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人心要着手细微处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是个出色的政治改革家,他曾经创立按“丘”征“赋”的制度,铸“刑书”(法律条文)于鼎,不毁乡校,以听取“国人”意见。他还着意整顿田地疆界和沟壑,发展农业生产,给郑国带来了新的气象。不仅如此,子产还是一个“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断狱能手。他精明强干、善于观察,任何细微之事他都能观察得到,因此在判断事物是非曲直方面,常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有一天早晨,子产坐着车子出门,经过一户人家时,听到里面有女人哭的声音。子产忙令赶车的车夫停下来,仔细听了听。车夫听到院中女人的哭声,忙说:“哎呀,这个妇人的哭声好凄惨啊,是不是家里人出了什么事情了?”子产说:“你进去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车夫忙下车,推开门,只见**躺着一个男人的尸体,那个男人显然是被人毒死的,只见他的脸已经扭曲,口角还有未擦干净的血迹,脸色也不正常,浑身一种青紫色。一个妇人正趴在床前不住地哭号,她的哭声是那么的凄惨,以至于车夫和其他来看的人都被感染了,也禁不住落下泪来。看着那个妇人伤心的样子,车夫也动了恻隐之心。忙劝她不要悲伤,赶快去报官,还说自己家主人子产就是当地的地方官,一定会为她申冤的。
妇人听了车夫的话,哭得更加伤心了。她边哭边说:“我和我男人一起开了个包子铺,日子虽然不十分富裕,但是也还过得去,不至于饿肚子。我男人虽然长相不太好,但是勤劳能干,我们两个的日子过得挺好。我男人的父母早死,就剩下他和他兄弟,他兄弟小的时候就送给了别人,可是前些日子我那小叔子回来了,说是他养父母已经死了,自己没有亲人了,就回来投靠我们。我们待他很好,让他在我们的包子铺帮忙。可是……可是……他竟然……竟然不满意,呜呜……呜呜。”那妇人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车夫忙安慰她,她继续说道:“我那小叔子嫌我们不给他钱出去喝酒,就和我男人起了争执,而且吵了好几次,最后,他竟然拿我们辛辛苦苦存的钱跑了,还在我男人喝的酒里面下了毒,呜呜……呜呜……”那妇人越说越伤心,以致再也说不下去了。
车夫已经基本上了解了案情,就回来向子产报告,重复了一遍刚才那妇人的话。子产只是点点头,并不说话。
到了府中,那妇人前来报官,子产命人把那妇人带到堂前,让她陈述案情。
那妇人又连哭再说陈述了一遍,一副十分难过的样子。
子产听完,大声喝道:“大胆刁妇,还敢说谎,毒死你男人的不是别人,就是你!你的小叔子是不是也被你毒死了?”
那妇人被子产的话惊呆了,她顿了一下,连忙说:“大人,冤枉啊,我怎么会杀死我的丈夫和小叔子呢?您明察啊!”说着又哭了起来。子产厉声喝道:“好歹毒的妇人,你若再不说我就大刑伺候!”
那妇人听说用刑就大喊:“冤枉啊!冤枉啊!”
子产身边的侍卫看那妇人好像真的是受委屈的样子,就对子产说:“大人,您看那妇人哭得那么伤心,您有什么根据怀疑那个妇人就是杀人凶手呢?”
子产说道:“好吧,我现在就拿出证据,让你们心服口服。”
子产冲着那妇人说:“大胆刁妇,今天早上我经过你家门前时,听到了你的哭声,旁人听起来觉得你哭得很伤心。可是,我仔细听了一下,发现你的哭声中带着一种非常强烈的恐惧情绪。大凡一个人对其所亲所爱的人,见其病而忧,其临死而惧,其已死而哀。如今,你的丈夫已经死了,你不是悲哀,而是恐惧,这当然是不符合常规的。”子产身边的侍卫都点头称是,而那妇人也被说得哑口无言,再也不敢有什么争辩,只好老实交代了自己的杀人罪行。
中国有句形容人英明的话,叫做“明察秋毫之末”。秋毫之末,比针尖还细,但有些事情本质的区别,往往存在于秋毫之末。审理案件者所面临的情况往往很复杂,虚实相间,真假难辨,这就需要审理者能做到“先知”。所谓“先知”就是要进行调查,了解案情。子产就是因为辨事精微、观察详细,做到了“先知”,才能准确地断案。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展现给你的不是它最本质的东西,你要善于观察它的细微处,发现它的本质,才不至于犯错误,才能准确地抓住事情的根本,从而确定正确的解决办法。
下面是三种从细微之处识破人心的策略:
一是从小变化看透人心。
从小小的变化,可以体察到被认知者实际心理活动,是看透人心者必须学会的能力。
在美国有个有远见的妇女做了件聪明的事情。一天这位妇女突然取出了自己多年的某银行的所有存款,几天之后,这家银行倒闭了。很多人都十分纳闷她到底是怎样猜到的。后来这位妇女说:在不久前的一次聚会上,她见到这家银行的总经理。她发现这位老板服饰讲究,连指甲都经过高级美容店精心修整。她当即感到,自己的存款有化为乌有的危险,因为一个事业心很强的男子是不会花费这么多精力和钱财来修饰自己的。这个妇女从小处识人的本领确实不同一般。
尽管是小小的变化,里面一定隐藏着使之发生变化的力,在看人上其作用力就是人的内心世界,而使内心世界发生变化的原因,又是生活的现实问题。那个妇女就学会了这一看人本领,所以她避免了损失。
二是从小迹象看透人心。
有时,事情虽然还没真正发生,迹象其实已经显露。如果不能从初期的迹象去掌握即将发生的事实,这是非常危险的。有智慧的知人识人者能从小迹象识人,只要见到一点迹象,就能判断出事情未来的发展,并对人形成整体感觉。
春秋时,秦武王派甘茂攻打韩国的宜阳,甘茂担心会遭人毁谤,于是对武王说:
“以前,曾参住在费的时候,鲁国有个叫曾参的杀了人,人家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说:‘我儿子才不会杀人。’继续自在地织布。不久,另一个人又告诉她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依旧自在地织布。不久,又有第三个人向她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立刻丢下梭,离开织机逃走了。”
“以曾参的贤明和他母亲的信任,有三个人接连的疑惑,他的母亲都怀疑害怕了。我去攻韩国,小人进谗言则无处容身,请主公明察。”
甘茂能够从小的迹象中觉察到事物发展的必然,可谓“深谋远虑”,“老谋深算”,充分显示出了他的聪明才智。
作为知人识人者尤其应该学习甘茂的聪明才智,从下属的小迹象而推测其未来的形态,窥一小孔而知全豹。
三是从小习惯识破人心。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及一个人的本性往往会通过自身的一些细小习惯,通过言谈举止、表情等流露出来。
如:那些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锋利、情绪易冲动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那些直率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开朗的人;那些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稳重的人;那些口出狂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师的人,往往是骄傲自负的人;那些懂礼貌、讲信义,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尊重别人的人,往往是谦虚谨慎的人。对于这些不同性格的对象,一定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对于一些小习惯,我们不应为其表象所迷惑,而应洞悉其行为的内在本质。
(1)轻易地许诺他人的要求,看起来似乎很爽快,其实不可实现自己的诺言,成为一个不守信用的人。
(2)对什么事都认为很简单的人,看起来似乎很能干,其实真正做起来,却困难重重,没法办到。
