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能屈能伸(1 / 1)

觉醒 刘洋 著 10260 字 1个月前

君子之心,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就像我们走步:双腿僵直注定走不远,屈伸自如才能健步如飞。人生旅途不全都是笔直的大道,终将有过不去的沟坎。懂得屈伸,即使充满荆棘的路也是坦途。任何时候,都要像弹簧一样,经得住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压得越狠,弹得越高!

成败就在取舍之间

在人的一生中,谁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放弃一个机会,就是为了抓住另一个更好更难得的机会。苦恼的最大来源往往是患得患失:“取”固费力,“舍”亦太难。但是要有收获,必有付出,不能只取不舍。

非洲土著人抓狒狒有个绝招:将狒狒爱吃的食物放进一个口小里大的洞中,故意让躲在远处的狒狒看见。等人走远,狒狒就欢蹦乱跳地来了,它将爪子伸进洞里,紧紧抓住食物,但由于洞口很小,它的爪子握成拳后就无法从洞中抽出来了,这时人只管不慌不忙地来收获猎物,根本不用担心它会跑掉,因为狒狒舍不得那些可口的食物,越是惊慌和急躁,就将食物攥得越紧,爪子就越无法从洞中抽出。其实,狒狒们只要稍一撒手就可以溜之大吉,可它们偏偏因不愿放下到嘴的食物而丢失了性命。

该放弃时请放弃,不可执迷太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事实上,放弃可以减轻一些麻烦和折磨,去开始另一件更有意义的事。

冬天,果园里,一位老人站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

一个小孩儿拿起一根枝条,说:“伯伯,它们长得好好的,为什么把它们剪掉?多可惜呀!”

老人说:“傻孩子,剪掉一些,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

生活的辩证法就是这样,放弃与获得结伴而行,相辅相成。放弃是一把剪刀,只有将生命之树剪除枯枝赘叶后,才更显生机勃勃。

选择坚持,还是选择改变?这是经常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难题,坚持,如果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则只能换来更大的错误,而改变,如果进入误区,则意味着前功尽弃。这个时候,往往是当局者迷。能够帮助我们做出选择的,就是身边的人。正是这些人当年的某种影响,促成了今天的我们。

世界上有很多事,不是我们努力就能实现的,有的靠缘分,有的靠机遇,有的我们能以看山看水的心情来欣赏,不是自己的不强求,无法得到的就放弃。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舍,而不要一味地取。人的情感更是这样,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等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图谋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太执著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盲目地执著于某一件事。

历史上,韩非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认准了是邻居家的小子偷的,于是,出来进去,怎么看都像那小子偷了斧子。在这个时候,他的心思都凝结在斧子上了,斧子就是他的世界,他的宇宙。后来,斧子找到了,他心头的迷雾才豁然开朗,怎么看都不像是那个小子偷的。

仔细观察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都有一把“丢失的斧子”,这“斧子”就是我们热衷而现在还没有得到的东西。

譬如说,你爱上了一个人,而她却不爱你,你的世界就微缩在对她的感情上了,她的一举手、一投足,衣裙的声响,都足以吸引你的注意力,都能成为你快乐和痛苦的源泉。

有时候,你明明知道那不是你的,却想去强求,或可能出于盲目自信,或过于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结果不断的努力,却遭来不断的挫折,弄得自己苦不堪言。

放弃一段恋情也是困难的,尤其是放弃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但是既然那段岁月已悠然遁去,既然那个背影已渐行渐远,又何必要在一个地点苦苦地守望呢?不如冷静地后退一步,学会放弃,一切又会柳暗花明。

懂得放弃才有快乐,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中国历史上,“魏晋风度”常受到称颂,他们于佛、老子、孔子,哪一家也说不上,但是哪一家都有一点,在人世的生活里,又有一分出世的心情,说到底,是一种不把心思凝结在“斧子”上的心态。

失去了不能为之伤悲,也许正为下一次的得到做准备。放弃一个机会,就是为了抓住另一个更好更难得的机会。在人的一生中,谁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一个人守在无风的心灵窗前,托腮凝思,总会回忆起昨日的取舍。童年的梦幻早已失去,年少的痴迷也只能依稀在梦里,青春的浪漫流逝在一天天远去的岁月里……没有人喜欢放弃,但是必须学会放弃,因为懂得选择和放弃是生活必备的课程。

对无法得到的东西忍痛放弃,是一种豁达,但也是一种割舍。必须割舍而不肯割舍,是沾滞与执迷,对自己有害无益。能在必须割舍时毅然地割舍,乃是坚强与洒脱。在我们的一生中,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事情,都是有得有失的。当你得到了的时候,很多东西必定正在失去。但是,人不能因为失去而畏惧。因为得失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时刻与你同在,如果因为害怕失去而不做,也就没有得到了。甚至有很多东西得失之间是有比例的,你只有失去多少,才会得到多少。

人有时候难以保全整个生命,在这种紧急时刻就不要因小失大。确实,失去一根手指可以保全一条胳膊,失去一条胳膊可以保住上身。

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地震发生了,有的人被困在废墟下,其中一条腿被死死地压在下面不能被救出。情况紧急之下,为了保全生命,必须勇敢地锯掉一条腿!

有个小男孩儿一个人上山砍柴,在荒山野岭被毒蛇咬伤了脚趾。在毒液刚扩散、离医院较远的情况下,男孩儿毅然用镰刀砍断了伤趾,忍着伤痛,硬是撑到了医院,结果因砍趾及时保住了生命。

一餐厅服务员端着托盘在顾客中行走,因不小心与顾客碰了一下,导致托盘不稳即将倾倒,这时候,服务员果断地将倾斜的托盘投向了自己,结果弄得自己一身果汁,而顾客却安然无恙,此举被老板看在眼里,不久这位服务员被提升为餐厅经营部经理。

这三个例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会放弃。学会放弃也许会改变你的命运。废墟下的人舍弃一条腿,争取了抢救的时间;小男孩儿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了自己,保住了顾客的利益,以小失换取了事业的转折。

在“舍”之后,使个人生命另有价值,正如在稻谷收成之后,能使园地并不荒废,另行种植其他作物。这作物即或不是正面有关国计民生,但小小的草花、瓜豆,在自娱之外亦足点缀人类精神上的荒芜,又何必一“舍”之后,就觉生命再无价值了呢?

