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懂识道的密码(1 / 1)

老子密码 古敏 2539 字 1个月前

老子在第2章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第3章里,老子又参谋部 :“常使民无知无欲。”

1.“乾坤大半属偷心”

南怀瑾精通《老子》,他识破了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所包函着的密码。他在《老子他说》上写道:

南怀瑾

南怀瑾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90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之学。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时值青年的南怀瑾投笔从戎。跃马于西南边陲。尔后返蜀,执教于当时的中央军校、金陵大学。他资禀超脱,不为物羁。去台湾以后,先后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研究所,传学于日本、美国和中美洲诸国。近年迁居香港,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南怀瑾熟习经史子集。贯通东西文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特别是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其所著《老子他说》、《论语别裁》、《禅宗与道家》等,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峡两岸各层次读者喜爱。现在我们再回转来看看这位先圣—一老子的哲学大道理,如何被历世的大国手——帝王们用到大政治、大谋略上去。三代以上,历史久远,资料不太完全,姑且置而不论。三代以下,从商汤、周武的征诛开始,一直到秦汉以后,凡是创业的大国手——建立统一世系的帝王,没有哪个不深通老子、或暗合黄老之道“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的路线的。

大舜起自田间,赤手空拳,以重孝道德行的成就,继承帝尧而有天下。大禹是以为父赎罪的心情,胼手胝足,治河治水的劳苦功高,又继大舜之后而有天下。这当然都是无中生有,“难易相成”白手创业的圣帝明王行道的大榜样。

跟着而来的,汤以一旅之师,文王以百里之地,以积德行仁为大谋略,因此而“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拚有天下,开启德治的长远规模。

从此以后,划分时代的春秋霸主们,都是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权术纷争的路线,互争雄长。所谓上古的道化与德治,早已成为历史上的陈迹,学术上的名词,徒有空言,皆无实义了。因此都享国不久,世系也屡易不定。

等次以降,秦始皇的蚕食吞并六国的谋略,汉高祖刘邦的手提三尺剑,起自草莽,降秦灭楚。甚至曹操父子的阴谋篡位,刘裕的效法曹操,以及唐太宗李世民的反隋,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忽必烈的声东击西,朱元璋的奋起淮泗,多尔衮的乘机人关,康熙的帝王术,都是深明黄老,用作韬略的大原则,师承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原理而建立世系基业。

在这些历来大国手的创业名王当中,最坦率而肯说出老实话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曹丕,一个是唐太宗的父亲李渊。当曹丕硬逼刘邦的末代子孙汉献帝禅位的时候,他志得意满地说:“舜禹受禅,我今方知。”我到现在,才真正知道上古舜禹的禅让是怎么回事。同一道理,当年李世民再三强迫他的父亲李渊起来造反,甚至不择手段利用女色迫使他父亲上当。李渊只好对李世民说:“破家亡躯,由汝为之。化家为国,亦由汝为之。”要把天下国家变成李氏的世系,只好由你去做主;或者把我们弄得家破人亡,也只好由你去负责了。

其实,老子虽然说的是天地间因果循环往复的大原则,但很不幸的,被聪明狡狯者用作欺世盗国的大阴谋,实在和老子毫不相干,老子实在不应负此责难的。

总之,历史上这些代代相仿的阴谋或大谋略的哲学内涵,早已由庄子的笔下揭穿。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故所以他说:“: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其次,在唐代诗人们的词章哲学中,也可见其梗概。如唐彦谦的《过长陵》:“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坏。千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残日重回头。”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又有《毗陵登高》:“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心。长扬羽猎须留本,开济重为阙下期。”

好的诗词文学,都富于哲学的启示,所以孔子要儿子孔鲤学诗,并非是要他钻牛角尖去做个诗人而已。了解了这些道理,当然也读通了《庄子·杂篇》中的《盗跖》篇,并非讽刺。同时也可知石达开的“起自匹夫方见异,遇非天子不为隆”的思想,同样都是“乾坤大半属偷心”。

《老子》在第3章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要打心搞虚,精神气充实在心里,让理想志向沉潜下来,筋骨就可以得到强健。)在同一章里,老子又说:“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无邪无知无贪欲。)

