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福兮祸所伏,上古时代人们就开始苦于黄河水患,因此,大禹治水的传说一直伴随着我们古老的文明成长。在传说中,大禹治水一改之前“堵”的策略,而是改为疏导河道,从而解决困扰华夏族的大问题,并且以此功劳成为天下共主,开创了夏朝。
自清朝建立开始,黄河问题也一直令清政府头疼不已,黄河大水给两岸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增加了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因此,黄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隐患。康熙亲政后,更是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把“河务”“漕运”“三藩”三件事写在宫殿的柱子上,时刻提醒自己,他认为这是自己最重要的三项工作。
到了康熙年间,已经是“到处溃决”,特别是在徐州以下,包括徐州、淮安、扬州三地,本来是漕运必经之地,但因为漕运和黄河交叉,同时淮河也在这一区域(洪泽湖)和黄河交汇入海。大量淤泥汇集于此,堤岸崩塌,黄河阻塞,造成当地河道严重受损、河水倒灌。扬州、淮安本是极其富庶之地,但发展势头也一年不如一年。其中,以清河县最为严重。
康熙本是个有为之君,只是之前受鳌拜等人压制,等他亲政后,便认为河务是一等一的大事,只有处理好河务,天下百姓才能安定,于是他下定决心,治理河务。康熙曾说:“朕观黄河,自宿迁以至清河(县),皆为紧要。虽有遥堤一层恐未足捍弊水势,因否于遥堤之外在筑遥堤。”(出自《清圣祖实录》卷39)
当时康熙亲政不久,对于河务并不十分熟悉,但他根据河图能够发现如此关键问题,其实已经非常不易。康熙十五年,黄河汛期来临,康熙正担心黄河泛滥,结果很快,江南奏报:淮扬等处堤岸溃决,田地淹没。康熙急令户部侍郎伊桑阿前往视察,最后查出河道总督王光裕玩忽职守,康熙大怒不已,立即将王光裕革职问罪,然后派遣安徽巡抚靳辅来主管河道。
靳辅(1633年—1692年12月26日),字紫垣,辽阳州(今辽宁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大臣,水利工程专家。
康熙十六年七月十九(1677年8月17日),靳辅一连上八道奏折。史称“治河八疏”,就是将黄河、淮河、运河视作一个整体,全盘考虑防汛、减灾、通航、漕运等事宜。具体方法是:疏浚淮河、黄河的入海口,使得水流畅通;然后开挖宿迁至淮安的水道(中河),把黄河和运河分流,减轻高邮湖的水势压力;改下埽为打桩包土堵决。
清水潭工程进行期间,靳辅是吃住都在工棚,严查工程质量,遇有偷工减料、弄虚作假,随即返工,对责任人是严惩不贷,除了杖责后枷号河堤外,还要赔付返工的全部费用。
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水潭工程竣工,只花了9万两白银。此后十多年没有决堤,彻底改变了高邮湖年年修缮、年年溃决的历史。此后,靳辅在张家庄运口经骆马湖,沿黄河北堤的背河,再经宿迁、桃源,到清河仲家庄开了一条名为“中河”的新河,使黄、淮、运分流,避免黄河漕运一百八十里之险。
靳辅的治河之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因为接着又遇到了两次大水,治理中的河道再次决口,这成为他人全盘否定靳辅治水功劳的借口。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派遣的户部尚书伊桑阿前往治理现场,监督治理的成就,当看到再次决堤的河道时,伊桑阿联名上书康熙,提出了治河的失败。
由此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到最后演变成双方利益的争夺,一方是治河的实际实施者,另一方是治理的监督管理者,都想独占大权,这一点康熙无法容忍,便罢免了靳辅等一批官员。
靳辅被罢官后,康熙仔细研读了他的治河经验,同时也将前任的治河实践融入进去,形成了自己新的见解:“上河既理,则下流自治。”这里的上河说的是北方河水泛滥的地方,而上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解决黄河倒灌的问题,“今淮水势弱,不能制黄,全注运河,黄水又复灌入”,运河水无法将淮河和黄河同时注入的水流,便会大量排入下河地区,这便造成了淮州、扬州一代的水患,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太高洪泽湖水的水位,使集中于洪泽湖的淮水“三分入运河,七分归黄,运道始安”。
聪明好学的康熙思考再三形成了治河的新思想,他将这些思想告诉了于成龙等大学士,这些大臣们一致同意,于是,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南巡的过程中做了详细的规划和部署。
康熙的第一步措施是“深浚河底”。在康熙看来,黄河总是泛滥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底高”“湾多”,所以导致各处受险,康熙告诉治河的大臣:“治河上策惟以深浚河为要,诸臣并无言及此者,诚能深浚河底,则洪泽湖水直达黄河,七州县无泛滥之患,民间田产自然涸出,不治其源,徒治下流,终无益也。”
如何达到深骏河底的目的呢,康熙翻阅了大量从前的资料得知,“宜于清口西,数曲处试行浚直,河直则溜自急,溜急则沙自刷而河自深”,即拆除拦黄坝。康熙帝命从速拆除云梯关附近的拦黄大坝,浚直海口河道,使黄河直流入海,增强水势,冲刷泥沙。
康熙下的第二步措施是修改清口。康熙在察看黄河时发现,除了河道的水位高低上下不等外,黄河和淮河交汇的地方还非常直,这也是导致黄河倒灌的直接原因之一,所以,康熙提出:“宜将黄河南岸近淮处河堤东延二三里,筑令坚固,淮水近河之堤亦拓筑使之斜行,会流则黄河之水不致倒灌入河矣。”康熙一针见血地提到了治河的首要问题——解决黄河倒灌的方法。
康熙的最后一个措施是拆毁拦河大坝,引水归江。康熙帝命:“挑引从惠济祠后入河,而运河再向东斜流入惠济祠交汇,黄水自然不倒灌”。
由于康熙积极治理黄河,在康熙当政以及后世的很多年里,黄河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很大的水灾了,这为以后的兴修水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康乾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