放弃也需要勇气

不要以为只有能“取得”的人是大智大勇,那些能毅然割舍的人,也是一种大智慧。

成功往往蕴涵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于是就给自己生存带来了威胁,甚至失去了生存的机会。成功者有时只是抓住了一两次被人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进行勇敢的取舍。

学会选择就是要能够做到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握好合适的时机,做出明智的选择就在很大程度上胜于盲目的执著。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选择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远见,放弃是顾全大局的果断和胆识。

在某些特定时刻,你只有敢于舍弃,才能保证自己生存,能生存才有机会获取更长远的利益。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学会放弃,才能放下人生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去迎接生活的另一次转机,度过生命中的风风雨雨,懂得放弃,才能够拥有一份成熟,日子才会过得更加充实、愉快而坦然。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

就很难了。所谓“放得下”,是指心理状态,就是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能把心理上的重担卸掉,使之轻松自如。

年过八旬的吴阶平教授,在谈及精神养生时介绍的一条主要经验就是“不把悲伤的事放在心上”。他认为“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总要想得开,以理智克制感情。

著名学者季羡林老人的养生经验是奉行“三不主义”,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计较”。

这都体现了“放得下”的心理素质。

在选择时,人们往往是舍小取大,放下小的,选择大的。然而,有时候这么做并不是明智之举。一个年轻人非常羡慕一位富翁一生中在生意场上取得的成就,于是他跑到富翁那里询问他成功的诀窍。

当年轻人把来意对富翁讲了以后,富翁什么也没有说,转身到起居室拿来了一只大西瓜。青年迷惑不解地看着,只见富翁把西瓜切成了大小不等的三块。

富翁把西瓜放在青年的面前说:“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会如何选择呢?”说完,就指着切好的西瓜让青年随手挑一块。

青年眼睛盯着最大的那块说:“当然是最大的那块了。”

“那好,请用吧。”富翁笑了笑说,然后便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青年,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

在青年还在享用最大的那一块西瓜的时候,富翁已经吃完了最小的那块。接着,富翁微笑着拿起剩下的一块,还故意在青年眼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来。

其实,那块最小的和最后一块加起来要比最大的那一块大得多。青年明白了富翁的意思:虽然富翁吃的西瓜没有自己的大,却比自己吃得要多。

人一生要做的抉择很多,就看你如何选择。一旦做好决定,这个决定将影响着你的一生。放弃需要勇气,需要果断。当我们要放弃通过艰苦追求才到手的东西时,是需要经过反反复复的权衡才能够做出决定的,同时也是需要忍受心理上重重折磨的。因此,放弃需要勇敢的精神,需要明智而理性的抉择。

放弃是一种人生的彻悟,是一种精神上的至高境界。我们能够放弃一些世俗之人急切追求、趋之若鹜的东西,实在是一种气魄,一种大度,一种豁达,一种超然脱俗。

放弃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一种心态上的理智。当我们为世俗的繁杂喧嚣所纠缠、为虚名微利所困惑时,一旦放弃,我们就如羁鸟返旧林、池鱼归故渊一样,会忘掉人世间的一切烦恼,获得一身轻松。因此,能够真正地懂得放弃的人实在不是简单的,是值得大家敬佩的。

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懂得放弃?一些人只知一门心思升官发财,从不知停手,也不想停手。他们贪欲很大,永不满足,一旦锒铛入狱,已是悔之晚矣。记得《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是这样唱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这就是对那些追求金钱永远不知放弃的人的真实写照。所以,我们如要此生无悔,生活轻松,就必须学会放弃,学会有所放弃。

这个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东西,比如金钱、权利、荣誉、爱情等。我们面对着这些,有些人会坦然处之,而有些人为了得到它们会苦苦地去追求,不惜花费毕生的精力,沉溺于其中,从而忽略了身边的幸福。而真正要悟出真谛,却要在经历了许多的变故之后才能够清楚或明白。

对于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我们没有绝对的把握去获取它们。如果一味地去追求,不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退出与放弃,就难以走出心情的低谷从而继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不管生活如何变迁,不管个人的选择好与坏,不管情感的道路如何波折,我们都应该安然于属于自己的一份放弃。

学会放弃,放弃失恋带来的痛楚,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心中所有难言的负荷,放弃耗费精力的争吵,放弃没完没了的解释,放弃对权利的角逐,放弃对金钱的贪欲,放弃对虚名的争夺……凡是次要的、多余的、枝节的应该放弃的都要做到彻底的放弃。

放弃,是人生的极高境界,是自然界发展的必经之路。

同样道理,漫漫人生路,只有学会了放弃,才能够轻装前进,才能不断有所收获。一个人如果将一生的所得都背负在自己的身上,那么纵然他有一副钢筋般的铁骨,也同样会被压倒在地。

昨天的辉煌并不能代表今天,更不能代表明天,过去的成就只能让它过去,做到毫不痛惜地放弃它们。学会放弃,也就走向了成熟。

其实在人类的生命中本身就存在着拥有与放弃之间不经意的完美。曾经记得这样一句话: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生活中学会舍弃自己不特别需要、对人生益处不大的东西,保持一颗简单平和的心。

一道门关上了,就会有一扇窗为你打开。

拿得起,放得下

人生是复杂的,但有时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下。应该取得的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取,不该取得的要毅然放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然而,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下则需要巨大的勇气。

若想驾驭好生命之舟,每个人都面临着这个永恒的课题。

先看看两个和尚过河的故事:有两个和尚要渡河,在河边,他俩看到一个女子望着脚下的流水发愁。这时,有一个和尚便走上前去,对那个女子说:“别发愁,我背你过河吧。”就把那个女子背过了河去。这个和尚把那个女子背过河去后,那个女子说了句感激的话后就走了。

那女子走了之后,这两个和尚便继续赶路。那个没背女子过河的和尚很不满意地对那个背女子过河的和尚说:“你这个家伙太不像话了,佛门弟子,不近女色,这是咱们出家人最基本的一戒,你不会不知道吧?可你倒好,竟然把她背过那条大河,你呀,你呀,你原来是一个花和尚呀!”那个背了女子过河的和尚听了大为诧异,就说:“哎呀,你怎么这样呢?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没有放下呀!”

