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1 / 1)

一、运动损伤的急救

急救是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处理。其目的是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受到伤害。减轻伤员的痛苦,预防并发症。急救时必须救命在先,在急救场要注意预防休克,若发生休克,必须先采取抗休克措施。当伤员因骨折、关节脱位、严重软组织损伤或其他器官损伤而大出血时,必须同时采取止血措施。急救时要做到迅速、准确、有效,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

(一)昏迷

健身锻炼中,当发生严重的头部外伤、心肌梗塞、中风、休克等事故时可导致神智昏迷,甚至出现呼吸或心跳骤然停止等症状。发现意识障碍时除打120急救外,同时还应采取下列措施:

1.处理

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先将病人抬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解开病人的衣领和裤带,以免妨碍呼吸。但是,如果天气冷,则要注意防止病人着凉。身体宜转向一侧,检查病人口里有无假牙、血块、黏液和其他妨碍呼吸的东西,如有要取出来。按下人中等穴位,同时注意观察呼吸、心跳,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则宜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

2.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

呼吸停止和心跳停止可以单独或同时发生。呼吸停止但心跳尚未停止的患者,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并注意心脏工作情况;心跳停止而呼吸未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注意呼吸道是否畅通;两者都停止的患者,若是“假死”,应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同时进行。

(1)口对口的人口呼吸法:首先清除患者口中的分泌物或呕吐物,松开衣领、裤带和胸腹部的衣服,并及时将患者仰卧,头部稍后仰,托起下颌,捏住鼻孔,轻压住喉部以压闭食道、防止空气进入胃部,然后急救者深吸一口气迅速吹入患者口中,吹气后将捏鼻子的手松开。如此反复进行,每次吹800~1200mL气体,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6~18次,直至患者自主呼吸为止。

(2)心脏外按压法:将患者仰卧在木板或平地上,急救者两手上下重叠,用掌根置于胸骨下半部,肘关节伸直,借助于自身体重和肩臂部力量,适度用力压,将胸壁下压3~4cm为度,随即放松,胸壁将自然回弹。如此反复进行。成人每分钟按压60~80次,直至恢复自主以及心脏跳动为止。小儿用单手按压(下陷2~2.5cm),每分钟100次左右。按压时,速度要均匀,用力适当,不可太猛,不能性急,要有耐心,一直坚持到患者苏醒或医生到来。

如果患者呼吸、心跳皆停止,又仅有一人在场,则此时既要做人工呼吸又要做心脏按压,那么可做心脏按压7~8次,然后做人工呼吸一次,如此反复。

(二)出血

因为健康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7%~8%。总血量可达5000~6000mL。若急性血流量超过800~1000mL,往往会引起全身无力、头晕、口渴、面色苍白、呼吸浅速、脉搏快弱、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甚至引起心跳停止。因此,一定要重视止血。止血方法如下:

1.肢高抬法

把出血的肢体高抬超过心脏水平部位,这样可以降低出血部位和血压,以减少出血。

2.压迫法

常用于动脉出血、血液喷出来的情况,方法是用手指按压出血部位的近心端,动脉行走中最容易被压住的部位,以切断血流渠道。

前额头:用手指压住耳根前约一横指处跳动的血管即可。

前臂:用手指压上臂内侧跳动的血管。

手指:用手压住手指两侧即可。

小腿:用拳头压膝后窝中央。

脚背:用手指压脚背横纹中央跳动的脉搏即可。

3.包扎法

包扎有保护创口、预防和减少感染、减轻疼痛和压迫止血的作用。对于一般外伤,流血时可采用此方法。包扎时先要用酒精进行消毒,擦去伤口周围的污垢,然后用2.5%的碘酒清洗伤口周围。若伤口很脏,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包扎时动作要柔和熟练,包扎的松紧度要适中,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包扎的作用。