(3)前进急速的人,看起来非常迅猛,其实来得快,退得也快,就像孟子所说“其进锐者,其退速” 。这样干事情不会坚持到底。
(4)处理事情习惯大声呵斥的人,看起来似乎明察秋毫,其实会使事情越弄越糟。
(5)有人喜欢暗中给人施舍小恩小惠,看起来似乎是给予恩惠,其实会增加别人的压力。
(6)表面上对你唯唯诺诺的人,看起来似乎忠诚可靠,其实给你背后一剑,使你受伤,这种人最可怕。
一是多角度透视。
多角度透视,就是遇到某些常见的现象后,不要只用一种思维,只停留在常规的疑问上,而是要多方位地去探究问题。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想,为什么苹果往地上掉,而不往天上去呢?他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了地球的吸引力。知人识人者在认识他人时也是一样,既要善于从正面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要善于从相反角度去思考问题;既要从历史角度看待他人,更要从现实角度衡量他人;既要考察他人的个体素质,也要考察他人在群体和组织中的行为表现;既要从品德角度、才干角度、行为角度去考察人,也要从气质角度、喜好角度去衡量人。这样才能判断和识别其真实能力。
管仲,名夷吾,东周时期齐国人。生得相貌魁梧,精神俊爽,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最初,他怀才不遇,只好与鲍叔合伙做买卖。赚了,他常常多拿一倍。不少人认为他太贪,议论纷纷。后来,管仲一连三次当小官,又都三次被免职。好多人笑他无能,鲍叔又为之辩解:管仲是治天下之奇才,曲高和寡,这只能怪其领导太笨拙,不会用他!管仲知悉后,无限感慨,便与鲍叔结为生死之交。
数年后,管仲、鲍叔分别做了齐国国君的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各为其主,尽心尽力,国君死后,两公子为夺王位发生了激烈的争斗。管仲为保公子纠上台执政,箭射小白,小白险些丧命。但不久还是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而管仲陪着公子纠流亡鲁国。鲁国为了鲁齐关系,杀了纠,并把管仲押送回齐国。时受重用的鲍叔闻知,亲自迎接囚车,释放管仲,并把他安排到自己家中去住。又面谏桓公饶恕管仲且委以重任。桓公这时才知道,管仲的确是位难得的人才!于是,拜管仲为相,尊其号曰仲父,并且规定:不许犯夷吾之名;不问贵贱,皆称其字“仲”。
管仲拜相之后,首先整顿内政,帮助齐桓公建立了霸主地位。
二是多态势透视。
就是把考察对象放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考察之后,还要放在动态中加以研究。比如汽车是在静止状态下制造出来的,而后必须进行动态检查,还要跑初驶公里,以便在“动”中发现问题。有些人考察人往往只注意“静态”,而忽视其发展变化,以及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因而,工作中盲目性很大。实际上,多态势透视也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识别人。世上万物都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发展、变化中,人也不会一成不变。随着主、客观条件的改变,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才能也会不断地改变;因此,要知人,必须在发展中看人,在变化中人,特别要看到人的发展前途,善于从发展变化中看清对方。
古语说,士别三日,则当刮目相看。这就是说,人是在不断变化的。
三国时,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他打仗很勇敢,但因小时家贫,没上过学,不懂兵法。每当孙权和大将们谈论兵法时,他就在一旁打瞌睡。孙权劝他多读点书,他总是强调没有时间。孙权教育他说: “我每天处理国家大事,还能挤出时间学习,你就不能吗?要知道,有勇无谋成不了大器,只是一介武夫而已!”吕蒙羞得无地自容,回到军营后,天天学文化,夜夜读兵书。两年以后,孙权再和大将们聚会谈论兵法时,吕蒙滔滔不绝,说得有理有据,大家都从心里佩服。吕蒙由有勇无谋变得文武双全,受到孙权的器重。他智擒关羽,收复荆州,为东吴立了大功。
如果孙权总以一介武夫的眼光衡量吕蒙,而断言他没什么发展前途,不鼓励他学习兵法;则吕蒙就只能成为别人眼中的武夫、无才之辈,一代人才就会被埋没。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如果用静止、孤立的观点识人,会把活人看成“死人”。只有在发展中识人,才能真正做到知人善任。
人才一般有三种状态,即萌芽状态、含苞欲放状态和才华显露大展宏图状态。知人者及时发现处于含苞欲放状态和才华显露状态的人才当然很好,但是,最难能可贵的是如同伯乐相马,当马没有被人发现是千里马,甚至拴在槽头骨瘦如柴无人一顾时,能从马的筋骨等方面发现是千里马一样,能够发现处于萌芽状态、尚未被人认识甚至处于“逆境”中的人才。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人,就要注意不能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把人看死看扁。要知道,一个人的长处、短处,优点、缺点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长处会转化为短处,优点可以变为缺点;反之亦然。例如,工作大胆泼辣是优点,但是,不顾主客观条件的一味大胆,就会变成盲目蛮干;谨小慎微是缺点,但只要注意不在小事上纠缠,这样谨慎一点,就会变为优点。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相同,发生转化的客观条件也不尽一样,对此,不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要有由量到质的基本估计。
三是多层次透视。
在了解人时,不但要考察表面现象的浅层次,更要考察内在实质的深层次。这里有一个方九皋相马的故事耐人寻味。
春秋时,秦穆公叫相马专家伯乐推荐他的继承人,他推荐了方九皋,秦穆公高兴地接受了。方九皋访求良马三个月,果然找到了一匹理想的良马,秦穆公问他是怎样的马,他说是一匹黄的母马。牵来一看,却是一匹黑的公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说:“完了。你介绍的那位相马专家,连马的毛色和公、母都分辨不清,哪里还能相什么良马呢!”伯乐问明缘由后,不禁大为赞叹:“方九皋能不照搬书上的条文,那真比我高明千万倍!他所注意的是根本的东西,能抓住内在的实质,忽略表面外形;只看他需要的,而不看他不必看的,像方九皋这样观察事物的方法实在有着比相马更重大的意义!”伯乐把马牵来一看,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当然,方九皋连马的毛色和公母这一表面上的东西都认不清,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他那看马注意看本质的观察方法是值得称道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中,现象是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浅层次的东西,本质是深层次的东西。只有通过现象这个浅层次,才能抓住深层次的本质。如果只停留在现象的浅层次上,就会把人看扁。如伯乐的儿子把马的额头、眼睛等表面上的东西当做相马标准,结果相到一个大蛤蟆。
在考察人时,既要看现象又要看本质;既要看一个人的支流,又要看一个人的主流。要善于抓住本质和主流这样深层次的东西衡量人,这样才能保证识人的准确性。
