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知足常乐——绝境生存打好心态关(1 / 1)

知足常乐,最好做到去留无意,任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窗外花开花落。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生命不是常青的,特别是身不由己的绝境之时,过分的奢望就是自寻死亡,欲望难填就是大祸临头,这时,要充分的调整好自己处绝境的心态。

1、笑迎绝境

绝境当前,相迎已经够费解的了,为什么我们这条格言反倒要您笑迎绝境呢?

下面我们就一一道来。

首先,绝境难免,犹病魔之难逃,与其知“绝”而退,倒不如迎“绝”前进——这实在是无可奈何之策。

黄河尚有九曲十拐,天气也有风云变幻,何况高等动物生涯!人生这条路上,你如果不愿吃“白相”饭,又“难得”糊涂,想“认真”一番,致力于做一个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人,就总会出现阴阴晴晴,风风雨雨,叫你老起来弯弯曲曲、坎坎坷坷。苏东坡算是看透了这一点,曾做诗抒臆: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老先生本来豁达大度,按理,这只能是愤世嫉俗的反话。如果他当真后悔“被聪明误一生”,转而懦弱起来,还告诫子孙学个谦谦君子,权当愚且鲁型的混世奴才、庸才、歪才,那就不是原来的苏东坡了。其实,“树欲静而风不止”,谦谦君子又岂能是无灾无难的避风港!那个“林教头”落草之前,为保乌纱,逆来顺受,够阿弥陀佛的了,结果祸不单行,还是逼上梁山。所以绝境当前,积极的态度不是学个大禹治水,因势利导。病魔难逃,“既来之,则安之”;绝境难免,“用笑脸来迎接”。贝多芬说得好:

在困厄颠沛的时候坚定不移,这就是真正令人钦佩的人的不平凡之处。

其次,绝境之于人,固然难受,但古人说得好,“祸兮,福所倚”——这一条,倒是基于有所作为了。

绝境是一副催化剂,使人步坚。

绝境最能锻炼人才,奇迹常在绝境中涌现。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时,连祖宗十八代都被骂遍了;安立林为求给人类提供香蕉梨,无端被人指控为“把上帝的果园变成了妓院”!列宁不是遭过流放,毛泽东不也靠边站过吗?这些不同凡响的强者把绝境当作动力,奋然前行,终于攀上了理想的高峰,到达了胜利的彼岸。“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鉴于此,贺龙元帅曾异乎寻常地为赛场上的失败者设宴、干杯,使其士气为之高涨。

绝境是一面透视镜,使人心明。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声言:“能使愚蠢的人学会一点东西的并不是言辞,而是绝境。”文化界就有一条至理铁则:文穷而后工。不少人官场失意而文坛留名。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行文如流水,一口气数出: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可见人在绝境时,往往能抛开一切杂念,成就古今大业。

绝境是一方“清洁魔巾”,使人眼高。

厚道人唯处绝境中,方能窥尽世态炎凉,透彻、自如地品味人生的苦辣酸甜。豪门公子曹雪芹,若非落到“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之境地,何来辉煌巨著《红楼梦》,把个封建酱缸揭露个淋漓尽致?鲁迅如果终其一生做富门大少爷,或者委身蒋家王朝,又岂能写出一手如投枪,似匕首的泼辣杂文?

拿破仑说过:“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远。”有鉴于此,倒替那些平步青云却十分稚嫩的幸运儿担忧,如其自认为“天之骄子”,得意忘形,随心所欲,说不定有一天要摔下来,甚至掉到最不干净的地方去。

2、大肚容物,处逆境仍逍遥

人大都渴望和追求荣誉、地位、面子、为拥有它而自豪、幸福;人不情愿受辱,为反抗屈辱甚至可以生命为代价。所以,现实人生便出现了各种各样争取荣誉的人,形形色色的反抗屈辱的勇者和斗士;也有为争宠、争荣不惜出卖灵魂,丧失人格的势利小人。当然。也有人把荣誉看得很淡,甘做所谓“荣辱毁誉不上心”的清闲人、散淡者。