(三)骨折

在健身锻炼中,身体某部位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部力量的撞击时,可造成骨折。常见的骨折有肱骨骨折、尺骨或桡骨骨折、手指骨折、小腿骨折、肋骨骨折等。骨折后患者会出现肿胀,疼痛难受,肢体失去正常功能,肌肉产生**,骨折部位可见畸形,严重时还伴有出血或神经损伤,乃至于发生休克等现象。

处理骨折时,切勿随意移动肢体,应先用夹板或绷带固定伤肢。注意夹板一定要固定牢固,否则在转送途中,不仅会使骨折处附近的组织或脏器、神经、血管受到创伤,还会使皮肤组织受到破坏。骨折时,如有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包扎伤口,再固定骨折,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骨折有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闭合性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开放性骨折处附近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

(四)关节脱位

在锻炼过程中,因受外力作用,使关节脱出,称之为脱位。脱位后常出现畸形,即刻发生剧烈的疼痛和明显的压痛,关节周围明显肿胀,关节功能丧失,有时还发生肌肉**,严重时还会出现休克。

出现关节脱位后,先用夹板或三角巾固定伤肢,并尽快送医院治疗。若没有整复技术和经验,切不可随意做复位动作,以免加重伤情。

脱位有半脱位和完全性脱位。半脱位是指关节面部分错位;完全性脱位是关节面完全脱离原来的位置。用X光检查对明确脱位的程度、方向及闭合症有重要的作用。

二、运动损伤的处理

(一)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

常用的一般处理方法有: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人体或高于人体体温的物理因子刺激,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具有止血镇痛防止或减轻肿胀的作用,常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热疗包括热敷、红外线照射等,此法能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具有消肿、缓解**、减少粘连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1.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擦伤、撕裂伤和刺伤。

(1)擦伤

擦伤是皮肤受外力摩擦所致,创口浅、面积小的擦伤无须包扎待干后即可。对于伤口较脏的擦伤可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洗净伤口,必要时用小毛刷将异物刷去,伤口用过氧化氢消毒,并撒些消炎粉,伤口周围用酒精消毒、杀菌,再用消毒的敷料覆盖伤口面进行包扎。

(2)刺伤

伤口往往较深较小,如果伤口较脏时,宜先清洗伤口,随后包扎。此外还需要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以防破伤风。

(3)撕裂伤

撕裂伤中,以头面部皮肤多见,例如,篮球运动中眉际因撞击撕裂等,如撕裂伤口较小,经消毒处理后用创可贴即可。若伤口较大,则需止血,缝合伤口,如伤情和污染较重时,应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2.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根据其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特点是:皮肤黏膜完整;损伤局部组织出血、渗出、肿胀等。在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发生后,先要检查有无合并伤,如:腹部挫伤后是否合并有脉搏细弱,脸色苍白;肌肉挫伤后有无断裂,有无局部功能丧失;头部挫伤后有无昏迷现象等。如有应及时到医院就治。若并不严重,则可自行处理,方法如下:

(1)冷敷一般先用冷敷,然后加压包扎并高抬伤肢。冷敷时一般可用冰袋放于患处,时间可在20~60分钟不等。这种方法应在伤后立即使用,有止血、制动、镇痛、防肿和减轻炎症的作用。冷敷之后,要用适当厚度的棉花或海绵置于伤部,立即用绷带稍加压进行包扎,抬高伤肢,局部休息。

对于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凡是患处出现局部发热或红肿皆可进行冷敷。但仅有疼痛时则不能使用。冷敷时一般可将毛巾放入冷水后捞出、拧干或用冰袋放在患处,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如用冰袋则应先包扎。

(2)热敷24~48小时以后打开包扎,可进行局部热敷、针灸、按摩、外敷中药,以活血化淤。24~48小时后,伤部的淤血正在被吸收,坏死组织逐渐被消除,损伤组织在恢复,肉芽组织在形成,但仍有淤血、肿胀和功能障碍。处理的原则是改善伤部的血液、淋巴循环,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促进坏死组织的清除、再生和修复。

热敷对于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一般任何时间都可以用。但伤口有红肿发热时则应先冷敷,1小时之后再进行热敷。热敷可用热毛巾拧干或热水袋放于患处5~10分钟。早晚各1次。