多侧面透视。对一个人的考察要全面,既要看他的正面,又要看他的反面;既要看他的现在,又要看他的过去;既要看他的本身,又要看他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把“大象”的脚、肚子、耳朵、牙齿和鼻子都摸清后,再作结论。当然,多侧面透视,并不是不分主次地去观察一个人的所有面。如果对一些反映细节的面观察过多,也会造成识人的片面性。宋代陆九渊在《语录上》中曾说:“铢铢而称之,至石必缪:寸寸而度之,至丈必差。”铢,是古衡制单位。这句话意思,是说一铢一铢地称东西,这样称出的一石与一次称足的一石必定有出入;一寸一寸地量东西,这样量出的一丈比一次量出的一丈,一定会有误差。他用这个简单的道理,喻指考察一个人,不能光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去计较,用细节去以偏赅全,而应当看大端,否则,简单地把一些事端相加,得出的结论必定不全面。他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考察人必须从大处着眼,注意全面地看,只有这样,才能使考察具有科学性。
四是以全方位的角度看人。
任何一个人,其思想境界、性格作风、学识水平、专业能力等,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有的越变越好,小才可以变大才,歪才可以变正才;有的则由好变差,或由风华正茂变为江郎才尽。
汉代叱咤风云的大将韩信,早年家贫,又不会做买卖,常寄食于别人,众人多嫌弃他。淮阴屠户当众欺负他,使他蒙受“**之辱”。他后来投奔项羽,不受重用。汉丞相萧何不计其过往劣迹,慧眼识真才。发现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潜能,月下追韩信,向刘邦保举其为大将军,并勉励他施展才华。在漫长的楚汉战争中,韩信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为刘邦建功立业出了大力。
如果刘邦总是用韩信受过**之辱的往事来估量韩信的才能,而没有发展看人的慧眼,则韩信就只能成为别人眼中的武夫、无才之辈,一代人才就会被埋没。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用静止、孤立的观点看待人,会把活人看成“死人”。只有在发展中看人,才能真正做到知人识人的客观公正。
反观今天的某些企业管理者,平时总是嘴上说自己观察人是多么仔细、多么准确,并且总是能够首先看到人家的发展方向。这些话让手下人不免为之心动。可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却往往总是一提到某人,就先从这个人以往的某几件事情上大肆议论,历数他过去的种种过失,然后,就轻易地下结论说,这个人似乎也就这样了,以后难有作为。这种用静止的眼光识人的做法,实际上是非常愚昧狭隘的。
人是在发展变化中走向成熟的,总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增长才干,发挥才能。善于用发展的眼光来识别人,才是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因为他不仅仅是在识察人的潜能,也是在培养人,如果总拿一个人过去的失误来判断他的未来发展,从而否定其潜在的能力,这等于是用其以往的经历以主观臆断来压制他的潜能的发挥,打击他的积极性,同样也是在打击他的自信心、进取心,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培养和造就人才了。其实,作为知人识人者,真正以发展的眼光来识别人,实际上也正是他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看透人心要考量待人接物
待人态度与接物姿势,对一个人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比如说,他如果对别人不很积极,那对你自己也就不会怎么积极,如果他对别人忠诚厚道,那也就会一如既往对待你。因此,看透人心离不开对其待人接物方式的考察。
一是从人缘关系上考量。
好的印象是好人缘的前提条件,这是为人处地的基本道理。人缘好的人,在社会上的形象就好,社会评价也高,因而找人办事也容易得到理解、同情、支持、信任和帮助。所以一个人的人缘好坏,直接反映出这个人在社会上的形象。
日本佛学大师亲鸾说:“一人独处高兴时,有两人在高兴;两人在—起高兴时,就有三个人在高兴。这其中有一个人,就是我亲鸾。”其要义是规劝弟子们常以与人同行,与人搞好人际关系,以同享快乐的态度来生活。所有对人没有爱心的人都是不得人心的。
挤对别人的人,都是不正当竞争者,他们不明白与人相处的道理与乐趣。现代社会,普遍存在这种除非把别人挤开,否则就难以金榜题名,难以顺利毕业、升学或难以谋求一份好职业的风气,只能引起人与人的相互反目成仇。而这在商品发达的社会,人们被迫相互竞争,被迫接受分为胜者与败者的生活方式,更是无法培养真正的友情。自己固然必须活下去,同样,别人也必须活下去。竞争或许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种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别人牺牲之上的人,是注定无欢乐可言的。所以,重要的是要明确这样的道理:有人分享快乐,快乐便会倍增;有人分担悲伤,悲伤就能减半。
一般说来,挤对别人的是走歪门邪道的坏人,没有什么人会与之投缘。因为挤对别人的人不学无术,不务正业,不思进取,专以旁门歪左道走关系,拉帮派,套近乎,大事小事都要去争、去抢。要争要抢自然就得挤:挤同志,挤同事,挤同学,挤同乡。评职称挤,提干部挤,发论文挤,调工作挤,拿奖金挤,评先进挤,挤过来挤过去,直到把别人挤下去才心安理得。这种挤,不是竞争,更谈不上公平,而是靠背景,靠权势,靠手段把够格的搡到一边去以求得一己之利。患挤病的人,心目中没有真才实学的字眼,思想上没有刻苦求学的概念,行动上没有真干实干的表现。他们是独行侠,没有朋友,没有知己,没有人缘。他们误以为时代前进的列车只有挤才能上去,殊不知,飞速的车轮对不守规章的挤者会给以无情的教训:在上车行列里秩序是天经地义的,视别人于不顾既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也要得到不安全的惩罚。
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平等的,那种以损害他人利益为手段的独善其身是不得人缘的。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识别他人有良好的“人缘”呢?一般认为古道热肠有人缘,侠肝义胆有人缘,仗义疏财有人缘,急人所难有人缘,和气宽厚有人缘,礼貌谦逊有人缘,知人善用有人缘,通情达理有人缘……什么样的人没人缘?自私自利没人缘,刻薄寡恩没人缘,悭吝小气没人缘,尖酸刻薄没人缘,自以为是没人缘,颐指气使没人缘,无情无义没人缘……有人缘,才认为其人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因为“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二是看他是否对人真诚。
不仅是与人交往要以诚相待,而且处世做人一定要保持一种美德。虚伪、表里不一的行为,不能为社会所接受,只会被人疏远。诚实是赢得好人缘的第一原则。
着眼于一个人的诚实品德,可以推知其人是否可以有所发展,因为以诚可以动人,至诚者则可以博得天下之心。