这种清闲、散淡者,对客观的、外在的出身、家世、钱财、生死、容貌都看得很淡泊,追求精神的超脱、洒脱,正所谓“去留无意,任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窗外花开花落”。庄子曰:“荣辱立然后睹所病”。其意是说,人们心中有了荣辱的念头之后,就可以看到种种忧心的事情。过分关心个人的荣辱得失,就只能忧虑烦恼,无以摆脱。他在《徐无鬼》篇中说:“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大意是说,追求钱财的人因钱财物积累不多而忧愁,贪心者永不满足;追求地位的人常因职位还不高而暗自悲伤;迷恋权势的人,特别喜欢社会动**,以便从中扩大自己的权势。同时庄子也从正面阐述其观点。他说:“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大意是,不追求官爵的人,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势媚俗,荣辱面前一样达观,所以他也就无所谓忧愁。所以庄子主张“至誉无誉”。也就是说,在他看来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把荣誉看得很淡很轻,名誉、地位、声望都算不得什么,即使行善做好事也不要留名。

《庄子·刻意》篇中又讲:“就薮(shu)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己矣。此江梅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这里,庄子又列举了几种人士;隐居江海的人,与世无争,逃避世事的人,清闲悠暇。这些人也没有什么荣辱毁誉的强烈愿望或忌讳。所以,以栖身山林江湖,流浪旷野荒原,每日垂钓,闲散度日。这正是道家的处世态度,顺其自然,在同一篇中,庄子讲了闲散居士的好处;“平易恬恢(淡),则忧患不能人,邪气不能袭”。追求恬淡的人,不会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没有强烈的物欲,邪恶就不会浸袭他的身心。尽管庄子的“无欲”、“无誉”现有许多偏激之处,但当人们为金钱所**,为官爵所累的时候,何不从庄子他老人家的训哲中发掘一点值得效法和借鉴的东西呢?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六章》所说的这句话就是告诫人们要懂得荣辱的分寸。知道满足就不会受辱,明年可而止,就不会遭遇不幸。又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贪得无厌是最大的罪过。把钱财物、家世、容貌视为荣辱标准的人,一般都不知足,越有越想有,越有欲望越盛;欲望太盛,就会生出邪念,为拥有更多而不择手段。由敬财、爱财而贪财、聚财、敛财,甚至于见钱眼开、巧取豪夺、惟利是图、谋财害命。市场上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正是这方面的原因所致,生活中这类例子几乎每个人都耳闻目睹,真乃是欲堑难填!真乃是人心不古!

劝君做一个“荣辱毁誉不上心”的没事人、清闲汉吧!

3、善待生活,绝境也是有境

万物有生也有死,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对生和死的态度,形成了每个人的生死观,生死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重要内容。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处世哲学、生活态度。

庄子在《大宗师》中把生和死看成一种自然现象,指出:“死生,命也,其有旦之常,天也”。就是说,人的生和死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有白天和黑夜一样平常,并且认为“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个人的降生是依循着自然界的运动而生,一个人的死亡也只是事物转化的结果;生若浮游天地之间,死若休息于宇宙怀抱,一切都没什么大惊小怪,生也好,死也罢,平平常常,没什么可怕的。据《庄子·至乐》记载,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唁,见庄子不但没有哭泣,反而两腿平伸岔开地坐在那里,边敲着两腿中间的瓦盆,边大声唱着歌。惠子不解,问庄子:“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平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命,故止也。”这段对话大意是惠子对庄子不太满意,说:“你妻子和你生活在一起那么久,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她老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又敲盆唱歌,是不是太过分了!”庄子的回答是:“不像你说的那样。她刚死时,我也难过,哀伤。后来,仔细一想,从根本上说,她最初本来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连生命的气息也没有。起始,她仅仅是夹杂在恍恍惚惚,若有若无的状态中,而后才有了生命的气息;这种气息变成形体,形体再度就有了生命,现在又变为死。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循环运行一样。她平静地躺在宇宙这间巨大的居室里,而我却在身边嗷嗷大哭,我认为那就是没有彻悟生命的本质,后来就不再哭了。从这则“鼓盆而歌”的故事,可见庄子对生死看得比较透彻。即使庄子自己临死时,也表现出看得透,放得下的超然态度。据《庄子·列御寇》载:庄子生命垂危时,其弟子们商量如何为其厚葬。庄子得知,对弟子说:我视蓝天为自己的棺椁,把光辉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看作相连的宝玉,天上的星星是珍贵的珍珠,把天下万物当作自己的殉葬品。这还不够齐备吗?何必还搞什么厚葬?当他的弟子解释说,怕他的遗体为乌鸦啄食时,庄子说,放在地面上为乌鸦老鹰啄食,埋到地下则会被蝼蚁所食,这就等于从老鹰嘴里夺过来,再送到蝼蚁嘴里,你们这不是偏心吗?这个故事反映了庄子把死看得很淡。人既然已经死了,就等于回归了宇宙自然之中,暴尸或深葬,为乌啄,为蚁食,反正都一样,何必那么在意?承认生命的自然属性,当生则生,不当生则不生。生则好好生活,死则超然以对。生命遏不住,死神更难扼。何况从宏观上看,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就是人类的新陈代谢。有新陈代谢,历史长河才源远流长。

