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38章说:“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背而扔之。”(上面实行礼教而下面的人不去响应,于是就扬起胳膊强近人家服从,否则就把他当作破烂扔来扔去)
这个“扔”字,有羞辱的意思,扔来扔去,相当于游街示众的意思。
本章密码的主题,是道的堕落。
1.事先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庄子在《知北游》说:
道不是可用言语招来的,德也不是自称有德就可得到;然而,仁可以培养,义却可不足,礼也可作伪。所以说:“失去道而后德出现,失去德而后仁蔚起,失去仁而后义显现,失去义而后礼大兴。”礼就是因为道的堕落和祸乱的产生才开的始。
在《天道》篇,庄子写道:
天道的根本在于君主,人道的终结在于臣下;君主需要的是简扼,臣下需要的是详情;起用三军和兵器,是德行衰败的结果;施行赏罚和刑具,是教育的末途;采用礼法典章的制度,是治理百姓的终结:大兴钟鼓的声律、羽毛的舞姿,是音乐的结束;区别哭泣悲痛丧服的等级,是悲伤的末路。
这五种终结,必须要有精神的运行(宣传教育),心术的引动(精心策划),才能产生出来,古时候的人早已有了这种认识,只是没有率先实行而已……
讲述大道而不论程序,便不是大道;论述大道不依道而行,论道就无用了。所以古代阐明大道的人,先阐明自然,再谈道德;道德明白后,再论仁义;知道了仁义,则求名位;了解了名位,再谈声誉;得到声誉,再论因材任职;做到了因材任职,再谈审察;做到了审察,再来辨别是非;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论赏罚。
做到了赏罚,那么愚笨、聪明、尊贵、低贱等人也都有了适当的位置;贤、智、愚、鲁之士,自也能各有其用。用这种方法来侍奉君主,养畜臣子,治理事物,修养身心,也就无所谓用不用智谋,当然也必能归返自然,这就叫做太平,乃是治世的最高境界。
所以古书上面记载着:“有形就有名。”(有道就有道的名称)古人早就有了形名,只是没有率先使用而已。
古时讲述大道的,要五次演变才举到形名,要九次演变才说到赏罚。若没有经过这些过程,突然提到形名(突然提到大道名称),人们就无法知道它的根本;突然提到赏罚,人们也不能明白它的原始。像这样颠倒大道、违背大道的人,只有被人治理,怎可能去治理别人呢?
突然提到形名、赏罚的人,是只知治理的意思,不知治理的原则;是只能受天下人役使,不能役天下人的辩士。庄子的意思治理国家,要事先做好宣传教育的工作,对人民不可不教而役使。
2.示众游街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第五十一回写雷横被示众:
《水浒传》第五十一回写到东京女艺人白秀英父女来郓城县说唱话本,本县都头雷横慕名听书,因忘了带钱,与白秀英父女争执起来。新任郓城知县与白秀英是“泡妞”关系,清《龟妓游街》图遂让白写了状子,差人把雷横捉拿到官,当厅责打后,又“将具枷来枷了,押出去号令示众。那婆娘要逞好手,又去知县行说了,定要把雷横号令在勾栏(即白秀英演出的场所)门首”,还逼迫押着雷横示众的衙役们“绋扒他”(宋代俗语:捆绑他),恰巧让前来给儿子送饭的雷横的母亲看见,“便哭起来”,当场与坐在茶坊里摆威风的白秀英发生争吵,由此又引出了一场“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的人命官司。
熟读这段故事的,应该记得,惹起大祸的关键细节,并不在于具枷示众,而在于白秀英自恃有情人撑腰,偏要衙役们“绋扒”雷横。“绋扒”是宋代俗语,就是捆绑。在雷横母亲看来,儿子因听书付不出钱,又打了人,被判号枷示众,也就认了,所以要替他送饭。但示众之外,还要捆绑,这就叫假公济私、法外施刑了,因此非要个明白不可,遂“一面自去解索,一头口里骂道”,可知在包括雷母在内的当时的老百姓的心目中,因打人犯法而被责披枷示众,竟是顺理成章、司空见惯的现象。
示众,是古代中国对二般轻微犯罪的一种惩罚方式,有“髡”(即剃光头发)、“耐”(即仅仅剃去胡须和鬓角)、“檬巾”(即戴上一顶特制的头巾)、“坐石”、游街等各种形式,其中烈度最高的,就是枷号和锁链。枷号,又称枷示,就是在违禁封建官府认为枷号示众具有惩罚犯人和教化众人的双重效应。或犯法人的颈项上套一个木制的刑具(清代的枷具,长二尺五寸,阔二尺四寸,重二十五斤),令其在一定时限内,在公众场合供人观瞻。其用意和髡耐、檬巾、坐石、游街一样,都是要使受罚者遭到公众唾弃,被摒弃于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感受沉重的心理压力,当然也含有促成其在自耻的痛苦中反省悔改的意思。与此同时,官府也把示众当作一种教化民众的方式,所以在实施时,照例要以文字揭示所犯罪状。