这是佛经里一个著名的故事。瞧,这就是放下。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背上了许多其实与我们无关的包袱,我们还不愿意放下。渐渐地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却还在抱怨别人。

像那个没背女子过河的和尚一样,为自己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打击和挫折,都会遇到失败。有些人在失败面前屈服了,而真正的斗士则不会屈服于失败,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东山再起,重新奋起,直到胜利。

卡耐基的事业刚起步时,在密苏里州举办了一个成年人教育班,并且陆续在各大城市开设了分部。他在广告宣传上花了很多钱,同时房租、日常办公等开销也很大,尽管收入不少,但在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连一分钱都没有赚到。由于财务管理上的欠缺,他的收入竟然刚够支出,一连数月的辛苦劳动竟然没有什么回报。

卡耐基很是苦恼,不断地抱怨自己的疏忽大意。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整日里闷闷不乐,神情恍惚,无法将刚开始的事业继续下去。

最后卡耐基去找中学时的生理老师乔治·约翰逊。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聪明人一点就透,老师的这一句话如同醍醐灌顶,卡耐基的苦恼顿时消失,精神也振作起来。

“是的,牛奶被打翻了,漏光了,怎么办?是看着被打翻的牛奶哭泣,还是去做点别的?记住,被打翻的牛奶已成事实,不可能被重新装回瓶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出教训,然后忘掉这些不愉快。”这段话,卡耐基经常说给学生,也说给自己。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无法改变的事,忘掉它;有机会去补救的,抓住最后的机会。后悔、埋怨、消沉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阻碍新的前进步伐。

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你的未来在等着你,一切都尽在你的自我掌控之中,而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有勇气放弃原有的“外壳”,寻找到更适合你的新的“外壳”

古语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就道出了“放得下”的快乐,而作为现代人,我们为何不像他们一样,学会“放得下”来给自己增加点心理弹性,这样你就会在生活中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比如子女升学,家长的心就首先放不下;比如老公升官或者发财,老婆也会忐忑不安放不下心,怕男人有钱变坏了;比如遇到挫折、失落或者因说错话、做错事受到上级和同事指责,以及好心被人误解受到委屈,于是心里总有个结解不开,放不下。总之,有些朋友就是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想这想那,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长此以往,势必产生心理疲劳,乃至发展为心理障碍。

英国科学家贝佛里奇指出:“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家、养生学家孙思邈,享年102岁的他在论述养生良方时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勿把忿恨耿耿于怀。”他指出这些心理负担都有损于健康和寿命。

事实也是如此,有的人之所以感到生活很累,无精打采,未老先衰,就因为习惯于将一些事情放在心里放不下来,结果在心里刻上了一条又一条“皱纹”,把“心”折腾得劳而又老。

辩证论治疗,对症下药,处于上述各种状况时,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放得下”。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多么潇洒地放得下啊!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被高昂而光彩的词句弄昏了头,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坚持死不认输,死不放弃,结果,最终输掉了我们自己!如果能把忧愁放下,那就称得上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的确是一种幸福。当你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时,你会觉得其实在这个地球中还是有许多快乐的事情的。

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的世界上,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很多的理想、憧憬和追求。否则,他便会胸无大志,自甘平庸,无所建树。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有一种放弃的智慧。当你与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只要不是什么大的原则问题,你完全可以放弃争强好胜的心理,甚至甘拜下风,这样就能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两败俱伤。因为争论的结果,十有八九是使双方比以前更加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当你在家庭生活中发生摩擦时,放弃争执,保持缄默,就可以唤起对方的恻隐之心,使家庭保持和睦温馨……放得下是一种清醒。晋代陆机《猛虎行》有云:“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讲的就是在**面前的一种放得下,一种清醒。以虎门销烟闻名中外的清朝封疆大吏林则徐,便深谙放得下的道理。他以“无欲则刚”为座右铭,为官四十年,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做到了洁身自好。他教育两个儿子“切勿仰仗乃父的势力”,实则也是本人处世的准则。他在《自定分析家产书》中说:“田地家产折价三百银有零”、“况目下均无现银可分”,其廉洁之状可见一斑。他终其一生,从来没有沾染拥妓纳妾之俗,在高官重臣之中恐怕也是少见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需要有一种放得下的清醒。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实在太多,这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放得下。如果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甚至贪得无厌,就会带来无尽的压力、痛苦不安,甚至毁灭自己……学会放下,就是知道自己在摸到一张臭牌时,不要再希望这一盘是赢家。歇口气,下回再来。可在实际生活中,像打牌时这样明智的,却少之又少,想想看,你手上是不是正捏着一张,舍不得丢掉?

学会放下,就是在陷进泥塘里的时候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塘。有人说,这个谁不会呀?可实际生活中,不会的人多了。

那个泥塘也许是个“国营单位”,也许是个投资项目,也许是个“三角”或“多角”

恋爱,也许是个当作家的梦……

学会放下,就是发现上错了公共汽车时能及时下车,另坐一辆,别让自己越坐离目标越远。

成也英雄,败也英雄

有勇气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不要总生活在过去的阴影里,要鼓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似乎是个千古不变的真理,而发展到今天,却有些行不通了。

失败意味着一个人曾经努力拼搏过;没有失败的人,根本无从谈起成功二字。失败的人依然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比那些根本没拼搏过的人胜过百倍。没有拼搏过的人才是永远的失败者。只要拼搏过,失败了,仍然是好汉!

