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雄不落难,不能成英雄。
孔子周游列国,落难于陈蔡,是个落难的英雄。——困难成就智者,苦难成就富人,落难成就英雄。孔子越挫越勇,越困越活,越是绝境越是自信。孔子认识到人生难免落难,他对子路说“君子固穷”,人人处处受考验,智者时时有自信。
2.穷有穷办法。
我在上卷中述孔子“愿为执鞭之士”的意思:有钱把事办好,没钱把人做好。正是如此,穷有穷办法,而不是等死。有时穷办法不是办法。如逼上梁山自寻死路。有时穷办法是没办法的办法,如孔子去打工。孔子不打工,也会饿死。因此,穷办法又是救急的办法,真正的办法。人都到饿肚子了,还不肯动动脑,移移脚,就真的无可救药了。
3.大人物要做得小事情。
孔子是当时人们公认的圣人,又曾为鲁国宰相,是个不折不扣的大人物,但孔子做得小事情,并没把自己当大人物看。大人物要饭时,还不与小乞丐一样?
孔子之所以还没沦落到乞丐的份儿上,就是因为他敢放下架子到司城贞子家打工,而且是打小工,当家臣。
这不丢人,而是孔子的光荣,由此揭示两个宝贵道理:
思想不能当饭吃。
思想者必须是劳动者。所谓劳动即孔子说的“鄙事”,卑下的工作。
大人物只做大事情,必败。世上哪有那么多大事,人造大事,大事必灭人。
大人物做小事情,必有赚。一个经理如果自己打扫办公室,他的业绩必然不同凡响。这其中有微妙的学问。
甘为小人物做小事情,更佳。孔子不是经理,他只是个打工仔,扫地是他的本分。
“君子固穷”
“君子固穷”的“固”就是固有之道的“固”。这样看来,君子固穷也必是君子不穷。
凡依于大道的,必有;凡背离大道的,必空。《圣经》中有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可证孔子固有之道不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