《龟妓游街》就提供了一轴清代的游街示众画面。被惩罚示众的几个妓院老板和妓女,以违禁包娼卖**受处,前有衙役一名鸣锣开道,以广宣传,后面两个妓院老板和一个嫖客被一个衙役用锁链牵引着,该衙役肩上还扛着一块官府的告示牌,牌上依稀可见繁体的“游街示众”四个大字,下面的小字看不清楚,估计就是被示众者的罪状揭布了。两个妓院老板的头上,还套有纸糊的高帽子,此举该是“檬巾”的变体。在他们身后,还有两个妓女被一个衙役押着,虽然不戴任何刑具,亦属一种惩罚。
清人石成金编集《扬州近事雨花香》,说他有一个朋友姓郑名君召,因年轻无知,曾被坏人引诱赌博嫖妓,后经其教诲,改邪归正。“过了年余,郑友从大东门走,见城门内枷了许多人。访问,原来是县官访拿刮棍并赌博、打降等犯,每人四十板,枷两月示众。看来,竟有杨、袁并当日同赌的在内。郑友急忙低头走去,只推不曾看见。自想到:‘若不是改过学好,今日也难逃此难。’见了更加学好。”从这句“见了更加学好”看,示众也是有一定教化效果的。
从古代的司法实践看,各种官判示众,有时是一种附加刑,即受了杖责刑罚后还要示众若干时间,有时则直接代替刑罚,通常多适用于不孝不敬、小偷小摸、聚众打架、嫖娼涉赌等轻微犯罪,或其他各种在封建官府确认为是伤风败俗的行为,如《苏州府志》卷三《风俗》载,清初,凡编刻小说戏曲坏乱人心者,其编者、刻者、刊者一并“枷号通衢”,还要按所刻所印书籍的价值,“勒限另刻古书一部”,这更说明示众在整顿风俗人心中的特殊运用。
在古代法典中,示众被看作是排在各种肉刑之后的轻微惩罚,却很少有人考虑过它给受罚者在心理上造成的痛苦。
和鞭笞、杖责、夹棍、楷指等各种身体刑罚相比,犯者在示众类惩罚中所感受的肉体痛苦,大概是很轻微的,所以法学家将其归为“耻辱刑”,并指出其给予受责者造成的心灵上的痛苦,甚至比肉刑更为剧烈。清代名宦汪辉祖在谈论执法时宜考虑人情因素时,曾举过一例,道是江苏某县有位姓张的县令,向以判案严厉出名。有一次,有个参加县试的童生偷偷把范文带进考场,试图作弊,被发觉后,县令判决枷号示众,借此整顿考场作弊风气。此人在考试前一天刚刚成婚,还是新郎身份,所以其家属恳求县令宽大,将示众责罚推迟一个月实施。但张县令拒不接受。及新娘得知丈夫示众,马上投河自杀。尽管张某立即释放该童生回家,悲剧已无法挽回:年轻人也跟着新娘投河自尽。这个事例放在尊重人权的今人眼里,本可作为谴责示众之不人道的典型,但汪辉祖的评论却是:“满月补枷,通情而不曲法,何不可?”因知在示众刑罚实行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在统治阶级看来,这属于排在各种肉刑之后的从轻处罚,且有将惩罚与教化结合起来的作用,即便以儒家伦理来衡量,也没什么不妥。张县令的欠妥,只是没顾及犯者刚开始度蜜月的特殊情形而已(其实那位新娘为此自尽,又说明当历史进入封建末世的明清时,人们的自尊意识已日益觉醒)。同样,受罚的一方,包括其家属在内,不能说没有耻辱感,甚至可能不亚于切肤之痛,但大多没达到那位新娘的烈度。前文所述雷横母亲照样去给正在示众的儿子送饭,就是一例。此为封建压迫下人性麻木扭曲的例证,也是古代中国“国情”的一个观照。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专门介绍“戴高帽子游乡。这种事各地做得很多。把土豪劣绅戴上一顶纸扎的高帽子,在那帽子上面写上土豪某某或劣绅某某字样。用绳子牵着,前后簇拥着一大群人。也有敲打铜锣,高举旗帜,引入注目的”;其后又说“关进县监狱。这是比戴高帽子更重的罪”。因知直到民国时代,广大农民在照搬过去统治阶级的做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时,仍旧认为示众惩罚轻于蹲班房,并没看到其侮辱人格更甚的另一面。但同时,也足于说明道德的宣传教化(育),在某个社会阶段已经失去宣传教育的作用。正如庄子说:“道不是可以用言语招来的”。他这话,以及以上的示众游街的事例,见证了老子密码:“上面实行礼教而下面的不去响应”,那就只好“扬起胳膊强迫人家服从,否则就把他当全破烂扔来扔去”。封建政治,为了以儆效尤,只能出此有辱人格的下策了。
“反者道之动”的密码
老子在40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的运动是循环的,道的作用是柔弱的)
老子所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是老子参透了宇宙人生之后的总结,是为人谋事的自然法则!
