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体良是古罗马帝国的雄辩家、教育家。他出生于西班牙(当时属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埃布罗河上游加拉古里斯的一个小镇。其父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一位雄辩术教师,并在罗马兼任律师事务。因此,昆体良从小就来到罗马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后来又进入罗马文法学校学习。他的教师中有著名的文法课教师帕利门(Remius Palaemon)。帕利门是通过自学掌握了文法知识而获得自由的家生奴隶。[1]获得自由后,帕利门成为文法教师,也是位标准拉丁文法教科书的编撰者。昆体良之所以具有纯净的罗马语言修养是与他接受帕利门的教诲分不开的。离开文法学校后,他曾为当时罗马很有名气的雄辩术教师,著名的律师阿佛尔(Domitius Afer)担任助手。长达8年之久的律师助手生涯给昆体良提供了许多熟悉、了解雄辩术理论和实践的机会,能有幸聆听当时处于权势顶峰的政界要人的演说,这也为他此后独立从事雄辩术和律师事业奠定了基础。公元58年(一说59年),阿佛尔去世,正值罗马旷世暴君尼禄(Nero)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昆体良毅然离开罗马,返回故乡西班牙。在西班牙的10年时间里,他主要从事律师工作,在民众中已享有一定声誉,并取得显著业绩。公元68年,尼禄由于诛杀无辜,挥霍无度,耽于**乐,不务政事而内外交困,众叛亲离。各种社会势力起而反对其暴政,元老院宣布他为“祖国之敌”。尼禄在绝境中逃出罗马,自杀身亡。不久,元老院又宣布当时驻西班牙的副统帅,年已72岁的伽尔巴(Galba)继任皇帝。由于昆体良在政治上拥护罗马帝国制度,思想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学术上雄辩术造诣较高,因而得到当局的信任和赏识。同年年底,伽尔巴在走马上任时把昆体良也带回到了罗马。此时,又遇到一场争夺帝位的内战,半年之内,包括伽尔巴在内,3个皇帝在混战中被杀,原任罗马驻非洲总督的韦斯巴西安翦灭群雄,夺取皇位,创立了弗拉维王朝。韦斯巴西安是罗马帝国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时,他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整顿财政、经济,发展文化教育,重建被烧毁的卡皮托林神殿,修建可容纳数万名观众的半圆形大剧场等。为了让皇室及贵族子弟得到精深培养,韦斯巴西安皇帝于公元70年在罗马开设了由国库支付教师薪金的国立拉丁语修辞学校和希腊语修辞学校,这在罗马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创举。昆体良被委任为拉丁语修辞学校的公职教师,在这所修辞学校主持工作达20年之久,一直到公元90年退休。他前后历经弗拉维王朝的三代皇帝。[2]韦斯巴西安皇帝精明能干,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放纵。昆体良也竭力提倡敬重德行,恢复俭朴,规范优良的雄辩术风格。因此,在崇尚道德和俭朴方面,昆体良是完全迎合韦斯巴西安的主张的。昆体良还曾担任过多密善皇帝的两个外孙的家庭教师。由于深得君王及其子弟的赞赏,昆体良获得了多密善皇帝封赠的“执政官”称号。当时这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空衔,只作为荣誉和特权的象征而已。昆体良在雄辩术教育岗位上辛勤执教20年,他为人严谨、仁慈、豁达、睿智,感情真诚、热爱学生,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他在退休后仍不停歇,着手撰写《雄辩术原理》,只用2年时间,就完成了长达12卷的鼎力之作。但此书直到他去世后的公元96年才出版。这是西方第一本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在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外,昆体良还著有《论罗马雄辩术衰落的原因》(Decausis Corrupta Eloquentiae),可惜已散失无存。《雄辩术原理》的书稿也曾遗失达1300多年之久,直到14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人们才从瑞士的圣·高卢女修道院藏书楼的积尘中发现此书的破损文稿,由瑞士古籍收藏家波齐奥·布拉秋利尼(P. Bracciolini,1380—1459)花费32天的时间,以秀丽的文字抄写完这部著作,使它重见天日,并立即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和高度评价。英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穆勒(J. S.Mill)在谈到昆体良著作的贡献时指出:“他的著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3]德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读了此书后深受鼓舞。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喜爱昆体良更甚于几乎所有其他教育权威,因为他既是教师,也是模范的雄辩家,即是说,他是以理论和实践的最巧妙的结合进行教育的。”[4]昆体良老年丧妻丧子,逝世于公元95年(另一说为公元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