只有细察待人的诚意,才可能建立比较贴心的友谊。诸葛亮卧隆中,自比管乐,抱膝长吟,略无意于当世,他与刘备原是素昧平生,谈不上有什么私人友谊,刘备也知道诸葛亮是杰出人才,一心想为已用。他仗着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汉室的子孙,同时利用人心尚未忘汉的机会,亲自去访问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才得相见,这种行径,十足表示他的诚挚,诸葛亮无意当世,原是找不到合意的主子,亲见刘备有兴建汉室雄图,对他又万分诚挚,才认为他是合意的主子。便放弃高卧隆中的想法,虽几经挫折,绝不灰心;到后来竟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矢。只有与诚挚的人交往,才可能有感人至深的友谊。
战国时期,魏国向楚怀王赠送了一名美女珍珠,楚怀王对她十分倾心。楚怀王原本有一名爱妃郑袖,她见自己失宠,决定用计除掉珍珠。有一天,郑袖偷偷地对珍珠说:“大王对你很满意,也十分宠爱你,不过,对你的鼻子他好像有点看不惯。大王曾在我面前说了几次,所以以后你在大王面前,一定要将自己的鼻子捂住。”珍珠压根不知道这是郑袖设的圈套,她要利用怀王之手除掉自己。珍珠于是真的在怀王面前一只手捂着鼻子,并做出难受状。怀王莫名其妙,便来询问郑袖。开始郑袖故意装出一副迟疑的样子,欲言又止。“别害怕,有什么就说出来嘛!”怀王说道。“珍珠在我面前说大王有体臭,并说特难闻。所以她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怀王脾气十分暴躁,他听完了郑袖的话,一气之下,将珍珠处以劓刑。郑袖又得到了怀王的恩宠。
郑袖是历史上有名的厉害的女子,她为了得到自己的东西,不惜伤害别人,其中流露的不仅是心灵的丑态,更是得不到人们欢迎的堕落人格,自然这样的人是必然为社会所遗弃,为他人所唾骂。
看人是否诚实,也就是看其的人格如何,一个不诚实的人,其人格一定是低劣的;一个诚实的人,其人格一定很高尚。不诚实的人迎来的是周围人群的贬责,诚实却赢得良好声誉。
三是看他做人是否守信。
商业要讲求商业信誉,没有商业信誉的企业迟早要归于失败,做人也无不如此,一旦失却做人诚信,那就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结局。
看一个人守信与否,可以断其人是丈夫,还是小人。不守信誉的人与好友约定相见,经常迟到,但和客户谈生意时,却一定比对方提前。这样的人总认为彼此既然是好友,守不守时没有关系,殊不知,这种想法和做法是大错特错的。我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守“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训导古已有之,而且,古人早把能够守信的人叫丈夫,不能守信的人自然就被视为小人。
为了判断对方是否是—个表里如一的人,我们应仔细考察他平常的言行举止。例如,秘书录入文件时出了差错,领导提醒他认真一点,但很快地他又犯相同的错误。此时领导很可能会把秘书看成一个言行不一致的人,因为他只在口头上抱歉,实际行动却不加改善。
不按自己所说的话去行事,往往会被视为一个连交往中最起码规则都不遵守的人。对于那些平时负责任的人,他们认为对方也该如此,所以会拒绝言行不一致的毛病。
马来西亚文人朵拉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答应不是做到》。作者在总结人们的应酬交际活动时,提出了人们在交往中的一种不诚实、不信守诺言的现象。这类交际者“承诺时,态度看起来非常诚恳,随着时间漂移,往往把说过的话当成风中的黄叶,霎时便无影无踪”。
时常用自己的心去度朋友之腹,结果得到的是自己的误解。也用不着去埋怨被谁给欺骗,欺骗自己的其实正是自己。
据《庄子》记载,有个养猴人对他的猴子们说:“我早上给你们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猴子听了都觉得势头不对,嗷嗷直叫,龇牙咧嘴。养猴人马上又对猴子们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个栗子,晚上给三个,怎么样?”猴子们就高兴起来了。这些猴子的高兴大概只是暂时受蒙蔽所致。天长日久,聪明的猴子自然会悟出主人的狡诈和卑鄙,从此不再相信他,而且仇恨他。那时候,养猴人可就要自认倒霉了。朝三暮四式的狡诈,必然最终失信于人。
失信于人,不仅显示其品行不端,人格卑贱,而且是一种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顾短暂不顾长远的近视行为,终将一事无成,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失信于人,大丈夫不为,智者不为。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处处说话都不算数。他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大人对小孩,对妻子对父母,对同事对朋友,对领导对下属,对名人对凡人,对老师对同学,对什么人都会说话不算数。
做人之道,大概没有什么比诚笃守信、取信于人更为重要的了。我们看一个人与人交往时,只要他能做到诚实守信,其他方面的缺陷尚且会宽容忍让。反之,若失去了这个根本,我们便可推知此人不可信,是不愿与他共事,也不愿与他打交道的。
四是从处世做人上考量。
社会经济的大变革,历史时期的大转折为我们的生存生活带来了很多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惑。过去有序的一切今天都被打乱了,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今天却打上了问号。
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里,个人或群体的先天优越性消失了,它极大地唤醒了人的个体意识和主体意识,为社会成员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平等的良好环境。无论做什么事,首先怀有一颗纯净的心,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平时我们做一件事,如果有想显示自己、贬低别人等一类的想法,然后抱着这样的想法去做这件事,其结果恰恰是相反:做事既不顺利,也不可能满足自己的初衷。这就说明,居心不良,心劳目拙的人必然干不好事情。也可以这样说,居心不良的人必然反映居心不良的心灵。
做事不必期望有任何报答,用坦**的心胸认真去做,结果通常都是称心如意的。
这样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最重要的是正视自己的态度,即保持着净心,与人和睦相处,并真诚地帮助他人,而永不期望别人能有什么回报的人生态度。处世做人,讲究一个“度”,恰如其分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刚直本是好事,但过于刚直,棱角毕现,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却往往为世人所不容。随和本是好事,但过于随和,丧失原则,缺乏主见,委曲求全又往往被视为软弱。因此,一个人如果把握不好为人处世的度,一般可以断定此人是不成熟的,他很难正确地为人处世。
看透人心要考察交际手段
处于现代社会,无论你是否擅长社交,你都要在社交场上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断地结识新朋友、新客户、新的合作伙伴。可以这样说,社交场上人际关系处理的成功与否,与正确了解他人的内心活动密不可分,也就是取决于你短时间内洞悉交往者的内心活动的技巧与方法。因此,能否通过考察他人的交际手段,看透他人的心理决定了你在社交场上人际交往的水平高低,决定了你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否。
一是名片测人心。