生命是宝贵的,短暂的,重生乐生,在有限的生命岁月,创造更多更高的人生价值,使生命更有意义,不枉来世上走一趟。世间的事情永远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人一辈子都去追求完美的东西。歌德有句名言:生活在理想的世界,就是要把不能的东西当作仿佛是可能的东西来处理。是的,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歌唱,活着就应该笑。因为只有笑,才是苦难最好的归宿。“笑对生活”就是乐生重生,顺其自然,追求高,看得透,想得开,活得既有意思、有价值,又比较轻松。

4、转移“痛点”,绝境也是乐境

转移“痛点”,自得其乐。不知哪位智人说过,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是任何付出都会有回报的。确实如此,有时生活存在明显不公平,不光你自己觉得不公,连周围的民意也认为不公。这时候,千万不可激动,更不能一时冲动,干出无法收拾的傻事来。比如评级长薪,凭你的贡献,凭民意测验结果,这次的美事就理所当然属于你,但因为只有一个名额,有关方面出于平衡关系或其他考虑,就把美事给了另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千万要想开,不能耿耿于怀,忧心忡忡,裹不能失去理智。即使从养生之道出发也不必肝火太盛。潇洒地想,一次长薪不就几块钱吗,不能为几块钱闹意气,叫人看低了自己的人格,看小了自己的风度,而要自宽自己的心,自己找乐,转移“痛点”。有一个小笑话,说有一个老太太,晴天也哭,雨天也忧。因为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二女儿卖冰棍。晴天怕大女儿赚不到钱,雨天怕二女儿赚不到钱。有位智者开导她说,你老人家大可不必天天忧心,晴天的时候你就为二女儿高兴,今天冰棍一定好卖;雨天的时候你就为大女儿高兴,今天雨伞一定卖得好。这样一来,你就变天天哭为天天乐了。老太太一想果真有道理,怎么我从前就没想到这个理儿?忧和喜是事物给你带来的两种心情,只要你不钻牛角尖,懂得“痛点”转移,想问题善于从两面或多个角度去思考,哲理就在你身边,大可不必忧心忡忡,更不用像老太太先前那样哭天抹泪儿。

5、乐不思蜀,阿斗自有活命计

都说虎父无犬子,可叹刘备一生英雄,结果却出了个扶不起的刘阿斗。“此间乐,不思蜀”道出了刘禅不折不扣的绝境求生存法。

刘禅的天下本是继承老子刘备的基业得来的。刘备以织席贩履起家,以所谓的汉室宗室为名号招揽了一群义士,更主要是得了诸葛亮,从而与江东孙权、魏国曹操三分天下。为报关羽之仇,怒而兴师,以致于殒命白帝城。于是,把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

刘禅继位之时,蜀国已今非昔比,但有一点可以说明刘禅绝不是昏聩之君,那就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怎奈刘禅天生懦弱,又没有雄才大略,不是司马昭的对手,诸葛亮死后没多久,魏军兵临城下,刘禅便没了主意。《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记述的:

却说后主在成都,闻邓艾取了绵竹,诸葛瞻父子已亡,大惊,急召丈武商议。近臣奏曰:“城外百姓,扶老携幼,哭声大震,各逃生命。”后主惊惶无措。忽哨马报到,说魏兵将近城下。多官议曰:“兵微将寡,难以迎敌;不如早弃成都,奔南中七郡。其地险峻,可以自守,就借蛮兵,再来克复未迟。”光禄大夫谯周曰:“不可。南蛮久反之人,平昔无惠,今若投之,必遭大祸。”多官又奏曰:“蜀、吴既同盟,今事急矣,可以投之。”周又谏曰:“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臣料魏能吞吴,吴不能吞魏。若称臣于吴,是一辱也;若吴被魏所吞,陛下再称臣于魏,是两番之辱矣。不如不投吴而降魏。魏必裂土以封陛下,则上能自守宗庙,下可以保安黎民。愿陛下思之。”后主未决,退入宫中。

