。毕竟《西游记》里其实就是照着人间帝王的样子去写玉皇大帝的。

玉皇大帝后来又把钉耙转送给了猪八戒的前身天蓬元帅,而且本来也并不是给他当兵器用。原文是:“因我修成大罗仙,为吾养就长生客。敕封元帅号天蓬,钦赐钉耙为御节。”(同上)就是说,玉帝把钉耙送给天蓬元帅当御节。什么叫“御节”?就是御赐符节,古代皇帝给臣子的一种凭证,这个凭证可以代表皇帝的意志。比如虎符,就是一种御节。汉朝苏武牧羊的故事里面,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臣,手里一直拿着一根节杖,始终没有抛弃。这个节杖也属于御节。

所以,钉耙即使在天蓬元帅手上,原本也并不是兵器,而是一种权力的凭证。那天蓬元帅用什么兵器呢?原著里面,观音菩萨刚遇到猪八戒的时候,他除了有钉耙,还背着一张弓。原文是:“手执钉耙龙探爪,腰挎弯弓月半轮。”(第八回)这个弯弓,有可能是天蓬元帅的主要武器。因为天蓬元帅主管天河水军,水上作战,弓箭比较好用。《三国演义》里面,周瑜就问过诸葛亮:“水上作战,什么兵器最好用?”诸葛亮说,应该用弓箭。于是周瑜说:“那你就给我造十万支箭吧。”于是就有了草船借箭的故事。所以,天蓬元帅用弓箭,合情合理。至于钉耙,它先是礼器,再是御节,最后才变成兵器。而且它本来可能只是猪八戒的辅助武器,作为首要武器的弓箭后来写着写着就没了。这可能是因为作者觉得,一头猪挥舞着钉耙,看上去更有文学性吧。

这里顺便再聊聊,猪八戒的钉耙有多重。这个原著里明确说了,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和沙和尚的降妖宝杖都是5048斤,原著里管这个叫“一藏之数”。什么是一藏之数,后面再讲。《西游记》里面,5048这个数字多次出现。唐僧从西天取回的经文,一共是5048卷。原著里,如来佛祖说,他那里有佛法三藏,但怕东土之人看不懂。于是如来佛祖让人从各类经文中给他们挑选了一些,让唐僧带回去。而佛祖的三藏之数是多少呢?共计35部,15?144卷,刚好就是5048乘以3。

这还不算完,就连唐僧师徒取经的时间,也是5048天。原著里说,唐僧师徒拿到经书,离开以后,观音菩萨算了一下,说取经一共花了5040天,还差8天才满一藏之数。如来佛祖听到以后,让八大金刚赶紧去护送唐僧师徒,确保他们在8天内送完经书并回来,凑齐5048天。

回东土期间,唐僧师徒还经历了最后一难,这里先按下不表。且说唐僧师徒落地以后见了唐太宗,唐太宗很惊喜,各种安排接待,然后给唐僧专门安排了一场法会,让唐僧上台讲经。结果唐僧上台,清了清嗓子,刚要开口说话时,就听到半空中八大金刚高喊,让他们赶紧回西天去。于是,唐僧把手中经书丢下,就和他们飞走了。注意,原著在这里就是用了个“丢”字,是不是很传神?成佛要紧!

所以,九齿钉耙和降妖宝杖的重量、唐僧取回经文的数量,甚至取经的时间,都是一藏之数:5048。一藏之数为什么是5048?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揭晓一下答案。你可能以为这是什么神秘数字,其实说破了也很简单。唐玄宗时期对汉文的《大藏经》进行过整理,一共是5048卷。所谓《大藏经》,又叫“一切经”,就是佛教所有典籍的总和。于是,5048就变成了“一藏之数”。

后来,《大藏经》不断有经卷失传,又不断有新的经卷补充进来。但民间仍然习惯说一藏之数就是5048。北宋初期又开始重新整理《大藏经》,历经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代皇帝,最终整理完成。因为是从宋太祖开宝年间开始整理的,所以整理的成果又叫《开宝藏》。开宝藏有多少卷呢?也是5048卷。这是北宋朝廷故意为之,因为一藏之数它就是5048。

所以,5048这个数字并没有什么神秘力量,它就是偶然造成的习惯。但在历史上,习惯往往是最有力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