我们经常在电视画面上看到这样一幕:在一项跑步项目中一个运动员意外跌倒,膝盖划破了或扭伤了,立即被其他选手甩了开来。但是他仍然勇敢地站起来,一瘸一拐地坚持“跑”向终点。

2008年9月9日,北京残奥会上就上演了感人的两幕。比赛当天傍晚,美国短跑选手雪利准时来到“鸟巢”,他将在男子100米-T44决赛中向世界纪录保持者南非选手皮斯托留斯发起挑战。发令枪响后,站在第四跑道的雪利冲出起跑线,谁也没有想到刚刚过了40多米,雪利摔倒了,几秒之间赛道上只留下他一个人的身影。雪利忍着疼痛慢慢地爬起来,用一条腿“蹦”完了余下的赛程。激烈刺激的比赛眨眼间结束,工作人员和几位队友向他跑去观察伤情。雪利拒绝躺在担架上,最后在大家的搀扶下眼含泪水,坐着轮椅离开了赛场。

另外,在男子5000米盲人组T13第一轮比赛,危地马拉运动员洛佩斯在落后一圈多的情况下,仍迈着坚定的步伐冲向终点。被这种精神感染的观众,全体起立鼓掌,给予他比冠军还热烈的喝彩。他们尽管没有取得冠军的好成绩,但他们的勇气鼓舞了大家,他们也是真正的英雄!

人生路上,失败是难免的,很多英雄都可以一笑置之,你为什么不能笑一笑呢?不要活在失败的阴影里,有勇气站起来,就一定能成功。就像一首歌中唱道:“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许多下岗工人就是从这首歌里受到了鼓舞,重新振作起来,走上了创业之路。

牛桂贤是阜新市新邱矿公司的一名下岗职工,后来,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太平区意鑫工艺品厂。生产的产品主要是西方欧洲国家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装饰品、花等,都是按照欧洲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参考制作的。生产至今,产品品种已达到上万种。其中,有部分产品是自己设计的。

牛桂贤的成功之路是万分曲折的。1998年在朋友的帮助下,牛桂贤向亲戚朋友借钱开了一个废品收购站。刚开始什么也不懂,一是愁没有来送货的;二是有送货的来了,却又没有钱;三是货多了卖不出去,钱又返不回来。一年下来,赔了两万多。2003年,牛桂贤又通过朋友,投资20万元开了一个小型轧钢厂,两个月挣了3万元。想不到那时国家出台了一个政策——“砍五小”。就此,他全部的投资血本无归,20万元一夜之间没有了。可在家人面前,又不敢表露出来,真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牛桂贤茫然了,但他的爱人和孩子却没有一句怨言,还劝他从头再来。在生活的艰苦和巨大的变化面前牛桂贤并没有退缩,反而炼就了吃苦耐劳、要强上进的性格。

2005年3月,牛桂贤参加了阜新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培训中心举办的创业培训(SYB)学习班,系统地学习了创业知识与技能,坚定了重新创业的信念,增强了自主创业的能力,增强了适应市场和承担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爱好,经过专家研究考证,牛桂贤决定从手工艺品制作这方面入手。

很快,就办好了企业的相关手续。虽然手工艺品制作从来没有做过,没有经验,更没有产品的订单,但是,牛桂贤还是接到了第一份订单。回到家后,找来了六七个人开始按订单要求制作产品,经过一番努力,产品全部合格,并按时交了货。

为了发展生产,牛桂贤借钱在城南买了一套房子,又买了设备,开起了意鑫工艺品厂,第一批订货单接到后,随之而来的困难也多了,订货单上明确标着日期一个月,12000件,芯片挂件,在30天内完成,单凭现有的六七个人想完成这个订单是不可能的。于是再一次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找来了十几个下岗姐妹,并且帮助这些新招员工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

万事开头难,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牛桂贤带领大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逐渐摸索到了有效的工作途径和方法。

在创业的几年里,牛桂贤也有无数次退缩的想法,有的时候真的不想再坚持下去了。

可他回头看看孩子,再想一想下岗姐妹们那种渴望就业的目光;多少个不眠之夜里,多少个姐妹和他并肩奋战在生产线上;有多少个领导在跑前跑后无私地帮助他,一想到这些,牛桂贤的泪水就情不自禁流出来。他发誓要用泪水化做一股无穷的力量,编织一曲就业者之歌。于是他又增强了创业的信心和勇气。

牛桂贤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努力钻研、勇于向命运挑战,在创业的道路上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如今他的企业成为“阜新市太平区再就业培训基地”,牛桂贤本人也被评为阜新市创业带头人。

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你的选择而转化的。作为社会中的人,不可能整天面对一成不变的事情,做企业的要面对市场的变化,做学问的要面对知识的更新,做管理的要面对人事的变动。面对这些变化,没有敢想敢说敢做的勇气是不行的。没有敢于行动的心态,我们就会害怕变化,害怕未知,就会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事业越来越糟糕。

勇气就是能够超越愤怒、悲惨、恐惧、不平,同时内心明确地告诉自己生命是美好的,尽管有很多磨难,但生命是有意义的。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成功很简单,就是不要为自己找借口,成功与借口不能共存。没有借口,一生都没有任何借口,如此最大的受益人最终都是自己,而且还会帮助身边的人。

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一帆风顺。“胜败乃兵家常事”。有些失败是由于客观因素,逃都逃不过,所以你还是不要找各种借口为好。因为找借口会成为一种习惯,让你错过探讨真正失败原因的机会,这对你日后的成功是毫无帮助的。凡事找方法解决者,一定是成功者;凡事找借口推托者,一定是失败者!