次日,众议纷然。谯周见事急,复上疏诤之。后主从谯周之言,正欲出降;忽屏风后转出一人,厉声而骂周曰:“偷生腐儒,岂可妄议社稷大事!自古安有降天子哉!”后主视之,乃第五子北地王刘谌也。后主生七子:长子刘蝽,次子刘瑶,三子是琮,四子刘瓒,五子即北地王刘谌,六子是恂,七子刘璩。七子中惟谌自幼聪明,英敏过人,余皆懦善;后主谓谌曰:“今大臣皆议当降,汝独仗血气之勇,欲令满城流血耶?”谌曰:“昔先帝在日,谯周未尝干预国政;今妄议大事,辄起乱言,甚非理也。臣切料成都之兵,尚有数万;姜维全师,皆在剑阁,若知魏兵犯阙,必来救应,内外攻击,可获大功。岂可听腐儒之言,轻废先帝之基业乎?”后主叱之曰:“汝小儿岂识天时!”谌叩头哭曰:“若势穷力极,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奈何降乎!”后主不听。谌放声大哭曰:“先帝非容易创立基业,今一旦弃之,吾宁死不辱也!”后主令近臣推出宫门,遂令谯周作降书,遣私署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同谯周赍玉玺来雒城请降。

这就是刘禅投降的经过,兵临城下便没了主见。

刘禅则已被俘,司马昭责问曰:“上荒**无道,废贤失政,理宜诛戮。”刘禅被吓得面如土色。其实,刘禅无能倒是确实,但总不致于司马昭所说的荒**无道,生逢乱世争天下,胜者王侯败者贼,这又有什么呢?刘禅在司马昭**威下连屁都没敢放,这是迫于无法,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哪里还敢逞匹夫之勇。

司马昭可能是看透了刘禅的懦弱性格,倒也没杀他,还封其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赐绢万匹,僮婢百人。一日,刘禅亲自到司马昭府拜谢。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皆忿感,独有刘禅有高兴之色,司马昭对贾充道:“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于是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也许后世之人对于刘禅这一种生存之法大加贬斥,其实不然,在当时的处境之下要想活命,低三下四,打好心态关是最佳之境,更何况,没有做牛做马。

6、上山下乡当农民——范蠡全身而退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年军事谋略家、政治家。

范蠡早年与宛令文种一同赴越国,为大夫。越王勾践即位后,由范蠡主持军事,与主持政务的文种携手振兴越国。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越王勾践得到吴王夫差准备攻越的消息,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结果在吴越夫椒之战中,越军惨败。越国在生死存亡关头,范蠡提出了暂时屈辱求全的策略,主张用卑辞厚礼向吴求和,如不答应,就由越王亲自到吴国做人质。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告,休战撤兵,并允许越王到吴国做人质。于是,范蠡随越王入吴,为臣仆3年,备尝屈辱。一天,吴王夫差单独把范蠡找去,对他说:“勾践给我当奴仆,你何必还跟着他?俗话说,‘聪明妇女不嫁败亡之家,明哲臣子不跟国灭之君’。你若抛弃勾践归顺我,我就免除你的苦役,让你做大官。”范蠡跪下说:“感谢大王的好意。俗话说,‘亡国之臣,不取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我是败国之臣,何敢再望富贵?还是让我跟着旧主为您服役吧。”吴王见范蠡意志坚定,只好作罢。3年后,放勾践、范蠡回国。

范蠡回国后,与文种等为勾践制定了结好齐、晋、楚,表面卑事吴国,暗中积蓄力量的兴越方略;同时实行“美人计”,将自己的爱姬西施送与吴王,以使他沉溺女色,分散精力。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迅速强盛,吴国则实力削弱。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范蠡、文种建议越王勾践乘隙攻吴。越军以两翼佯动、中央突破、连续进攻的战法,大败吴军于笠泽(今苏州南)。吴王夫差被越军长期围困,力不能支,见大势已去,就自杀而死。就这样,越国吞并了吴国。