(二)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由于对健身锻炼科学性的认识不足,运动不合理,常会发生各种运动性疾病。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运动性疾病。

1.运动中腹痛

腹痛由多种原因引起,时常在运动中或运动结束时发生。这种由运动直接引起的腹痛称为运动中腹痛。引起运动中腹痛的原因大致分三类:一是腹腔内疾患;二是腹腔外疾患;三是与运动有关的运动性腹痛。

(1)原因和症状

运动中腹痛的发生与运动有直接关系。疼痛程度与运动量大小、运动强度密切相关。如运动前缺乏准备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强度、速度增加过大、过快,心脏机能的惰性没有消除。内脏器官的功能一时还未提高到应有的活动水平,导致发生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肝脾瘀血性肿大,使肝脾被膜张力增加产生腹痛。又如运动呼吸与动作节奏失调,呼吸过急或过浅使呼吸肌收缩紊乱;饭后不久运动,运动前饮食有问题(如过多地吃豆类、薯类、韭菜等),导致胃膨胀或肠蠕动过多;空腹时运动,胃酸及冷空气刺激胃部等,都会引起腹痛。

(2)处理

若运动中出现腹痛,则可适当减慢速度,及时调整呼吸节奏,加深呼吸,同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跑一段,做几次深呼吸,可以缓解疼痛。如疼痛仍不减轻,应停止运动或揉按内关、足三里、大肠俞等穴位或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3)预防

在训练或比赛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各内脏器官能尽快适应运动的需要,开始时不要跑得太快,应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逐步加快速度,运动前要特别注意进食的时间,进食的种类和进食的量,进食时间应在活动前两个小时以上,进食的种类应为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易产气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比赛前的一餐不要吃得多,一般吃七八成饱为宜。此外清除残留肠道中的粪便是防止腹痛的有效手段。时间证明,赛前灌肠是防止腹痛行之有效的方法。

加强身体的全面训练可以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因此也是预防运动性腹痛的重要手段。如果腹痛是由于肝脏、胃肠等疾患引起的,那么应停止训练或比赛,做彻底的检查和治疗。

2.运动中肌肉**

肌肉**是肌肉不自主地强直性收缩,变得坚硬。运动中容易发生**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

(1)原因和症状

在健身过程中,肌肉受到强烈的冷刺激时,易发生肌肉**,特别是在游泳或冬季户外锻炼时最易发生;准备活动缺乏或肌肉强直性收缩,也常发生肌肉**;夏天由于大量出汗,体内盐量过低,也易引起肌肉**。

(2)处理

对**的肌肉做反方向牵引,力量要柔和,不能突然用力过猛。同时配合局部按摩、点穴。各部位肌肉**,可以找相对应的穴位,进行穴位刺激。也可热敷**肌肉,使**缓解或消除。

(3)预防

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对时常发生**的部位运动前应重点按摩;夏季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时,应注意补水;冬季运动时应注意保暖;疲劳和饥饿时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3.低血糖症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浓度是相对恒定的,一般维持在80~120mg/100mL之间,当血糖浓度低于55mg/100mL时称为低血糖。

(1)原因和症状

运动性低血糖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长时间地剧烈运动时,体内血液中葡萄糖大量消耗,使大脑皮层调节物质代谢的机能紊乱以及胰岛素的增加而引起的赛前饥饿,情绪过分紧张或身体机能状况不佳时参加比赛也容易引起低血糖症。当低血糖出现时,轻者有较强的饥饿感,疲乏无力、心慌、头昏、面色苍白和出虚汗等。较重者出现神志模糊、言语不清或精神错乱,有的甚至昏倒。检查时脉搏快而弱,呼吸短促,瞳孔散光,若验血,血糖可降至50mg/100mL以下。

(2)处理

轻微低血糖患者应平卧休息,及时补充糖,口服糖水或含糖的半流质食物,症状短时间内便可消除。症状重者或出现昏迷现象者,应迅速地静脉注射40~100mL50%的葡萄糖,可消除低血糖症状。

