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爆发的偏执狂——偏执人格犯罪 第一节 偏执人格犯罪心理分析(1 /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自以为是,自命不凡,总是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有能力,一旦在工作或者生活上遭遇失败,就会立马将责任推到其他人身上。他们不相信任何人,总是很主观的分析别人。没错,这种人就是偏执型人格者。

对于偏执型人格的人来说,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是不能很好地面对,往往会走上极端,采取别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处理,结果往往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悲剧,毁了几个人或者几个家庭。

毋庸置疑,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因为每个人的耐挫力不一样,所以困难和挫折带给每个人的影响也不一样。耐挫力好的,可以有效地调节困难和挫折带给自己的伤害,甚至将压力变为动力。但是,耐挫力比较差的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往往会产生非常不良的后果,而性格偏执者的耐挫力往往很差。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茨韦克认为,一个人在面对挫折时会产生三种主要的反应:

第一种,不罚型反应。不罚型反应是指个体在遇到困难和挫折之后对社会、对自己都不进行惩罚,只是长期独自忍受着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

这种反应带来的是长时间的压抑,很容易导致个体的精神失常。

第二种,内罚型反应。内罚型反应是指个体将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归咎于自己身上,即把挫折引起的消极情绪往自己身上发泄,责怪自己的无能和没用,这种反应带来的后果经常是自我谴责、自我伤害,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残行为。

第三种,外罚型反应。外罚型反应是指个体将困难和挫折引起的消极情绪发泄于外部。外罚型反应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没有任何特定的目标,往往施威于社会;其二是有明确而特定的目标,具有针对性,是一种报复个人的反应。

对于性格偏执的罪犯来说,他们在面对苦难和挫折的时候,往往采取了外罚型的反应方式,即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外部,有针对性地报复别人。

本章收录了“马加爵事件”和“故宫命案追踪”两个案例。这两个案例中,马加爵和郑治标都属于偏执型的人格,他们将自己面临的挫折都怪罪在别人的身上,竟然不惜以伤害别人性命的方式来挽回自己的自尊。

犯罪心理学家经过调查发现,很多犯罪者存在偏执型人格,一般来说,偏执型人格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第一个方面,自尊心非常强烈,对周围的人和事情非常敏感。在马加爵事件中,可以看出马加爵就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烈的人。他杀害自己同学的原因是别人打牌的时候说他作弊以及别人过生日没有请他。在马加爵看来,这是侮辱自己、看不起自己。

第二个方面,情绪极其不稳定,缺乏自己的原则,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别人迁就和顺从自己。从郑治标对自己的年终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恃才傲物,不将所有人放在眼里,一意孤行,这才导致自己和别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第三个方面,受挫能力差,经不起一点打击,而且一旦受挫即进行外投射归因,容易怨天尤人,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不管是马加爵还是郑治标,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往往将原因归结于外界,认为是外人给他们找茬。比如,马加爵认为自己的同学看不起自己,郑治标认为领导为难自己,这些外部归因导致了他们的报复行为。

对于偏执型人格的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纠正自己偏执的人格是必需的。要克服自己不良的心理因素,比如多疑、敏感、固执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犯罪心理学专家有如下的建议:第一,纠正自己不正确的认知,确立正确的认知。偏执型人格的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他们不会轻易接受任何人善意的忠告。所以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要尝试信任别人,并且在信任的基础上和别人交流感情,慢慢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

第二,积极和别人进行交往,多交朋友。朋友是有力的人际支持,朋友多了可以消除自身的不安感,所以,对偏执型人格患者来说,不要整天待在屋子里,要多出去交朋友,当然要交对自己有利的“益友”,并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

第三,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并尝试改变。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他们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有关。比如,在偏执型人格者的眼中,“世界上没有好人”,“所有人都会骗我”,“他们接近我是有目的的”等等,偏执者的大脑中总会充满这样的非理性观念。所以,要想改变偏执行为,就要先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去纠正。

第四,尝试克服自己的敌意和对抗心理。偏执型人格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所以尝试克服自己对别人的敌意和对抗心理是必需的。

对于偏执型人格者来说,要想克服敌意和对抗心理,就要学会尊重别人,这样别人才能尊重自己。并且要努力向认识的所有人微笑,这样,你的心情会越来越好,你内心的敌意和对抗也就越来越少。

改变性格中的偏执成分,拥抱健康、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