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产生了第二个疑问。虽然说是氏神,是否有数个不同姓氏的家系联合起来奉祀一个氏神呢?虽然名字是“氏神”,但是现在有不少人觉得其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语言是因时而变的,所以这种情况并非不存在,大多数村落的氏神的历史还是很明晰的,实际上又如甲信地方的“斋神”①那样,每一个“卷”祭祀各自的神,将其称为氏神的地方,在日本各地比比皆是。几个不同的“家神”,最后联合成一体,这种情况有很多是可以找到蛛丝马迹的。事实上,我想用“共同祭祀”来表述更恰当,也就是说,不同的家神在同一天、同一场所配享祭祀活动,以至于慢慢地,人们在感觉上认为家神是一个神。此外,产生这种现象的动因还有一个,就是人们想要让祭祀“变得更盛大更快乐”。
村中有两个以上家系的人,他们之间来往通婚等,也自然存在门第的等差。共同祭祀的场所,通常会选择那些地位高些的家,祭祀的时间一开始也会选择相互接近的日子。此外,也有大家商量占卜择地建社殿的情况,但相比于此,更多的还是已经拥有设施,能够举行近世风格的祭祀仪式。对其他的小的氏神,则临时搭建“假屋”①,或者在露天树立“币束”②,或者采用古老的、朴素简单的祭祀方式。不管怎么说,到这里算是一个转折点,以前的祭祀是对一个接一个的神的不断追加,继而转变为各家的“先祖棚”祭祀,两者的差别就变得显而易见了。
此外,人们认为现在的氏神不是“氏之神”的原因,是因为有“御社”之名,即八幡、北野、贺茂、春日等供奉国内的“大神”的“氏神社”,这样的为数众多的例子与真正意义上的氏神并无关联。这个现象应该如何解释呢?本来家庭的氏神,即同一族之间每年举行敬祭活动就已经存在了,不一定是在设置村落的共同神社的时候才开始的。以我的理解,我们的氏神原来和人更近,生前敬仰各自领域内的大神,有事时祈愿,平时也抱有崇敬信仰之心,也就是说,我们的氏神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尚且有限,不以广泛的国民的一般信仰作为后盾,就无法实现保佑子孙的理想,这是从其生前就感知到的结果。这可以说是我们日本民族固有的观念,至少可以说是遥远的上古的统一政策逐渐得以奏效的结果。近来的合祭,因为相互协调不够,毫无必要地一一列举神的名号,其实只要称“此处是某姓氏的祭礼的八幡神”,或是“某地的天神、稻荷神”,参加的是何人的“灵”,便非常明了了。不然,如此受万人共同敬拜的大神,是绝不会被称为“氏神”的。
很多氏神社,公认的祭主的家庭没落,或协助祭主的祭祀团体“座众”①解体了,就需要外边的神职人员来服务,这些人因为没有机会思考“镇守”②和“氏神”在起源上的区别,所以就只有日本中心的这个区域③。如今,我们确实是以与最初意义不同的方式使用着“氏神”这个语汇。不过,我的这本书的目的并非要订正这一点。这里只是想说明,人们为了严格地区分死秽等不洁之物,于是选择在屋外确定一处清净高洁之地,来完成祭祀先祖的仪式。如今国内的超过十万的神社,大多由此而起。这个和各家家里的“神龛”“祖灵棚”,应该是一个体系的产物。而“氏神社”是逐渐从家庭信仰中脱离出来,产生了更多需求的结果。这仅仅是我的一个推测,尚需证明。但是我确信今天这样的复杂的信仰的仪式活动,以及重复多样的设施,是逐渐变化的产物,而绝非是远古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