“反者道之动”的密码是说“道”的一种运动变化形式就是一个字——“反”。“反者道之动”就是“反动”啊,万事万物的规律都是“反动”的,反向运动、反复运动。
1.“反”的意思有二层
“反”字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返回、反复,同“返”;第二个意思是反对、相反。这两个意思,是同时具备的。先看第一个意思,大家想一想我们所看到的宇宙万物,它运动变化的规律是不是都是反复、回归——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比如说太阳今天早晨从东方升起,中午升得最高,下午开始往西边落下,到第二天又是东升西降。月亮每一个月都有阴晴圆缺,都有晦朔弦望四种月相变化。年年都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庄稼也都是随之生长收藏。还有潮起潮落、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草长莺飞……哪一个不是生生灭灭,周而复始?从宏观视野看,就是物质不灭定律,这就叫“周行而不殆”,这是一个大规律。《周易》把它看成是周期变化——“反复其道”“周流六虚”,佛家看成是“轮回”“因缘”,儒家看成是“慎终追远”“原始反终”。
第二个意思,反对,就是相反、相对。老子在说明问题的时候跟孔子不同,孔子一般说“是什么”,老子一般说“不是什么”。孔子是一种正向思维,老子是一种反向思维。大家知道中国画和油画的区别吧?比如说要画一朵云,国画怎么画,油画又怎么画?油画要用颜料把这朵云是什么色彩给画出来,一朵彩云要用各种颜色。而国画画云,不是用颜色、水墨把云给画出来,而是“飞白”,就是留空白,把它周围的山画出来,没有画的地方、空白的地方就是云了。这就是以不画为画,这是典型的道家思维方式,相反相成的思维方式。老子不说“是什么”,而说“不是什么”,比如说不是“物”、不是“名”、不是“形”……把不是的东西都淘汰了,剩下的那个东西就是“道”了。老子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反向、对待的思维方式:你居上,我就居下;你呈强,我就示弱;你华美,我就素朴。
“弱者道之用”,柔弱是“道”的一种最大作用。一般人都认为,强大才是有用的,其实柔弱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柔弱胜刚强,这一点在《老子》中的很多篇章都作了论述,典型的例子就是婴儿和水。我们成年人要向婴儿学习,向水学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不要时时处处都争强好胜,不要锋芒毕露。柔弱、谦虚、忍让才是做人的法宗。才是取得成功的“大用”。
2.反动之道
天地间的事情,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没有绝对的是,也没有绝对的非。这个原理,在中国文化中,过去大家都避免谈,大部分人都没有去研究它。老子是熟读《易经》的人。他的这种反动思想源流,是根据《易经》来的,《易经》的八卦,大家都晓得,如是坤卦,它代表字宙大现象的大地,乾卦,它代表宇宙大现象的天体,两个卦重起来,为天地“否”卦,否是坏的意思,倒霉了是否,又有所谓“否极泰来”,倒霉极点,就又转好了。但是,如果我们倒过来看这个卦,就不是这个现象,而变成了“泰”卦,就是好的意思.《易经》对于这样的卦就叫作综卦,也就是反对卦,每一个卦.都有正对反对的卦象(其实《易经》的“变”是不止这一个法则,这都叫卦变)
这就说明天地间的人情、事情、物象,没有一个绝对固定不变的:在我的立场看,大家是这样一个镜头,在大家的方向看,我这里又是另外一个镜头。因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立场不同,观念就两样,因此,有正面一定有反面,有好必然有坏。归纳起来,有阴就一定有阳,有阳一定有阴。阴与阳在哪里?当阴的时候,阳的成分一定涵在阴的当中,当阳的时候,阴的成分也一定涵在阳的里面。当我们做一件事情,好的时候.坏的因素已经种因在好的里面:譬如一个人春风得意,得意就忘形,失败的种子已经开始种下去了;当一个人失败时,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未来新的成功种子,已经在失败中萌芽了,重要的在于能不能把握住成败的时间机会与空间形势。
3.反动的原则