道家们从老子这句话里,悟出了其中密码。历代道家所谓虚心养气,修道成仙,皆发端于此。

2.口头笔下反对神仙诗

例如司马迁曾经亲访修道学仙的人们,而有“山泽列仙之俦,其形清癯”的记载。可见并不是都像元朝以后画家们想象的八仙中的汉钟离,活像一个鱼翅燕窝吃多了的大腹贾的样子。此外,历代文人“反神仙”之类的诗词作品也很多。例如辛稼轩调寄“卜算子”的《饮酒》词,便是从人道的本位立言,不敢妄想成仙学钟离权度吕洞宾

永乐宫壁画。此壁画描绘了吕洞宾在澧水边遇钟离权,授其延命之术,金液大丹之功。因得道法的故事。古松、巨石、溪流、小草,清幽的环境衬托了人物的道骨仙风。钟离权袒胸露腹.足蹬麻鞋,吕洞宾正襟危坐。画师用线严谨。设色清雅,具有高超的技艺。佛:“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仙饮于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不饮便康强,佛寿须千百,八十余年人涅槃,且进杯中物。”读了辛稼轩这首词,真可使人仰天狂笑。不过,我们同时要知道,这是他的牢骚,借题发挥,借酒浇愁而已。同样地,他另有一首枉读圣贤书,不能发挥忠诚爱国抱负,而借酒抒怀的名词:“盗跖倘名丘,孔子如名跖,跖圣丘愚直到今,美恶无真实。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其余如清人的反神仙诗也很多,如借用吕纯阳做题目的诗:“十年橐笔走神京,一遇钟离盖便倾。不是无心唐社稷,金丹一粒误先生”。

尽管历来的通人达士们,口头笔下,都在反对神仙佛道,但是遇到无可奈何之处,在潜在的意识里,何尝不憧憬超越人问,徜徉于天人的美景。所以练气行功,讲究气住丹田的人们,依旧多如过江之鲫,趋之若鹜。

3.《百字铭》的修养境界

老子所讲的“虚其心,实其腹”,其实是老子讲要在修养上下的真实功夫,但它的先决条件,便是从无欲虚心入门。一个人如能真做到“离情弃欲”,心如止水澄波,那么,自然而然就可达到吕纯阳《百字铭》的修养境界了: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燕国方士

战国时神仙方术日盛,神仙思想在《庄子》和《楚辞》里已屡见不鲜。在燕齐一带出现了鼓吹长生成仙之术的方士。以齐人邹衍的阴阳消息.五德始终的理论解释他们的方术,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神仙家”。此图绘燕国方士为人讲解神仙术的情景。事实上,难就难在无欲与虚心。正因为不能无欲,因此老子才教人一个消极的办法,只好尽量避免,“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能够利用消极的办法做到也就不错。然后再求虚心,自然可以充实内体。养之既久,也就自然可以“弱其志,强其骨”了。如果有心求之,早已背道而驰,违反“道法自然”的原则了。因此唐宋以后禅宗大师们呵斥狂妄之徒的习惯语,便反用老子所说的“虚心实腹”,认为是“空腹高心”之辈,不足以言了。其实,要明白老子的“虚其心,实其腹”的真实功夫,不如学孟子的“善养浩然之气”最为确实。

道家的养生思想,进一步便成为神仙信仰。神仙是不死的人,求神仙便是求生命无限的延长。此说本与道家全天寿的见解不调和,因为养生说者有养形养神的主张和道与天地同体无始无终的说法,所以与神仙的资格很合。又,道家文学每多空想,或假托古人神人,也容易与神仙家的神仙故事结合起来。

神仙信仰的根源当起于古人对于自然种种神秘的传说。如《山海经》里所记的山神水怪都留着自然神话的影子。又如《楚辞》的《离骚》、《九歌》《天问》等篇,都显示着超人间生活的神仙意识。那种超人是不老不死,不为物累,游息自在,无事无为,故为道家所羡慕。在《老子》里,称理想的人格为“圣人”《庄子》称之为“至人”、“神人”、“真人”,从名称上可以看出道家的超人思想渐次发展的历程。圣人是在人间生活的,至人、神人、真人便超脱人间,所谓游于“方外”或“物外”的人。道家采取民间传说中的超人或神仙生活来做本派理论的例证。当时的小说家与词赋家也同样地用那些故事来做文章,还未形成求神仙的可能的信仰。封方士出来唱导,而产出所谓神仙家,于是求不死药、求神仙的便盛起来。