交换名片,是彼此传达身份的一种手段。但是,有的人即便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也喜欢递出名片,在公共汽车上、小吃店偶然邂逅朋友、熟人,也要拿出一张名片,甚至到酒吧喝酒时,都不忘给服务员名片。这些人为什么动不动就拿出自己的名片呢?因为他们在评价对方时,很易受对方的工作、职位或学历等所左右,由于这种心理的投射作用,也喜欢在名片上印自己喜欢的、认为别人会对他另眼相看的各式头衔。当他们拿出名片交给对方时,便判断对方一定也会把自己捧得高高在上。但事实上,人们并不都是用头衔来判断一个人。
名片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透过名片能一目了然对方的工作和职位。但是,仅仅看名片上的这些内容,我们是无法洞悉其人品如何的。因此,我们要想通过名片,看一个人的性格与心理,就必须注意名片的其他方面。
(1)喜欢在名片上用粗大字体印上自己名字的人,多表现欲望强烈,他们总是不时地强调自己,突显自己,以吸引他人注意的目光。这种人的功利心一般都是很强烈的,但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却表现得相当平和亲切,具有绅士风度。他们最擅长使用某些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的外表和内心经常会相当不一致,从表面看他们是相当随和的,但实际上,他们也有很强的个性,不容易让他人真正地靠近。他们善于隐藏自己,为人处世懂得量力行事,更能把握分寸,使一切都恰到好处。
(2)身兼数职,头衔繁多,但是在名片上没有印上任何头衔的人,这种人大多个性较强,他们讨厌一切虚伪、虚假、不切合实际的东西。他们并不十分看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很少考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只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任何一件事情,而不是被他人支配和调遣。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很少对别人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他们具有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经常会有所创新和突破。
(3)喜欢在名片上加亮膜,使名片具有光滑效果的人,他们在外表上看起来多显得热情、真诚和豪爽,与人相交十分亲切和善,但这可能只是他们交往中惯使的一种敷衍手段,实际上,他们的虚荣心都比较强。
(4)喜欢用轻柔质感的材质制作名片的人,具有很强的审美观念。他们大多性情温和,说话文雅而浪漫。不太轻易与人发生争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尽力去原谅对方。他们比较富有同情心,会经常去帮助和照顾他人。但这一类型的人不算太坚强,意志薄弱,而且很容易招来别人的不满和批评。
(5)在名片上印有绰号和别名的人,其叛逆心理大多比较强,做事常无法与其他人合拍。他们为人处世是比较小心和谨慎的,但有时会有些神经质,常常会产生一些无端的猜疑。猜疑别人的同时也怀疑自己,这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缺乏足够的信心,总是想妥协退让。从某一方面来讲,他们没有太多的责任心,并且,还总会想方设法来逃避自己该负的责任。
(6)同时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名片的人,除了本职所从事的工作以外,大多都还有另外一份职业。他们的精力往往是相当充沛的,还具备一定的能力和实力,可以同时应付几件事情。他们的思维和眼光较一般人要开阔一些,能够看得更远一些。他们常会有些深谋远虑的策略和想法。他们的兴趣相对要较宽广一些,所以,他们懂很多别人不懂的东西。他们的创造力是很突出的,常会有一些惊人之举。
(7)在名片上附加自己家里的住址和电话的人,这样的人大多是具有较强的责任感的,否则他不会把自己家里的地址和电话印在名片上。这样,如果他不在办公室,对方一定会找到家里来,把事情解决。而与此相反的,恰恰有许多人为了逃避工作上的麻烦,而拒绝告诉他人自家的地址和电话。
(8)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见人就递名片的人,他们大多有十分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喜欢把自己摆在一个相当显眼的位置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见人就发名片,正是他们这一性格的淋漓尽致的表露。他们把自己的名片很大程度上是当成了宣传单在使用。这一类型的人多有勃勃的野心,但他们很少轻易表露自己的这种心思,所以,在一言一行上都显得小心翼翼,但若细心观察,还是能够把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的。
(9)名片的质地、形状和色泽都显得相当另类的人。这一类型的人表现欲望也是相当强的,而且喜欢卖弄。他们多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自己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人大多头脑灵活,有不错的口才,但他们习惯于独来独往,我行我素。所以,除了自己的东西以外,对其他任何事物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是非善恶往往分得很清楚。并且表现出的态度也会十分鲜明,所以他们会经常招惹一些麻烦。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缺乏足够的协调性,人际关系并不是很好。
(10)经常若无其事地掏出一大堆别人的名片的人,他们掏名片的目的不用任何说明就非常清楚了,这是他们夸耀和显摆自己的一种方式,希望他人能够对自己另眼相看。这一类型的人自我意识多比较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他们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比较强。具有不错的口才和充沛的精力,成功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学会读名片,你便会在与别人没有深交以前,就对他做出初步的了解。
二是通过握手判断性格。
行为是心理的体现,这一点还可以从手的表现上看出来。从“握手”、“易如反掌”、“袖手旁观”等字句的探讨可以发现,握手是表现人际关系最有力的情感传达工具,利用手与手的关系,或是手的动作便可易如反掌地解读出对方的心理,并且还可以不费事地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对方。
握手是一种礼节,握手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据说,握手开始于人类仍然处于赤身**生活的阶段。在开始的时候,男人之间初次见面,通常要用手来掩盖对方性器官表示友好。不久,这个动作逐渐演变为手与手之间的行为。所以,对原始人来说,握手不仅表示问候,也是表示手中未持有任何武器,是一种信赖的保证,包含着契约、发誓的观念。
握手不仅仅是一种礼节,更主要的是,在握手的一瞬间有可能识破对方的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握手不仅仅是一种礼貌行为,而且还是传达人际信息的重要方法,因此,观察握手也是“识人”的重要途径。
握手时的力量很大,甚至让对方有疼痛的感觉,这种人多是逞强而又自负的。但这种握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又说明了握手者的内心比较真诚和煽情。同时,他们的性格也是坦率而又坚强的。