在现实生活中,不把失败当一回事的人实在不多,而这种人也不一定会成功,因为他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尽管有过人的意志也没用。但不敢面对失败,老是为失败寻找借口,也不能使自己获得成功。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的人一般都不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问题,固然有很多失败是来自于客观因素,是无法避免的,但大部分失败却都是因主观原因造成的。

也许你认为失败是因为部属侵占公款,但那也是因为你用人不当,管理不善。也许你认为失败是因为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但那也是因为你对全球经济一向疏于了解、研究、判断,无法预测。也许你认为失败是因为投资过大,但那也是因为你的判断有问题。

总而言之,你完全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去研究失败,如你的判断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等,因为事情是你做的,决策是你做的,失败当然也就是你造成的。因此,你大可不必去找很多借口。即使找到了借口,那也不能挽回你的失败。

每个人都喜欢努力为自己寻找借口来掩盖自己的过失,推托自己该做的事,要知道,借口就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美国的西点军校在全世界名气很大,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培养出无数的商界精英。在这所学校里面有一个久远的传统,就是学生遇到长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准多说一个字。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一直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要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

总是为失败找借口的人除了无助于自己的成长之外,也会造成别人对你能力的不信任,这一点也是必须注意的。当一个人总是沉湎于毫无意义的绝望沮丧的情绪中时,就容易产生“失败者的跛足”,即“失败者的借口”。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你的才能,你必须开始抛弃你可能有的“失败者的借口”。

典型的失败者的借口是:我天生不是推销员、不是医生、不是律师、不是艺术家、不是建筑师、不是工程师,等等。

生活中最令人痛心的是听到有人说:“我要是能像别人那样能走、能跑、能跳、能唱、能舞、能思考、能集中精力等就好了。”那意思其实就是:“如果我能有别人那样的能力,有什么是我干不了的呢?”朋友,如果你没有运用你自己的能力,借助别人的力量你甚至连棉桃都摘不了。

借口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借口可能人人都说过,可能有时会想,一个小借口而已,无伤大雅,但是久而久之,就会被借口这糖衣炮弹所蒙蔽,想问题做事都阿Q起来。不但如此,借口还具有传染性,借口的外衣让它看起来不是那么惹人讨厌,而且总爱找借口的人似乎看起来也很春风得意,自然多多少少会影响周围的人,于是这样的借口、这样的人会悄悄地传染到周围环境,一个小单元的借口又会蔓延到另一个单元,乃至整个社会。借口就像瘟疫,一种精神的瘟疫,让人无心向上,工作懒散,使精力和斗志看起来那么的面黄肌瘦。

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

让我们改变对借口的态度,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来。因为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也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所以,立即行动,赶走借口,因为它是精神的瘟疫!

忍小事方可谋大局

“忍”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忍”为成事立业的必修之课。学会了“忍”,你就学会了管理自己,控制自己。

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人处世如果能够忍辱负重,那就是一种韬晦、涵养、胸襟宽广和目光远大的象征。“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名言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忍耐精神,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在人生的一切事业上,都需要忍耐、克制。

谁不想功成名就,谁不想轰轰烈烈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这世界上能干事的人不少,成大业的却不多,究其原因,方方面面,主客观因素都有。比如要有良好的社会背景,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要有智商、有文化、有修养等。其中,“忍”也是成就大业的必备心理素质。

所谓“忍小谋大”,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为眼前的小是小非缠住手脚,排除各种干扰,创造条件奔向大目标、大事业。“忍小谋大”就是不计一时一事的得失,忍住急功近利的念头,一切都为实现大目标、成就大事业铺平道路。

“忍小谋大”,还要从思想上摆正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不因小失大,不因大而丧失信心,放弃眼前的努力。长远目标与短期行为,大事业与小功利,国家、民族大计与个人的七情六欲等关系都要处理得当,这样才不至于“小不忍则乱大谋”了。

宋代苏洵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是说忍的作用可以抵抗千军万马。同样是“忍小谋大”的策略,苏洵的话更加明确地道出小忍与大谋的关系,强调了“小忍”的无形威慑力。

诸葛亮七擒孟获而不斩,忍住仇恨,并且是一忍再忍,终于以自己的忍让制伏了叛军,保住了国家的安宁和平。

孟获是三国时期蜀国南方部族的首领,因率兵反蜀、制造叛乱,诸葛亮前去平定。当诸葛亮听说孟获不但打仗勇敢,而且在当地各部族中很有威望时,想到如果把他争取过来,就会使蜀国有个安定的大后方,岂不更好。于是下令,对孟获只许活捉,不得伤害。当蜀军和孟获的部队交锋时,诸葛亮授意蜀军故意败下阵来,孟获仗着人多,只顾向前冲锋,结果中了蜀军的埋伏,孟军大败,孟获第一次被活捉。

当时孟获心想,这下子肯定没有活路了,没想到一进了蜀军的大本营,诸葛亮立即让人给他松了绑,陪他参观蜀军的军营,好言好语劝他归降。孟获不但不服气,而且傲慢无理,诸葛亮毫不气恼,反而放他回去准备再战。孟获跑回部落后,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军,结果又一次被活捉。诸葛亮耐心规劝,孟获仍是不服,诸葛亮又放了他。孟获再次改变战略进攻蜀军,或坚守渡口,或退守山地,却总不能摆脱诸葛亮的控制,一次又一次被擒,一次又一次被放,到了第七次被捉时,诸葛亮还要再放,孟获却不肯走了。他流着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里佩服。从今以后,不再反叛了。

”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重新归蜀汉控制,蜀国的大后方变得稳定,南方各部族的人民也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常言道“事不过三”,忍让一次两次可以,再三再四绝对不行。可是诸葛亮对孟获却捉了放,放了捉,耐着性子忍了七次,如果不是孟获服输投降,他还打算再放孟获,绝没有因为孟获的不识抬举而放弃忍耐。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以德服人,攻克孟获的心,让他心悦诚服地归顺蜀国,不再叛乱。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忍耐了孟获的傲慢无理,以他的足智多谋,以他的宽容大度,以他的好言规劝,也以他的军事实力,感化孟获这块顽石,进而降服了整个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头领,稳定了蜀国对大后方的统治,最终达到了长治久安的目的。如果诸葛亮不忍,一刀杀了孟获,充其量也只是消灭了一个叛军头目,很可能按下葫芦起来瓢,其他部落的少数民族头领还是要继续造反。由此可见,忍与不忍的区别在于,不忍只能得一时的痛快,忍了,却能得到长远的利益。

