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第二学习空间”中的远端学生状况(1 / 1)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女生多于男生,汉族学生多于少数民族学生

从参加全日制远程教学学生的性别来看,58.0%是女生,42.0%是男生;从所属民族来看,65.2%是汉族学生,34.2%是少数民族学生,汉族学生几乎是少数民族学生的两倍。不过,从学校层面来看,汉族学生占多数的学校与少数民族学生占多数的学校的数量大体相当。(见表4-1)这说明,在参加全日制远程教学的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多数的学校学生总人数较少,而且有的学校只有几百名学生。这与县城里动辄学生达几千人的学校形成鲜明对比。

表4-1 全日制远程教学学校中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占比情况

(二)学生基本具备利用手机学习的条件

调查显示,66.6%的学生拥有可以上网的手机;没有手机的学生仅占25.3%。(见图4-1)这说明网校学生基本具备了利用手机学习的条件。

图4-1 学生拥有手机及上网情况

二、大多数学生能够看清屏幕上的教学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78.5%的学生表示上课能够看清屏幕上的教学内容;11.4%左右的学生表示看不清。(见图4-2)在实地调查中发现,边远、民族地区直播班存在大班额情况,通常直播班班额达到五六十人,有的甚至达到七八十人。这种状况下,坐在后排的学生在观看大屏幕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图4-2 学生上课能否看清屏幕上的教学内容的情况

三、大多数学生喜欢全日制远程教学学习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78.6%的学生表示喜欢全日制远程教学学习方式。其中,比较喜欢的占56.0%;非常喜欢的占22.6%。此外,不太喜欢的占3.0%;非常不喜欢的只占1.6%。(见图4-3)这表明全日制远程教学已经得到边远、民族地区学校学生的认可。

图4-3 学生接受全日制远程教学学习方式的情况

四、学生学习成绩呈现正态分布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10.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优秀;29.5%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良好;44.5%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一般;15.5%认为自己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基本呈现正态分布状况。(见图4-4)

图4-4 学生学习成绩分布状况

五、大多数学生心态积极向上,但处于焦虑状态的学生也较多

调查结果显示,49.5%的学生认为直播学习是一件积极有意义的事;32.1%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愿望和热情;19.6%的学生感到精力充沛;15.0%的学生表示学习时忘记了身边的一切。但是,也有高达46.9%的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感到焦虑;31.9%的学生感到精力耗竭;22.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逐渐消失;8.6%的学生对同学冷漠疏远;5.1%的学生甚至对学业不抱希望了;2.1%的学生为其他情况。(见图4-5)

图4-5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态情况

六、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压力较大

(一)大多数学生反映学习压力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55.9%的学生反映学习压力比较大;25.4%的学生认为压力非常大;而反映压力不太大或没有压力的只占10.0%。这反映出全日制远程教学对于近80%的学生来说压力较大。(见图4-6)

图4-6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压力情况

(二)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较大的原因

远端学生同成都七中学生相比,一般存在着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不够好、意志力薄弱等问题。全日制远程教学追求“三高一大”(高起点、高难度、高速度、大容量)的教学特点,往往会造成远端学生负担过重、无法跟上学习进度,特别是“同时考试”更是让远端学生受到较大考验。他们的卷面分数往往偏低,由此对学习产生焦虑、畏难情绪,感到压力过大,对考试感到紧张。少数学生甚至会厌学。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压力较大的原因主要来自8个方面:①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占54.9%;②总是完不成学习任务,占53.8%;③学习方法不好,占47.7%;④学习成绩不理想,占47.5%;⑤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完全进入学习状态,占44.9%;⑥学习习惯不好,占39.1%;⑦担心跟不上教学进度,占38.4%;⑧与成都七中直播班学生相比学习成绩差距越来越大,占35.1%。还有17.3%的学生持其他意见,此处不再详述。(见图4-7)

图4-7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压力大的原因

学生选择的压力原因,主要是远端学生自身素质与名校学生存在明显差距,这恰恰是远端学生需要刻苦学习、努力追赶的地方。

(三)教师认为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原因

调查显示,教师认为直播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学生自身素质欠佳。高达71.0%的教师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51.7%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习惯不好;39.1%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方法不好。第二,学生不太适应全日制远程教学模式。53.1%的教师认为学生总是完不成学习任务;40.1%的教师认为学生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完全进入学习状态;21.7%的教师认为学生不适应全日制远程教学的学习方式。第三,心理原因。47.3%的教师认为与成都七中学生相比,直播班学生学习成绩差距越来越大,由此感到焦虑;29.5%的教师认为学生担心跟不上教学进度。第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26.6%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还有2.0%的教师认为有其他原因。(见图4-8)

图4-8 教师认为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原因

从上述分析来看,教师认为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原因与学生自己的认识情况大体相当。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全日制远程教学,远端学校一般会在远端学生刚入学不久,以成都七中“学习方法四十条”为蓝本,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和探讨。同时,远端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心理压力、不良情绪等进行个别谈心,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从而消除不良影响。这些措施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七、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学习任务比普通班学生多

调查结果显示,近9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任务比普通班学生多。其中,29.9%的学生认为增加了50%左右;25.1%的学生认为增加了30%左右;只有3.4%的学生认为没有增加。(见图4-9)

图4-9 直播班学生比普通班学生的学习任务的增加情况

至于学习任务增加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后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和预习功课花费时间较多。调查结果显示,43.7%的学生反映他们课后复习和预习教学内容需要花费1~3小时;28.2%的学生认为需要花费3~5小时;14.2%的学生认为需要花费5小时以上。(见图4-10)

图4-10 学生课后复习与预习需要花费的时间情况

总体而言,全日制远程教学会增加远端学生的负担,这与远端学生的素质以及成都七中采用“高容量、高速度、高深度”的教学模式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有学生反映,这种学习任务量的增加还与“双师”在配合上存在一定问题有关。例如,成都七中教师布置了作业,但本校教师往往也布置作业,这样双份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八、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通常有三种解决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主要会采取三种方式:67.2%的学生会选择找本校教师;66.1%的学生会找本校同学;60.0%的学生会自己看书解决。而找成都七中直播班教师和同学、找父母、请家教、上校外辅导班等的学生非常少。(见图4-11)

图4-11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寻找解决途径的情况

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方面,本校教师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68.6%的学生认为本校教师对他们的学习帮助较大;只有12.0%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帮助。(见图4-12)这反映出在全日制远程教学中,前端教师和学生对于远端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的帮助几乎是零。这也说明,未来在前端与远端师生之间建立沟通渠道,实现前端师生对远端师生的指导和帮助还是有很大潜力的。

图4-12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本校教师对学生的帮助情况

九、学生适应全日制远程教学通常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一般情况下,远端学生适应全日制远程教学都会经历新奇(1~2个月)、迷茫(3~6个月)、逐渐适应(6~8个月)和得心应手(10个月左右)四个阶段。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这一观点表示比较赞成和非常赞成的学生占61.6%;不太赞成和非常不赞成的占16.3%;认为说不好的学生占22.1%。(见图4-13)

图4-13 学生对适应全日制远程教学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的赞成情况

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初级中学的一位学生在参加全日制远程教学中感悟道:“我很庆幸自己在学校直播班学习。刚进直播班时,我感到压力很大。同学们个个都很优秀,对学习铆足了劲。刚开始,视频里的教师讲课节奏很快,前端学校的学生反应和接受得也特别快,教师留的作业也多。我们班许多同学都很着急。在教师的辅导和引导下,我们渐渐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变得轻松自如、有效率了。初一学年第一次参加直播班考试,我们班取得了全州第二名、全省第十三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