(3)预防

对于缺乏运动或饥饿者,不能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4.运动性贫血

贫血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量和红细胞面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正常人的血红蛋白量为:男性12~16g/100mL,女性11~15g/100mL。判断运动性贫血的标准为: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g/100mL,女性低于10.5g/100mL,14岁以下的少年低于12g/100mL。

(1)原因及症状

运动性贫血的主要症状有:乏力、倦怠、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在安静状态下以上症状很少出现,一般在运动负荷加大时症状表现明显。最常见的是面色苍白、嘴唇发紫。

(2)处理

轻度贫血(即男性为12~10g/100mL,女性为11~9g/100mL)时,可边治疗边训练,如果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0g/100mL,女性低于9g/100mL,则应停止训练,进行治疗。

(3)预防

运动中应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原则,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5.过度紧张

(1)原因

马拉松运动员过度紧张的现象在比赛中是屡见不鲜的,它是由于运动员训练水平低下,运动量一时过大,比赛经验不足,身体状况不佳及患病初愈等情况下参加比赛造成的。

马拉松运动员过度紧张的情况经常发生在比赛途中或比赛终点,其征象为脸色苍白、脉搏快而弱、血压降低、头晕、头痛,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右季肋部及心前区疼痛,甚至昏厥等现象。

(2)措施

一旦发现运动员过度紧张,可使患者平卧休息、保暖、服糖水。个别重者可针刺人中穴及进行人工呼吸,静脉注射25%~50%的葡萄糖溶液。

(3)预防

对过度紧张的预防,主要是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提高训练水平,特别要注意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运动员患病或机能状况不佳时不要参加比赛,在比赛中要注意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在赛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6.运动性血尿

在马拉松训练或比赛后,有些运动员可能出现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但运动员的自我感觉良好,无其他症状,各项肾脏功能检查、血液化验及X光检查均为正常,绝大部分运动员出现血尿的持续时间短,一般在24小时内均恢复正常,最迟在36小时内恢复正常。

(1)原因

发生运动性血尿可能是因为在坚硬的马路上跑步,使肾脏长时间震动,导致红血球从肾小球中渗出引起的,运动员在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腰部猛烈屈伸,也易造成肾脏被挤压及肾血管被牵扯、扭曲,使肾脏静脉压力增高,造成红血球从肾小球中渗出,引起运动性血尿。

(2)措施

一旦出现运动性血尿,首先应减小运动量,症状能随之逐渐减轻,以至消失。如减小运动量后仍不消失,那就应该停止训练,进行必要的治疗。西药可注射安络血、止血敏、三磷酸腺苷、辅酶A和维生素B12,口服维生素C、K等,中药可注射牛西西,或服用清热利湿、补血凉血为主的药物。

特别应注意区别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血尿和运动性血尿,以免延误治疗。

7.运动性蛋白尿

在剧烈的马拉松训练或比赛后,运动员尿中出现大量的尿蛋白,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目前对于运动性蛋白尿的原因还未有统一全面的答案,近年来世界上有人认为蛋白尿的出现,其重要原因是运动时肾血管缩小,从而引起血液流动停滞,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增高,从而使蛋白质在肾小球膜被滤过。

过去一直认为运动性蛋白尿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健康无碍,也不影响运动训练。近年来国外有人对运动性蛋白尿进行了追踪观察及肾脏检查,发现其中有40%的运动员的主观感觉较差,同时还有某些疾病及过度疲劳的征象,因此认为运动性蛋白尿不能传统地认为是生理性的。

运动后出现蛋白尿时,其尿蛋白的数量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运动量大小及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时的紧张程度有关。

思考题

1.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哪些?

2.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参考文献

1.罗兴华,主编.科学健身新概念[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2.姚鑫,主编.健康教育[M].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2001.

3.季成叶,主编.体质自我评价和健康运动处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4.冉强辉.室内健身健美200问[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