为了庆祝胜利,越王勾践下令在国都内设置高台,大摆宴席,宴请各位有功之臣。

酒宴之中,众人难免得意忘形,到处是行酒猜令,整个高台是一片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只是越王勾践显得有些沉默少语,端着酒杯好久不喝一口,象有什么心事。

灭吴首席功臣范蠡十分敏感地捕捉到了越王的反常心态表现。他知道,作为一国之君所必有的猜疑之心又完全占有了越王的心胸。他现在考虑的已经不是什么共享欢乐,而是怎样确保自己的江山不更姓易名了。想到这里,范蠡不由地感叹道:“这说明大王不想把灭吴强国之功归于众人的努力,不想与大家共享欢乐。如若不及时引退,恐怕凶多吉少。”

第二天一大清早,范蠡便到宫中向越王勾践辞行。他对越王说:“臣下听说,君主犯了忧愁,臣下就要四处奔走,不惜劳苦,为的是解除君主的忧愁;君主受了污辱,臣下就该以死自责,不能苟且偷生。以前,大王您在会稽受到吴国的污辱,我之所以没有死,就是为了帮助大王雪会稽之耻。现在会稽之耻已经洗去,臣下的任务也已完成,特地来请求大王赐臣下死刑,以惩罚臣下使大王蒙受会稽之耻的行为。”

越王勾践表现出十分惊讶的神情,对范蠡说道:“先生为灭亡吴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我怎么能加罪于您呢?”

范蠡紧接着说道:“既然大王赦免了臣下的罪过,就请大王给臣下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让臣下辞去官职,归老于江湖之上吧。”

越王勾践坚决不同意,他用毫无商量余地的口气说道:“我将与你平分越国,共同治理。如果您不答应的话,我就要杀了您的全家。”

范蠡心知越王勾践的真实意图所在,他无所顾忌地坚持要离越王而去。他说:“大王自然可以下令行施您的命令,可臣下仍然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第二天一大早,越王勾践见范蠡没有上朝,便立即命人到范蠡家中去请。谁知已经晚了,范蠡已于昨天晚上携带着家眷和金银细软远走他乡了。

范蠡对官海沉浮,洞若观火。他一语双关地说:“君行其法,我行其意”。不辞而别,驾一叶扁舟,入三江,泛五湖,人们不知其所往。果不出他所料,在他走后,越王封他妻子百里之地,铸了他的金像置之案右,比拟他仍同自己在朝议政。人走了,留下的只是一尊无害的偶像,可以崇拜,借此沽名钓誉。但对还留在朝中的功臣,勾践则是另一种态度了。

范蠡泛舟江湖,跳出了是非之地,秘密来到齐国。此时,他想到了有知遇之恩,且风雨同舟20余年的文种。他给文种作书一封,写道:“凡物盛极而衰,只有明智者了解进退存亡之道,而不超过应有的限度。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啄,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种接到范蠡的信,恍然大悟,便自称有病不再上朝理政。但为时已晚。不久,就有人诬告文种企图谋反,尽管文种反复解释,也无济于事。勾践赐文种一剑,说:“先生教我伐吴七术,我仅用其三就将吴国灭掉,还有四条深藏先生胸中,请去追随先王,试行余法吧。”再看所赐之剑,乃吴王当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剑,这真是历史的一种莫大的嘲弄。文种一腔孤愤,仰天长叹:“我始为楚国南阳之宰,终为越王之囚,后世忠臣,一定要以我为鉴戒!”引剑自刎而亡。

范蠡早年师事越国理财大家计然,研习理财之道,深得其中奥妙。他到齐国后,因慕子胥之忠悃,叹为夫差所杀,于是取名“鸱夷子皮”(取子胥鸱夷浮江之意),改业务农。他想:越国用计然之策能图强称霸,我用此术也能齐家致富。于是,耕种于海边,不到多久,就积聚家产数十万。齐国人听到他很有才干,就让他做了相国。范蠡叹息说:“居家能致千金,做官累到卿相,一个普通人能这样,也算达到顶点了。久享尊名,终为不祥。”于是,归还相印,尽散家财,携带重宝,悄然离开,来到陶地,变更姓名,自称“陶朱公”。他看到陶地为天下中心,交通四通八达,便于交易,便弃农从商,居不多久,又致巨富,时人凡论天下富豪,莫不首推陶朱公。范蠡为官位居卿相,经商致千金,并得善终。反观吴越争霸舞台上的另外两位纵横捭阖之士伍子胥和文种的结局,同为智慧之士,只有范蠡才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大智者。

