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问题: 儿童行为和内心的背离(1 / 1)

我们不能仅因为两个儿童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就预言他们在未来会变得一模一样,因为对于每个儿童而言,他的成长环境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儿童会互相影响,性格不好的儿童会对性格好的儿童影响很大。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儿童在一开始表现得很好,后来却变成了问题儿童。

下面是一个17岁女孩的案例。在10岁之前,她一直都是模范儿童,有一个比她大11岁的哥哥。哥哥在家中备受宠爱,因为在11年间他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当女孩出生时,哥哥并没有心生嫉妒,他依然以被宠坏的角色成长。女孩10岁时,哥哥已经长大,生活在外,好长时间才回一次家。于是,女孩变得越来越像家里的独生女,开始变得我行我素。她家境富裕,因为小时候的各种要求基本都能得到满足。长大后,她的要求不像之前一样都能得到满足了。于是,她开始向家人发泄不满。她利用家庭的财产信誉到处借钱,很快就欠下了一笔不小的债。也就是说,她选择用另一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与要求。当母亲拒绝满足她的要求时,她就会抛掉过去的良好表现,大哭大闹,变得越来越讨厌。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一般性结论:孩子可以通过良好的表现来追求优越感,但我们不能肯定,在成长环境发生变化后,他还能继续有良好的表现。本书附录Ⅰ中的心理问卷能够全面展示孩子的性格、他的活动、他与周围环境及与周围的人所建立的关系。他的生活风格总会在某些方面体现出来,而且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还会发现,孩子在性格特征、感情态度和生活风格上的表现都是为了追求优越感、提高自己的价值感以及获取他人的尊重。

在学校,我们经常遇见这一类型的孩子,他们不像我们描述的这样。他们既内向又懒惰,对知识、纪律和外界的批评一概无动于衷。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似乎丝毫不想追求优越感。但如果我们有较多经验的话,就会发现,这种方式虽然荒谬,但也是孩子追求优越感的一种形式。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正常手段获得成功,于是逃避一切提升自己的方法和机会。他们封闭自我,给人留下性格冷漠的印象,但这种冷漠不是他们的全部人格,在冷漠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极度敏感和脆弱的心灵,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他选择用冷漠武装自己。

如果能找到办法让这类儿童开口说话,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对自己过于专注,一直沉溺于白日梦和梦幻世界中,把自己想象成大人物或取得了大成就。在他们的梦幻世界里,现实消失不见了,他们以为自己是征服众人的英雄,或者是掌握一切权利的独裁者,或者是解救人们于水火的战士。不论在梦幻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中,这些儿童都喜欢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当他人遇到危险时,他们会伸出援助之手。在梦幻世界中扮演救世主角色的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训练自己扮演相同的角色,而且如果他们没有完全丧失自信,一旦出现机会,他们就会帮助别人。

有些白日梦肯定会不时地在儿童的脑海里重复出现。在奥地利君主时期,许多孩子都有过这样的幻想——有一天能够拯救国王或王子。他们的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想法毫不知情。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过于沉溺在白日梦里的孩子不能适应现实,他们往往无法把自己发展成一个有用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现实和幻想之间有巨大的差异。有一些孩子会采取折中的做法:他们一边沉迷于梦幻世界,一边在努力适应现实。有一些孩子完全不会为适应现实做任何努力,并且会越来越脱离现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梦幻世界中。还有一些孩子对幻想的世界一点也不感兴趣,他们注重现实生活,就算读书,也只选择与现实有关的题材,例如旅行、狩猎和历史等。

毫无疑问,一个孩子不仅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同时还要愿意去适应现实。但我们应该知道,孩子看待这些事情的方式与成年人有差异,他们倾向于把世界划分为两个极端。我们要想深入理解孩子,就一定要记住,儿童都把世界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部分(上或下,优或差,有或无,都好或都坏,聪明或笨拙,全有或全无)。其实,有些成年人也会采用这种对立的认知方式。我们都知道,要摆脱这种认知方式也比较难。例如,尽管我们知道冷和热的区别只是温度的不同,但我们还是把它们看作是对立的。不仅只有儿童有这种对立的认知方式,在人类哲学的初级阶段也存在这种认知方式。对立的认知方式曾在古希腊哲学的早期占主导地位。就算在今天,很多哲学家依然在用对立的认知方式来衡量价值。有些人还确立了一些性质完全对立的公式,如生对死,上对下,男对女等。儿童的这种认知方式和古老哲学的认知方式有很多相同之处。我们也可以由此推断,那些习惯将世界划分为对立两面的人,还保留着儿童时期的思维特征。