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的话题略显凄寂了,下面换个稍微明朗轻松点的内容。《民谣觉书》①中写到过,大阪的民谣研究者井野边先生曾来拜访过我,极力向我陈述他的主张,他认为“追分节”②的起源地是在西国③。针对此说我们似乎可以举出几个例子出来。其中一例是,据说在奈良县东南部的宇陀、吉野两郡的山间,井野边搜集到了乐谱。当时刚听到时,我会觉得很稀奇,但若干年后,我从岩手县的佐佐木喜善先生那儿也听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据说他在丧失爱女的深深悲痛中,连续三次梦见了女儿。第一次是在三。十日祭①的前夜,在岩石耸立的半山腰中见到了一个少女,走来走去似乎是在寻路。第二次是在四十日祭的前夜,在阳光耀眼的天空下,看到她孤身一人升向空中。佐佐木喜善记得这时可以听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追分节悠远的歌声,她合着调子一步一步离去。自此又过了几夜,佐佐木喜善梦到有如上次的美丽晴空下,在长长的桥上与亡女相逢。此时他发声询问:“你现在在哪里?”女儿回答说:“我现在在早地峰的山上。”紧接着,他就醒了。
佐佐木先生在讲完这个梦中故事之后,又向我叙说了如下经历:自此又过了几个月,他在秋田县南部的某个村落中听到盲眼巫女“idako”②的迎神歌时,发现其前半部分是和“追分节”完全一样的曲调。经过询问,佐佐木先生得知,这个地方的巫女有两个系统,其中信仰以羽黑山为宗的巫女,她们的歌总体上与“追分节”相近,据说这歌是在她们去亡灵所宿之所“灵山”迎魂时咏唱的。“追分节”顾名思义,原本可能是在信浓追分地区流传的碓冰岭③西麓的追马歌,后来流传到越后海港,进而逐渐发展成北海地区的船歌。如此说来,在南大和①的灵山周围,旋律与传达羽黑山古老信仰的巫女之歌相同,由此可以推测出它们之间的接点,即自相信我们的远古祖灵经常在高山山顶上停留的时代起,家家户户唱的歌词虽全然不同,但曲调大体一致,这个大概就是巫女传播的作用,其扩散可能已经延至日本一半的区域。这个曲子更进一步告知居家的人们在卯月八日的登山之日招请祖灵降临,其带来的感情上的效果与我们听到童谣《迎神火送神火》极其相似。这一点后来被某些专业人士利用也是可能的。
只要有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就不会认为这些事实是毫无根据的臆测。虽然世事变迁,人们已经不再重视这个,但井野边先生家中还是保存了那些曲谱,散落在山形、秋田两县的羽黑巫女似乎也都快速忘却了那些迎神之歌。由此,我的有关民谣的搜集工作也制定了明确的计划,开始大步迈进。在对灵山周围其他类似的歌曲的调查过程中,说不定我会发现稍有不同的传说。
研究上述问题的意义绝非是出于猎奇或趣味,而是当我们在思考自己民族的未来走向和凝聚力这个重大问题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看清前人的足迹,揭示过去我们的先祖观念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