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认知错误: 错误认知给儿童带来的伤害(1 / 1)

有些女孩讨厌女性职业。在她们看来,这些工作没有多大价值。不可否认,这是我们文化中的存在一个基本错误。在某些职业中,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特权,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我们的文明显然对男性有利,男孩的诞生给家人带来的欢乐远比女孩多,但这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都是有害的。女孩很快就会受到自卑的困扰,而男孩则在过高的期望下倍感压力。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限制,这种限制在一些国家已经不再明显,比如美国。但在社会关系中,男性和女性还未达到真正的平等,即使美国也是如此。

我们在这里关注的是,在儿童身上所反映出来的人类的整体精神状态。接受女性角色就意味着承受诸多艰难困苦,因此经常招致反抗。这种反抗通常表现为桀骜不驯、倔强固执和懒散怠倦,这都与追求优越感的心理密切相关。当女孩子出现这些迹象时,教师一定要弄清楚她是不是对自己的性别不满意。

这种对自身性别的不满会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这样一来,生活对她们来说就成了一种负担。有时候,我们会听到孩子说想要移居到一个不分性别的星球。这种错误的想法也会导致各种荒谬行径,她们可能会变得完全冷漠、违法犯罪,甚至自杀。对具有这些想法的孩子缺乏同情或加以惩罚,只会加重她们的欠缺感和不安全感,结果适得其反。

如果我们能够以自然得体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男女之间的差别,使他们懂得男孩和女孩同等宝贵,就可以避免这种不幸状况的发生。

一般来说,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会更高。他制定规矩并向妻子解释具体的做法,拥有最终决定权。家里的男孩也会模仿父亲,轻视和批评他们的姐妹,在姐妹面前展示自己的性别优越感,这会使女孩子为自己的性别产生不满。心理学家认为,男孩的这种行为通常源自他们的虚弱感。能做什么和好像能做什么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那些认为女人至今为止还没有做出伟大贡献的观点毫无价值,因为直到现在,人们还没有把女人朝建立伟大功业的方向上教育和培养。男人总把需要缝补的袜子塞到女人手里,试图让她们相信这才是她们的本职工作。尽管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所改变,但我们为女孩提供的教育和准备的工作还没有体现出我们对她们寄予厚望。

一方面,我们没有帮助女孩,甚至阻碍她们为做出非凡成就做准备;另一方面,我们又在指责她们成就低微。这都是目光短浅的表现。改善这种现状并不容易,因为不仅是父亲,就连母亲也理所当然地认为男性具有天生的优越感。不仅如此,她们还会把这种观念灌输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认识到:男性的权威毋庸置疑,男孩子可以要求孩子服从他们,而女孩子也应该服从。我们需要让孩子尽早认识到自己的性别,并且知道他们性别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有些女孩会对男性的权威和优越感抱有怨恨。如果这种怨恨过于强烈,女孩会拒绝自己的性别,并且尽力模仿男性。这种现象在个体心理学中被称为“对男性的抗议”。第二性征方面出现的问题,比如发育畸形或者发育不全,也会使孩子在长大后怀疑自己的性别(女性的身上出现了男性特征,男性身上表现出女性特征)。这种怀疑通常根植于身体上的孱弱。

身体构造稚嫩、发育不全等状况在男性身上很容易看得出来,这种情况在女性身上却不那么明显。身上出现这种状况的男性会被认为具有女性特性,这种看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男人其实更像一个小男孩。身体发育不完全的男人会感到痛苦和自卑,因为在我们的文明中,理想男性形象是高大魁梧、成就突出、超越女性的。同样,一个发育不全或不够美丽的女孩也会经常厌恶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社会过于强调女性的美丽。

人的性情、脾气和感情可以看作是第三性征。生性敏感的男孩会被认为更像女性;从容、自信的女孩则被认为更像男性。这些性格特征并非与生俱来,它们都是后天的环境中养成的。具有上述特征的人在回忆童年时,都会说自己童年时就是这样,他们长大后也认识到自己童年时就表现得与异性相似,十分古怪、另类。他们后来按照自己对性别角色的不同理解长大成人。

问卷中的下一个问题是孩子的性发育和性经验达到了何种程度。也就是说,孩子在一定的年龄阶段,要对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性教育方面,因为无法摸清孩子的接受和相信程度,也无法预料这种教育会产生什么效果,所以无法规定硬性的时间。当孩子提出这方面的问题时,在回答他之前,我们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虽然过早地向孩子解释性方面的知识不一定会造成有害的结果,但我们依然不提倡过早地跟孩子谈论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