7、李泌不贪不恋,退隐山林自保

李泌(722~789),字长源,原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唐朝大臣,著名谋略家,唐代宗在位,召李泌为翰林学士,出为焚州刺史。唐德宗继位,召为左散骑常侍。后帮助唐肃宗收复京师。

唐肃宗收复京师后,李泌见肃宗。肃宗留李泌宴饮,同榻而眠。

李泌看张良娣受宠,宦官李辅国权力越来越大以及中书令崔圆三人向皇上进谗言,迫害自己,为了明哲保身,他决定退隐山林,在退隐之前,他决定尽最后一次努力,保全自己爱护的皇太子李傲。

当晚,李泌对肃宗说:“臣已略报圣恩,请准许我作闲人。”

肃宗说:“我同先生忧患多年,应与先生同乐,您为何要离去呢?”

李泌说:“臣有五不可留,愿陛下让我离去,免于一死。”

肃宗说:“何谓五不可留?”

李泌说:“我遇陛下太早,陛下任我太重,宠任我太深,我的功劳太高,事迹太奇,有此五虑。陛下不让我走,就是杀了我。”

肃宗说:“先生为何怀疑我,朕不是病狂,为何要杀先生呢?”

李泌说:“陛下不干杀我的事,我才敢请求归山,否则我怎么敢说?并且我说被杀,不是指陛下,是那五点原因。我想陛下,对臣这么信任,有些话尚且不敢说,等天下安定了,我哪敢再说什么?”

肃宗说:“我知道了,先生要北伐,我不听从您的建议,你生气了。”

李泌说:“不是,我说的建宁王一事。”

肃宗说:“建宁王听小人的话,谋害史长,想夺储位,我不得不把他赐死,先生还不知道吗?”

李泌说:“建宁王若有此心,广平王必怨恨他,可广平王每次与我谈话,都说弟弟冤枉,泪如雨下,况且以前,陛下欲用建宁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我请改任广平王,建宁王要是想夺太子位,必恨臣,为什么他认为我是忠心,对我更加亲善呢?”

肃宗听到此,也忍不着泪,哭着说:“先生说得对,我知道错了,但事情已经过去,我不想再听这事了。”

李泌说:“我不是追究以前的责任,是为了让陛下警戒将来。当年则天后有四个儿子,错杀太子弘,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次子贤内心忧惧,作《黄台瓜》词,想使天后感动,但则天后不予理睬,李贤被废后,死在贬所黔中。《黄台瓜》词这样说:‘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尤可为,四摘抱蔓归。’陛下已经摘了一个瓜了,千万不敢再摘了。”

肃宗惊讶地说:“怎么会有这号事,我当把这首诗写在绅带(大带子)上,时时警惕意外的情况出现。”

李泌深沉地说:“陛下记在心上就行了,何必形于外呢?”

这次谈话后,李泌即入衡山,归隐泉林去了,由于他的话受到肃宗的重视,虽然张良娣、李辅国欲伤害太子,太子最终受到保护。

李泌像汉初的张良一样有眼光,他们二人都是功成身退,并且在退出政治斗争之时,还保着了太子,因此其结局都是圆满的太子登上皇位后,对他们都很尊重。

李泌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看到肃宗日益亲近小人,自己正处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心。虽然与皇帝关系很好,但张良娣的枕头风厉害,李辅国又是服侍皇上的人,他(她)们二人经常在皇上身边,自己怎么能斗得过他们。

李泌是有远见的,他的策略是斗不过则躲,只要太子即位,他就会重返政治舞台,如果太子保不住,他在朝廷内又有什么用呢?因此及早抽身局外。

8、节操之诚,感天泣地

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冬,匈奴单于病死,国人立其弟为单于。新立的单于因怕汉朝乘新立之机来攻,遂对众臣说:“我是汉朝的儿子辈,怎敢敌汉?汉天子本是我的丈人,我们应当尊重他。”并下令将原扣押在匈奴的汉臣,一律派使臣护送归国,且奉书讲和。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正月,汉武帝因感匈奴单于诚意,也将被押匈奴使臣释出,派中郎将苏武持节送归,并令武携带金帛,厚赠单于。