当战国齐威王、宣王的时代,神仙信仰的基础已经稳定。但到了秦始皇,因他信方土神仙,但都遭到方土神仙家的欺骗,便发生了“焚书坑儒”一事,所坑“的”“儒”,大低是方土仙家,而非孔孟之徒。

4.姜太公的《丹书》

“无知无欲”,是说欲 望胜过计谋就会遇凶祸,这在姜太公的《丹书》上有过陈述,老子应该是看过的。我们可以从这里找到人本位的密码。

《大戴礼武·武王践阼篇》说:

“周武王登王位三天,召来士大夫而问他们,说:‘哪里有藏而不用就受困窘,实行它就能取得成功,而且历万世还可以作为子孙所宗奉的道理呢?’都说:‘没听到过。’,然后武王就召师尚父(太公)而问他,说:‘黄帝,颛顼的道理可以得知吗?’师尚父说:‘在《丹书》中。王想听到它就该斋戒。’王斋戒三天,师尚父端正地戴着冠冕送上书去。道书的话说:“敬慎胜过了怠慢的就得吉祥,怠慢胜过了敬慎的就要灭芒;道义战胜了欲望的可以如愿,欲望战胜道义的就遭凶祸。凡事情不能自强就会邪枉,不恭敬就不正当,邪枉的人被灭绝废弃,恭敬的人能传万世。”隐藏不行者困窘,实行者成功,可以作为子孙经常实行的道理,就是说这些话’。又说:‘用仁道得到天下,以仁道来保持它,其传世可以一百代;以不仁道得天下,以仁道保持它,其传业可以十代;以不仁道得天下。以不仁道来保持它,必然在本人一世就灭绝。’武王听了《丹书》的话,警惕而惶恐。退下来作《戒书》,他在坐席的四角都设置铭辞。前方左边铭辞说:‘在安乐的时侯必须恭敬。’前方右边铭辞说:‘不要做会后悔的事。’后方左边的铭辞说:‘一转身一侧身,也不可忘记大道。’后方右边的铭辞说:‘所引为滥戒的事并不远,看你所代替的朝代。’几的铭辞说:‘谨慎地恭敬行事,每次说话都要恭敬,口舌会招来耻辱,口舌会残害出言的人。’镜子的铭辞说:‘看见你前面,就考虑你后面。’洗脸盤的铭辞说:“与其溺惑于人,宁可淹在渊水中。跌进渊水中,还可以游泳;溺惑于人,就不能救了。’柱子的铭辞说:‘别说算什么残害,它的灾祸将如火一样烧起来;别说有什么害处,它的灾祸将很大;别说有什么损伤,它的灾祸会很长远。’手杖的铭辞说:“什么事危险?就是忿恨妨碍道理。什么事令失去道理?在于嗜好欲望。什么事会使人忘记道义?在于富贵。’衣带的铭辞说:‘灯火熄灭时整顿容貌,谨慎而为须恭敬,恭敬的人就长寿。’鞋子的铭辞说:‘要慎于勤劳,勤劳就富有。’酒杯和盛饭的器皿上铭辞说:‘吃饭要用礼约束自己,吃饭要用礼约束自己,警惕骄傲随意,骄傲随意就会离开正道。’门上的铭辞说:‘那名誉是难于得到而易于丧失的。无所依赖而不去思考,而能说我知道吗?无所依赖而不去努力,而能说我保持着吗?拂拭着门户给它涂上泥土,如果风将要吹到,房屋就会摇摆,虽有圣人,也没有计谋可施。’窗上的铭辞说:‘顺着天的时令,利用地的财富,恭敬地祭祀老天爷,祭祀之前恭敬地斋戒。’剑的铭辞说:‘带着剑作为服饰,动作必须实行有德的事,施行道德就能兴盛,违反道德必然崩溃。’弓的铭文说:‘弓有拉紧放松的意义,发命和实行事情,不要忘己自己会有过分的时侯。’矛的铭文说:‘造矛造矛,片刻的不能忍耐,会引来终身的羞耻。我一人所听到的,用来告诫后代子孙。”

道家的传承者荀子在《荀子·改议兵篇》说:“恭敬胜过怠慢就得吉祥,怠慢胜过恭敬就会灭亡。计谋胜过欲望就是非曲直利,欲望胜过计谋就是遇凶祸。”

老子的道学,被后发展到学道修仙,有的人黄梁梦醒,便回到人的本位上来,那就是不要有太过的贪欲。今年已是93岁的南怀瑾仍然健旺,得益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