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46章说:“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戎马生于郊:在古代战争中,驰骋战场的主要是公马而非母马。生于:即是指母马生下了小马;郊:国都之外,50里地方叫近郊,100公里的地方叫远郊。(天下昏乱无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
这是老子反对战争,主张和平的思想。但是,对于战争,人们往往“有主张,没办法”。
1.“有主张,没办法”的和平思想
“和平”的方法,是为了和平,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和平的最早构想,远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有了。在孔夫子还是六岁小朋友的时候,在中国河南商邱便有了弥兵会议。当时提出的,是小国宋国的向戌,会是开成了,因为没有国家敢说弥兵不好,十四个国家不得不答应,所谓:“兵,民之残也!……将或弥之,虽曰不可!必将许之!”但是,终于因为大家只是“有主张、没办法”,永远的和平还是没法实现。
欧洲在近七百年前,有着以教皇为召集人的和平构想,也有着成为联合国家一个皇帝的和平构想,五百年后,拿破仑想做到后一种,可是失败了。亚里士多德主张战争发起须为了和平;瑞斯顿主张战争的目的是和平,拿破仑兴兵之初,也未尝不心存此想,但是事与愿违。原因何在?其实还是“有主张、没办法”,或办法实在不叫办法,最后他只能名垂战史,却不能名垂和平经典之中。
一八九八年的冬天,俄国有了中国古代弥兵式的会议,会也开成了,因为没有国家敢说和平不好,三十八个国家不得不答应,海牙公约就这样签订了。但仍然是“有主张、没办法”。南非战争而日俄战争而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刀光剑影,证明了“和比战难”。
2.战马已经习惯了拉磨
从前,有一个国王养着成群优良的战马,匹匹膘肥体壮,训练有素。邻国几次进犯,都被他们骁勇善战的骑兵杀得落花流水。邻国吓破了胆,只好屈膝求和。战火平息了,国手心想:“如今天下太平,我还要养那么多战马干什么呢?既费饲料,又花人工。”思忖了半天,他想出来一个好主意:“把战马下放到民间,去帮老百姓推磨拉碾,既能节约国库开支,又可为百姓服务,需要用的时候,再重新召集起来不就行了吗?”公告一下,各地的百姓都来到宫中,牵走了战马。从此,这些战马就在磨坊里和碾场上忙碌起来。
几年过去了,邻国养精蓄锐,元气恢复,突然调集重兵,向这个国家大举进攻。国王急忙召回战马,列阵迎战。三声金炮响过,谁想到这些马都低着头,在原地转起圆圈来。转啊,转啊,一匹都不会朝前奔跑了——原来它们已经拉惯了石磨。
老子提出的和平概念,远难实现,因为老子的反战思想,原本基于“天下无道”的状况下才会发生战争的。但是有老子这种和平情结的人还是有的。
拉磨,选自《三才图会》
战争既是英雄、贵族、统治者个人的竞争,也是史诗般故事的流风余韵。从荷马的《伊利亚特》与《奥德赛》里,英雄、美人与战争,一直交汇在人类的浪漫精怀里,这种情怀的最近代化表现,就是拿破仑和拿破仑震撼。
历史
《历史》这幅油画中的中国人与滑铁卢中骑战马的拿破仑。此油画为当代“70后”画家管勇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