苏武,字子卿,为故平陵侯苏建之子,与他的兄弟同为朝中郎官。苏武知道,这虽然是一次和平出使,但是,由于两国的关系十分复杂,形势也千变万化,因此,此次奉命出使匈奴,仍然是前途未卜。于是,他特与家人告别,率副中郎将张胜,从吏常惠,及兵役百余人,离都北行。

苏武一行到了匈奴,见到了单于,转达了武帝的问候,赠送了金帛。此时,单于的心情已经有所改变,并不真心与汉议和,只不过借此缓兵,以寻机后图。他见汉武帝中了他的圈套,不由地傲慢起来,对待汉朝的使者,礼貌很不周全。苏武善于忍耐,他等公事办完,便告辞退出,等候单于派遣他回去。谁知,就在这几日,出现了一件意外的事,使苏武等人被困匈奴近二十年。

在苏武未出使匈奴之前,有一个名叫卫律的胡人之子,与汉朝的协律都尉李延年相好。李延年便将他推荐给汉武帝。武帝见卫律通晓胡事,便命其出使匈奴。不久,李延年因罪被囚。卫律在匈奴得知,因怕回到汉朝受株连,竟背汉降胡,被匈奴封为丁灵王。卫律有一个名叫虞常的从人,虽随卫律降胡,但心中颇为不愿。当时还有一深邪王姐之子缑王,以前跟从深邪王归汉,此时与赵破奴等人一同被困在匈奴,心情也同虞常一样,二人遂成知己,想谋杀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一同归汉。凑巧张胜来到匈奴,虞常本与张胜相识,乘探望之机与张胜私下里交谈,说:“听说汉天子十分怨恨卫律,我能够为汉朝伏弩将其射杀,不知道您有什么见教?”张胜听说后,一心争功,就瞒着苏武,当即应允,并以货物相助。不久,单于出猎。缑王、虞常认为有机可乘,便招集党羽七十令人,准备发难。不料其中有一人贪生怕死,乘夜将此事报告了单于的左右。单于的子弟立即调兵围捕,缑王战死,虞常被擒。单于闻报,也星夜赶回,立命卫律严审此案。

张胜见事情已经败露,怕受诛杀,这才将事情的始末告诉了苏武。苏武听后,大惊,说道:“事已至此,必连累于我,若被匈奴捕审,岂非更有辱国家子不如早图自尽!”谈着拔出佩剑,便要自刎。张胜、常惠将宝剑夺住,苏武才没有能够自杀。苏武无奈,只盼虞常不要供出张胜。那知虞常连遭酷刑,坚持不住,竟将张胜供出。卫律将供词拿给单于看。单于见了以后,立即召集贵臣,商议要杀掉汉使。当时左伊秩訾劝道:“汉使若直接谋害单于,也不过死罪,今尚不至此,不如赦其一死,迫他投降!”单于听后,便令卫律往召苏武。苏武闻召,对常惠道:“屈节辱命,即使得生,还有何面目再回汉朝?”说着,拔出剑来,向颈上挥去。卫律见状,急忙上前把住苏武的双手,但剑锋已触着脖颈,血流满身,苏武已经昏死过去。卫律忙令往招医生。及医生赶来,见剑锋尚未伤到喉管,经半日抢救,苏武才清醒过来。卫律见苏武已无危险,便令常惠好生看护,自己回报单于。单于听后,也很为苏武气节所感动,派人向苏武问候,并下令将张胜收入狱中。

数月后,苏武颈伤痊愈。单于便令卫律将苏武请到庭中,并将虞常、张胜从狱中提出,当场宣布:虞常死罪,立即拉出斩首。又对张胜道:“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罪亦当死,但若肯归降,尚可赦免!”说首,卫律上前,举剑欲砍张胜。张胜见到这种情况,慌忙伏倒在地,连说愿降。卫律冷笑了几声,转身问苏武道:“副使有罪,你也当连坐。”苏武说:“本未同谋,又不是亲属,怎能连坐?”卫律又举剑向苏武比划,苏武仍神态自若,面不改色。卫律见后,又将宝剑收起来,和颜悦色地劝苏武道:“苏君,卫律以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受爵为王,拥众数万,马畜满山,富贵如此。您若肯投降,一定与卫律相同,又何必执拗成性,自寻死路呢?”苏武听后,摇头不语。卫律接着说道:“您如果肯因我而降,我当与君为兄弟;您若不听我的话,恐怕不能再见我面了!”苏武听了此语,当即怒道:“卫律!你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叛主背亲,甘降夷狄,有何面目见我?且单于令你断狱,你不能秉公而断,反欲借此挑拨两主,坐观成败。你要想想,南越杀汉使,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头悬北门;朝鲜杀汉使,即时诛灭。独匈奴尚未至此。你明知我不肯降胡,还多方胁迫,我死不要紧,恐自此匈奴祸至,到了那时,你能够幸免吗?”一席话,骂得卫律张口结舌,又不好擅杀苏武,只得往报单于。