握手时显得不甚积极主动,手臂呈弯曲状态,并往自身贴近,这种人多是小心谨慎、封闭保守的。
握手时只是轻轻地一接触,握得不紧也没有力量。这种人多属于内向型的人,他们时常悲观,情绪低落。
握手时显得迟疑,多是在对方伸出手以后,自己犹豫一会儿,才慢慢地把手递过去。排除掉一些特殊的情况外,在握手时有这种表现的人性格多内向,且缺少判断力,不够果断。
不把握手当成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而把它看成是例行的公事。这表明此种人做事草率,缺乏足够的诚意,并不值得深交。
一个人握着另外一个人的手,握了很长的时间还没有收回,这是一种测验支配力的方法。如果其中一个人先把手抽出、收回,说明他没有另外一个人有耐力。相反,另外一个人若先抽出、收回手,则说明他的耐心不够。总之,谁能坚持到最后,谁胜算的把握就大一些。
虽然在与人接触时,把对方的手握得很紧,但只握一下就马上拿开了。这样的人在与人交往中多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与每个人都好像很友善,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但这可能只是一种外表的假象,其实,在内心里他们是非常多疑的,他们不会轻易地相信任何一个人。即使别人是非常真诚和友好的,他们也会加倍地提防、小心。
在握手时,非常紧张,掌心有些潮湿的人,在外表上,他们的表现冷淡、漠然,非常平静,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的不平静。只是他们懂得用各种方法,比如说语言、姿势等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避免暴露一些缺点和弱点。他们看起来是一副非常坚强的样子,所以在他人眼里,他们就是一个强人。在比较危难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把他们当成是一颗救星,但实际上,他们也非常慌乱,甚至比他人还要严重。
握手时显得没有一点力气,好像只是为了应付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而被迫去做的。他们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十分坚强,甚至是很软弱的。他们做事缺乏果断、利落的干劲和魄力,而显得犹豫不决。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可实际上,其他人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将他们忘记。
把别人的手推回去的人,他们大多都有较强的自我防御心理。他们常常感到缺少安全感,所以时刻都在做着准备。在别人还没有出击但有这方面倾向之前,自己先给予有力的回击,占据主动。他们不会轻易地让谁真正地了解自己,如果是这样,他们的不安全感会更加强烈。他们之所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卑心理在作怪。他们不会去接近别人,也不会允许别人轻易接近自己。
像虎头钳一样紧握着对方的手的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显得冷淡、漠然,有时甚至是残酷的。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征服别人、领导别人,但他们会巧妙地隐藏自己的这种想法,运用一些策略和技巧,在自然而然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用双手和别人握手的人,大多是相当热情的,有时甚至热情过了火,让人觉得无法接受。他们大多不习惯于受到某种约束和限制,而喜欢自由自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他们有反传统的叛逆性格,不太注重礼仪、社交等各方面的规矩。他们在很多时候是不太拘于小节的,只要能说得过去就可以了。
三是礼物往来看性格。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经常会收到别人的一份礼物,有些时候也送礼物给别人。我们送礼物的目的,在很多时候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可能是对某人表示自己发自内心的真挚祝福,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这份心意;但有的很可能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必需,大家都送礼物,唯独自己不送不好,所以也要送,这纯粹是走走形式的问题。但是无论哪一种送礼,送礼者都会选择一份非常合适的、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情意的礼物。选择什么样的礼物,不同的人自然也不会相同,从某种程度可以说这是由人的性格所决定的。
花比较少的钱选购礼物,这样的人总是不断地追求一些表面层次的东西,希望能给人造成一种错觉,相信这是内在实质上的东西。诸如,有些人并不十分想念某一位朋友,但却会买一些很便宜,但看起来还像那么一回事的东西送给对方,告诉对方自己是多么惦记着他。这一类型的人常常会冲动,做事没有计划,意气用事,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可是结果却做了一些没有实质意义的事情。他们的心胸不算太开阔,常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计较个没完没了。他们总是希望付出很少就能得到很多的回报。
在选购礼物时总是选择非常实用的东西的人,这一类型的人是非常现实的,尽管他们非常希望浪漫一下,能够制造出一些意外的惊喜,既愉悦自己,同时也取悦他人,可是又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比如说经济条件,他们便放弃了这一打算,又安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他们是注重生活实际的,所以,也常常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可结果却并不如意。就因为太现实了,生活如一潭死水,只为生存而生活,和他人的矛盾时有发生。与现实的人相反的是非常浪漫的人,他们在选择礼物的时候,常常要花费很多的心思。他们总想制造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多数时候会达到自己的目的。正是因为这份浪漫,他们会得到很多人的喜欢。可是他们大多只能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富足家庭里,事实上,不可能每一个家庭都那么富有,所以他们虽然在外表上很风光,其实内心十分空虚。
有的人在选择礼物时,总是希望能找到带有一些幽默感的东西。能让人笑起来,这一类型的人是十分热情和亲切的,为人也比较随和,而且他们很聪明和智慧。他们的感觉很敏锐,能洞察到别人的内心世界,但又不擅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通常是很守信用的,只要是答应别人的事情,多会努力办成,而不让对方失望。
他们选择的礼物必须独特,想要引起其他人极大的注意,并为此不惜花费巨资,这一类型的人送礼物的目的不在于礼物本身,更主要的是想表现自己。他们个人的性格,就像所送的礼物一样,独特而又要引人注目。他们的表现欲望总是特别的强烈,时刻希望自己成为众人谈论的焦点。他们有勃勃的野心,希望能有一番大的成就。