人类文化在最原始的时代,还没有文字的发明,就有这些图像、重叠的图案、这种图案就已经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原理:宇宙间的事没有绝对的,而且根据时间、空间换位,随时都在变,都在反对,只是我们的古人,对于反面的东西不大肯讲,少数智慧高的人都知而不言。只有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来,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没有绝对的,这是中国文化一个很高深的慧学修养。《易经》上对人生宇宙,只用四个现象概括:吉、凶、悔、吝,没有第五个。吉是好。凶是坏。悔是半坏、不太坏、倒霉?吝是闭塞、阻凝、走不通:《周易·系传》有句话:“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告诉我们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通人事的道理尽在其中了。人生只有吉凶两个原则:悔吝是偏于凶的。那么吉凶哪里来?事情的好坏哪里来?由行动当中来的,不动当然没有好坏,在动的当中,好的成分有四分之一,坏的成分有四分之三,逃不出这个规则,如乡下人的老话,盖房子三年忙,请客一天忙,讨个老婆一辈子忙,任何一动,好的成分只有一点点。
。如果有人看《孙子兵法》、《战国策》、《三国演义》,大人们会认为这孩子大慨想造反,因此纵横家所著的书,一般人更不敢多看,但从另一观点来说,一个人应该让他把道理搞通,以后反而不会做坏人,而会做好人,因为道理通了以后,他会知道,做坏的结果.痛苦的成分占四分之二,做好的,结果麻烦的成分少,计算下来,还是为善最划算。
是任何一件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因此看历史,看政治制度,看时代的变化,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一就是我们拟一个办法,处理一个案件,拿出一个法规来,针对目前的毛病,是绝对的好。但经过几年,甚至经过几个月以后,就变成了坏的。所以真正懂了其中道理,知道了宇宙万物都在变,第一等人晓得要反了,要变了,把住机先而领导变。第二等人反正了,这是因为变来了跟着变,第三等人变都变过了,他还在那里骂变,其实已经变过去了,而他被时代遗弃而去了。反动的原则就在这里。
4.三种人对反动和不同态度
《老子》在41章说:上士上士,在周朝颁布的爵位期中,属第三等级别,权力行使于国中,各地上士有田40亩,可食三十六人。闻道,勤而行之;中士中士属第四等级别,中士有田二百亩,可食十八人。闻道,若存若亡;下士下士属最末流级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田百亩,可食九人至五人。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士,是有志的人,所以闻道就努力不懈地去实行,绝不间断。中士,是普通的人,由于识见不足,认道不清,所以觉得道似真似幻,若有若无。下士,是俗陋的人,识见浅薄,根本不晓得道为何物,听见合于道的话,反而哈哈大笑起来,以为荒诞不经。如果不能让这般俗陋的人大笑的话,那道就不是高深的,也算不得是真道呢!
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有这样的话:从表面上看来,明道反像暗昧,进道反像后退,平道反像不平。同样地,上德反像低下的川谷;高洁显荣反似含垢受辱;广大的德性反似不足的样子;刚健之德反像怠惰的样子;质朴的德反似易变的样子,其理莫不本源于此。
广大的空间没有可指的角落;伟大的成就大都晚成:天籁的声音无声可闻:没有形象的象,无形可见;大道隐微不可说,没有名称来指明。
上士的人听到上面这些道理,立刻付之于行动,以期合于道体。因为只有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大道,才能施恩万物,才能无所不成。
老子在这里非常具体地谈到了反向运动人士的不同性质和具体作用。这里上士,中士,下士的闻道,即是对反动的“闻道”。老子在此谈到了三种人对“反者道之动”的不同态度和行为,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这里提到的上士、中士和下士,既是指身份、地位方面的上、空、下三个等级,也是指个人修养之深浅的不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