单于听说以后,更加敬重苏武,为了使苏武投降,遂令将苏武囚于大窖之中,不给饮食。当时,天下大雪,苏武就食雪嚼旃,才得数日不死。单于对他活下来感到十分不理解,怀疑有神相助,就把苏武迁徙到北海上(今贝加尔湖),令其牧羝。羝是公羊,是不能产子的,但单于说直到羝羊乳子,方可释归。又将常惠等分置他处,不能与苏武相见。

苏武身处荒野,没有食物,只得掘野鼠、觅草实充饥。尽管如此,苏武仍未忘使命,持着汉节,在匈奴过了一年又一年,希望有一天能重返故土。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匈奴狐鹿姑单于病死,遗命立弟右谷蠡王为单于,而阏氏颛渠与卫律密谋,藏起遗命,竟立狐鹿姑幼子为单于,召集诸王,祭享天地鬼神。右谷蠡王及左贤王等,不服幼主,拒召不至。自此,匈奴国家内部分裂,国力渐衰。后来,匈奴颛渠阏氏恐内忧外患相继而来,便派使臣前往汉廷和亲。汉廷也遣使来胡,提出只有匈奴释归苏武、常惠等人,才可以言和。此时,苏武已困匈奴19年,对外边的事,知道的很少。

汉朝的使者向匈奴索还苏武,胡人谎称苏武已死。多亏常惠得知消息,设法说通胡吏,才使得汉使秘密地见到了苏武,说明了真情,且给汉使献了一计。汉使听后,连连称善。第二天,汉使又往见单于,指名要索回苏武。单于说:“苏武确已病死。”汉使闻后,怒道:“单于休得相欺,大汉天子在上林中射得一雁,雁足上系有帛书,乃是苏武亲笔,言其正在北海牧羊。今单于既要言和,为何还要欺人?”单于闻言,顿时失色,对左右道:“苏武忠节,难道还能感动鸟兽?”不得已只得向汉使谢罪道:“苏武果真尚在,我放他归国就是了。”汉使乘机再索常惠、马宏等人,单于都答应了。

不久,苏武被从北海召回。其时,汉将李陵因战败已降匈奴。苏武在匈奴能活到今日,多亏了李陵的暗中相助。李陵见苏武即将南归,遂置酒相贺,二人饮至酣时,李陵颇为感慨地说:“足下今得归国,扬名匈奴,显功汉室,虽古时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亦比不过足下。惟恨陵不能相偕还朝!陵虽胆怯,但若汉朝能宽陵之罪,赦陵亲属,陵定寻机报国,雪此大辱!然而,汉竟诛陵全族,如此大耻,令陵还有何颜,再归故乡!君是我的好友,自此永诀了!”说着,泪下如雨,离座起舞,慷慨作歌道:“经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老母已死,虽报恩,将安归?”歌完,挥泪辞去。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苏武、常惠等9人,随汉使返回长安。苏武出使匈奴时,年方40,至此须眉皆白,手中所持的汉节,旄头早巳落尽,国都的人见了,无不称赞。及见了昭帝,交还使节,又奉命往拜了武帝庙。不久,昭帝下诏,拜苏武为典属国,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所。苏武之子苏元,闻父归来,忙迎到家中。其时老母已死,妻子已改嫁他人。

苏武对汉之诚,感天动地,忍受了屈辱和磨难,却保持了自己的节操。这种诚虽不是大智谋,大韬略,却也不迂腐。苏武的意志倔强而悲壮,已形成了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感召力。如果他在那关键时刻表现的贪生怕死,对匈奴屈膝弯腰,也许他早就成为刀下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