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研究方法(1 / 1)

7.3.1 样本

本部分研究二的样本和研究一企业动态能力结构维度研究的样本一样,主要取自上海、杭州、南京、开封、新乡以及北京等地的企业,以这些企业作为实证的分析对象。通过对这些作为样本企业情况的了解,研究企业动态能力的绩效机制,最终在其他具有类似情况的国家和地区对研究结论进行推广。问卷发放采用访谈发放、邮寄方法、网络在线问卷方法和电子邮件发放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保证样本数量能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发放时间为2009年8月至2009年11月,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180份,剔除不合格的18份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62份,有效回收率为32.4%。

问卷由在复旦大学进修EMBA和MBA学位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和河南大学进修MBA学位的企业中、高层人员以及作者借助个人与学习团队的人际网络所覆盖的企业高层人员填写。我们在发放调查问卷时,要求答题人以匿名的方式填写。同时,问卷填写人来源的多元性也确保能够有效减少数据搜集时的系统误差,从而保证数据可靠性与真实性。此外,在本部分研究中也不存在应答偏差的问题。

7.3.2 数据同源偏差检验

由于在问卷调查时,所有问项在均由同一填写者填写的情况下,就会容易出现同源偏差(Common Method Variance, CMV)的问题。消除的一类方法是在研究前尽可能使用提高事前预防的措施,本部分研究使用了答卷者信息隐匿法和选项重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作用。

检测同源偏差的常见方法是潘德斯科夫和奥甘(Podsakoff & Organ,1986)建议的哈曼(Harman)单因子检测方法:问卷所有条目一起做因子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分,反映了CMV的量。在本部分中,也采用这个做法。问卷所有条目一起做因子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分,占到的载荷量是43.232%,并没有占到多数,所以同源偏差并不严重。因此,通过哈曼单因子检测方法,我们综合控制了同源偏差问题,保证本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同源偏差基本不会影响研究结论。

7.3.3 研究测量

本部分调查问卷的测量项目基于李克特量表法进行设计,即问题由针对某种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组成(李怀祖,2004),所有指标均采用6级打分法。

企业动态能力从机会识别能力、整合重构能力、技术柔性能力和组织柔性能力等能力要素来衡量,共18个测量项目。其中,机会识别能力从“产业规律认知”、“提前应对环境变化”、“与顾客互动”、“与竞争者互动”和“与供应商和经销商等利益相关者互动”五个方面测量;整合重构能力从“政策与制度支持创新”、“创新型企业文化”、“奖励员工创新与变革”、“员工创造力”和“员工冒险和首创精神”来测量。技术柔性从“现有技术和现有产品线、现有产品、现有顾客的匹配度”以及“技术的模块化程度”四个方面测量;组织柔性从“工作的灵活性”、“工作模式自由度”、“沟通渠道畅通与否”、“战略转变速度的相对程度”四个方面来测量。

双元式创新主要参考Jansen,Van Den Bosch和Volberda(2006)的研究,从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两个要素来衡量,共14个测量项目。

企业绩效主要参考Li and Atuahene-Gima (2001),Matsuno, Mentzer, and ??zsomer(2002),Narver and Slater(1990),Wu(2010)的研究,从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两个方面来衡量,共9个测量项目。其中,短期财务绩效从投资回报率、资产回报率、销售回报率、利润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五个方面来衡量;长期竞争优势从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内部运营效率、客户对产品(服务)价值的评价以及创新的速度四个方面衡量。要求问卷填写者从以上九个方面评价本公司近三年来企业绩效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所在地分为长三角地区、京津唐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五个地区。

公司性质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四种企业类型。

公司年龄按5年及以下、6~10年、11~15年、16~20年、21年及以上五个阶段来划分。

公司规模按50人及以下、51~100人、101~500人、501~1000人、1001人及以上五个范围来划分。

公司主要业务所属产业类型按高科技、传统制造、建筑与房产、商贸和服务以及其他等范围来划分。其中高科技是指计算机、软件、网络、电信、通信、电子、生物制药、高分子、化工等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传统制造是指机械、设备、仪表、纺织、建材等科技含量低的产业;商贸和服务是指运输、仓储、金融、保险、创意、娱乐、会务、会展、旅游、餐饮、教育等。

公司战略类型。本研究的公司战略类型主要分为探索型策略(运用此种策略的企业,总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开发新的产品和市场)、防御型策略(运用此种策略的企业,主要在寻求成本控制和稳定,产品市场范围较窄,且不积极寻求新的机会,大多集中全力在现有市场区域)、分析型策略(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既追求在核心市场维持稳定的地位,又希望透过新产品开发,寻求新的市场机会)、以及反应型策略(运用此种策略的企业,通常只是因应外界环境压力才做出相应行动)。由于公司实施的战略类型为多值名义级变量,需要把它转化为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来处理。本研究根据马庆国(2005)的建议,将公司战略类型变量转为为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进行处理。因为公司战略类型变量有四个取值,分别为探索型策略、防御型策略、分析型策略和反应型策略,这时需要设置三列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以D1,D2,D3来表示。因为四分类变量如果设置四个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解释变量之间就会出现完全线性相关的问题。具体设置如下:当公司战略类型为探索型策略时,D1=1,同时D2= D3=0;当公司战略类型为防御型策略时,D1=0,同时D2=1且D3=0;当公司战略类型为分析型策略策略时,D1=0,同时D2=0且D3=1;当公司战略类型为反应型策略时,D1=0,同时D2= D3=0。

7.3.4 统计方法

对回收的有效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AMOS18.0统计软件包以及SmartPLS2.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主要分析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建模。其中,SPSS16.0统计软件包主要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功能;AMOS18.0统计软件包主要被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功能,能够比较若干模型之间的优劣,以及对测量量表的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进行分析;SmartPLS2.0 M3统计软件包主要被用于结构方程建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