所以,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从而实现理想宏愿,成就大事,创建大业。

历史上有许多面对一时的羞辱不较不怨,没有逞匹夫之勇,因而避免遭遇横祸的故事。

张耳和陈余是魏国的名士,秦国灭掉魏国后,张耳和陈余隐姓埋名来到了陈县,靠在街上给人看门为生。有一天,当地一小吏责打陈余,陈余想起身反抗,张耳暗暗踩了他一脚向他暗示,使他接受了责打。

等小吏走后,张耳把陈余拉到桑树下对他说:“以前我是怎么对你说的?今天受到一点小羞辱就忍受不了,难道想要死在这个小吏手上吗?”陈余马上理解了张耳的良苦用心。没过多久,张耳和陈余都做了公卿丞相。当初他们如果与小吏发生争执,那就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了。

一个人要想培养自己高尚的节操,就要在小事上有所忍让。韩琦是北宋的三朝宰相,他性情深厚纯朴,心胸宽广,待人宽宏大量。他曾经说过:“欲成大节,不免小忍。”韩琦率军驻扎在定州时,有一次他晚上写信,叫一个士兵拿着蜡烛站在他的旁边照明。士兵只顾看别的地方了,没想到蜡烛倾斜烧到了韩琦的鬓发,韩琦立即用衣袖把火拂灭继续写信。等会儿回头一看,发现旁边拿蜡烛的人已经换了。他怕主管的官吏惩罚那个士兵,急忙把他叫来,说:“不要换掉他,他现在已经懂得怎样持蜡烛了。”

此后,军中的官兵都十分佩服韩琦的度量。韩琦驻守大名府时,有人献给他两只非常宝贵的玉杯,说是绝世之宝。韩琦用白金酬谢了献杯的人。他对玉杯十分喜爱,每逢宴会招待客人,都特别命人摆一张桌子,上铺锦缎,把玉杯放在上面。

有一天,韩琦招待管理漕运的官吏,他准备用这两只玉杯装酒招待客人。突然一位侍吏不小心撞倒了桌子,两只玉杯都摔碎了。客人们都很吃惊,那位侍吏也伏在地上等候惩罚。韩琦脸色不变,笑着对客人们说:“任何物质的存亡都是有规律的。”并对那位侍吏说:“你是失误造成的,并非是故意的,有什么过错呢?”客人们都对韩琦宽厚的德行和度量佩服不已。

古今中外,能成大事的人都是有大忍之心的人。然而,一个人如果不经历浮沉磨砺,不潜心修炼,就很难做到大度宽容,刚柔相济,百折不挠。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忘修身养性,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就能养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

忍,是一种“心机”,是一种生存智慧。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是在面临危险时以忍化解险情,求得生存,然后获得机会,一举成功。

忍,是一种韧性的战斗,是一种永不败北的战斗策略,是战胜人生危难和险恶的有力武器。

好汉敢吃眼前亏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这是提醒人们懂进退,识时务,是一种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但是有人将其极端化,成了“好汉永远不吃亏”,这就走上了歧途。实际上,人们对处处抢先占便宜的人一般没有什么好感。这样,他从做人上来说就吃了大亏。因为你已经处处抢先了,你从来不等别人想到你而总是主动跳出来为自己谋一点你看在眼里的利益,那么你周围的人就再也不会主动为你着想了,反而要处处对你设防,你岂不是吃了大亏?所以,有时候“好汉”也要会吃“眼前亏”。

成功需要有一定的智慧,而“主动吃亏”就是智慧的表现。吃亏是一种智能,是大智若愚。聪明的人从“吃亏”中学到智能,悟透人生;抱怨的人从“吃亏”中产生怨恨,敌对人生,但愿每个人都是那个聪明的人。

汉朝开国名将韩信是“好汉要吃眼前亏”的最佳典型。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韩信就是其中一位有名的军事统帅。

韩信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建立军功之前的韩信,既不会经商,又不愿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与当地的一个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吃免费饭,可是时间一长,小官的妻子对他很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饭的时间,等韩信来到时已经没饭吃了,于是韩信很恼火,就与这位小官绝交了。

在韩信的家乡淮阴城,许多年轻人看不起韩信。有一天,一个横行乡里的恶霸看到韩信身材高大却常佩带宝剑,以为他是胆小,便在闹市里拦住韩信,说:“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的**钻过去。”围观的人都知道这是故意找碴儿羞辱韩信,不知道韩信会怎么办。只见韩信想了好一会儿,一言不发,就从那人的**钻过去了。当时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认为韩信是胆小怕死、没有勇气的人。这就是后来流传下来的“**之辱”的故事。

如果当时韩信不爬,后果会怎样呢?恐怕少不了挨一顿拳打脚踢,不死也得丢半条命,哪来日后的统率三军建功立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吃得眼前亏,可保百年身”。

一个人只要愿意吃小亏,敢于吃小亏,不去事事占便宜,讨好处,日后必有大“便宜”可行,也必能成大器。

小贩们卖东西常缺斤短两,钱是赚了些,可亏心;欠了人家的钱赖着不还,还转移财产,钱财是落下了,理亏;仗着有点钱有点权,做很多不公德的事,无权无钱的人敢怒不敢言,歪风行其道,公理靠边站,这种人的权势也许越来越大,可他们亏了德性。

吃点小亏对你的利益其实不会有什么损失。人心是一杆秤,如果你能使自己做到不斤斤计较,对别人不过分苛求,待人宽厚,你周围的人就会信赖你、尊重你,你就会有一个宽松而和谐的生活氛围,你就会时时有开心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吃亏是福”的真谛。东北商人王小光就尝到了吃亏的甜头。