在送礼物时选择送植物的人,多是缺乏自信而有些依赖性的。他们总是不断地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对于自己提出的一项很好的建议,也会觉得没有把握。他们经常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想去取悦别人。他们没有太多开拓、创新的胆识和魄力,所以很多时候都是随大溜,做好好先生,以保持中立。这样,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不会负全部或是主要的责任。
凭自己的喜好送礼物的人,他们习惯于选择一件自己想要的礼物送给他人。这一类型的人,多是比较自私的,凡事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去考虑问题,而顾及不到别人的感受。同时,他们的目光应该说是短浅的,只着眼于现在,却不能放眼将来。这样的人大多有一定的自信心,所以尽管有时候他们对人很苛刻,甚至蛮横无理,但还是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想法,却总是以自己的思想和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他人。有很多事情,虽然他们感觉到别人对自己十分不满,但却往往意识不到自身所存在的缺点。他们有很强的嫉妒心理,很难容忍他人获得比自己大的成就。他们很在意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任何事情,自己不肯吃一点点的亏。
还有一些人,他们在送礼的时候,往往认为花的钱越多,就越有价值、有意义。所以他们常常会忽略所送的礼物与要送给的人是否合适,而选择非常奢侈和豪华的礼物。这样的人大多比较爱面子,有些不切合实际,而且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似乎也不是很强。
喜欢自制礼物送给别人的人,大多是很有些个人特色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性格比较突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不错,常会有一些发明创造。他们很勤劳,愿意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劳动成果。他们很看重家庭,思想比较传统和保守,对人较亲切和随和,富有同情心,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和帮助他人。他们常怀有很强的自信心。
四是利用“应酬”观察对方。
性格对行为会有很大的影响力,而行为则是决定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所在,多了解合作伙伴或是竞争对手的性格,便可以较为准确地推测其行为。
在商务活动中,为了获得某种利益,有时必须营造特别的人际氛围。有人认为商场就是**裸的金钱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人情,所谓商务交际只讲“利益”,而不讲“道德”。这种说法既不准确,也不全面。我们必须知道,感情联络乃是商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诚实与信誉更是生意人的无价之宝,它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能获得金钱所不能达到的功效。
同时,你也要明白商场如战场,因此,在商务交际中得多加提防,不可没有防人之心。行骗者与受骗者是对立的统一。世上没有行骗者,哪会有受骗者;而没有受骗者,行骗者也没有了立足之地。巴尔扎克曾说过:“傻瓜旁边必须有骗子。”这话并不一定说凡受骗的都是傻子,但这话却讲出了骗人者与被骗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人们之所以受骗,总有其受骗的原因,或者说,受骗是由于没有必要的防骗能力。因此,要想不受骗,就必须提高你的防骗能力。
现在要问:受骗能够防止吗?回答是肯定的。一个人只要具有一定的防骗能力,就可以防止受骗,或者说可以少受骗,避免受大骗。
地产业在香港算得上是最大的交易。有一次,某金融公司从内地到香港与某大厦卖主接触。开始整座楼房的开价是1??78亿港元,某金融公司认为偏高,经过几次洽谈,双方各持己见,于是,商定第二天下午继续谈判。次日,他们在一间会客室商谈。忽然有几个大亨打扮的人走进来,神秘地与楼房卖主说话,虽然声音压得很低,但仍可以听见说的内容——请卖主将楼房价格升到1??8亿元成交。卖主将来人打发走之后。对某金融公司人员说:“刚才说的话,你们可能听到了,他们开价1??8亿我都不答应,而给你们1??78亿,这是考虑你们是祖国亲人,我们应表点爱国心。”因为某金融公司早听说有买楼房被诈骗之事,所以看到港方的活动,仍不为之所动,经事后了解,来的几个“大亨”,原来是卖主一方的人,这是他们设的陷阱,以此诱骗某金融公司上钩。
这里,某金融公司到香港去买楼房,与卖主进行谈判,双方关于价格问题各持己见。在谈判过程中,来了几个大亭装作买主,实是演戏让某金融公司看的。因某金融公司事先听说有卖楼房诈骗之事,才未上当。
由此看来,在与他人交易过程中,如果事先有思想准备,能时时事事提防,则可有效地防止受骗。
要防止受骗,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识骗防骗能力。骗子骗人要掩盖其骗人的真面目,总是以某种假象出现。
如果一个人增强了防骗意识。再具有必要的防骗能力,受骗是可以防止的。有些商人在商务交际活动中,有着与平时截然不同的表现。例如,有的人平时沉默寡言,在商务交际活动中却谈笑风生;有的人平时道貌岸然,但在交际应酬时遇上美丽的女性,却会说出有失身份、有损人格的话来。
商务交际活动对于商人来说,是有其必要的,在应酬中可以观察出一个人性格及品质方面不欲人知的部分,从而便于把人看得更全面。
要想观察一个人,首先得让他把平时在工作环境里看不到的一面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把你想了解的人看得更透彻。
有的人认为,商务交际活动不是正式场合,可以随意、放松些,有时喝了点酒,趁着酒兴,言语、举动便少了许多的约束,真实性情也就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了。
如此一来,无论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或是竞争对手,都能把他的真实性格看得更清楚,对以后彼此关系的演变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谓“知”,就包括对自己及对对方各方面的了解。
因此,作为一个生意人也好,作为一名职场白领也好,都应该认真看待商务活动,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其他人的性格,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
看透人心要注意的忌讳
在观察他人、看透人心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忌讳也是必须注意的:
一、切忌“先入为主”
我们与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时,对方首先给我们留下印象的一般总是外貌。外貌(包括长相如何、风度怎样等)似乎决定着第一印象的好坏。