王小光在唐山开了一家手机配件公司。有一次,一个老客户来买手机配件,可是,王小光找遍了公司的库存,就是没有这个配件。这时客户很着急,因为拿不到这个配件,他所在的企业就面临停工。看到客户如此着急,王小光便承诺一定在一天之内把货送到。

于是,王小光亲自开车直奔唐山供货方。谁知,唐山也没货了。他只好连夜乘飞机赶回东北老家。他不顾一路上的饥饿与疲劳,又在东北联系相关的生产厂家。在他连续联系了十几个厂家后,终于找到了这个手机配件。拿到配件后,他就直奔机场。

第二天,当他把货交到客户手中时,客户感动得无法言语。但是,这次生意对于王小光来说,是一桩赔本的生意。因为一个配件才400元,利润也就20元,可王小光却付出了2000多元的交通费。

但是,他却得到了客户的信任。第二天,客户所在的企业就敲锣打鼓地送来大匾,还带上当地媒体来采访王小光,宣传他这种一心想着客户的事迹。就这样,王小光吃亏待客户的消息在业内广泛流传,他的生意随后越来越红火。

所以说,吃亏,是有责任的表现。怕吃亏永远吃亏,不怕吃亏永远不会吃亏。暂时吃亏,会赢得日后的发达。

美国亨利食品加工工业公司总经理亨利·霍金士先生有一次突然从化验室的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险作用的添加剂有毒,虽然毒性不大,但长期服用对身体有害。如果不用添加剂,又会影响食品的鲜度。

亨利·霍金士考虑了一下,他认为应以诚对待顾客,于是他毅然把这一有损销量的事情告诉了每位顾客,随之又向社会宣布,防腐剂有毒,对身体有害。

他做出这样的举措之后,使他自己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食品销路锐减不说,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老板都联合起来,用一切手段向他反扑,指责他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他们一起抵制亨利公司的产品,亨利公司一下子跌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苦苦挣扎了4年之后,亨利的食品加工公司已经倾家**产,但他的名声却家喻户晓。

这时候,政府站出来支持霍金士了。亨利公司的产品又成了人们放心满意的热门货。

亨利公司在很短时间内便恢复了元气,规模扩大了两倍。亨利食品加工公司一举成了美国食品加工业的“龙头公司”。

生活中总有一些聪明的人,能从吃亏中学到智慧。在国产手机品牌受到国外知名品牌的强大冲击下,能杀出重围,取得顾客信任,是有很大难度的,尤其在竞争持续白热化的今天。然而,联想手机却在市场中站稳了一席之地。

有人发出疑问:“现在很多人都走捷径、炒快勺,而联想却还是花这么大精力做产品,成本肯定要高,你们这样做,就不怕吃亏吗?”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联想移动总经理刘志军回答说:“有些亏是该吃的,做企业就要为最终的消费者负责。未来会证明,联想手机现在吃的亏,将来会赢得更大的回报。因为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认为,要在手机行业取得长期发展,不能过于浮躁;如果单纯追求速度,追求一时的利益,有可能为以后埋下隐患甚至带来更大的伤害。所以,联想手机会在一些工作上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以不怕吃亏的精神来应对市场。

吃亏是福,吃亏的福不在吃亏的本身,而在吃亏以后产生的影响。当你真正理解了吃亏是福的时候,就有福了,那些不愿吃亏的人早晚要真的吃大亏。

敢于承担责任

当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责任时,你会发现一切都那么清晰,人生会因此更有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要尽到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又是家庭的一分子,也要尽到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对社会和家庭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少了许多纷争和掠夺,少了许多奸险和罪恶,而多一些安定和祥和。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心理大师马斯洛也曾深刻地指出:“每次承担责任就是一次自我实现。”显然,离开了自我责任,也就失去了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最终支点。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才能使自我实现的进程不断延续。

责任感是敬业务实的伴生物,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会对工作忘我投入、甘于奉献、任劳任怨的。一要对自己负责,二要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坎坷、困难,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直面与征服。逃避是一种消极心态和没有勇气面对挑战的行为。有人说,人生最大的错误是逃避,在成功的路上,逃避是极大的心理障碍。不同选择决定不同结果,事实上,越逃避就越躲不开失败的命运,越敢于迎头而上就越能品到成功的甘甜。

美国西点军校认为:没有责任感的军官不是合格的军官,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优秀的员工,没有责任感的公民不是好公民。正是这样严格的要求,让每一个从西点毕业的学员受益匪浅。

放弃责任就等于放弃了成功的机会,强烈的责任感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在工作或生活中,经常可见这样一些人,他们缺少责任感,只有别人强迫他们工作时,他们才勉强应付工作,这样怎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呢?

承担责任越多,是对你能力的肯定,大家对你的信任。因为大家都乐于把责任和工作交给具备所需能力的人。所以,承担的责任越多,应该感到荣幸,并为此而自豪高兴。引用热映电影《功夫》中的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责任越大意味着付出越多,不要太计较付出与回报的比例,有些回报可能是无形的,要相信只要你努力付出,肯定就有回报。

要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担责任,并且承担好责任。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就体现在所担的责任和所尽的义务中,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企业、对他人有用之人,需要主动承担责任。不但如此,还应该承担好落实在自己身上的责任,为了不辜负把责任交与你的人的期望,就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完成好自身的责任工作。

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将会得到大家的拥护和宽容,遇事逃避责任的人人们也将远离他。

小陈和小张同时到一家物流公司工作,从上班第一天就被分为工作搭档。他们工作一直都很认真努力,老板对他们很满意,然而一件事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一次,小陈和小张负责把一件大宗邮件送到码头。这个邮件很贵重,是一个清代瓷瓶,老板反复叮嘱他们要小心。到了码头小陈把邮件递给小张的时候,小张却没接住,邮包掉在了地上,瓷瓶碎了。

事后,老板对他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老板,这不是我的错,是小陈不小心弄坏的。”小张趁着小陈不注意,偷偷来到老板办公室对老板说。老板平静地说:“谢谢你小张,我知道了。”随后,老板把小陈叫到了办公室。“小陈,到底怎么回事?”小陈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板,最后小陈说:“这件事情是我们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

小陈和小张一直等待处理的结果。老板把他们俩叫到了办公室,说:“其实,瓷瓶的主人已经看见了你俩在递接瓷瓶时的动作,他跟我说了他看见的事实。还有,我也看到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反应。我决定,小陈,留下继续工作,用你赚的钱来偿还客户。

小张,明天你不用来工作了。”

这个例子说明,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才能为社会所容纳,从而赢得自己在公司中一席稳定的生存位置,从而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怕责任,怕承担,怕辛苦,则永远不会进步;怨天地,怨命运,怨他人,则永远不受重视。

可是,在现实中,喜欢逃避的人屡见不鲜,然而逃避始终是件不光彩的事情。爱逃避者最常用的伎俩是什么呢?“这不是我的错”、“我不是故意的”、“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这不是我干的”等。这些都是逃避的借口。当一个人说“这不是我的错”时,表明他在全盘否认自己的过失;当他说“我不是故意的”

时则表明他在请求宽恕,是通过表白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掉部分责任;其中,“这不是我干的”是对责任最直接的否认。而“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是凭借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责任。

工作中,老板需要那些敢作敢当,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因为,在现代社会里,责任感是很重要的,不论对于家庭、公司、社交圈子,都是如此。

大胆承认自己的错误

敢于认错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最要不得的是“知道错了,还要推卸责任”,那才是不可宽恕的。

假如你常常犯错,却又一点也不肯认错,那么产生的问题就已经不限于“认错”了。

人都会犯错误,为什么不勇于承认错误呢?犯了错就要承认,尤其在你明白自己犯错的时候就要马上认错,因为你犯的错误可能正在影响他人,而一再迟疑只能显出你一味地将责任推卸给别人。你应该勇敢地告诉受影响的那一方,你可以或者愿意做什么样的补偿以更正错误;假如损害实在无法弥补,道歉是你唯一能做的。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澄清事实,消除误解,让人知道你有责任感。这样做,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即使你没有错,有时先主动认错不仅会显示出你的胸襟,还会使你赢得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内疚感和自我卫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解决因这个错误所制造的麻烦和问题。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让女秘书把全体委员的名单给他,却因为没有说是“名单”二字,而使女秘书误以为是让各个委员来列宁办公室开会。事后,列宁不但没有把错误推卸给女秘书,反而自己勇于承认了错误,使女秘书备受感动。

列宁的这种精神多么的难能可贵,他为我们做出了光荣的榜样!他这样做是正确的,是令人敬佩的,列宁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把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身上。列宁得到了女秘书的敬佩,他维护了女秘书的尊严,让女秘书不再自责伤心,同时,也显出了他的伟大和崇高。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列宁的这种精神,这种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精神。

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中进步,才能得到朋友和同学的敬佩。倘若自己做错了事,却要推到别人的身上,就会使朋友讨厌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不道德的人。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却推卸责任,这样很容易使其名誉扫地,失去诚信,成为众矢之的。反之,一个敢做敢当、勇于认错的人,会赢得他人的信赖,在工作上如鱼得水。

职场中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远比让别人批评要心情舒畅。如果你觉察到他人认为你有不妥之处,或者想指出你的不妥之处时,你就应该自己先讲出来。要知道,不管是上司还是同事,他们对此绝对是会宽宏大度、不予计较的。但是,如果你不但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试图为自己的错误辩解,那么你只会在错误中越走越远。实际上,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远比为自己辩解的人要高明得多!

哈威是某公司在亚利桑那州的项目负责人,一次因他错误地核算,付给了请病假的员工霍尔全薪。当哈威发现这个错误之后,对霍尔说:“你的病假是总部特批的,公司发现我错误的核算后一定会在下月的薪水支票中减去多付给你的薪水金额。请您原谅!”

霍尔有些为难地说:“如果在一个月内扣除我多领的薪水,那么下个月我的财务就会变得相当的困难,你也知道我因为生病已经用去了不少钱,您能不能请求公司分期扣回我多领的薪水?”

“我知道你有困难,”哈威说,“我必须先获得上级的批准,这样一定会使老板大为不满。但这一切的混乱都是我的错误,我会尽量想办法弥补。”

于是,哈威找到老板,说了详情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老板听后大发脾气,先是指责人事部门和会计部门的疏忽,后又责怪办公室的另外两个同事,这期间,哈威则反复解释说这是他的错误,不干别人的事……最后,老板愤怒地瞪着哈威说:“好吧,这是你的错误。就按你的意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吧!”

哈威虽然遭到了老板训斥,但顺利地解决了由于自己所犯错误带来的后果,也给霍尔争取到了分期扣除薪水的机会。当然,这事很快被霍尔在部门内广泛传颂,全部门的员工也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了这个勇于承认自己错误并努力为下属争取利益的领导周围。

任何人都有为自己的错误辩护的本能,但能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人显得更高人一筹,并有一种高贵怡然的感觉。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必将会获得广泛的赞誉,并得到善意的相助。当然,也会让你自身的职业技能得到提升,从而赢得一席之地!

孔夫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之所以要“省”,就是因为他知道他也可能会犯错误,但每天反省自己就能够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才是正确的态度,也是一种追求人生成功的积极心态。

你可能是一个老板,或是某个单位的头儿,总之,你的手下领导着一大群人。前两天,在一项工作中你出现了较大的失误,甚至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碰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办?一种选择就是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全体员工认错,承认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并希望全体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敢于指出自己的错误,尽量减少可能有的损失。

你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死撑着,绝不认错。道理很简单:一认错,岂不威信扫地,以后还怎么做老板,怎么做领导?手下的人又会怎么看我?你可能会说,我肯定选择第一种,大大方方地承认错误。你的这种选择自然是对的,但是你未必说的是真话。实际情况是,你不一定选择第一种方案。

坦诚地承认错误,实在是我们做人的一种法则,也代表着我们做人的风度。更重要的是,坦诚认错,会为你以后的发展提供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