他人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相当深刻的。但是,我们认识人不能只停留在第一印象上,第一印象只是对一个人的认识的起点,而决不是终点。因为它毕竟是建立在信息不足、尤其是反映内在本质的信息不足的基础上的,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表面性和片面性,有时还会有虚假性;并且,它也常常受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个人的好恶倾向所左右:须知,生活中,人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应该努力看得更深刻一点。
第一印象基本上是由直感得出的。我们对直感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直感往往是最纯净、最不被掩饰的,但是它也往往是最简单、最肤浅的。因此,不要光凭直感,除非受过专门的训练,已达到老练的侦探或者渊博的心理学家那样的水平。记住:全然听信“第一印象”是幼稚的,甚至是危险的。应当去验证它。如果后来所观察到的事实与第一印象不符,就应尊重事实,去除先入之见。
不了解事实真相,就不可能明智地思考问题。
有些人并不逃避思考,可是在分析问题时,总喜欢像猎犬追捕猎物似的,一个劲儿地捕捉那些足以能够说明其先入为主的观点和事实,而对其他情况不屑一顾。他们只对那些说明其行为正确性的事实感兴趣。
人们常根据听到或知道的关于他人的情况,甚至不等见面就对别人作出判断,他们甚至疑心或无视自己的判断力,以便符合原来的结论。
先入之见使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洞察力,必须努力克服。克服先入为主的最好方法,是把感情和事实严格区分开来,努力做到对事实作客观、公正和全面的分析与判断。
二、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我国有句老话“看人挑担不吃力”。仔细琢磨这句话,可以感到回味无穷,启发不少。
有时候,我们常常百思不得其解:“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只要你在内心假设处在此人那样的位置和情况,你会怎样做,就会明白此人的行为了。你也许会发觉,你也不得不和此人曾经做过的一样,甚至还不如此人。
“设身处地”,这不仅有益于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了解别人的最简单的一个方法。
A当小科员时,常常在背后议论科长无能,“一件小事也要考虑再三”,“优柔寡断”,宣称如果有朝一日能“掌权执政”将如何如何,大有一番扭转乾坤的气势。事有凑巧,不久A果然“上马施政”;结果大半年下来也不过如此而已。A深有感触地说:“看人挑担不吃力。现在才知道办一件事是多么难啊!看来前任科长不是优柔寡断而实在是身不由己,何况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做了许多事,真是不简单啊!”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一个人。
三、不保持适当的距离
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说出了一个很平常但又深刻的道理:“英雄的妻子,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英雄。”
事实常是这样,对于朝夕相伴的人,一方面非常熟悉,闭上眼就能说上十几条特点;但另一方面,对其特点也容易漠然视之,有什么新变化、新发展,也常常不注意了。
要深入了解一个人,就应该长时间与其接触。但是,这又会造成习惯上的错误,有许多问题反而难以觉察,因为“脸挨着脸,就看不见脸”。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人恰如其分而正确的理解无须经过长期的、过分亲密的熟悉。在时间长短、密切程度和恰如其分的认识等参数之间,最有可能存在着曲线关系。更准确地使人们彼此相互理解,必须有某种最适合的时间和适度的密切程度。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有一方面不合适,就会限制有关的必要信息,与此同时,长时期的过于密切的相处,很可能歪曲相互理解的准确性,给对方凭空抹上许多色彩,或过高地估计了对方。要知道,“情人眼里出西施”。两个互相很要好的人,彼此在内心留下的都是对方美好的形象。这对于认识一个人是不利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熟知并非真知”。
因此,在与一个人的结识时间不过长、关系不过密时头脑最冷静客观,这时对于正确地认识此人是最适合的。
四、不敢进行大胆猜测
要认识、判断一个人,不妨先根据此人留给我们的最初形象来进行分类,假设就是这么一种类型的人;然后,再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去有意识地观察,看看是否符合我们的假设。如果全部符合,此人就是我们原来假定的那种人;如果全部不符合,此人就是另外一种类型的人;如果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此人就是具有这种类型的人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一般这种情况最多见。这样,至少有助于我们的认识。
大数学家高斯曾说过:“如果没有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
当然,运用这种方法,首要条件是已具有了认识人的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注意不要落入定式心理的陷阱,用先入为主的框架套入。分类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与实践是否相符。要灵活,而不要偏执、死板。
记住,我们仅仅是假设。
五、不用比较的方法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认识人也是这样。见的人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张三与李四的差别,李四与王五的不同了。
比较,是我们认识周围世界和思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比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一个买鱼的人说:“现在鱼真贵。”所以认为鱼贵,是和过去相比,过去几角钱一斤的鱼,现在几元钱一斤。又如,“今天天气真好”,这总是和过去有几天不好对相比而言的。我们也时常这么说:“老张家的两个儿子长得挺相像,可老大老实,老二滑头”,“老李的两个女儿都长得水灵灵的,不过小女儿比大女儿更漂亮”。说某人聪明、漂亮、高尚,或者愚蠢、难看、卑劣,都是和别人对比而言的。
可以说,心理比较是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没有比较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怎么比。对比的方法正确,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只有横向视野,没有纵向视野,或者只看近不看远,就会由此产生各种错觉、猜疑和误会。
比较是一个好方法。它对于认识人,分辨出人们之间的微小差异是有很大帮助的。
六、不克服偏见识人。
正确地认识一个人之所以极其困难和复杂,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感情对于我们的理性的干扰和影响,使我们常常迷失方向,走向歧路。
当我们认定某人是好人时,其一切就都变成好的了;当我们认定某人是坏人时,其一切就都又变成坏的了,甚至以前做的好事也说成“别有企图”。感情,统治着人的内心,神秘而且无所不在,有时甚至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